拼音 : 移孝為忠 (yí xiào wéi zhōng)
簡拼 : yxwz
近義詞 : 移孝作忠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成語解釋 :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
出處 : 語出《孝經(jīng)·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赤膽忠肝】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十分忠誠。
【赤膽忠心】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公忠體國】指盡忠為國。
【盡歡竭忠】指朋友對自己竭盡友愛和忠心。
【盡忠報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盡忠拂過】拂:通“弼”,匡正。舊指竭盡忠心,幫助君王改正錯誤。
【精忠報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竭忠盡節(jié)】竭盡忠誠和氣節(jié)。
【盡忠竭力】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竭忠盡智】毫無保留地獻出一片忠誠和所有才智。
【竭智盡忠】竭:盡。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面譽不忠】譽:稱贊;忠:忠誠。好當面稱贊別人的人,一定不忠實。
【逆耳忠言】逆耳:不順耳。聽起來感到刺耳的話是有益的好話。
【納忠效信】納;獻納;效:獻出。獻出忠心和諍言。
【畎畝之忠】畎畝:田野,借指民間。舊時指百姓對君主所盡的忠誠。
【拳拳之忠】拳拳:形容誠懇。形容非常懇切。
【求忠出孝】指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矢忠不二】立誓忠心到底決不改變。
【攄忠報國】攄:抒發(fā)。抒發(fā)忠誠,報效國家。
【效死輸忠】指竭盡忠誠。
【孝悌忠信】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yīng)具備的道德標準。
【小忠小信】小表忠心,小講信用。多指所采取的一種手段。
【義膽忠肝】指為人正直忠貞。
【移孝為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忠不避危】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職守,不回避危險,
【忠不可兼】兼:兼任。不可同時忠于兩國君主。比喻一臣不可輔佐二主。
【忠不違君】違:違背。忠心耿耿,絕不違背君主。
【忠誠不渝】渝:改變,違背。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忠臣良將】忠實的大臣和優(yōu)秀的將帥。
【忠臣烈士】忠義剛烈的臣子。
【忠臣孝子】對君主盡忠對父母盡孝的人。
【忠臣義士】忠誠而有節(jié)操的臣民。
【忠鯁不撓】鯁:魚刺,借喻正直。忠誠正直,不向惡勢力屈服。
【忠貫白日】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白日。形容忠誠無比。亦作“忠心貫日”。
【忠貫日月】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忠告善道】道:同“導(dǎo)”,引導(dǎo)。真誠勸告,善意引導(dǎo)。
【忠肝義膽】忠心耿耿,仗義行事。形容十分忠誠。
【忠果正直】果:果斷。忠誠果斷,公正剛直。
【忠厚長者】忠實厚道、年高望重的人
【忠君愛國】對君主忠貞,對國家摯愛。
【忠君報國】忠于國君,報效國家。
【忠款誠信】款:誠懇。忠實誠懇守信用。
【志慮忠純】志慮:志向和心思。志向和心思都忠誠純潔。形容忠心耿耿,堅貞不二。
【忠驅(qū)義感】指為忠心所驅(qū)使,為正義所感召。
【忠實心誠】忠厚老實而又誠心實意。
【忠孝不并】并:并行。指忠孝難以兩全。
【忠心赤膽】形容十分忠誠。
【忠心耿耿】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忠心貫日】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
【忠孝兩全】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忠信樂易】忠信:忠厚老實;樂易:歡樂,平易。指為人忠厚老實,平易近人。
【忠孝雙全】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同“忠孝兩全”。
【宅心忠厚】宅心:居心。忠心而純厚。亦作“宅心仁厚”。
【忠言讜論】讜:正直。出言忠誠,立論正直。
【忠言嘉謨】忠懇的言論,卓越的計謀。
【忠言逆耳】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于改正缺點錯誤。
【忠言奇謀】忠誠的進言,出眾的謀略。
【忠于職守】忠誠地對待本職工作,一絲不茍。
【忠貞不二】貞:意志或操守堅定不移。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忠貞不貳】忠:忠誠;貞:有操守。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忠貞不屈】忠誠而堅定不屈。形容不向邪惡屈服。
【忠貞不渝】忠:忠誠;貞:有操守;渝:改變。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1. 忠什么裂什么四字成語 沒有這樣的成語
忠的所有成語如下
赤膽忠心 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竭智盡忠 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盡忠報國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忠肝義膽 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忠孝節(jié)義 泛指封建統(tǒng)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忠心赤膽 形容十分忠誠。
忠心耿耿 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忠言逆耳 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于改正缺點錯誤。
忠貞不渝 貞:意志或操守堅定不移;渝:改變,違背。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公忠體國 指盡忠為國。
竭忠盡智 毫無保留地獻出一片忠誠和所有才智。
盡忠竭力 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精忠報國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求忠出孝 指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矢忠不二 立誓忠心到底決不改變。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yīng)具備的道德標準。
效死輸忠 指竭盡忠誠。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義膽忠肝 指為人正直忠貞。
宅心忠厚 宅心:居心。忠心而純厚。亦作“宅心仁厚”。
忠不避危 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職守,不回避危險,
忠貫白日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白日。形容忠誠無比。亦作“忠心貫日”。
忠貫日月 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忠驅(qū)義感 指為忠心所驅(qū)使,為正義所感召。
忠孝兩全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忠心貫日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
2. 忠心什么四字成語 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褒義
出 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當日令尊伯伯為國捐軀;雖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p>
例 句
這位建筑師,~地為祖國工作了50年,首都的許多著名建筑里,都凝聚著他的心血。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瀝膽披肝 鞠躬盡瘁 專心致志 披肝瀝膽 嘔心瀝血 堅忍不拔 全心全意 肝膽相照 心懷叵測 赤膽忠心 一片丹心 盡忠報國 忠心赤膽 忠貞不渝 此心耿耿 矢忠不二
反義詞 見異思遷 惹草拈花
3. 表示 忠義 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精忠報國——精心忠誠,報效祖國
碧血丹心——滿腔正義的熱血,一顆赤誠的紅心。形容十分忠誠堅定。
赤膽忠心——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丹心如故——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樣忠心耿耿。
肝腦涂地——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
披肝瀝膽——披:披露;瀝: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也形容非常忠誠。
一寸丹心——丹心:赤心,忠貞的心。一片赤誠的心。
忠心耿耿——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忠肝義膽——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指天誓日——誓:發(fā)誓。指著天對著太陽發(fā)誓。表示意志堅決或?qū)θ吮硎局艺\。
忠心赤膽——形容十分忠誠。
忠貞不渝——貞:意志或操守堅定不移;渝:改變,違背。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竭誠盡節(jié)——竭:盡。誠:忠誠。節(jié):節(jié)操。表現(xiàn)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jié)操。
盡忠竭力——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傾肝瀝膽——形容對人極其忠誠。
誓死不貳——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貞不渝或意志堅定專一。
矢忠不二——立誓忠心到底決不改變。
輸肝剖膽——比喻對人極為忠誠。
指日誓心——對著太陽發(fā)誓,表明忠誠無二。
忠驅(qū)義感——謂為忠心所驅(qū)使,為正義所感召。
忠孝兩全——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義膽忠肝——指為人正直忠貞。
葵花向日——向:朝著。形容下級對上級表示忠誠與仰慕。
4. 帶“忠”字的成語有哪些 1、孝悌忠信;2、赤膽忠肝;3、效死輸忠;4、忠心貫日;5、矢忠不二。
1、孝悌忠信
讀音:[xiào tì zhōng xìn]。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tǒng)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p>
釋義: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yīng)具備的道德標準。
2、赤膽忠肝
讀音:[chì dǎn zhōng gān]。
釋義:形容為人勇敢、忠心耿耿。
例句:只要為人正直,赤膽忠肝,就永遠都是我們的朋友。
3、效死輸忠
讀音:[xiào sǐ shū zhōng];
出處:
《舊五代史·晉書·皇甫遇王清等傳倫》:“若乃世道方泰,則席寵恃祿者實繁;世運既屯,則效死輸忠無幾?!?/p>
釋義:指竭盡忠誠。
4、忠心貫日
讀音:[zhōng xīn guàn rì]。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貫日,孤不罪也?!?/p>
釋義: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
5、矢忠不二
讀音:[shǐ zhōng bù èr]。
出處:清·吳應(yīng)逵《書鐘錫明》:“妾今日歸,為君守貞,矢死不二,君果有靈,當飲此。”
釋義:立誓忠心到底,決不改變。
5. 關(guān)于忠誠的四字詞語 蹈節(jié)死義 斷頭將軍 倩女離魂 舍身求法 肝腦涂地 故舊不棄 碧血丹心 不避斧鉞
久要不忘 捫心無愧 田父獻曝 先驅(qū)螻蟻 大節(jié)不奪 大法小廉 赤心相待 赤心報國
成仁取義 赤膽忠心 故劍情深 寒花晚節(jié) 以身許國 憂國奉公 孝子順孫 忠孝節(jié)義
心虔志誠 以身殉職 忠心耿耿 忠肝義膽 忠貫日月 剖心坼肝 忠心貫日 忠貫白日
不食周粟 忠心耿耿 披肝瀝血 瀝膽墮肝 披心瀝血 精貫白日 破肝糜胃 忠心赤膽
破腦刳心 肝膽披瀝 碧血丹心 瀝血叩心 肝心涂地 瀝血披心 瀝血披肝 白首不渝
輸肝剖膽 傾肝瀝膽 輸肝寫膽 輸肝瀝膽 赤膽忠心 肝腦涂地 肝膽涂地 一片丹心
效死勿去 效死輸忠 殫誠畢慮 披露肝膽 披肝露膽 瀝膽披肝 瀝膽濯肝 瀝膽隳肝
瀝膽抽腸 指天為誓 披肝瀝膽 攄肝瀝膽 披瀝肝膈 披瀝肝膽 指天誓日 盡誠竭節(jié)
廉潔奉公 精忠報國 盡忠報國 諱樹數(shù)馬 拳拳盛意 竭誠盡節(jié) 竭智盡忠 赤誠相待
指日誓心 竭忠盡智 盡忠竭力 逆耳利行 忠貞不渝 至誠高節(jié)
1. 求關(guān)于孝的四字成語 關(guān)于孝的四字成語有很多,比如移孝作忠、母慈子孝、孝悌力田、忠孝兩全、求忠出孝、子孝父慈、忠孝節(jié)義、孝子順孫、孝子愛日、孝子賢孫、父嚴子孝、孝子慈孫、孝悌忠信、披麻帶孝、入孝出悌、父慈子孝、入孝出弟等。
一、移孝作忠 【解釋】: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出自】: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yǎng)父母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
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二、母慈子孝 【解釋】: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fēng)范。
出處:《尚書·康誥》:“天惟與我彝?!笨讉鳎骸疤炫c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p>
白話文:“上天給我彝?!翱鬃觽鳎骸吧咸旌桶傩瘴宄?,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p>
示例:唐·蘇安恒《請則天皇后復(fù)位于皇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白話文:“陛下隱太子的元良,枉太子的神器,如何教天下母慈子孝呢。”
三、孝悌力田 【解釋】: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wù)農(nóng)。 【出自】:《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p>
白話文:“他派使者慰勞賞賜三老、孝者帛每人五匹,敬愛的人、力田二匹……因為戶口設(shè)置三老、孝悌力田常任鄉(xiāng)官?!?四、忠孝兩全 【解釋】: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
亦作“忠孝雙全”。 【出處】:唐·白居易《除程執(zhí)恭檢校右仆射制》:“業(yè)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p>
白話文:“業(yè)傳戰(zhàn)略,名字在勛登記;蘊天爵以修己,忠和孝兩全。” 五、求忠出孝 【解釋】:指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出自】:語本《后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wù),賢以孝行為首??鬃釉唬骸掠H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 白話文:“國家把選拔賢才為己任,賢人以孝道為第一。孔子說:‘孝親所以忠誠可以轉(zhuǎn)移到你,因此尋找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門。
’” 參考資料: -移孝作忠 -母慈子孝 -孝悌力田 -忠孝兩全 -求忠出孝。
2. 和孝順有關(guān)的成語故事 1、臥冰求鯉
出處:晉·干寶《搜神記》
簡介: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養(yǎng)他,常在其父面前數(shù)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
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dān)心之時,忽然有數(shù)十只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wǎng)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xiāng)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2、黃香溫席
出處:宋·王應(yīng)麟《三字經(jīng)》
簡介: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nèi))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fēng),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并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時覺得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3、拾葚異器
出處:漢·班固等《東觀漢記》
簡介:漢時有蔡順,少年喪父,非常孝順母親。因王莽之亂,(生產(chǎn)秩序遭破壞)收成差而糧食不夠吃。蔡順就每日出去采摘桑葚,采的時候把桑葚分開裝。赤眉軍(綠林赤眉起義)看到之后就問他為什么這樣做。
順回答:“黑色的味甜,用來供養(yǎng)母親;紅色的味酸,用來自己吃?!背嗝架姙樗男⑿懈袆樱退徒o他二斗米和一只牛蹄。
4、百里負米
出處:元·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詩選》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5、伯俞泣仗
出處:漢·劉向《說苑·建本》
在漢朝時候,在梁州有個叫伯俞的人,生性孝順,能先意承志,所以深得母親歡心。他母親家教很嚴,母親對他十分嚴厲,但是也非常疼愛他。
母親盡管對他非常疼愛,但是偶爾也會因他做錯事而發(fā)火,韓伯俞每每有點小過失,母親都會用拐杖打他。每當這時,他就會低頭躬身地等著挨打,不加分辨也不哭。直等母親打完了,氣也漸漸消了,他才和顏悅色地低聲向母親謝罪,母親也就轉(zhuǎn)怒為喜了。
一日,母親又拿拐杖打他,伯俞卻大哭起來。母親驚異地問:“以前打你,你都心悅誠服,甚至還像享受母親的責(zé)打似的,今日,卻為何大哭了呢?”
伯俞流著淚道:“母親您有所不知,以前兒子有了過失,母親打我,我是覺得很痛的,我也從而曉得母親還身強體壯,身體健康,而今日,母親打我的力氣卻小得使我感覺不到痛了,我也從而知曉母親終于年老力衰了,我們母子能在一起的時日,恐怕也就日漸一日地少了,所以忍不住悲從中來,才情不自禁地哭泣。”
3. 關(guān)于“孝順”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尊老愛幼 讀音: [ zūn lǎo ài yòu ] 釋義: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2、扶老攜幼 讀音;[ fú lǎo xié yòu ] 釋義:拉著,帶領(lǐng)。
攙著老人,領(lǐng)著小孩。 出 處:《戰(zhàn)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就國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孟嘗)君道中。 3、孝子慈孫 讀音: [ xiào zǐ cí sūn ] 釋義: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 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4、孝子賢孫 讀音: [ xiào zǐ xián sūn ] 釋義: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 處:元·劉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義夫節(jié)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5、孝子順孫 讀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 釋義: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 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愿自竭盡以承其親?!?造句:1.中國人民歷來有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3.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
4. 大家都應(yīng)具有尊老愛幼的好習(xí)慣。 5. 這是一個尊老愛幼、伯塤仲篪的模范家庭。
4. 有關(guān)于孝的成語故事 成語:
孝子賢孫/忠孝兩全/移孝為忠/孝子愛日/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披麻帶孝/忠孝節(jié)義/
故事: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后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于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偸窃谡煞蛎媲罢f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guān)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后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nèi)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nèi)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yǎng)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fēng)吹來,子騫冷得得戰(zhàn)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wěn)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nèi)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zé)罵后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后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后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87931.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無能為力
下一篇: 忠貫日月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