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繕甲厲兵 (shàn jiǎ lì bīng)
簡拼 : sjlb
近義詞 : 繕甲治兵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繕甲:修理鎧甲;厲:磨礪;兵:武器。指作軍事準備
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敝邑恐懼懾伏,繕甲厲兵,飾車騎,習馳射?!?/p>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厲兵的意思:磨礪兵器,使鋒利
厲兵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lì bīnɡ,意思是磨礪兵器,使鋒利。
出處:《戰(zhàn)國策·秦策一》:“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yǎng)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zhàn)場?!?/p>
《史記·張儀列傳》:“繕甲厲兵,飾車騎,習馳射?!?/p>
唐·韓愈《烏氏廟碑銘》:“積粟厲兵,出入耕戰(zhàn)。”
宋·岳飛《奏乞復襄陽札子》:“臣今以厲兵飾士,惟竢報可指期北向。”
宋·陳亮《酌古論·曹公》:“及 熙尚 既平,厲兵西向,風諭諸將,使來合勢,則 韓遂 等必不敢叛?!?/p>
宋·陳亮《酌古論·呂蒙》:“孫權克仗先烈,雄據(jù)江東,舉賢任能,厲兵秣馬,以伺中國之變?!?/p>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二回:“征會討貳,伯主之職。臣請厲兵秣馬,以待君命?!?/p>
1、我軍厲兵秣馬,已完成備戰(zhàn)工作。
2、新三國總是念念不忘夏、商、周侵占本國土地的事情,元氣恢復之后,各國不約而同地秣馬厲兵,準備收復失地。
3、攻下陳倉,蜀軍就地駐扎休整,孔明派王平、張翼四處收攏王雙、陳倉敗軍,打散之后混入各營之中,再派人往李嚴處催糧,厲兵秣馬,勢要再破魏軍。
1、萬事俱備 wàn shì jù bèi
成語解釋:一切都準備好了。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語例子:我們現(xiàn)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機器一來,馬上就可以安裝了。
2、嚴陣以待 yán zhèn yǐ dài
成語解釋: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zhàn)斗準備;等著敵人。
成語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p>
成語例子: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乃嚴陣以待。(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3、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語解釋: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F(xiàn)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成語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成語例子:毛委員胸有成竹,決定馬上向南去追趕部隊。陳伯鈞《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崗山》
4、持戈試馬 chí gē shì mǎ
成語解釋:比喻作好準備,躍躍欲試。
成語出處:《紅樓夢》第七九回:“那金桂見丈夫旗纛漸倒,婆婆良善,也就漸漸的持戈試馬。“?
成語例子:對于這次考試,我早已經持戈試馬了。
5、未雨綢繆 wèi yǔ chóu móu
成語解釋:綢繆:修繕房屋。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作好準備;防患未然。
成語出處:《詩經?豳風 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成語例子: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清 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95963.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晉陽之甲
下一篇: 繕甲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