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承負”之說,源自《太平經》,意思是祖先積德行善,則可蔭及子孫;若先人屢屢犯過作惡,后人將無辜蒙受災禍。
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對于“承負”謹小慎微的探索,來普及一下道教真正的“承負”觀,承負一詞誕生于黃老道家,這個概念誕生的基礎有:
首先:炁的相化守衡。萬物的生滅活動都是炁的聚散,當一個事物的炁產生變動,必然會帶動其他炁的變化,對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道德經》中曾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p>
這里說的就是道家的承負,承負看不見摸不著,仿若無物,但其本質又寄托于炁的變化,人一旦行動,便有炁的生滅,就必然對天地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因為天地的廣袤復雜,人的眼界局限,又往往是不可知的。
道家常言“欲修道,先做人”。人道承負也是天道的一個部分,人生于自然,天性能力必然生成社會,社會又豈會違逆自然。人有的時候被欲望蒙蔽,無法保持客觀中正,連人道承負都是看不清的,常常會違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又如何能夠在族群中立足,更不用提跳出來看清天道了,這也是自然之道的體現(xiàn)。
承負,是一種以道和炁為根基的影響科學,并不是什么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東西,所以探求道中之理,叫做修真,而不是修假。希望大家看過這篇文章后,能夠樹立正知正見,少一些臆想,做到腳踏實地的修行,身體力行的學習實踐。
“天道承負”是人類世界觀之最高峰——沒有建立在悟透生死基礎之上的悟道,都是空中樓閣。大道家園無為法課堂上詳細講授人類世界觀之最高峰“天道承負”,指明生命從何而來、到哪里去的人類終極問題,并剖析出中間的曲折歷程。導師運用先天易,推演出更細微的十二承負,將宇宙之全景圖以波瀾壯闊的形式展示在學者面前,深刻的解答了個體命運差異背后的根本原因,闡明命運演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7/612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心齋,是對初心的回歸
下一篇: 在古代,天文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