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上白云觀
白云山上白云觀
讀賈平凹散文,為他三去白云觀 感動
,他在道觀抽了和毛澤東一樣的“上上簽”去年秋天終于了卻心愿
我坐在副駕駛位子上,一邊有分寸的和女婿交談——讓他既不犯困又能集中精力駕駛
過鎮(zhèn)北臺
我們無奈下車,觀景等待
白云觀真正出名與毛澤東有關(guān)
毛澤東和黨中央警衛(wèi)團扔掉輜重
大約半小時后
道教自東漢末創(chuàng)立以來,發(fā)展支派眾多
明朝萬歷33( 公元1605)年
,終南山道士李玉鳳云游到白云山主持興建了白云觀。萬歷36年,北京白云觀道士王真壽、張真義、景真云等來白云山弘揚道教清靜無為,闡發(fā)全真明心見性。1618年神宗皇帝頒發(fā)圣旨、御書“白云勝景”匾額和欽賜4726卷《道藏》經(jīng),名聲雀起大振。《道藏經(jīng)》是道教書籍的總稱,按一定意圖收集編排了周秦以下道家子書及六朝以來的道教經(jīng)典,其中重要的有《道德經(jīng)》、《南華經(jīng)》(莊子)、《列子》、《四子真經(jīng)》、《文始真經(jīng)》、《清凈經(jīng)》、《四品經(jīng)》等。由于全真教倡導(dǎo)“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fēng)”,“教雖分三,道則為一”的教義,因此巜波若心經(jīng)》與《孝經(jīng)》雖不收入《道藏》,但也為必修經(jīng)典。白云觀于清雍正二(1727)年重修擴建。建筑面積8點5萬平方。2001年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4A級景區(qū)。經(jīng)兩小時下行穿溝又上山坡,看見座落北山上的佳縣
,是黃河西岸奇觀,有“鐵葭州”、“中國盧森堡”之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白云山上
,古樹參天,寺廟建筑群掩映期間。我們首先進十幾米高多層斗拱木結(jié)構(gòu)牌坊,再到五龍宮,有正殿、兩廊、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分列其上。登石臺階往上是宏偉高大白云觀依山勢而建
,瀕臨黃河。將明清建筑藝術(shù)融于一山,以真武祖師殿為中心,突出典型道觀風(fēng)格:精巧別制、古樸典雅;54座大小廟宇和45處配置建筑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合理分布。廟宇和過廊中有述道、經(jīng)變白云觀全真龍門派文化自成一格,在不變的本質(zhì)中又與儒
我們特意在文昌樓多轉(zhuǎn)一會兒
我和外孫信步向東,站在一塊向前突伸的巨石上
北望黃河
秀美的白云山
,歷史悠久的白云觀,規(guī)模龐大和建筑精美的寺廟建筑群,別致的畫廊,高高矗立的古樹,吸引了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河南等地的信眾和游人,每年大約150萬人云集而來,呈現(xiàn)空前壯觀盛況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各版本道德經(jīng)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