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山崩川竭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簡拼 : sbcj

近義詞 : 山崩水竭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亦作“山崩水竭”
。山岳崩塌
,河川干枯
。古代認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
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夫國必依山川
。山崩川竭
,亡之征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成語用法 : 作賓語
、定語
;用于比喻句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新唐書》卷一百二 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
岑文本,字景仁
,鄧州棘陽人
。祖善方,后梁吏部尚書
,更家江陵
。父之象, 仕隋為邯鄲令
,坐為人訟
,不得申。文本年十四
,詣司隸理冤
,辨對哀暢無所詘。 眾屬目
,命作《蓮華賦》
,文成,合臺嗟賞
,遂得直
。
性沈敏
,有姿儀,善文辭
,多所貫綜
。郡舉秀才
,不應
。蕭銑僭號,召為中書 侍郎
,主文記
。河間王孝恭平荊州,其下欲掠奪
,文本說孝恭曰:?自隋無道
,四 海救死,延頸以望真主
。蕭氏君臣決策歸命者
,意欲去危就安。大王誠縱兵剽系
, 恐江
、嶺以南,向化心沮
,狼顧麕驚
。不如厚撫荊州,勸未附
,陳天子厚惠
,誰非 王人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
,署文本別駕
。從擊輔公祏,典檄符
。進署行臺 考功郎中
。
貞觀元年,除秘書郎
,兼直中書省
。太宗既藉田,又元日朝群臣
,文本奏《藉 田》
、《三元頌》二篇
,文致華贍
。李靖復薦于帝
,擢中書舍人。時顏師古為侍郎
, 自武德以來
,詔誥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
,號善職
,而敏速過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虿吡顓插?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敕吏六七人泚筆待,分口占授
,成無遺意
。師古以譴罷,溫彥博為請帝曰:?師古 練時事
,長于文誥
,人少逮者,幸得復用
。?帝曰:?朕自舉一人
,公毋憂。?乃 授文本侍郎
,專典機要
。封江陵縣子。是時
,魏王泰有寵
,侈第舍,冠諸王
。文本 上疏
,勸崇節(jié)儉,陳嫡庶分
,宜有抑損
。帝善之,賜帛三百段
。
逾年為令
,從伐遼東,事一委倚
,至糧漕最目
、甲兵凡要、料配差序
,籌不廢 手
,由是神用頓耗
,容止不常。帝憂曰:?文本今與我同行
,恐不與同返矣!?至 幽州暴病
,帝臨視流涕。卒
,年五十一
。是夕,帝聞夜嚴
,曰:?文本死
,所不忍 聞。?命罷之
。贈侍中
、廣州都督,謚曰憲
,陪葬昭陵
。
始,文本貴
,常自以興孤生
,居處卑,室無茵褥幃帟
。事母以孝顯
,撫弟侄篤 恩義。生平故人
,雖羈賤必鈞禮
。帝每稱其忠謹:?吾親之信之?。晉王為皇太子
, 大臣多兼宮官
,帝欲文本兼攝,辭曰:?臣守一職
,猶懼其盈
,不愿希恩東宮,請 一心以事陛下
。?帝乃止
,但詔五日一參東宮。每進見
,太子答拜
。始為中書令, 有憂色,母問之
,答曰:?非勛非舊
,責重位高,所以憂也
。?有來慶者,輒曰: ?今日受吊不受賀
。?或勸其營產(chǎn)業(yè)
,文本嘆曰:?吾漢南一布衣,徒步入關
,所 望不過秘書郎
、縣令耳。今無汗馬勞
,以文墨位宰相
,奉稍已重,尚何殖產(chǎn)業(yè)邪 故口未嘗言家事
。既任職久
,賚錫豐饒,皆令弟文昭主之
。文昭任校書郎
,多交輕 薄,帝不悅
,謂文本曰:?卿弟多過
,朕將出之。?文本曰:?臣少孤
,母所鐘念 者弟也
,不欲離左右。今若外出
,母必憂
,無此弟,是無老母也!?泣下嗚咽
。帝 愍其意
,召文昭讓敕,卒無過
。孫羲
。從子長倩。羲
,字伯華
,第進士,累遷太常 博士。坐伯父長倩貶郴州司法參軍
。遷金壇令
。時弟仲翔為長洲令,仲休為溧水令
, 皆有治績
。宰相宗楚客語本道巡察御史:?毋遺江東三岑。?乃薦羲為汜水令
。武 后令宰相舉為員外郎者
,韋嗣立薦羲,且言惟長倩為累
,久不進
。后曰:?羲誠材, 何諉之拘即拜天官員外郎
。于是
,坐親廢者皆得援而進矣。俄為中書舍人
。中 宗時
,武三思用事,敬暉欲上表削諸武封王者
,眾畏三思
,不敢為草,獨羲為之
, 詞誼勁切
,由是下遷秘書少監(jiān)。進吏部侍郎
。時崔湜
、鄭愔及大理少卿李元恭分掌 選,皆以賄聞
,獨羲勁廉
,為時議嘉仰。帝崩
,詔擢右散騎常侍
、同中書門下三呂。 睿宗立
,罷為陜州刺史
,再遷戶部尚書。景云初
,復召同三品
,進侍中
,封南陽郡 公。初
,節(jié)愍太子之難
,冉祖雍誣帝及太平公主連謀,賴羲與蕭至忠保護得免
,羲 監(jiān)脩《中宗實錄》
,自著其事。帝見之
,賞嘆
,賜物三百段、良馬一匹
,下詔褒美
。
時羲兄獻為國子司業(yè)
,仲翔陜州刺史
,仲休商州刺史,兄弟子侄在清要者數(shù)十 人
。羲嘆曰:?物極則反
,可以懼矣!?然不能抑退。坐豫太平公主謀誅
,籍其家
。
長倩,少孤
,為文本鞠愛
。永淳中,累官至兵部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垂 拱初,自夏官尚書遷內(nèi)史
,知夏官事
。俄拜文昌右相,封鄧國公
。武后擅位
,喜符 瑞事,群臣爭言之
。長倩懼
,間亦開陳,請改皇嗣為武氏
,且為周家儲貳
。后順許
, 賜實封戶五百,加特進
、輔國大將軍
。鳳閣舍人張嘉福、洛州民王慶之建請以武承 嗣為皇太子
,長倩謂皇嗣在東宮
,不宜更立,與格輔元不署
,奏請切責嘉福等
。和 州浮屠上《大云經(jīng)》,著革命事
,后喜
,始詔天下立大云寺。長倩爭不可
,繇是與 諸武忤
,罷為武威道行軍大總管,征吐蕃
。未至
,召還,下獄
。來俊臣脅誣長倩與 輔元
、歐陽通數(shù)十族謀反,斬于市
,五子同賜死
,發(fā)暴先墓。睿宗立
,追復官爵
, 備禮改葬。
輔元者
,汴州俊儀人
。父處仁,仕隋為剡丞
,與同郡王孝逸
、繁師玄、靖君亮
、 鄭祖咸
、鄭師善、李行簡
、盧協(xié)皆有名
,號?陳留八俊?
。輔元擢明經(jīng),累遷殿中 侍御史
,歷御史中丞
、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既持承嗣不可
,遂及誅
。子遵,亦舉明 經(jīng)第
,為太常寺太祝
,亡命匿中牟十余年。神龍初
,訴父冤
,擢累贊善大夫。
輔無兄希元
,洛州司法參軍
,同章懷太子注范曄《后漢書》者。
虞世南
,越州余姚人
。出繼叔陳中書侍郎寄之后
,故字伯施
。性沉靜寡欲,與 兄世基同受學于吳顧野王余十年
,精思不懈
,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
,慕仆射徐 陵
,陵自以類己,由是有名
。陳天嘉中
,父荔卒,世南毀不勝喪
。文帝高荔行
,知 二子皆博學,遣使至其家護視
,召為建安王法曹參軍
。時寄陷于陳寶應,世南雖服 除
,仍衣布飯蔬;寄還
,乃釋布啖肉
。至德初,除西陽王友
。陳滅
,與世基入隋。 世基辭章清勁過世南
,而贍博不及也
,俱名重當時,故議者方晉二陸
。煬帝為晉王
, 與秦王俊交辟之。大業(yè)中
,累至秘書郎
。煬帝雖愛其才,然疾峭正
,弗甚用
,為七 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
,日貴盛
,妻妾被服擬王者,而世南躬貧約
,一不改
。 宇文化及已弒帝,間殺世基
,而世南抱持號訴請代
,不能得,自是哀毀骨立
。從至 聊城
,為竇建德所獲,署黃門侍郎
。秦王滅建德
,引為府參軍,轉記室
,遷太子中 舍人
。王踐祚,拜員外散騎侍郎
、弘文館學士
。時世南已衰老,屢乞骸骨
,不聽
, 遷太子右庶子
,固辭改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
。世南貌儒謹
,外若不勝衣,而中抗烈
, 論議持正
。太宗嘗曰:?朕與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
,未嘗不悵恨
,其懇誠乃如 此!?
貞觀八年,進封縣公
。會隴右山崩
,大蛇屢見,山東及江
、淮大水
,帝憂之, 以問世南
,對曰:?春秋時
,梁山崩,晉侯召伯宗問焉
。伯宗曰:?國主山川
,故 山崩川竭,君為之不舉
,降服
,乘縵
,徹樂
,出次,祝幣以禮焉
。?梁山
,晉所主 也,晉侯從之
,故得無害
。漢文帝元年,齊
、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
,水大出,詔郡 國無來貢
,施惠天下
,遠近洽穆
,亦不為災。后漢靈帝時
,青蛇見御坐
。晉惠帝時, 大蛇長三百步
,見齊地
,經(jīng)市入廟。蛇宜在草野
,而入市
,此所以為怪耳。今蛇見 山澤
,適其所居
。又山東淫雨,江
、淮大水
,恐有冤獄枉系,宜省錄累囚
,庶幾或 當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賑饑民
,申挺獄訟
,多所原赦。后星孛虛
、危
,歷氐, 余百日
,帝訪群臣
。世南曰:?昔齊景公時,彗見
,公問晏嬰
,嬰曰:?公穿池沼 畏不深,起臺榭畏不高
,行刑罰畏不重
,是以天見彗為戒耳。?景公懼而修德
,后 十六日而滅
。臣愿陛下勿以功高而自矜,勿以太平久而自驕,慎終于初
,彗雖見
, 猶未足憂。?帝曰:?誠然
,吾良無景公之過
,但年十八舉義兵,二十四平天下
, 未三十即大位
,自謂三王以來,撥亂之主莫吾若
,故負而矜之
,輕天下士。上天見 變
,其為是乎?秦始皇劃除六國
,隋煬帝有四海之富,卒以驕敗
,吾何得不戒邪
高祖崩
,詔山陵一準漢長陵故事,厚送終禮
,于是程役峻暴
,人力告弊。世南 諫曰:
古帝王所以薄葬者
,非不欲崇大光顯以榮其親
,然高墳厚隴,寶具珍物
,適所 以累之也
。圣人深思遠慮,安于菲薄
,為長久計
。昔漢成帝造延、昌二陵
,劉向上 書曰:?孝文居霸陵
,凄愴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
,用纟寧絮 斮陳漆其間,豈可動哉張釋之曰:?使其中有可欲
,雖錮南山猶有隙;使無可 欲
,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夫死者無終極
,而國家有廢興
。孝文寤焉
,遂以薄葬。?
又漢法
,人君在位
,三分天下貢賦之一以入山陵。武帝歷年長久
,比葬
,方中 不復容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艄獍涤诖篌w
,奢侈過度,其后赤眉入長安
,破茂陵取物
,猶不能盡。 無故聚斂
,為盜之用
,甚無謂也。
魏文帝為壽陵
,作終制曰:?堯葬壽陵
,因山為體,無封樹
、寢殿
、園邑,棺 ?郭足以藏骨
,衣衾足以朽肉
。吾營此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處
。無藏金 銀銅鐵
,一以瓦器。喪亂以來
,漢氏諸陵無不發(fā)者
,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
, 乃不重痛哉!若違詔妄有變改
,吾為戮尸地下,死而重死
,不忠不孝
,使魂而有知, 將不福汝。以為永制
,藏之宗廟
。?魏文此制,可謂達于事矣
。
陛下之德
,堯、舜所不逮
,而俯與秦
、漢君同為奢泰,此臣所以尤戚也
。今為 丘隴如此
,其中雖不藏珍寶,后世豈及信乎?臣愚以為霸陵因山不起墳
,自然高顯
。 今所卜地勢即平,宜依周制為三仞之墳
,明器一不得用金銀銅鐵
,事訖刻石陵左, 以明示大小高下之式
,一藏宗廟
,為子孫萬世法,豈不美乎!
四字成語川有什么成語大全
1. 帶“川”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海納百川
、一馬平川
、川流不息、跋涉山川
、百川朝海 1
、海納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
,言其包含廣也
。” 釋義 納:容納
,包容
。
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
,而且數(shù)量很大
。
例句 恒達人將以海納百川的氣魄
,劈波斬浪
,揚帆遠航! 2
、一馬平川 [yī mǎ píng chuān] 出處 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敵人圍得甚緊
,村外又是一馬平川,敵人展開重火力
,我們幾次沖鋒都被敵人壓回來了
。” 釋義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
。
能夠縱馬疾馳的一片廣闊平地
。指廣闊的平原。
例句 無論高難險阻
,我們的高空作業(yè)“蜘蛛人”一馬平川
。 3、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出處 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
釋義 川:河流
。形容行人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3396334
、車馬等象水流一樣連續(xù)不斷。
例句 立交橋上
,自行車
、汽車、行人終日川流不息
,令人目不暇接
。 4、跋涉山川 [bá shè shān chuān] 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棄而封守
,跋涉山川
,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