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發(fā)蹤指示 (fā zōng zhǐ shì)
簡拼 : fzzs
蹤指示.png)
近義詞 : 幕后操縱、發(fā)蹤指使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連動式
成語解釋 : 獵人發(fā)現(xiàn)野獸的蹤跡
,指示獵狗追殺。比喻在幕后操縱指揮
。
出處 : 夫獵
,追殺獸兔者狗也
,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
成語用法 : 作謂語
、定語、賓語
;指幕后指使
例子 : ◎ 他認為辛亥革命實際"乃留學生發(fā)蹤指示
,哥老會搖旗吶喊
,新軍和巡防營一些丘八的張弩拔劍所造成的。"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指揮千軍萬馬的詩句
1. 關于指揮詩句
關于指揮詩句 1.形容指揮員的詞語
兵不由將 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
。
常勝將軍 每戰(zhàn)必勝的指揮官。 出處:《后漢書·藏宮傳》:“常勝之家,難于慮敵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東馳西擊 指指揮不統(tǒng)一
,幾路軍隊各自行動。 出處:清·魏源《圣武記》卷九:“各專責成
,互相援應
,毋東馳西擊
,各不相顧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發(fā)號施令 號:號令;施:發(fā)布
。發(fā)布命令。
現(xiàn)在也用來形容指揮別人
。 出處:《尚書·冏命》:“發(fā)號施令,罔有不藏
。”
《淮南子·本經(jīng)訓》:“發(fā)號施令
,天下莫不從風。” 發(fā)綜指示 獵人發(fā)現(xiàn)野獸的蹤跡
,指示獵狗跟蹤追捕
。
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出處:《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
,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發(fā)蹤指使 操縱指揮
。同“發(fā)縱指使”。
出處:鄒韜奮《萍蹤憶語》四:“美國在一九一七年的參加世界大戰(zhàn)
,也是出于華爾街的發(fā)蹤指使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發(fā)蹤指示 蹤:蹤跡。
發(fā)現(xiàn)野獸的蹤跡
,指示獵狗跟蹤追捕
。比喻在幕后操縱指揮
。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
,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發(fā)縱指使 操縱指揮
。
亦作“發(fā)蹤指使”。 出處:瞿秋白《赤都心史》四一:“幾十年前
,發(fā)縱指使略奪東亞滿洲的參謀本部——彼得之城,不意今日又成遠東革命聲浪留音之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發(fā)縱指示 發(fā):發(fā)現(xiàn)
;縱:放縱,也通“蹤”
。發(fā)現(xiàn)野獸的蹤跡
,指示獵狗跟蹤追捕
。
比喻暗中操縱指揮。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
,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躬擐甲胄 指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
。言長官坐鎮(zhèn)軍中親自指揮
。
出處:《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晉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
,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 拱揖指揮 指從容安舒
,指揮若定。
同“拱挹指麾”
。 拱揖指麾 指從容安舒,指揮若定
。
同“拱挹指麾”
。 拱挹指麾 指從容安舒,指揮若定
。
麾之即去 命令他走就離開。形容服從指揮
,聽候調(diào)遣。
出處:宋·辛棄疾《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勿使近》詞:“杯再拜
,道:‘麾之即去,招之須來
。’” 金鼓連天 金鼓:古時作戰(zhàn)
,用金鉦和戰(zhàn)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
,鳴金表示后退;連天:響徹云霄
。
形容軍威盛大或戰(zhàn)斗激烈。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金鼓連天
,喊聲震地,不是赤眉嘯聚
,定為碧眼橫行,待我出門一看
,便知端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進退失圖 前進或后退都有錯誤。謂指揮失策
。
拘神遣將 拘:拘使。指力量無窮
。
神通廣大
,能指揮天兵天將。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芳官竟是個狐貍精變的
,就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么快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決勝千里 坐鎮(zhèn)指揮千里之外的戰(zhàn)局
。形容將帥雄才大略
,指揮若定。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運籌帷帳中
,決勝千里外
,子房功也
。” 鑼鼓喧天 喧:聲音大
。
鑼鼓震天響
。原指作戰(zhàn)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
。
后多形容喜慶
、歡樂的景象
。 出處: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面
,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將一員
,雄糾糾威風武藝顯
。”
謀謨帷幄 猶言運籌帷幄
。指擬定作戰(zhàn)策略
。
引申為籌劃
、指揮。 如臂使指 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樣
。
比喻指揮如意,沒有牽制
。 出處:《漢書·賈誼傳》:“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莫不制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使臂使指 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自如
。
出處:《管子·輕重乙》:“若此,則如胸中使臂
,臂之使指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稘h書·賈誼傳》:“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
,莫不制從
。”
使羊?qū)⒗?將:統(tǒng)率
,指揮
。派羊去指揮狼
。
比喻不足以統(tǒng)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
,這要壞事
。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太子所與俱諸將
,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
,此無異使羊?qū)⒗且病
!?尾大不掉 掉:搖動。
尾巴太大
,掉轉(zhuǎn)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
,無法指揮調(diào)度
。
現(xiàn)比喻機構龐大
,指揮不靈。 出處:《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尾大難掉 猶言尾大不掉
。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調(diào)度
。
現(xiàn)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 行兵布陣 指揮軍隊
,布置陣勢
。
出處: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四回:“有一將
,名繼業(yè),人號為令公
,此人天文地理
,六韜三略,無不精通
,行兵列陣,玄妙莫測
,乃智勇兼全之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行師動眾 謂指揮大軍作戰(zhàn)。
出處:《三國志·魏書·明帝紀》“癸丑
,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晉·王沈《魏書》:“即位之后,褒禮大臣
,料簡功能,真?zhèn)尾坏孟噘Q(mào)
,務絕浮華譖毀之端,行師動眾
,論決大事,謀臣將相
,咸服帝之大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br>2.關于軍人的詩詞
軍人
,不是高山,卻有著比山還豪邁的雄心
;不是大江,卻有著比江水更澎湃的激情
;不是詩人
,卻揮灑出無數(shù)壯麗的詩篇
;不是哲人
,卻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講述著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奉獻。
是軍人“無怨無悔做奉獻”
;是軍人“舍小家,為大家”
,為國戍邊,奉獻著青春
;是軍人在洪水地震之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抒寫著軍人的可愛與偉大
。
軍人所留戀的,不是浪漫的生活
,而是用軍號指揮的生活節(jié)奏
,直線加方塊的生活韻律。軍人的快樂在沙漠、在高山
、在雪原
、在荒島,哪里需要軍人
,哪里就有軍人的快樂
!
軍人是一面旗幟
,一種精神;你是英雄的化身
,是奉獻的別名。你能把孤獨醞釀成美酒
,你能把邊關的冷月?lián)]灑成壯麗的詩篇。你是民族的精英
、祖國的脊梁
。有了你們
,祖國的繁榮就有了保障,有了你們
,世界上才有了最可愛的人!
3.描寫英勇的詩詞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吊岳飛
胡銓(宋)
匹馬吳江誰著鞭
,惟公攘臂獨爭先.
張皇貔貅三千士
,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憫臨淄功未就
,不知鐘室事何緣.
石頭城下聽輿論,萬姓顰眉亦可憐.
試刀石吊楊無敵父子
清 郎若伊
雁門重鎮(zhèn)秦漢雄
,折戟久埋沙漠中.
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楊家紀戰(zhàn)功.
楊家威名邊塞重
,登壇世佩專城印.
無敵聲威更絕倫,橫刀叱咤風云振.
少年馳獵志虹霓
,鷹犬談兵日色凄.
擁旌一怒千軍駭,瞋目三關萬馬嘶.
一朝敵騎如云集
,侁也嫉賢美無術.
轉(zhuǎn)戰(zhàn)催軍白羽飛,師出不謀占以律.
奇計不用無奈何
,決起憑鞍行負戈.
丈夫有死誓不顧,指揮左右如張羅.
強弩暗伏陳家谷
,預識旗靡此敗績.
援軍不發(fā)力已窮,橫槊長號淚沾臆.
馬革尸橫塞草殷
,從戎有子恥生還.
受恩殘卒同時盡,白骨堆成白雪山.
將軍雖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將門子.
抽刀斷石石為分
,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邊勛,珘戈鐵騎屯如云.
烽火不驚楊氏壘
,先聲何減岳家軍?
岳家東南楊西北
,三百余年同戰(zhàn)跡.
路旁指點七郎墳,山頂驚看千載石.
舊事淪亡人不知
,莫邪猶作陰風吹.
巍然留鎮(zhèn)雁門塞,此石無異燕然碑.
4.形容氣勢恢宏的詩句
1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
2、一身轉(zhuǎn)戰(zhàn)三千里
,一劍曾擋百萬師。3
、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
4、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5
、莫遣只輪回海窟
,仍留一箭在天山。
6
、君不見
,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7、獨倚危樓
,不信人間別有愁
。
8、寧做真小人
,不做偽君子
。9
、東風吹醒英雄夢
,笑對青山萬重天
。
10、馬車幽靈影
,瀟灑一郎君
。11
、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
12
、君子死知己
,提劍出燕京。13、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
。
14、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15
、不恨古人吾不見
,恨古人不見吾狂耳。16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俱往已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17
、季布無二諾
,侯嬴重一言
。18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
19
、待到風起云涌時
,朝天射!20
、只覺蒼天方潰潰
,欲憑赤手拯元元
。21、匈奴未滅
,何以為家
。
22
、相愛不敢愿雙飛
,想逢到底成落空。23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
24
、自反而縮
,雖千萬人吾往矣。25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
26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27、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
28
、灑淚祭雄杰
,揚眉劍出鞘。29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
30、世事如棋
,乾坤莫測
。31
、萬戰(zhàn)自稱不提刃
,生來雙眼篾群容
。
32
、有朝一日權在手
,殺盡天下負我人
。33、入門不拜騁雄辯
,兩女輟洗來趨風。
34
、天下風云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摧
。35、我本楚狂人
,瘋歌笑孔丘
。
36
、此生自斷天休問
,獨倚危樓
。37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
38、金鱗豈是池中物
,一遇風云遍化龍。39
、趙客縵胡櫻
,吳鉤霜雪明
。
40、醉臥美人漆
,醒掌殺人權
。41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42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43
、人頭做酒杯
,飲盡仇讎血。44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45、嗚呼
!楚雖三戶能亡秦
,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46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林彪尚有村
。47、大鵬一日同風起
,扶搖直上九萬里!48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
49、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50
、鬢微霜
,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
51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執(zhí)搞樸而震天下。52
、用舍由時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閑時看!53
、不見五陵豪杰墓
,無花無酒鋤做田
。
54
、老天順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它亡
!55
、風瀟瀟兮
,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
!56
、他日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57、傲笑天地間
,黑白兩不分
。
58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59、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60
、踏盡千山無人識,當初枉受成名牽
。61、王候?qū)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寧有種乎。
62
、東下齊城七十二
,指揮楚漢如旋蓬。63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64、大盜亦有盜
,詩書所不屑。65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66
、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
。
67
、暮色蒼?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磩潘桑瑏y云飛渡仍從容
。68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69
、八百里分為麾下炙
,五十弦翻賽外聲
。70、天下文章數(shù)瀟湘
,瀟湘文章數(shù)吾鄉(xiāng)
。
71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72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73
、它強任它強
,輕風拂山岡,它橫任它橫
,月光照大江
。
74
、皇圖霸業(yè)談笑中,不勝今宵一場醉
!75
、望門頭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76、要知兵器為兇器
,圣人不得已用之
。
77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78、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叫胡馬渡陰山
。
79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80
、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
81、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82
、忍令上國衣冠淪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還我河山
。
83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84
、落日樓頭
,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
,闌干拍遍,無人會
,登臨意
。
85
、慷慨過燕市,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符少年頭
!86
、神勇雙槍將
。風流萬戶侯。
87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88
、吾鄉(xiāng)文章數(shù)吾弟,吾為吾弟改文章
。
89
、易水蕭蕭西風冷
,滿座衣冠似雪。90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91
、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透天香氣襲長安,滿地盡帶黃金甲
!92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93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94
、伏波唯愿裹尸還,定遠何需生入關
。
95
、欲悲鬧鬼叫
,我哭豺狼笑。96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
97、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
。98
、十年磨一劍,霜寒未曾試
。
今日把君問
,可有不平事
?99、吾輩豈是池中物
,一遇風云便化龍
。100
、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
101
、盡挹西江
,細斟北斗
,萬象為賓客
!102、黃金若糞土
,肝膽硬如鐵
。103
、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104
、不料韓信不聽話,十萬大軍下歷城
。
105、一生思破紅塵路
,劍藏廬軒隱迷蹤
。106
、征衣風塵化云煙,江湖落拓不知年
。
107
、劍癡刀狂世紛云
,今將衣缽卸雙肩。108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
109、我志未酬人猶苦
,東南到處有啼痕
。110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
。
111
、十年攬髻悲羸馬
,萬眾梯山似病猿。112
。
開頭是發(fā)的四字成語
1. 發(fā)字開頭的四字詞 發(fā)財致富因獲得大量財物而富裕起來發(fā)短心長①謂年雖老而計慮深長
。
語出《左傳·昭公三年》:“齊侯回於莒
,盧浦嫳見
,泣且請曰:‘余發(fā)如此種種,余奚能為
?’公曰:‘諾,吾告二子
。’歸而告之
。
子尾欲復之,子雅不可
,曰:‘彼其發(fā)短
,而心甚長
,其或?qū)嬏幬乙印
!雹谥^年華已逝而心未衰發(fā)奮蹈厲同“發(fā)揚蹈厲”發(fā)奮圖強同“發(fā)憤圖強”發(fā)奮為雄猶言發(fā)憤自雄發(fā)憤圖強下定決心
,努力謀求強盛或進步
。
也指下定決心力求上進的情況發(fā)憤忘食形容十分勤奮發(fā)憤展布發(fā)奮振作
,施展本領發(fā)憤自厲下定決心磨煉自己發(fā)憤自雄決心奮斗
,使自己強盛有實力發(fā)瞽披聾張開瞽目
,打通聾耳
。猶言恢復視覺和聽覺能力發(fā)號布令同“發(fā)號施令”發(fā)號出令同“發(fā)號施令”發(fā)號施令發(fā)命令
,下指示發(fā)號吐令同“發(fā)號施令”發(fā)皇張大發(fā)展擴大發(fā)跡變泰謂由卑微而得志顯達
,壞運變?yōu)楹眠\發(fā)家致富猶發(fā)家發(fā)家致業(yè)猶發(fā)家發(fā)奸露覆同“發(fā)奸擿伏”發(fā)奸摘伏同“發(fā)奸擿伏”發(fā)奸摘覆同“發(fā)奸擿伏”發(fā)奸擿伏揭露隱蔽的壞人壞事發(fā)科打諢以滑稽的動作和語言引人發(fā)笑發(fā)科打趣說滑稽話,拿人開玩笑發(fā)聾振聵發(fā)出很大的響聲
,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
。
比喻言論文章有使人清醒感奮的作用發(fā)蒙振聵使盲人也能看見,聾人也能聽見
。比喻言論文章有使人清醒感奮的作用發(fā)蒙解縛啟發(fā)蒙昧,解除束縛發(fā)蒙啟蔽啟發(fā)蒙昧發(fā)蒙啟滯啟發(fā)蒙昧
,開通阻塞發(fā)蒙振槁同“發(fā)蒙振落”發(fā)蒙振落揭開蒙蓋物,搖掉將落的枯葉
。
喻輕而易舉發(fā)怒沖冠同“發(fā)上沖冠”發(fā)潛闡幽闡發(fā)沉潛深奧的事理發(fā)人深省啟發(fā)人們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語本唐杜甫《游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
,令人發(fā)深省
。”
發(fā)人深思啟發(fā)人們深刻思考發(fā)榮滋長①草木繁茂地萌發(fā)生長
。②比喻某些事物茁壯地成長發(fā)上沖冠猶言發(fā)上指冠
。
語本《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
,怒發(fā)上沖冠?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卑l(fā)上指冠毛發(fā)豎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