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戒奢寧儉 (jie she ning jian)
簡拼 : jsnj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緊縮式
成語解釋 : 戒:戒除;奢:奢侈;寧:寧可,寧愿;儉:節(jié)儉。寧愿節(jié)儉,也要戒除奢侈。
出處 : 《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p>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1.12首關(guān)于勤儉節(jié)約的古詩有哪些1、《憫農(nóng)二首 其一》唐代:李紳
因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nóng)民,仍然要餓死。
2、《憫農(nóng)二首 其二》唐代:李紳
原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nóng)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nóng)民的血汗?
3、《詠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隱
原文: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譯文: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于勤儉,衰敗起于奢華。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么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有幾人曾經(jīng)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4、《誡子書》兩漢: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5、《度關(guān)山》兩漢:曹操
原文: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jīng)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tǒng)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譯文:萬物生于天地,人類高貴無比。設(shè)立君主管理百姓,成為世上正常規(guī)矩。天子車轍國君馬跡,暢通天下縱橫各地。決定人才優(yōu)劣升降,掌握百姓繁衍生息。我要贊美圣賢君主,他們總管國家疆域。
分封諸侯授給官爵,建立井田頒布法律。寧燒丹書廢除刑罰,也不亂開釋罪先例。舜時皋陶周時甫侯,作為獄官錯在哪里?可惜可嘆后代人們,制度辦法統(tǒng)統(tǒng)改易。驅(qū)使百姓辛勞奉君,攤派徭役榨取民力。
虞舜下令漆飾食具,激起眾國紛紛叛離。哪如唐堯儉樸實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齊。難怪世人贊賞伯夷,盼望搞好社會風氣。奢侈本是最大罪惡,節(jié)儉美德不容懷疑。許由不肯接受天下,難道需要辨出道理?只要實行兼愛尚同,再疏也會和睦親密。
2.有哪些關(guān)于“勤儉節(jié)約”的詩句或名言警句1、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2、誰在平日節(jié)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guān);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 ——薩迪
3、社會一旦有技術(shù)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
4、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方志敏
5、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陶淵明
6、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易卜生
7、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羅丹
8、如果天下平靜無事,到處都是溢美和逢迎,那么,無恥、欺詐和愚昧更將有滋長的余地了;沒有人再揭發(fā),沒有人再說苛酷的真話!——林斯基
9、囊中未空先節(jié)約?!ú家雷澹┲V語
10、一勤二儉三節(jié)約,全家老少幸福多?!V語
11、浪費是支出,節(jié)約是收入?!W(wǎng)絡收集
12、節(jié)約好比燕銜泥,浪費好比河決堤?!?諺語
13、時間不能“增產(chǎn)”,卻可以節(jié)約?!V語
14、節(jié)約時間勝過儲存金銀?!V語
15、任何節(jié)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jié)約?!R克思
16、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培根
17、節(jié)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独^亭
3.形容節(jié)儉的詩句1.憫農(nóng)二首 白居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2.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3.太平樂詞二首 白居易
歲豐仍節(jié)儉,時泰更銷兵。
圣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
湛露浮堯酒,薰風起舜舞。
愿同堯舜意,所樂在人和。
其他:
曹操《度關(guān)山》:世嘆伯夷,欲以厲俗,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朱熹: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 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趙樸初《寬心謠》: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選,好敢御寒,壞也御寒
儉如奢易,由奢入儉難
精打細算 油鹽不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選自 朱子治家格言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4.關(guān)于勤儉持家的詩句關(guān)于節(jié)儉:古詩 憫農(nóng)二首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nóng)夫猶餓死。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侈。 --陸游 句子:君子以儉德辟難。
【出處】 《周易·否》【大意】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饲谟诎睿藘€于家。
【出處】 《尚書·大禹謨》【大意】在國家事業(yè)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jié)儉。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出處】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大意】節(jié)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于辛勤勞作,只有勤于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出處】 《墨子·辭過》【大意】節(jié)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勤儉節(jié)約的故事:季文子的故事 季 文子出身于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
他一生儉樸,以節(jié)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 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jié)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 家里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于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 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日子啊。
您為什么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于己于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季文子聽后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 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 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chǎn)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yǎng)糧馬,這哪里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通過臣民的 高潔品行表現(xiàn)出來,并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nèi) 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yǎng)。賣狗嫁女 東 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yǎng)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
做官后,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 草房里。后來,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一定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仆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 家問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仆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jié)儉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準備。
我原 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 家主人氣派?。 惫芗腋袊@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p>
房梁掛錢 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jié)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于薪 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
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后平 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后,按份掛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
拿到一小 份錢后,他還要仔細權(quán)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準剩余,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有這么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nóng)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 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p>
后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 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豐登。
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 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 外。
他疏于農(nóng)事,又不肯精耕細作。
5.描寫節(jié)儉的詩句描寫節(jié)儉的詩句: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儉破由奢copy
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后日月bai空蕩蕩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細水長流du,遇災不愁
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有荒節(jié)約度荒,天荒節(jié)約備荒
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zhi不受難
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dao,恒念物力維艱
6.有關(guān)于節(jié)儉方面的古詩(10首)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大意:即使是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
2、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大意:在國家事業(yè)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jié)儉。
3、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大意:節(jié)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于辛勤勞作,只有勤于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5、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大意:節(jié)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6、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農(nóng)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鋤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長禾苗的土中。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一粒都是這樣辛苦得來。
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大意: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于勤儉,亡于奢靡。
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fā)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大意:從節(jié)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zhuǎn)到節(jié)儉則很困難。
10、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
大意:有計劃地索取,有節(jié)制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二、關(guān)于節(jié)儉的成語:
【熬腸刮肚】:指從事飲食方面盡力節(jié)儉。
【卑宮菲食】: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jié)儉的功德。
【羔羊素絲】: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縫制衣服,用素絲作為裝飾。舊時稱贊士大夫正直節(jié)儉,品德與儀表一樣美。
【監(jiān)門之養(yǎng)】:監(jiān)門:看門人;養(yǎng):衣食供應。比喻困窘、節(jié)儉的生活。
【儉存奢失】:儉:節(jié)儉。存:留存。奢:奢侈。節(jié)儉的人就是能留存下來,奢侈的人必然敗亡。
【儉可養(yǎng)廉】:儉:節(jié)儉;廉:廉潔。節(jié)儉可以養(yǎng)成廉潔的操守。
【儉者心常富】:儉:節(jié)儉;富:富足。節(jié)儉的人常常覺得很富足。
【節(jié)衣素食】:節(jié):節(jié)減;素:蔬菜類食物。省吃儉用,生活節(jié)儉。
【戒奢寧儉】:戒:戒除;奢:奢侈;寧:寧可,寧愿;儉:節(jié)儉。寧愿節(jié)儉,也要戒除奢侈。
【戒奢以儉】:戒:戒除;奢:奢侈;儉:節(jié)儉。用節(jié)儉來消除奢侈。
【居不重席】:坐臥處不鋪兩層墊子。比喻節(jié)儉。
【居不重茵】:坐臥處不鋪兩重墊子。比喻生活非常的節(jié)儉。同“居不重席”。
【居窮守約】:居窮:處于窮困狀態(tài);守約:保持節(jié)儉。指過著貧困簡樸的生活。
【克儉克勤】: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jié)儉。
【克勤克儉】: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jié)儉。
【俛拾仰取】:俛,同“俯”。指低頭則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則必取樹上之物。形容極其勤勞節(jié)儉。
【貧不學儉,富不學奢】:貧窮的人不學節(jié)儉也會節(jié)儉,富有的人不學奢侈也會奢侈。形容環(huán)境、習慣對人的思想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7.有關(guān)節(jié)儉的詩句君子以儉德辟難。【出處】《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境鎏帯俊渡袝ご笥碇儭?。
【大意】在國家事業(yè)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jié)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出處】《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大意】節(jié)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境鎏帯俊蹲髠鳌ば辍贰?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于辛勤勞作,只有勤于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境鎏帯俊赌印まo過》。 【大意】節(jié)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境鎏帯坷钌屉[《詠史》。
【大意】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于勤儉,亡于奢靡。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出處:《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fā)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境鎏帯克抉R光《訓儉示康》。 大意:從節(jié)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zhuǎn)到節(jié)儉則很困難。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出處:《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計劃地索取,有節(jié)制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境鎏帯俊端问贰し都?nèi)柿袀鳌贰?
【大意】只有節(jié)儉可以使人廉潔奉公,只有寬容可以使人養(yǎng)成好的品德。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出處】朱柏廬《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
三戒的網(wǎng)絡解釋是:三戒(佛教術(shù)語)佛教中的“三戒”指“戒貪”、“戒癡”、“戒嗔”。佛家有所謂“貪、癡、嗔”三念三戒(詞語釋義)《三戒》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寫的一組寓言,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這組寓言是作者貶謫永州時所寫。題名“三戒”,可能是取《論語》“君子有三戒”之意。另有詞語“三戒”,在佛教、中醫(yī)和古代文獻中分別有不同的含義。
三戒的網(wǎng)絡解釋是:三戒(佛教術(shù)語)佛教中的“三戒”指“戒貪”、“戒癡”、“戒嗔”。佛家有所謂“貪、癡、嗔”三念三戒(詞語釋義)《三戒》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寫的一組寓言,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這組寓言是作者貶謫永州時所寫。題名“三戒”,可能是取《論語》“君子有三戒”之意。另有詞語“三戒”,在佛教、中醫(yī)和古代文獻中分別有不同的含義。拼音是:sānjiè。結(jié)構(gòu)是:三(獨體結(jié)構(gòu))戒(半包圍結(jié)構(gòu))。注音是:ㄙㄢㄐ一ㄝ_。
三戒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
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色、戒斗、戒得。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妄出入、戒妄言語、戒妄憂慮。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二、引證解釋
⒈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色、戒斗、戒得。引《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焙侮碳庖装矅唬骸暗茫澋?。”漢蔡邕《司空楊秉碑》:“昔仲尼垂三戒,而公克焉?!泵鞒羅《義俠記·取威》:“若要保殘生,須是守咱三戒也?!敝熘t良《感懷和病俠》詩:“書生自古崇三戒,俠士何時_六根。”⒉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妄出入、戒妄言語、戒妄憂慮。引宋王應麟《困學紀聞·雜識》:“齊齋倪公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言語、不妄憂慮?!雹橙N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引清沉_《浮生六記·養(yǎng)生記道》:“衛(wèi)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_并大醉?!?br>三、國語詞典
戒色、戒斗、戒得。
關(guān)于三戒的詩詞
《示徒三戒》《示徒三戒》
關(guān)于三戒的詩句
五規(guī)三戒投天關(guān)衛(wèi)生切要知三戒衛(wèi)生切要知三戒
關(guān)于三戒的成語
君子三戒繩一戒百在色之戒戒奢寧儉懲一戒百諄諄告戒后車之戒豐屋之戒戒驕戒躁引以為戒
關(guān)于三戒的詞語
前覆后戒在色之戒懲一戒百后車之戒君子三戒引以為戒持滿戒盈小懲大戒丁寧告戒繩一戒百
點此查看更多關(guān)于三戒的詳細信息
由戒開頭的成語有:
戒奢寧儉 戒驕戒躁 戒備森嚴
戒字開頭的成語接龍
戒驕戒躁 ? 躁言丑句 ? 句櫛字比 ? 比比皆是 ? 是非之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壤之別 ? 別有洞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 天經(jīng)地義 ?義薄云天 ? 天涯海角 ? 角立杰出 ? 出生入死 ? 死聲啕氣 ? 氣吞山河 ? 河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圓鑿 ? 鑿壁偷光 ? 光采奪目 ? 目中無人 ? 人定勝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戒字開頭成語解釋
1) 戒驕戒躁:警惕并防止產(chǎn)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2) 戒奢寧儉:戒:戒除;奢:奢侈;寧:寧可,寧愿;儉:節(jié)儉。寧愿節(jié)儉,也要戒除奢侈。
3) 戒備森嚴:警戒防備極嚴密。
包含戒字的成語意思
1) 坐戒垂堂:不坐在屋檐下,恐瓦墮傷身。形容自愛、謹慎。
2) 戒驕戒躁:警惕并防止產(chǎn)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3) 雞鳴戒旦: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
4) 清規(guī)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guī)則和戒條?,F(xiàn)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
5) 勸善戒惡:懲罰壞人,獎勵好人。同?勸善懲惡?。
6) 懲一戒百:懲罰一人以警戒眾人。同?懲一警百?。
7) 持滿戒盈:端盛滿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驕傲自滿。
8) 豐屋之戒:指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
9) 諄諄告戒:懇切耐心地教誨勸告。
10) 覆車之戒: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后的教訓。
11) 覆舟之戒:推翻船的教訓。比喻失敗的教訓。
12) 君子三戒:戒:戒規(guī)。君子有三條戒規(guī):少年時戒美色;壯年時戒毆斗;老年時戒貪圖。
13) 后車之戒:對后面跟上來的車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敗或挫折,可以作為以后做事情的借鑒或教訓。
14) 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結(jié)冰的時候快要到來。比喻看到眼前的跡象而對未來提高警惕。
15) 前覆后戒: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后的教訓。
16) 引以為戒:引:用;戒:鑒戒。指把過去犯錯誤的教訓拿來作為警戒,避免重犯。
17) 在色之戒:指色欲方面的戒忌。
看了戒字開頭成語的人也喜歡:
1. 后開頭成語
2. 屋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3. 子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4. 鑒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5. 盈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9913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解衣推食
下一篇: 借古諷今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