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棄本逐末 (qì běn zhú mò)
簡拼 : qbzm
近義詞 : 棄本求末
反義詞 : 棄末返本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棄:舍棄
出處 :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
,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成語用法 : 作謂語
、賓語例子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1回:“若皮毛未得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意思是:卑賤的人是不講氣節(jié)的
出處《小人吟》是宋代的一首詩
同其他北宋四子相比
但在南宋嚴(yán)羽的《滄浪詩話》中
擴(kuò)展資料:
兩宋理學(xué)(或稱新儒學(xué))的產(chǎn)生,標(biāo)志著中國儒學(xué)進(jìn)入了一個新的復(fù)興階段
。在理學(xué)的創(chuàng)立階段,邵雍和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宋史·道學(xué)一》的排列次序為周敦頤、程顥
、程頤、張載、邵雍。朱熹也把邵雍同周、張、二程和司馬光并稱為道學(xué)的“六先生”。上述諸人都是理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他們的學(xué)說在理學(xué)陣營中各具特色,各成學(xué)派。然而,諸人都以儒學(xué)為宗,為探討、發(fā)揮“六經(jīng)”、“四書”之義理,以振興儒學(xué)為職志。1.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釋】:舍:舍棄
;逐:追求。拋棄根本的
【出處】:《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
【近義詞】:舍近求遠(yuǎn)
、貪小失大、舍本從末 【反義詞】:追本求源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本末倒置 【英文】: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日文】:根本を舍てて,末節(jié)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德文】: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弟子問他現(xiàn)在要辦的事情很多該如何處理,孟子說應(yīng)該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辦的就先辦,不能面面俱到。如果。2. 翻譯文言文《舍本逐末》,帶注釋 戰(zhàn)國時候
,有一次齊王派遣使臣到趙國去拜訪趙威后,以示友好。
趙威后很熱情地接待來訪的使臣
。使臣在獻(xiàn)上齊王準(zhǔn)備的禮物后,又呈上一封齊王寫的信。趙威后收下了信
,并馬上拆開來看。她請使臣坐下,親切地問道:“久未問候,貴國的莊稼長的好嗎?”使臣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我是奉了敝國國君之名前來問候您的,可是您不先問候敝國國君,反倒先問起莊稼,這分明是先賤而后貴。難道說,一個治理萬民的君王
,會比不上莊稼和百姓嗎3. 舍本逐末原文翻譯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釋】 舍:舍棄
;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
,而去追求枝節(jié)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huán)節(jié),而只在枝節(jié)問題上下功夫。【出處】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
,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有一個人向釀酒的人家詢問釀酒的方法
。酒家說:“用一斗米,一兩酒曲,再加二斗水,把這些摻和在一起,釀造七天,就成了酒這個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
酒家說:“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罷了
酒家問:“可有米么
世上求學(xué)的人
4. 舍本逐末原文 【典故】 一天,齊王派出了一個使者
齊王的這位使者,沒到過趙國
他想去向趙威后問安
因此,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
邯鄲,在齊王使者的想象中十分美麗
因此
果然
她一身的正氣
但不知怎的,那趙威后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
趙威后又問:“黎民百姓好嗎?” “好
趙威后再問:“齊王也很好嗎
隨著趙威后的問候
他是直率的人
照說,你若回問的話
你怎么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而把尊貴的擺在了后頭呢
?” 趙威后微微地笑了: “話可不能這么說。我所以先問年景和百姓,后問候你的大王,自有我的道理。”齊王使者:“什么道理
?” 趙威后:“你想想看:假如沒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同樣,假如沒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說,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召見一結(jié)束,齊王的使者
雖說那趙威后什么禮品也沒有賜給他
5. 舍本逐末的古文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書未發(fā)
是助王養(yǎng)其民者也
,何以至今不業(yè)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dú),振困窮,補(bǔ)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撤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
拋棄事物的根本
,追求枝節(jié)。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xì)枝末節(jié)。1、意思是:卑賤的人是不講氣節(jié)的
,他們不抓根本環(huán)節(jié),而只在枝節(jié)問題上下功夫,喜歡想起給予別人的幫助或東西,厭惡想起對別人的強(qiáng)取。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9854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訖情盡意
下一篇:
棄道任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