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音樂的成語180個描寫音樂的成語精選(一):
1、周郎顧曲: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2、洪鐘大呂: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4、斷章取義: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資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5、吹彈歌舞: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6、一倡三嘆: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yōu)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7、鄭衛(wèi)之曲:鄭衛(wèi):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wèi)國。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等國的民間音樂。因儒家認為其音淫靡,不一樣于雅樂,故斥之為淫聲。
8、裊裊不絕:裊裊:聲音宛轉(zhuǎn)悠揚。形容宛轉(zhuǎn)悠揚的音樂聲連綿不斷。
9、朱弦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10、妖歌曼舞:曼:柔和。音樂輕快,舞姿優(yōu)美。
11、樂以道和:樂:音樂。音樂能夠表現(xiàn)中和之氣。
12、亡國之聲:指淫靡的音樂。
13、五音六律: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樂。
14、一板三眼:板眼:戲曲音樂的節(jié)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guī)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15、知音識曲:指通曉音樂。
16、狗馬聲色:良犬駿馬音樂女色。泛指養(yǎng)狗騎馬聽歌狎妓等剝削階級行樂的方式。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17、亂世之音:指擾亂世道和人心的音樂。
18、金鼓喧闐: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zhàn)況激烈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名,在今四川東部一帶,古為楚地。下里,鄉(xiāng)里。②泛指粗俗的。
20、鄭聲亂雅:鄭聲:鄭國的音樂。鄭國靡亂的音樂擾亂了優(yōu)雅的音樂。比喻邪擾亂了正。
21、吹篪乞食: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22、肉竹嘈雜: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無章。
23、初試啼聲:本指初生嬰兒啼聲宏大,將來必須不凡。后也比喻音樂會歌唱者初次登臺。
2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樂。形容只顧酒色享樂。
25、品簫弄笛:吹奏洞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26、余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27、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聽音樂之中。形容享樂腐化。
28、絲竹陶寫: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陶寫:陶冶性情。用音樂來陶冶性情。
29、亡國之音: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所以音樂也多表現(xiàn)為哀思的曲調(diào),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30、三眼一板:眼,板:戲曲音樂的節(jié)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guī)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31、游魚出聽: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32、鐘鼓之樂:鐘鼓;鐘與鼓,樂器。指鐘鼓一類的音樂。
33、繞梁三日:形容音樂高昂激蕩,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34、余音繚繞: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蕩。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5、一片宮商: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yōu)美悅耳。
36、頓挫抑揚: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zhuǎn)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37、不一樣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38、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樂的機構(gòu),按所管音樂的性質(zhì),區(qū)分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個聲調(diào)。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
39、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繞梁:環(huán)繞屋梁。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在屋梁上回蕩。形容歌聲優(yōu)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40、弦而鼓之:弦:琴弦,裝上弦;鼓:彈。裝上弦開始彈奏音樂。
41、顧曲周郎: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42、絲竹八音: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八音:金石絲木竹匏土革等八種樂器。指音樂。
43、靡靡之樂: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44、絲竹管弦: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45、朱弦玉磬:弦:樂器上的絲弦;磬:一種打擊樂器。借指用樂器演奏的優(yōu)美音樂。
46、獨自樂樂:樂樂:欣賞音樂。獨自一個人欣賞音樂的歡樂。比喻自我享樂必然導(dǎo)致脫離群眾。
47、鄭衛(wèi)之音:鄭衛(wèi):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wèi)國。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等國的民間音樂。
48、吹竹調(diào)絲:竹:管樂器;調(diào):調(diào)弄;絲:弦樂器。指管弦樂合奏。泛指音樂活動。
49、囚擰浚好音:囚牛:胡琴頭上所刻的獸??淘诤兕^上的獸,表現(xiàn)出一副喜愛音樂的樣貌。比喻冒充內(nèi)行。
50、擊節(jié)稱賞:節(jié):節(jié)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51、龍言鳳語:比喻簡便悠揚的音樂之聲。
52、駟馬仰秣:駕車的馬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53、戛釜撞翁:戛:敲擊;釜:陶器;翁:通“甕”,陶器。敲打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樂。
54、舉酒作樂: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55、弦歌之聲:彈琴和唱歌吟詩的聲音。古時學(xué)校重視音樂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學(xué)活動。
描寫音樂的成語精選(二):
1、顧曲周郎: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2、裊裊余音:〖解釋〗裊裊:宛轉(zhuǎn)悠揚。余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jié)束后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余音裊裊”。
3、一片宮商: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yōu)美悅耳。
4、余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5、有板有眼:板眼:民族音樂的節(jié)拍,每節(jié)中最強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有步調(diào)。
6、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專心學(xué)習(xí),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7、峨峨洋洋: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8、金鼓喧闐:〖解釋〗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zhàn)況激烈
9、簫韶九成:簫韶:虞舜時的樂章;九成:九章。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
10、狗馬聲色:良犬駿馬音樂女色。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11、吹篪乞食: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12、鼓吹喧闐: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13、一唱三嘆:一個人領(lǐng)頭唱,三個人和著唱。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zhì)樸。后轉(zhuǎn)用來形容詩婉轉(zhuǎn)而含義深刻。
14、斷章取義: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資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15、周郎顧曲: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16、朱弦三嘆:《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焙笠蛞浴爸煜胰龂@”指稱音樂的美妙。
17、北鄙之音: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亦作“北鄙之聲”。
18、正聲雅音:〖解釋〗純正優(yōu)雅的音樂。
19、輕歌曼舞:音樂輕快,舞姿優(yōu)美。
20、引商刻羽: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21、亡國之聲:指淫靡的音樂。
22、吹彈歌舞: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23、黃鐘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24、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頹廢的低級趣味的樂曲。
25、駟馬仰秣:語出《荀子·勸學(xué)》:“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睏顐娮?“仰首而秣,聽其聲也?!敝^駕車的馬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26、五音六律: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樂。
27、南風(fēng)不競:南風(fēng):南方的音樂;不競:指樂音微弱。原指楚軍戰(zhàn)不能勝。后比喻競賽的對手力量不強。
28、北鄙之聲: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
29、一倡三嘆:《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yōu)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30、絲竹管弦: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31、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
32、窮極要妙:形容精妙到極點,多形容音樂。亦作“窮極其妙”“窮妙極巧”。
33、一板三眼:板眼:戲曲音樂的節(jié)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guī)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34、不一樣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35、八音遏密:八音:古代對樂器的統(tǒng)稱;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樂。各種樂器停止演奏。指國家元首去世
36、彈絲品竹:〖解釋〗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37、龍言鳳語:喻簡便悠揚的音樂之聲。
38、亡國之音: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所以音樂也多表現(xiàn)為哀思的曲調(diào),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39、變徵之聲:徵:古代五音之一;變徵:指古代七聲音階中的第四音級。指悲涼的音樂
40、弦外之音: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41、黃鐘毀棄:黃鐘:黃銅鑄的鐘,我國古代音樂有十二律,陰陽各六,黃鐘為陽六律的第一律;毀:毀壞;棄:拋棄。比喻賢人遭受擯斥。
42、鈞天廣樂:指天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yōu)美雄壯的樂曲。
43、鄭衛(wèi)之音:鄭衛(wèi):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wèi)國。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等國的民間音樂。
44、擊節(jié)稱賞:節(jié):節(jié)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45、桑間之音:指淫靡的音樂。
46、頓挫抑揚: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zhuǎn)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47、擊節(jié)嘆賞:節(jié):節(jié)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描寫音樂的成語精選(三):
1、靡靡之聲:指柔弱頹靡的音樂。同“靡靡之音”。
2、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樂。形容只顧酒色享樂。
3、朱弦玉磬:弦:樂器上的絲弦;磬:一種打擊樂器。借指用樂器演奏的優(yōu)美音樂。
4、引商刻角: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同“引商刻羽”。
5、絲竹陶寫: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陶寫:陶冶性情。用音樂來陶冶性情。
6、朱弦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7、五音六律: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樂。
8、狗馬聲色:良犬駿馬音樂女色。泛指養(yǎng)狗騎馬聽歌狎妓等剝削階級行樂的方式。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9、獨自樂樂:樂樂:欣賞音樂。獨自一個人欣賞音樂的歡樂。比喻自我享樂必然導(dǎo)致脫離群眾。
10、鄭衛(wèi)之音:鄭衛(wèi):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wèi)國。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等國的民間音樂。
11、樂以道和:樂:音樂。音樂能夠表現(xiàn)中和之氣。
12、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名,在今四川東部一帶,古為楚地。下里,鄉(xiāng)里。②泛指粗俗的。
13、戛釜撞翁:戛:敲擊;釜:陶器;翁:通“甕”,陶器。敲打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樂。
14、絲竹八音: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八音:金石絲木竹匏土革等八種樂器。指音樂。
15、弦外之音: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16、初試啼聲:本指初生嬰兒啼聲宏大,將來必須不凡。后也比喻音樂會歌唱者初次登臺。
17、知音諳呂:呂: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此處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18、鐘鼓之色: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xiàn)出的那樣。
19、一片宮商: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yōu)美悅耳。
20、鐘儀楚奏:仲儀:春秋時楚國樂官。鐘儀奏楚國的音樂。比喻思念故國,懷念鄉(xiāng)土。
21、鄭衛(wèi)之曲:鄭衛(wèi):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wèi)國。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等國的民間音樂。因儒家認為其音淫靡,不一樣于雅樂,故斥之為淫聲。
22、大樂必易:指最美妙的音樂必須簡單,雅俗共賞。
23、鐘鼓之樂:鐘鼓;鐘與鼓,樂器。指鐘鼓一類的音樂。
24、裊裊不絕:裊裊:聲音宛轉(zhuǎn)悠揚。形容宛轉(zhuǎn)悠揚的音樂聲連綿不斷。
25、繞梁三日:形容音樂高昂激蕩,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26、知音識曲:指通曉音樂。
27、鼓吹喧闐: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28、游魚出聽: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29、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繞梁:環(huán)繞屋梁。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在屋梁上回蕩。形容歌聲優(yōu)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30、三眼一板:眼,板:戲曲音樂的節(jié)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guī)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31、絲竹之音: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指音樂的聲音。
32、絲竹管弦: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33、彈絲品竹: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34、周郎顧曲: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35、輕歌妙舞:指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36、桑間濮上: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wèi)國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樂②后也指男女幽會。
37、裊裊余音:裊裊:宛轉(zhuǎn)悠揚。余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jié)束后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余音裊裊”。
38、顧曲周郎: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3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樂的機構(gòu),按所管音樂的性質(zhì),區(qū)分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個聲調(diào)。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
40、鄭聲亂雅:鄭聲:鄭國的音樂。鄭國靡亂的音樂擾亂了優(yōu)雅的音樂。比喻邪擾亂了正。
41、吹篪乞食: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42、音與政通:音:音樂;政:政治。音樂與政治是相聯(lián)系的。指音樂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43、腸回氣蕩: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貌。
44、龍言鳳語:比喻簡便悠揚的音樂之聲。
45、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聽音樂之中。形容享樂腐化。
46、輕歌曼舞:音樂輕快,舞姿優(yōu)美。
47、余音繚繞: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蕩。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48、感心動耳:感心:心受感動;動耳:悅耳。形容音樂極其感動人。
49、斷章取義: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資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50、余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51、引商刻羽: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52、亡國之音: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所以音樂也多表現(xiàn)為哀思的曲調(diào),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53、正聲雅音:純正優(yōu)雅的音樂。
54、囚擰浚好音:囚牛:胡琴頭上所刻的獸。刻在胡琴頭上的獸,表現(xiàn)出一副喜愛音樂的樣貌。比喻冒充內(nèi)行。
55、五音不全:五音: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宮商角徵羽,相當(dāng)于簡譜上的;唐代以來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樂細胞。
56、弦而鼓之:弦:琴弦,裝上弦;鼓:彈。裝上弦開始彈奏音樂。
57、舉酒作樂: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58、吹竹調(diào)絲:竹:管樂器;調(diào):調(diào)弄;絲:弦樂器。指管弦樂合奏。泛指音樂活動。
59、吹彈歌舞: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60、金鼓喧闐: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zhàn)況激烈
61、駟馬仰秣:駕車的馬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62、一倡三嘆: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yōu)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63、桑間之音:指淫靡的音樂。同“桑間濮上①”。
64、頓挫抑揚: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zhuǎn)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65、弦歌之聲:彈琴和唱歌吟詩的聲音。古時學(xué)校重視音樂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學(xué)活動。
66、簫韶九成:簫韶:虞舜時的樂章;九成:九章。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
67、亂世之音:指擾亂世道和人心的音樂。
68、亡國之聲:指淫靡的音樂。
69、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頹廢的低級趣味的樂曲。
70、擊節(jié)稱賞:節(jié):節(jié)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71、不一樣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72、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jié)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yōu)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73、一板三眼:板眼:戲曲音樂的節(jié)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guī)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74、回腸傷氣:形容音樂文章等纏綿悱惻,感人之極。
75、肉竹嘈雜: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無章。
76、靡靡之樂: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77、洪鐘大呂: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78、品簫弄笛:吹奏洞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79、妖歌曼舞:曼:柔和。音樂輕快,舞姿優(yōu)美。
80、黃鐘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92010.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真相大白
下一篇: 真知卓見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