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落雁沉魚 (luò yàn chén yú)
簡拼 : lycy
近義詞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雁見了飛落地面,魚見了潛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出處 : 先秦·莊周《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p>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女子貌美
例子 : 落雁沉魚真絕世,羞花閉月果非凡?!锩鳌ま渴徥抑魅恕对偕墶返谝换?/p>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落雁,是王昭君。四大美女之一。
她為了和親,遠嫁匈奴,在去北方外塞的途中,據(jù)說 飛行的大雁看到她的容貌 而落了下來。
沉魚是 西施,四大美女之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1、成語典故:
毛嬙是春秋時期越國絕色美女,與西施時代相當,相傳為越王勾踐的愛姬。最初人們對毛嬙畫像的稱道遠遠超過西施。她應(yīng)該是“沉魚”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麗姬已失考。
故原始的“沉魚”和“落雁”應(yīng)該是指“毛嬙”和“麗姬”,而并不是“西施”和“王昭君”。當然,《莊子·齊物論》中也提到了西施,說“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大意是丑陋的女人與美貌的西施,還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從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還在《莊子·天運》中講了“東施效顰”的故事。
《韓非子·顯學(xué)》說:“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薄豆茏印ば》Q》中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氣于面,不能以為可好?!薄痘茨献印穭t說“今夫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說“西施毛嬙,狀貌不可同,世稱其好美均也?!睎|漢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嬪之素肘。”
后來唐朝詩人宋之問有詩云:“鳥驚入松蘿,魚畏沉荷花?!贝撕笫廊吮阋浴俺留~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俺留~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也成為古典小說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語。
2、沉魚落雁,漢語成語,拼音是chén yú luò yàn,意思是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出自《莊子·齊物論》。
沉魚落雁
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所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指的就是西施。傳說她在古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美貌,都驚艷得沉入江底。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痹馐钦f動物與人對“美”的認識存在差異,引申意為不同的人對同一概念的認識存在差異。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笔沁@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98219.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落花無言
下一篇: 履險若夷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