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圣帝明王 (shèng dì míng wáng)
簡拼 : sdmw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稱歷代英明的帝王。
出處 :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漢興,去圣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絕,法度無所因襲?!?/p>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皇帝
例子 :
產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其封號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如上東岳為天齊大生仁圣帝,南岳司天大化昭圣帝,西岳金天大利順圣帝,北岳安天大貞元圣帝,中岳中天大寧崇圣帝。加封江瀆為廣元順濟王,河瀆靈源宏濟王,淮瀆長源溥濟王,濟瀆清源善濟王,東海廣德靈會王,南海廣利靈孚王,西海廣潤靈通王,北海廣澤靈祐王。成宗大德二年二月,加封東鎮(zhèn)沂山為元德東安王,南鎮(zhèn)會稽山為昭德順應王,西鎮(zhèn)吳山為成彷永靖王,北鎮(zhèn)醫(y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中鎮(zhèn)霍山為崇德應靈王,敕有司歲時與岳瀆同祀。是年,詔諸王駙馬毋擅祀岳瀆。先是,元年六月,諸王也兒干遣使乘驛祀岳瀆,命追其驛券,仍切責之。因有是命。至正十一年四月,加封河瀆神為靈神祐宏濟王,仍重建河瀆廟。
岳、鎮(zhèn)、海、瀆常祀:至元三年夏四月,定歲祀岳、鎮(zhèn)、海、瀆之制:正月,東岳、鎮(zhèn)、海、瀆,土王日,祀泰山于泰安州,沂出于益都府界。立春日。祀東海于萊州界,大淮于唐州界。三月,南岳鎮(zhèn)、海、瀆,立夏日,遙祭衡山,土王日,遙祭會稽山,皆于河南府界。立夏日,遙祭南海、大江于萊州界。六月,中岳、鎮(zhèn),土王日祀嵩出于河南府界,霍出于平陽府界。七月,西岳、鎮(zhèn)、海、瀆,土王日祀華山于華州界,吳山于隴縣界。立秋日,遙祭西海、大河于河中府界。十月,北岳、鎮(zhèn)、海、瀆,土王日祀恒出于曲陽縣界,醫(yī)巫閭于遼陽廣寧路界。立冬日,遙祭北海于登州界,濟瀆于濟源縣。祀官以所在守土官為之。既有江南,乃罷遙祭。時東平人趙天麟獻《太平金鏡策》,其論山川祭祀曰:?臣聞天子祭天地及天下之名山大川,諸侯祭社稷及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大夫祭五祀,士祀宗廟,庶祭祖考于寢。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皆有制以節(jié)之。今國家秩祀,既有禮部、太常寺、侍儀以備其節(jié)文,又詔所在官司歲時致祭五岳四瀆名山大川,歷代圣帝明王忠臣節(jié)士之載于祀典者,皆其宣也。竊見小民不安常典,妄祀明神,其類葚多,不可枚舉。夫東岳者,天子告成之地,東方藩牧當祀之山。今乃有倡優(yōu)之輩、貨殖之徒,每年舂季四方云聚,有不遠千里而來者,干越禮典。褻瀆神明,亦己甚矣。伏望陛下申明前詔,使天下郡縣官各祭名山大川,圣帝明王忠臣節(jié)士之在其地者。凡下民當祭之神,則聽之。如非祀典所當祀而祀者。禁之,無令妄瀆。如是則巫風寢息,且亦富民之一助也。?
風、雨、雷師之祀,自至元七年十二月,大司農請于立春后丑日,祭風師于東北郊;立夏后申日,祭雷、雨師于西南郟。仁宗延祐五年,乃即二郊定立壇壝之制,其儀注闕。
七祀曰:戶、司命、灶、中溜、門、厲、行,附祀神位于廟庭中街之東西向,其分為四時之祭,并與宋同。宋制:立春祭戶、祭司命,立夏祭灶,季夏土王日祭中溜,立秋祭門、祭厲,立冬祭行。惟中簋特祭則遍設之。各位籩、豆各二,簠、簋各一,樽二,俎二。
三皇廟:至元十二年,立伏羲、女媧、舜、湯等廟于河中、絳州、洪洞、趙城。元貞元年,初命郡縣通祀三皇,如宣圣釋奠禮。太皞伏羲氏以勾芒氏之神配,炎帝神農氏以祝融氏之神配,軒轅黃帝氏以風后氏、力牧氏之神配。黃帝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載于醫(yī)書者,從祀兩廡。有司歲春秋二季行事,而以醫(yī)師主之。至正九年,江西湖東道廉訪使文殊奴言:?三皇廟每歲春秋祀事,命太醫(yī)官主祭,典禮未稱。請如國子學春秋釋奠,遣中省臣代祀,一切禮儀仿其制。?中書付禮部集禮官定議以聞,制可,命太常司定三皇祭禮,工部范祭器,江淮行省制雅樂器。十年九月,致祭。宣徽院供禮饌,光祿勛供內醞,太府供金帛,廣源庫供香炬,大興府尹供犧牲,中書省奏擬三猷官以次定諸執(zhí)事。前一日,內降御香,三獻官以下公服,備大樂儀仗,迎香至開天殿習祭儀。翰林院官具祝文曰:?皇帝敬遣某官某致祭。?
武成王,立廟于樞密院公堂之西,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從祀。每歲春秋仲月上戊,以羊一、豕一、犧樽、象樽、籩、豆、俎、爵,樞密院遣官,行三獻禮。
前代帝王廟:堯帝廟在平陽。中統(tǒng)五年建,至元二十四年敕春秋二仲上丙日祀帶堯廟。舜帝廟,河東、山東濟南歷山、濮州、湖南道川音有之。禹廟在河中龍門,中統(tǒng)三年賜名建極宮。至元元年七月,龍門禹廟成,命侍臣持香致敬。有祝文。十二年二月,立伏羲、女媧、舜、湯等廟于河中解州、洪洞、趙城。十五年四月,修會川縣盤古祠,祀之。二十四年閏二月,敕春秋二仲丙日,祀帝堯廟。致和元年。禮部移太常送博士議,舜、禹之廟合依堯祠故事,每歲春秋仲月上旬卜日,有司蠲潔致祭,官給祭物。至順元年三月,從太常奉禮郎蓯薜元德言,彰德路湯陰具北故?里城周文王祠,命有司奉祀如故事。
周公廟在風翔府岐山之陽。天歷二年六月,以岐陽廟為岐陽書院,設學官,春秋釋奠周文憲王如孔子廟儀。凡有司致祭先代圣君名臣,皆有牲無樂,其祭器不用籩、簠、簋,儀非酌獻者,有司便服行禮,三上香,奠灑。
凡名山大川、忠臣義士之祠,所在有司祭之。其祀典之可考者:太祖十七年三月,封昆侖山為元極王,大鹽池為惠濟王。至元四年,封昔本土山為武成山,其神曰武定公,泉為靈淵,其神日靈淵侯。泰定四年十月,改封建德路烏龍神為忠顯靈澤普體孚惠王。致和元年四月,改封蒙山神為嘉惠昭應王,洞庭神為忠惠順利靈濟昭祐王。至元十四年,回水窩淵圣廣源王加封善佑崇山靈濟照應王;加封廣惠安邱雹眾靈沛侯,加封靈霈公。十六年,進封桑乾河洪濟公為顯應洪濟公。十五年,封伯夷為昭義清惠公,叔齊為崇讓仁惠公。二十一年加封衛(wèi)輝路永清河神為洪濟威惠王。大德三年,加解州鹽池神惠康王曰廣濟資寶王,曰,永澤,浙西鹽官州海神曰靈威宏佑公;吳大夫伍員日忠孝成惠顯圣王。延祐三年,敕衛(wèi)輝、昌平修殷比干、唐狄仁杰祠。五年,加封楚大夫屈原為忠節(jié)清烈公。泰定元年,加封廣德路山神張真人曰普濟寧國路山神,廣惠王曰福佑。二年,遣使祀武當、龍虎二山。置諫議書院于昌平,祀廟劉蕡。至正十八年,加封蕡文節(jié)昌平王。天歷元年,加封漢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至治二年,封蜀漢諸葛亮為威烈神顯仁濟王,封唐柳州敕史柳宗元為文惠昭靈公,加封唐司徒顏真卿為貞烈文忠公。令有司歲時致祭。二年,命加謚漢長沙王芮為長沙文惠王。至順元年,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為圣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英烈昭惠靈顯仁裕王,賜伯夷叔齊廟額日圣清。后至元元年,封微子為仁靖公,箕子為仁獻公,比干為仁顯忠烈公,加封漢張飛為武義忠顯英烈靈惠助順王。又封微州土神汪華為照忠廣仁武烈靈顯王,封真滹沱河神為昭佑靈源侯。三年。封晉郭璞為靈應侯,封晉周處為英文武惠正應王。五年,加封孝女曹娥為慧感靈孝昭頎純懿夫人。
泉州神女靈惠夫人,至元十五年,加號護國明著靈惠協(xié)已善虔顯濟天妃,天歷元年,加號護國庇民廣濟?;菝髦戾?,賜廟號曰靈慈,直沽、平江,周涇、泉、福、興化等處皆有廟?;蕬c以來,歲遣使齋香遍祭,金幡一,合銀一錠,付平江漕司及本府官,用柔毛酒醴便服行事。祝文云?維年月日,皇帝特遣某官等致祭于護國庇民廣濟?;菝髦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94202.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沒世無稱
下一篇: 天王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