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對簿公堂 (duì bù gōng táng)
簡拼 : dbgt
近義詞 : 當面對質(zhì)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緊縮式
成語解釋 :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
出處 : 《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
例子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這一趟回去,說不定要對簿公堂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對簿公堂的意思如下:
[duì bù gōng táng]
成語解釋: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
成語出處:
《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成語例句: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這一趟回去,說不定要對簿公堂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
結構類型:
緊縮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對簿公堂
英文翻譯:
check evidence of both parties at court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對簿公堂”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成語關注:
“對簿公堂”單字解釋
對:1.回答:~答如流。2.向著
~表。7.使兩個東西接觸或配合:把破鏡片~到一起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0.攙入(多指液體):~水
簿:[bù]1.本子,冊籍:~冊
。~記?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bó]古同“箔”,養(yǎng)蠶席
。 ?詳細解釋...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6.公事
;公務:辦~?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因~出差張~
堂:1.正房:~屋
課~
。食~。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過~。4.用于廳堂名稱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9658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