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民要術(shù)》
齊民要術(shù)
序
《史記》曰:“齊民無蓋藏?!比绱咀⒃唬骸褒R,無貴賤,故謂之齊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后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
蓋神農(nóng)為耒耜,以利天下;堯命四子,敬授民時;舜命后稷,食為政首;
禹制土田,萬國作乂;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農(nóng)不耕,民有饑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薄皞}廩
實,知禮節(jié);衣食足,知榮辱?!闭扇嗽唬骸八捏w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
子?”傳曰:“人生在勤,勤則不匱?!惫耪Z曰:“力能勝貧,謹(jǐn)能勝禍?!?
蓋言勤力可以不貧,謹(jǐn)身可以避禍。故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國以富
強(qiáng);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戰(zhàn)之賞,傾奪鄰國而雄諸侯。
《淮南子》曰:“圣人不恥身之賤也,愧道之不行也;不憂命之長短,
而憂百姓之窮。是故禹為治水,以身解于陽盱之河;湯由苦旱,以身禱于桑
林之祭?!褶r(nóng)憔悴,堯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圣人之憂
勞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慮不用,而事治求
贍者,未之聞也?!薄肮侍镎卟粡?qiáng),囷倉不盈;將相不強(qiáng),功烈不成。”
《仲長子》曰:“天為之時,而我不農(nóng),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
時雨降焉,始之耕田,終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鐘之。矧夫不為,而尚
乎食也哉?”《譙子》曰:“朝發(fā)而夕異宿,勤則菜盈傾筐。且茍無羽毛,
不織不衣;不能茹草飲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錯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凍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為
開其資財之道也?!蚝谝拢淮p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
至身,不顧廉恥。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體寒
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銀,饑不
可食,寒不可衣?!?、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饑寒至。是故明君
貴五谷而賤金玉?!眲⑻赵唬骸懊窨砂倌隉o貨,不可一朝有饑,故食為至急。”
陳思王曰:“寒者不貪尺玉而思短褐,饑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尺玉
至貴,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惡者,物時有所急也?!闭\哉言乎!
神農(nóng)、倉頡,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趙過始為牛耕,實
勝耒耜之利;蔡倫立意造紙,豈方縑、牘之煩?且耿壽昌之常平倉,桑弘羊
之均輸法,益國利民,不朽之術(shù)也。諺曰:“智如禹、湯,不如嘗更?!笔?
以樊遲請學(xué)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農(nóng)?!比粍t圣賢之智,猶有所未達(dá),
而況于凡庸者乎?
猗頓,魯窮士,聞陶朱公富,問術(shù)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 ?!?
乃畜牛羊,子息萬計。九真、廬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王景,乃
令鑄作田器,教之墾辟,歲歲開廣,百姓充給。燉煌不曉作耬犁,及種,人
牛功力既費,而收谷更少?;矢β∧私套髀e犁,所省庸力過半,得谷加五。
又燉煌俗,婦女作裙,攣縮如羊腸,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復(fù)不貲。
茨充為桂陽令,俗不種桑,無蠶織絲麻之利,類皆以麻枲頭貯衣。民惰窳,
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種桑、柘,養(yǎng)蠶,織履,
復(fù)令種紵麻。數(shù)年之間,大賴其利,衣履溫暖。今江南知桑蠶織履,皆充之
教也。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織績;民冬月無衣,積細(xì)草,臥其中,見吏
----------------------- 頁面 2-----------------------
則衣草而出,崔寔為作紡績、織纴之具以教,民得以免寒苦。安在不教乎?
黃霸為潁川,使郵亭、鄉(xiāng)官,皆畜雞、豚,以贍鰥、寡、貧窮者;及務(wù)
耕桑,節(jié)用,殖財,種樹。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xiāng)部書言,霸具
為區(qū)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龔遂為渤
海,勸民務(wù)農(nóng)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
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
春夏不得不趣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果實、菱、芡。吏民皆富實。召信臣
為南陽,好為民興利,務(wù)在富之。躬勸農(nóng)耕,出入阡陌,止舍離鄉(xiāng)亭,稀有
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shù)十處,以廣溉灌,
民得其利,蓄積有余。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wù)出于儉約。郡中莫不耕稼力田。
吏民親愛信臣,號曰“召父”。僮種為不其令,率民養(yǎng)一豬,雌雞四頭,以
供祭祀,死買棺木。顏斐為京兆,乃令整阡陌,樹桑果;又課以閑月取材,
使得轉(zhuǎn)相教匠作車;又課民無牛者,令畜豬,投貴時賣,以買牛。始者,民
以為煩,一二年間,家有丁車、大牛,整頓豐足。王丹家累千金,好施與,
周人之急。每歲時農(nóng)收后,察其強(qiáng)力收多者,輒歷載酒肴,從而勞之,便于
田頭樹下,飲食勸勉之,因留其余肴而去;其惰孏者,獨不見勞,各自恥不
能致丹,其后無不力田者,聚落以致殷富。杜畿為河?xùn)|,課民畜 牛、草
馬,下逮雞、豚,皆有章程,家家豐實。此等豈好為煩擾而輕費損哉?蓋以
庸人之性,率之則自力,縱之則惰窳耳。
故《仲長子》曰:“叢林之下,為倉庾之坻;魚鱉之堀,為耕稼之場者,
此君長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鹵播嘉谷,鄭、白成而關(guān)中無饑年。蓋食
魚鱉而藪澤之形可見,觀草木而肥 之勢可知?!庇衷唬骸凹诜w不修,桑果
不茂,畜產(chǎn)不肥,鞭之可也;杝落不完,垣墻不牢,掃除不凈,笞之可也。”
此督課之方也。且天子親耕,皇后親蠶,況夫田父而懷窳惰乎?
李衡于武陵龍陽泛州上作宅,種甘橘千樹。臨死敕兒曰:“吾州里有千
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矣。”吳末,甘橘成,歲得絹
數(shù)千匹。恒稱太史公所謂“江陵千樹橘,與千戶侯等”者也。樊重欲作器物,
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
種植之不可已已也。諺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
此之謂也。
《書》曰:“稼穡之艱難?!薄缎⒔?jīng)》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謹(jǐn)
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論語》曰:“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漢文帝曰:
“朕為天下守財矣,安敢妄用哉!”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比?
則家猶國,國猶家,是以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其義一也。
夫財貨之生,既艱難矣,用之又無節(jié);凡人之性,好懶惰矣,率之又不
篤;加以政令失所,水旱為災(zāi),一谷不登,胔腐相繼:古今同患,所不能止
也,嗟乎!且饑者有過甚之愿,渴者有兼量之情。既飽而后輕食,既暖而后
輕衣。或由年谷豐穰,而忽于蓄積;或由布帛優(yōu)贍,而輕于施與:窮窘之來,
所由有漸。故 《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二里,而用有
余,天非獨為湯雨菽、粟也?!鄙w言用之以節(jié)。
《仲長子》曰:“鮑魚之肆,不自以氣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為異:
生習(xí)使之然也。居積習(xí)之中,見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異蓼中
之蟲,而不知藍(lán)之甘乎?
今采捃輕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起自耕農(nóng),終于醯、醢,
----------------------- 頁面 3-----------------------
資生之業(yè),靡不畢書,號曰《齊民要術(shù)》。凡九十二篇,束為十卷。卷首皆
有目錄,于文雖煩,尋覽差易。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國所殖者,存其名目
而已;種蒔之法,蓋無聞焉。舍本逐末,賢哲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
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ú葜?,可以悅目,徒有春花,而無秋實,匹諸
浮偽,蓋不足存。
鄙意曉示家童,未敢聞之有識,故丁寧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
尚浮辭。覽者無或嗤焉。
齊民要術(shù)?雜說
夫治生之道,不仕則農(nóng),若昧于田疇,則多匱乏。只如稼穡之力,雖未
逮于老農(nóng);規(guī)畫之間,竊自同于“后稷”。所為之術(shù),修列后行。
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假如一具牛,總營得小
畝三頃——據(jù)齊地大畝,一頃三十五畝也。每年一易,必莫頻種。其雜田地,
即是來年谷資。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悅以使人,人忘其勞。且須調(diào)習(xí)器械,務(wù)令快利;
秣飼牛畜,事須肥健;撫恤其人,常遣歡悅。
觀其地勢,干濕得所,禾秋收了,先耕蕎麥地,次耕余地。務(wù)遣深細(xì),
不得趁多。看干濕,隨時蓋磨著切。見世人耕了,仰著土塊,并待孟春蓋,
若冬乏水雪,連夏亢陽,徒道秋耕不堪下種。無問耕得多少,皆須旋蓋磨如
法。
如一具牛,兩個月秋耕,計得小畝三頃。經(jīng)冬加料喂。至十二月內(nèi),即
須排比農(nóng)具使足。一入正月初,未開陽氣上,即更蓋所耕得一遍。
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須加糞糞之。
其踏糞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場上所有穰、谷積等,并須收貯一處。
每日布牛腳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積之;還依前布之,經(jīng)宿即堆聚。計
經(jīng)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車糞。至十二月、正月之間,即載糞糞地。計小畝畝
別用五車,計糞得六畝。勻攤,耕,蓋著,未須轉(zhuǎn)起。
自地亢后,但所耕地,隨餉蓋之;待一段總轉(zhuǎn)了,即橫蓋一遍。計正月、
二月兩個月,又轉(zhuǎn)一遍。
然后看地宜納粟:先種黑地、微帶下地,即種糙種;然后種高壤白地。
其白地,候寒食后榆莢盛時納種。以次種大豆、油麻等田。
然后轉(zhuǎn)所糞得地,耕五、六遍。每耕一遍,蓋兩遍,最后蓋三遍。還縱
橫蓋之。候昏房、心中,下黍種無問。
谷,小畝一升下子,則稀穊得所。
候黍、粟苗未與垅齊,即鋤一遍。黍經(jīng)五日,更報鋤第二遍。候未蠶老
畢,報鋤第三遍。如無力,即止;如有余力,秀后更鋤第四遍。油麻、大豆,
并鋤兩遍止,亦不厭早鋤。谷,第一遍便科定,每科只留兩莖,更不得留多。
每科相去一尺。兩垅頭空,務(wù)欲深細(xì)。第一遍鋤,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
是求;第三遍,較淺于第二遍;第四遍較淺。
凡蕎麥,五月耕;經(jīng)二十五日,草爛得轉(zhuǎn);并種,耕三遍。立秋前后,
皆十日內(nèi)種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兩重子黑,上頭一重子白,
皆是白汁,滿似如濃,即須收刈之。但對梢相答鋪之,其白者日漸盡變?yōu)楹冢?
如此乃為得所。若待上頭總黑,半已下黑子,盡總落矣。
----------------------- 頁面 4-----------------------
其所糞種黍地,亦刈黍了,即耕兩遍,熟蓋,下糠麥。至春,鋤三遍止。
凡種小麥地,以五月內(nèi)耕一遍,看干濕轉(zhuǎn)之,耕三遍為度。亦秋社后即
種。至春,能鋤得兩遍最好。
凡種麻地,須耕五、六遍,倍蓋之。以夏至前十日下子。亦鋤兩遍。仍
須用心細(xì)意抽拔全稠鬧細(xì)弱不堪留者,即去卻。
一切但依此法,除蟲災(zāi)外,小小旱,不至全損。何者?緣蓋磨數(shù)多故也,
又鋤耨以時。諺曰:“鋤頭三寸澤”,此之謂也。堯湯旱澇之年,則不敢保。
雖然,此乃常式。古人云:“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獲豐年之收?!?
如去城郭近,務(wù)須多種瓜、菜、茄子等,且得供家,有余出賣。只如十
畝之地,灼然良沃者,選得五畝,二畝半種蔥,二畝半種諸雜菜;似校平者
種瓜、蘿卜。其菜每至春二月內(nèi),選良沃地二畝熟,種葵、萵苣。作畦,栽
蔓菁,收子。至五月、六月,拔諸菜先熟者,并須盛裹,亦收子訖。應(yīng)空閑
地種蔓菁、萵苣、蘿卜等,看稀稠鋤其科。至七月六日、十四日,如有車牛,
盡割賣之;如自無車牛,輸與人。即取地種秋菜。
蔥,四月種。蘿卜及葵,六月種。蔓菁,七月種。芥,八月種。瓜,二
月種;如擬種爪四畝,留四月種,并鋤十遍。蔓菁、芥子,并鋤兩遍???
蘿卜,鋤三遍。蔥,但培鋤四遍。白豆、小豆,一時種,齊熟,且免摘角。
但能依此方法,即萬不失一。
----------------------- 頁面 5-----------------------
卷一
耕田
《周書》曰:“神農(nóng)之時,天雨粟,神農(nóng)遂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
為耒耜、鋤、耨,以墾草莽,然后五谷興助,百果藏實?!?
《世本》曰:“倕作耒耜?!薄皞?,神農(nóng)之臣也?!?
《呂氏春秋》曰:“耜博六寸?!?
《爾雅》曰:“斪 謂之定。”犍為舍人曰:“斪 ,鋤也,名定。”
《纂文》曰:“養(yǎng)苗之道,鋤不如耨,耨不如鏟。鏟柄長二尺,刃廣二
寸,以鏟地除草?!?
許慎 《說文》曰:“耒,手耕曲木也。”“耜,耒端木也?!薄榜辏?
也,齊謂之镃基。一曰,斤柄性自曲者也?!薄疤铮愐?,樹谷曰田,象四
口,十,阡陌之制也?!薄案?,犁也,從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
劉 《釋名》曰:“田,填也,五谷填滿其中?!薄袄?,利也,利則
發(fā)土絕草根?!薄榜瘢其z,嫗耨禾也?!薄?,誅也,主以誅鋤物根株也?!?
凡開荒山澤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開?!哺嗍」??!?
其林木大者 殺之,葉死不扇,便任耕種。三歲后,根枯莖朽,以火燒之。
〔入地盡矣。〕耕荒畢,以鐵齒 楱再遍杷之,漫擲黍穄,勞亦再遍。明
年,乃中為谷田。
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濕得所為佳。至大師兄旱不調(diào),寧燥不濕。
〔燥耕雖塊,一經(jīng)得雨,地則粉解。濕耕堅垎,數(shù)年不佳。諺曰:“濕耕澤
鋤,不如歸去?!毖詿o益而有損。濕耕者,白背速 楱之,亦無傷;否則
大惡也?!炒焊麑な謩?, 〔古曰“耰”,今曰“勞”?!墩f文》曰:“耰,
摩田器?!苯袢艘嗝麆谠弧澳Α?,鄙語曰:“耕田摩勞”也。〕秋耕待白背
勞?!泊杭榷囡L(fēng),若不尋勞,地必虛燥。秋田 實,濕勞令地硬。諺曰:“耕
而不勞,不如作暴?!鄙w言澤難遇,喜天時故也?;笇挕尔}鐵論》曰:“茂
木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犁欲廉,勞欲再。 〔犁廉耕細(xì),牛復(fù)不疲;再
勞地熟,旱亦保澤也。〕秋耕掩青者為上。 〔比至冬月,青草復(fù)生者,其美
與小豆同也?!吵醺?,轉(zhuǎn)地欲淺。 〔耕不深,地不熟;轉(zhuǎn)不淺,動生土
也?!齿衙┲兀丝v牛羊踐之,〔踐則根浮?!称咴赂畡t死。〔非七月,
復(fù)生矣?!?
凡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 種,七
月、八月犁掩殺之,為春谷田,則畝收十石,其美與蠶矢、熟糞同。
凡秋收之后,牛力弱,未及即秋耕者,谷、黍、穄、粱、秫茇之下,即
移羸速鋒之,地恒潤澤而不堅硬。乃至冬初,常得耕勞,不患枯旱。若牛力
少者,但九月、十月一勞之,至春樀種亦得。
《禮記?月令》曰:“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侧?
玄注曰:“謂上辛日,郊祭天。《春秋傳》曰:‘春郊祀后稷,以祈農(nóng)事。
是故啟蟄而郊,郊而后耕?!系郏⒅邸!薄衬藫裨?,天子親載耒
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元辰,蓋郊后吉辰也?!?
----------------------- 頁面 6-----------------------
帝籍,為天神借民力所治之田也?!薄呈窃乱?,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天地同和,草木萌動。〔“此陽氣蒸達(dá),可耕之候也。農(nóng)書曰:‘土長冒橛,
陳根可拔,耕者急發(fā)’也。”〕……命田司〔“司謂‘田畯’,主農(nóng)之官。”……〕
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導(dǎo)民?!锸录蕊?,
先定準(zhǔn)直,農(nóng)乃不惑。……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闔扇?!病吧?,猶止也。蟄蟲啟戶,
耕事少間,而治門戶。用木曰闔,用竹葦曰扇?!薄场瓱o作大事,以妨農(nóng)
事。……
“孟夏之月,……勞農(nóng)勸民,無或失時?!爸亓趤碇??!薄r(nóng)勉
作,無休于都?!病凹比まr(nóng)也?!锻蹙用魈枚Y》曰:‘無宿于國’也?!薄?
“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nèi),皆暵其戶。 〔“暵,謂涂閉之,此避
殺氣也。”〕
“孟冬之月,……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藏而成冬?!?
勞農(nóng)以休息之。 〔“‘黨正’:‘屬民飲酒,正齒位’是也?!薄?
“仲冬之月,……土事無作,慎無發(fā)蓋,無發(fā)屋室,……地氣且泄,是
謂發(fā)天地之房,諸蟄則死,民必疾疫。 〔“大陰用事,尤重閉藏。”按今世
有十月、十一月耕者,非直逆天道,害蟄蟲,地亦無膏潤,收必薄也?!?
“季冬之月,……命田官告人出五種;〔“命田官告民出五種,大寒過,
農(nóng)事將起也。”〕命農(nóng)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病榜暾撸缰?,耜
廣五寸。田器,镃錤之屬?!薄呈窃乱?,日窮于次,月窮于紀(jì),星回于天,
數(shù)將幾終, 〔“言日月星辰運行至此月,皆幣于故基。次,舍也;紀(jì),猶合
也?!薄硽q且更始,專而農(nóng)民,毋有所使?!?〔而,猶汝也;言專一汝農(nóng)民
之心,令人預(yù)有志于耕稼之事;不可徭役,徭役之則志散,失其業(yè)也?!薄薄?
《孟子》曰:“士之仕也,猶農(nóng)夫之耕也?!薄糙w岐注曰:“言仕之為
急,若農(nóng)夫不耕不可?!薄?
魏文侯曰:“民春以力耕,夏以強(qiáng)耘,秋以收斂?!?
《雜陰陽書》曰:“亥為天倉,耕之始。”
《呂氏春秋》曰:“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
始耕。” 〔高誘注曰:“昌,昌蒲,水草也?!薄?
《淮南子》曰:“耕之為事也勞,織之為事也擾。擾勞之事,而民不舍
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人之情,不能無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織,……。
物之若耕織,始初甚勞。終必利也眾。”又曰:“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織
而喜縫裳,無其事而求其功,難矣?!?
《汜勝之書》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時,和土,務(wù)糞澤,早鋤早獲。
“春凍解,地氣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氣始暑,陰氣始盛,土復(fù)解。
夏至后九十日,晝夜分,天地氣和。以此時耕田,一而當(dāng)五,名曰膏澤,皆
得時功。
“春地氣通,可耕堅硬強(qiáng)地黑壚土,輒平摩其塊以生草,草生復(fù)耕之,
天有小雨復(fù)耕和之,勿令有塊以待時。所謂強(qiáng)土而弱之也。
“春候地氣始通:椓橛木長尺二寸,埋尺,見其二寸;立春后,土塊散,
上沒橛,陳根可拔。此時二十日以后,和氣去,即土剛。以時耕,一而當(dāng)四;
和氣去耕,四不當(dāng)一。
“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復(fù)耕。耕輒藺之。草生,有雨
澤,耕重藺之。土甚輕者,以牛羊踐之。如此則土強(qiáng)。此謂弱土而強(qiáng)之也。
----------------------- 頁面 7-----------------------
“春氣未通,則土歷適不保澤,終歲不宜稼,非糞不解。慎無旱耕。須
草生,至可耕時,有雨即耕,土相親,苗獨生,草穢爛,皆成良田。此一耕
而當(dāng)五也。不如此而旱耕,塊硬,苗、穢同孔出,不可鋤治,反為敗田。秋
無雨而耕,絕土氣,土堅垎,名曰 ‘臘田’。及盛冬耕,泄陰氣,土枯燥,
名曰 ‘脯田’。脯田與臘田,皆傷田。二歲不起稼,則一歲休之。
“凡麥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謹(jǐn)摩平以待種時。五月
耕,一當(dāng)三。六月耕,一當(dāng)再。若七月耕,五不當(dāng)一。
“冬雨雪止,輒以藺之,掩地雪,勿使從風(fēng)飛去;后雪復(fù)藺之;則立春
保澤,凍蟲死,來年宜稼。
“得時之和,適地之宜,田雖薄惡,收可畝十石?!?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地氣上騰,土長冒橛,陳根可拔,急菑
強(qiáng)土黑壚之田。二月,陰凍畢澤,可菑美田緩?fù)良昂愉拘√帯H?,杏華盛,
可菑少白輕土之田。五月、六月,可菑麥田。”
崔寔《政論》曰:“武帝以趙過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
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今
遼東耕犁,轅長四尺,回轉(zhuǎn)相妨,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一人下
種,二人挽耬:凡用兩牛六人,一日才種二十五畝。其懸絕如此?!?〔按三
犁共一牛,若今三腳耬矣,未知耕法如何?今自濟(jì)州以西,猶用長轅犁、兩
腳耬。長轅耕平地尚可,于山澗之間則不任作,且回轉(zhuǎn)至難,費力,未若齊
人蔚犁之柔便也。兩腳耬,種垅穊,亦不如一腳耬之得中也?!?
收種
楊泉 《物理論》曰:“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溉種之總名;菽者,
眾豆之總名。三谷各二十種,為六十;蔬、果之實,助谷各二十,凡為百種。
故《詩》曰:‘播厥百谷’也?!?
凡五谷種子,浥郁則不生,生者亦尋死。種雜者,禾則早晚不均,舂復(fù)
減而難熟,糶賣以雜糅見疵,炊爨失生熟之節(jié)。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
粟、黍、穄、粱、秫,常歲歲別收,選好穗純色者,劁刈高懸之。至春
治取,別種,以擬明年種子。 〔耬耩掩種,一斗可種一畝。量家田所須種子
多少而種之。〕其別種種子,常須加鋤。 〔鋤多則無秕也?!诚戎味鴦e埋,
〔先治,場凈不雜;窖埋,又勝器盛?!尺€以所治蘘草蔽窖?!膊粻?,必有
為雜之患?!硨⒎N前二十許日,開出水淘, 〔浮秕去則無莠?!臣磿窳钤?,
種之。依 《周官》相地所宜而糞種之。
《汜勝之書》曰:“牽馬令就谷堆食數(shù)口,以馬踐過為種,無虸蚄,厭
虸蚄蟲也。”
《周官》曰:“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為之種。〔鄭玄注
曰:“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汜勝之術(shù)也。以物地,占其形色。為之種,
黃白宜以種禾之屬?!薄撤布S種:骍剛用牛,赤緹用羊,墳壤用麋,渴澤用
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壚用豕,強(qiáng) 用蕡,輕 用犬。 〔此“草人”
職。鄭玄注曰:“凡所以糞種者,皆謂煮取汁也。赤緹,縓色也;渴澤,故
水處也;潟,鹵也;貆,貆也;勃壤,粉解者;埴壚,黏疏者;強(qiáng) ,強(qiáng)堅
者;輕 ,輕脆者。故書 ‘骍’為‘挈’,‘墳’作‘蚠’,杜子春‘挈’
讀為 ‘骍’,謂地色赤而土剛強(qiáng)也。鄭司農(nóng)云:‘用牛,以牛骨汁漬其種也,
----------------------- 頁面 8-----------------------
謂之糞種。墳壤,多蚠鼠也。壤,白色。蕡,麻也”玄謂墳壤,潤解?!薄?
《淮南子》曰:“從冬至日數(shù)至來年正月朔日,五十日者,民食足;不
滿五十日者,日減一斗;有余日,日益一斗?!?
《汜勝之書》曰:“種傷濕郁熱則生蟲也。
“取麥種,候熟可獲,擇穗大強(qiáng)者斬,束立場中之高燥處,曝使極燥。
無令有白魚,有輒揚治之。取干艾雜藏之,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
器。順時種之,則收常倍。
“取禾種,擇高大者,斬一節(jié)下,把懸高燥處,苗則不敗?!?
“欲知歲所宜,以布囊盛粟等諸物種,平量之,埋陰地。冬至后五十日,
發(fā)取量之,息最多者,歲所宜也。”
《崔寔》曰:“平量五谷各一升,小罌盛,埋垣北墻陰下,……?!庇?
法同上。
《師曠占術(shù)》曰:“杏多實不蟲者,來年秋禾善。五木者,五谷之先;
欲知五谷,但視五木。擇其木盛者,來年多種之,萬不失一也?!?
種谷稗附出,稗為粟類故。
種谷:
谷,稷也,名粟。谷者,五谷之總名,非指謂粟也。然今人專以稷為谷,
望俗名之耳。
《爾雅》曰:“粢,稷也?!?
《說文》曰:“粟,嘉谷實也?!?
郭義恭《廣志》曰:“有赤粟、白莖,有黑格雀粟,有張公斑,有含黃
倉,有青稷,有雪白粟,亦名白莖。又有白藍(lán)下、竹頭莖青、白逮麥、擢石
精、慮狗蹯之名種云?!?
郭璞注《爾雅》曰:“今江東呼稷為粢?!睂O炎曰:“稷:粟也?!?
按今世粟名,多以人姓字為名目,亦有觀形立名,亦有會義為稱,聊復(fù)
載之云耳:
朱谷、高居黃、劉豬獬、道愍黃、聒谷黃、雀懊黃、續(xù)命黃、百日糧,
有起婦黃、辱稻糧、奴子黃、 支谷、焦金黃、 履蒼——一名麥爭場:
此十四種,早熟,耐旱,熟早免蟲。聒谷黃、辱稻糧二種,味美。
今墮車、下馬看、百群羊、懸蛇赤尾、罷虎黃、雀民泰、馬曳韁、劉豬
赤、李浴黃、阿摩糧、東海黃、石 歲、青莖青、黑好黃、陌南禾、隈堤黃、
宋冀癡、指張黃、兔腳青、惠日黃、寫風(fēng)赤、一 黃、山鹺、頓 黃:此
二十四種,穗皆有毛,耐風(fēng),免雀暴。一 黃一種,易舂。
寶珠黃、俗得白、張鄰黃、白鹺谷、鉤千黃、張蟻白、耿虎黃、都奴赤、
茄蘆黃、薰豬赤、魏爽黃、白莖青、筆根黃、調(diào)母粱、磊碨黃、劉沙白、僧
延黃、赤粱谷、靈忽黃、獺尾青、續(xù)德黃、稈容青、孫延黃、豬矢青、煙熏
黃、樂婢青、平壽黃、鹿橛白、鹺折筐、黃 穇、阿居黃、赤巴粱、鹿蹄
黃、餓狗蒼、可憐黃、米谷、鹿橛青、阿邏邏:此三十八種,中 大谷。
白鹺谷、調(diào)母粱二種,味美。稈容青、阿居黃、豬矢青三種,味惡。黃 穇、
樂婢青二種,易舂。
----------------------- 頁面 9-----------------------
竹葉青、石抑閦、——竹葉青,一名胡谷?!诠?、忽泥青、沖天
棒、雉子青、鴟腳谷、雁頭青、攬堆黃、青子規(guī):此十種晚熟,耐水;有蟲
災(zāi)則盡矣。
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稈有高下,收實有多少,質(zhì)性有強(qiáng)弱,米味有美
惡,粒實有息耗。 〔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長而收少。強(qiáng)苗者短,黃
谷之屬是也;弱苗者長,青、白、黑是也。收少者美而耗,收多者惡而息也?!?
地勢有良薄, 〔良田宜種晚,薄田宜種早。良地非獨宜晚,早亦無害;薄地
宜早,晚必不成實也。〕山、澤有異宜。 〔山田種強(qiáng)苗,以避風(fēng)霜;澤田種
弱苗,以求華實也?!稠樚鞎r,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
而無獲?!踩肴ツ?,登山求魚,手必虛;迎風(fēng)散水,逆坂走丸,其勢難。〕
凡谷田,綠豆、小豆底為上,麻、黍、胡麻次之,蕪菁、大豆為下?!渤?
見瓜底,不減綠豆,本既不論,聊復(fù)記之?!?
良地一畝,用子五升,薄地三升。〔此為 谷,晚田加種也?!?
谷田必須歲易。 〔 子則莠多而收薄矣。〕
二月、三月種者為 禾,四月、五月種者為穉禾。二月上旬及麻菩、楊
生種者為上時,三月上旬及清明節(jié)、桃始花為中時,四月上旬及棗葉生、桑
花落為下時。歲道宜晚者,五月、六月初亦得。
凡春種欲深,宜曳重?fù)椤O姆N欲淺,直置自生。 〔春氣冷,生遲,不曳
撻則根虛,雖生輒死。夏氣熱而生速,曳撻遇雨必堅垎。其春澤多者,或亦
不須撻;必欲撻者,宜須待白背,濕撻令地堅硬故也?!?
凡種谷,雨后為佳。遇小雨,宜接濕種;遇大雨,待穢生。 〔小雨不接
濕,無以生禾苗;大雨不待白背,濕輾則令苗瘦。穢若盛者,先鋤一遍,然
后納種乃佳也?!炒喝粲龊?,秋耕之地,得仰垅待雨?!泊焊?,不中也。〕
夏若仰垅,非直蕩汰不生,兼與草穢俱出。
凡田欲早晚相雜。 〔防歲道有所宜?!秤虚c之歲,節(jié)氣近后,宜晚田。
然大率欲早,早田倍多于晚。〔早田凈而易治,晚者蕪穢難治。其收任多少,
從歲所宜,非關(guān)早晚。然早谷皮薄,米實而多;晚谷皮厚,米少而虛也。〕
苗生如馬耳則鏃鋤。 〔諺曰:“欲得谷,馬耳鏃?!薄诚』碇帲z而
補(bǔ)之?!灿霉ιw不足言,利益動能百倍?!撤参骞?,唯小鋤為良?!残′z者,
非直省功,谷亦倍勝。大鋤者,草根繁茂,用功多而收益少?!沉继锫室怀?
留一科。 〔劉章《耕田歌》曰:“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類者,鋤而去
之。”諺云:“回車倒馬,擲衣不下,皆十石而收。”言大稀大穊之收,皆
均平也。〕
薄地尋垅躡之。 〔不耕故?!?
苗出垅則深鋤。鋤不厭數(shù),周而復(fù)始,勿以無草而暫停。 〔鋤者非止除
草,乃地熟而實多,糠薄,米息。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春鋤起地,夏為除草,故春鋤不用觸濕。六月以后,雖濕亦無嫌。 〔春
苗既澆,陰未覆地,濕鋤則地堅。夏苗陰厚,地不見日,故雖濕亦無害矣。
《管子》曰:“為國者,使農(nóng)寒耕而熱蕓?!笔|,除草也。〕
苗既出垅,每一經(jīng)雨,白背時,輒以鐵齒 楱縱橫杷而勞之。 〔杷法:
令人坐上,數(shù)以手?jǐn)嗳ゲ?;草塞齒,則傷苗。如此令地熟軟,易鋤省力。中
鋒止?!?
苗高一尺,鋒之?!踩檎呓约?。〕耩者,非不壅本苗深,殺草,益實,
----------------------- ...0-----------------------
然令地堅硬,乏澤難耕。鋤得五遍以上,不煩耩。 〔必欲耩者,刈谷之后,
即鋒茇下令突起,則潤澤易耕。〕
凡種,欲牛遲緩行,種人令促步以足躡垅底。 〔牛遲則子勻,足躡則苗
茂。足跡相接者,亦可不煩撻也?!?
熟,速刈。干,速積。 〔刈早則鐮傷,刈晚則穗折,遇風(fēng)則收減。濕積
則藁爛,積晚則損耗,連雨則生耳。〕
凡五谷,大判上旬種者全收,中旬中收,下旬下收。
《雜陰陽書》曰:“禾‘生’于棗或楊。九十日秀,秀后六十日。禾‘生’
于寅, ‘壯’于丁、午,‘長’于丙,‘老’于戊,‘死’于申,惡于壬、
癸,忌于乙、丑。
“凡種五谷,以‘生’、‘長’、‘壯’日種者多實,‘老’、‘惡’、
‘死’日種者收薄,以忌日種者敗傷。又用‘成’、‘收’、‘滿’、‘平’、
‘定’日為佳?!?
《汜勝之書》曰:“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
未,小麥忌戌,大麥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
則多傷敗。此非虛語也。其自然者,燒黍穰則害瓠。” 〔《史記》曰:“陰
陽之家,拘而多忌。”止可知其梗概,不可委曲從之。諺曰:“以時及澤,
為上策”也?!?
《禮記?月令》曰:“孟秋之月,……修宮室,壞垣墻?!?
“仲秋之月,……可以筑城郭,……穿竇窖,修囷倉?!侧嵭唬骸盀?
民當(dāng)入,物當(dāng)藏也。……墮曰竇,方曰窖?!卑粗V曰:“家貧無所有,秋墻
三五堵?!鄙w言秋墻堅實,土功之時,一勞永逸,亦貧家之寶也。〕乃命有
司,趣民收斂,務(wù)畜菜,多積聚。 〔“始為御冬之備?!薄?
“冬秋之月,……農(nóng)事備收?!病皞?,猶盡也?!薄?
“孟冬之月,……謹(jǐn)蓋藏,……循行積聚,無有不斂。〔“謂芻、禾、
薪、蒸之屬也。”〕……
“仲冬之月,……農(nóng)有不收藏積聚者,……取之不詰?!病按耸諗坑燃?
之時,有人取者不罪,所以警其主也?!薄场?
《尚書考靈曜》曰:“春,鳥星昏中,以種稷?!病傍B,朱鳥鶉火也。”〕
秋,虛星昏中,以收斂。 〔“虛,玄枵也?!薄场?
《莊子》長梧封人曰:“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
蕓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 〔郭象曰:“鹵莽、滅裂,輕脫末略,不
盡其分?!薄秤鑱砟曜凖R,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終年厭飧?!?
《孟子》曰:“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糙w岐注曰:“使民得務(wù)農(nóng),
不違奪其農(nóng)時,則五谷饒穰,不可勝食也。”〕”“諺曰:‘雖有智惠,不
如乘勢;雖有镃錤上,不如待時?!?〔趙岐曰:“乘勢居富貴之勢。镃錤,
田器,耒耜之屬。待時,謂農(nóng)之三時?!薄场庇衷唬骸拔骞?,種之美者也;
茍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熟而已矣。 〔趙岐曰:“熟,成也。五谷
雖美,種之不成,不如稊稗之草,其實可食。為仁不成,亦猶是。”〕”
《淮南子》曰:“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病八?
勢雖東流,人必事而通之,使得循谷而行也。”〕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
故五谷遂長。 〔高誘曰:“加功,謂‘是藨是蓘’蕓耕之也。遂,成也?!薄?
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禹決江疏河,以為天下興利,不能使水西流;后稷辟土墾草,以為百
----------------------- ...1-----------------------
姓力農(nóng),然而不能使禾冬生:豈其人事不至哉?其勢不可也。 〔“春生、夏
長、秋收、冬藏,四時不可易也?!薄?
“食者民之本,民者國之本,國者君之本。是故人君上因天時,下盡地
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長,五谷蕃殖。教民養(yǎng)育六畜,以時種樹,務(wù)修
田疇,滋殖桑、麻。肥、 、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險不生五谷者,
樹以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蔬、食,〔“菜食曰蔬,谷食曰食?!薄?
冬伐薪、蒸,〔“火曰薪,水曰蒸。”以為民資。是故生無乏用,死無轉(zhuǎn)尸?!?
〔“轉(zhuǎn),棄也。”〕……
“故先王之制,四海云至,而修封疆;〔“四海云至,二月也。”〕蝦
蟆鳴,燕降,而通路除道矣; 〔“燕降,三月。”〕陰降百泉,則修橋梁。
〔“陰降百泉,十月?!薄郴瑁瑥堉?,則務(wù)樹谷;〔“三月昏,張星中于南
方。張,南方朱鳥之宿。”〕大火中,即種黍、菽;〔“大火昏中,六月?!薄?
虛中,即種宿麥; 〔“虛昏中,九月。”〕昴星中,則收斂蓄積,伐薪木。
〔“昴星,西方白虎之宿。季秋之月,收斂蓄積?!薄场詰?yīng)時修備,
富國利民?!?
“霜降而樹谷,冰泮而求獲,谷得食則難矣?!?
又曰:“為治之本,務(wù)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
勿奪時; 〔“言不奪民之農(nóng)要時。”〕勿奪時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
在于節(jié)欲; 〔“節(jié),止;欲,貪?!薄彻?jié)欲之本,在于反性。 〔“反其所受
于天之正性也?!薄澄从心軗u其本而靖其末,濁其源而清其流者也?!?
“夫日回而月周,時不與人游。故圣人不貴尺璧而重寸陰,時難得而易
失也。故禹之趨時也,履遺而不納,冠掛而不顧,非爭其先也,而爭其得時
也?!?
《呂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弱,小也。苗始生小時,欲
得孤特,疏數(shù)適,則茂好也?!薄称溟L也欲相與俱,〔“言相依植,不偃仆?!薄?
其熟也欲相扶。 〔“相扶持,不傷折?!薄呈枪嗜詾樽澹硕嗨?。〔“族,
聚也。”〕”“吾苗有行,故速長;弱不相害,故速大。橫行必得,從行必
術(shù),正其行,通其風(fēng)。 〔“行,行列也。”〕”
《鹽鐵論》曰:“惜草茅者耗禾稼,惠盜賊者傷良人?!?
《汜勝之書》曰:“種禾無期,因地為時。三月榆莢時雨,高地強(qiáng)土可
種禾。
“薄田不能糞者,以原蠶矢雜禾種種之,則禾不蟲。
“又取馬骨銼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漬附子五枚。
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蠶矢、羊矢各等分,撓,〔攪也?!沉疃炊慈绯碇唷?
先種二十日時,以溲種如麥飯狀。常天旱燥時溲之,立干;薄布數(shù)撓,令易
干。明日復(fù)溲。天陰雨則勿溲。六七溲而止。輒曝,謹(jǐn)藏,勿令復(fù)濕。至可
種時,以余汁溲而種之,則禾稼不蝗蟲。無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
谷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種如此,則收常
倍。”
《汜勝之書》“區(qū)種法”曰:“湯有旱災(zāi),伊尹作為區(qū)田,教民糞種,
負(fù)水澆稼。
“區(qū)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
皆可為區(qū)田。
“區(qū)田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 ...2-----------------------
“凡區(qū)種,不先治地,便荒地為之。
“以畝為率,令一畝之地,長十八丈,廣四丈八尺;當(dāng)橫分八十八丈作
十五町;町間分為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廣一尺五寸;町皆廣一丈五寸,長
四丈八尺。尺直橫鑿町作溝,溝廣一尺,深亦一尺。積壤于溝間,相去亦一
尺。嘗悉以一尺地積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積壤。
“種禾、黍于溝間,夾溝為兩行,去溝兩邊各二寸半,中央相去五寸,
旁行相去亦五寸。一溝容四十四株。一畝合萬五千七百五十株。種禾、黍,
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過一寸,亦不可令減一寸。
“凡區(qū)種麥,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一畝凡九萬三千五百
五十株。麥上土,令厚二寸。
“凡區(qū)種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畝凡六千四百八十株。
〔禾一斗,有五萬一千余粒。黍亦少此少許。大豆一斗,一萬五千余粒也?!?
“區(qū)種荏,令相去三尺。
“胡麻,相去一尺。
“區(qū)種,天旱常溉之,一畝常收百斛。
“上農(nóng)夫區(qū),方深各六寸,間相去九寸。一畝三千七百區(qū)。一日作千區(qū)。
區(qū)種粟二十粒;美糞一升,合土和之。畝用種二升。秋收,區(qū)別三升粟,畝
收百斛。丁男長女治十畝。十畝收千石。歲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
“中農(nóng)夫區(qū),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畝千二十七區(qū)。用種一升。
收粟五十一石。一日作三百區(qū)。
“下農(nóng)夫區(qū),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一畝五百六十七區(qū)。用種半
升。收二十八石。一日作二百區(qū)。 〔諺曰:“頃不比畝善?!敝^多惡不如少
善也。西兗州刺史劉仁之,老成懿德,謂余言曰:“昔在洛陽,于宅田以七
十步之地,試為區(qū)田,收粟三十六石?!比粍t一畝之收,有過百石矣。少地
之家,所宜遵用之?!?
“區(qū)中草生,茇之。區(qū)間草,以鏟鏟之,若以鋤鋤。苗長不能耘之者,
以刨鐮比地刈其草矣。”
汜勝之曰:“驗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尹擇’取
減法, ‘神農(nóng)’復(fù)加之。
“骨汁、糞汁溲種:銼馬骨、牛、羊、豬、麋、鹿骨一斗,以雪汁三斗,
煮之三沸。取汁以漬附子,率汁一斗,附子五枚。漬之五日,去附子。搗麋、
鹿、羊矢等分,置汁中熟撓和之。候晏溫,又溲曝,狀如 ‘后稷法’,皆溲
汁于乃止。若無骨,煮繰蛹汁和溲。如此則以區(qū)種之,大旱澆之,其收至畝
百石以上,十倍于 ‘后稷’。此言馬、蠶,皆蟲之先也,及附子,令稼不蝗
蟲,骨汁及繰蛹汁皆肥,使稼耐旱,終歲不失于獲。
“獲不可不速,常以急疾為務(wù)。芒張葉黃,捷獲之無疑。”
“獲禾之法,熟過半斷之?!?
《孝經(jīng)援神契》曰:“黃白土宜禾?!?
《說文》曰:“禾,嘉谷也。以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之中和,故謂
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
崔寔曰:“二月、三月,可種 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
《汜勝之書》曰:“ 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
若白露下,以平明時,令兩人持長索相對,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
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傷矣?!?
----------------------- ...3-----------------------
《寔勝之書》曰:“稗,既堪水旱,種無不熟之時,又特滋茂盛,易生
蕪穢。良田畝得二、三十斛。宜種之,備兇年。
“稗中有米,熟時搗取米,炊食之,不減粱米。又可釀作酒。〔酒勢美
釅,尤逾黍、秫。魏武使典農(nóng)種之,頃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四斗。大儉可磨
食之。若值豐年,可以飯牛、馬、豬、羊。〕
“蟲食桃者粟貴。”
楊泉 《物理論》曰:“種作曰稼,稼猶種也;收斂曰穡,穡猶收也:古
今之言云爾。稼,農(nóng)之本;穡,農(nóng)之末。本輕而末重,前緩而后急。稼欲熟,
收欲速。此良農(nóng)之務(wù)也?!?
《漢書?食貨志》曰:“種谷必雜五種,以備災(zāi)害?!病皫煿旁唬骸畾q
月有宜,及水旱之利也。五種即五谷,謂黍、稷、麻、麥、豆也?!薄?
“田中不得有樹,用妨五谷?!参骞戎铮灰藰涔?。諺曰:“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狈侵狈粮N,損禾苗,抑亦墮夫之所休息,豎子之所嬉游。
故齊桓公問于管子曰:“饑寒,室屋漏而不冶,垣墻壞而不筑,為之奈何?”
管子對曰:“沐涂樹之枝?!惫钪^左右伯:“沐涂樹之枝。”期年,民被
布帛,治屋,筑垣墻。公問:“此何故?”管子對曰:“齊,夷萊之國也。
一樹而百乘息其下,以其不捎也。眾鳥居其上,丁壯者胡丸操彈居其下,終
日不歸。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去。今吾沐涂樹之枝,日方中,無尺蔭,行
者疾走,父老歸而治產(chǎn),丁壯歸而有業(yè)。”〕
“力耕數(shù)耘,收獲如寇盜之至?!病皫煿旁唬骸χ^勤作之也。如寇盜
之至,謂促遽之甚,恐為風(fēng)雨所損’?!薄?
“還廬樹桑,〔“師古曰:‘還,繞也?!场辈巳阌衅?,〔《爾雅》
曰:“菜謂之蔌?!薄安皇煸火~?!薄笆撸丝偯??!薄胺膊?、菜可食,
通名曰蔬?!薄鞍干徊耍煸蝗?,猶生曰草,死曰蘆?!彻?、瓠、果、蓏,
“應(yīng)邵曰:‘木實曰果,草實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臣瓚案: ‘木上曰果,地上曰蓏’”《說文》曰:“在木曰果,在草曰蓏。
許慎注 《淮南子》曰:在樹曰果,在地曰蓏。鄭玄注《周官》曰:“果、桃、
李屬;蓏、瓠屬?!惫弊ⅰ稜栄拧吩唬骸肮?,木子也?!备哒T注《呂氏春
秋》曰:“有實曰果,無實曰蓏。”宋沈約注《春秋元命苞》曰:“木實曰
果;蓏,瓜瓠之屬?!蓖鯊V注《易傳》曰:“果、蓏者,物之實?!薄持秤?
疆易。 〔“張晏曰:‘至此易主,故曰易?!瘞煿旁唬骸对?小雅?信南
山》云:中田有廬,疆易有瓜。即謂此也?!场?
“雞、豚、狗、彘,毋失其時,女修蠶織,則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
食肉?!?
“人者必持薪樵。輕重相分,班白不提挈。”〔師古曰:‘班白者,謂
發(fā)雜色也。不提挈者,所以優(yōu)老人也?!场?
“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服虔
曰: ‘一月之中,又得夜半,為十五日,凡四十五日也?!场北叵鄰恼?,
所以省費燎火,同巧拙而合習(xí)俗。 〔“師古曰:‘省費燎火,省燎、火之費
也。燎,所以為明;火,所以為溫也。’〕”……
“董仲舒曰:‘《春秋》他谷不書,至于麥、禾不成則書之,以此見圣
人于五谷,最重麥、禾也?!?
“趙過為搜粟都尉。過能為代田,一 三圳,〔“師古曰:“圳,壟也,
字或作畎。’”〕歲代處,故曰代田。 〔“師古曰:‘代,易也?!薄彻?
----------------------- ...4-----------------------
法也。
“后稷始圳田:以二耜為,〔“師古曰:‘并兩耜而耕。’”〕廣尺深
尺曰圳,長終 ,一 三圳,一夫三百圳,而播種于圳中。〔“師古曰:‘播,
布也。種,謂谷子也。’”〕苗生葉以上,稍耨隴草, 〔“師古曰:‘耨,
鋤也?!薄骋螂P其土,以附苗根?!病皫煿旁唬骸P,謂下之也。音頹?!薄?
故其《詩》曰:‘或蕓或 ,黍稷儗儗。’ 〔“師古曰:‘《小雅?甫田》
之詩。儗儗,盛貌。蕓,音云。 ,音子。 ,音擬?!笔|,除草也。
耔,附根也。言苗稍壯,每耨輒附根。比盛暑,隴盡而根深,能風(fēng)與旱,〔“師
古曰: ‘能,讀曰耐也。’”〕故儗儗而盛也。
“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為田一井一屋,故畮五頃。
〔“鄧展曰‘九夫為井,三夫為屋,夫百畮,于古為十二頃。古百步為畮,
漢時二百四十步為畮,古千二百畮,則得今五頃?!薄秤民罾纾憾H恕?
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畮一斛以上,〔“師古曰:‘縵田,謂不為圳者也。’”〕
善者倍之。 〔“師古曰: ‘善為圳者,又過縵田二斛已上也。’”〕
“過使教田太常、三輔?!薄病疤K林曰:‘太常,主諸陵,有民,故亦
課田種?!薄炒筠r(nóng)置工巧奴與從事,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長、三老、
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學(xué)耕種養(yǎng)苗狀。 〔“蘇林曰:‘為法意狀
也?!薄?
“民或苦少牛,亡以趨澤?!病皫煿旁唬骸叄x曰趣。趣,及也。澤,
雨之潤澤?!彻势蕉剂罟猓踢^以人挽犁。 〔“師古曰:‘挽,引也。音
晚?!薄尺^奏光以為丞,教民相與庸挽犁。 〔“師古曰:‘庸,功也,言
換功共作也。義亦與庸賃同?!薄陈识嗳苏撸锶杖?,少者十三畮。
以故田多墾辟。
“過試以離宮卒,田其宮壖地,〔“師古曰:‘離宮,別處之宮,非天
子所常居也。壖,余也。宮壖地,謂外垣之內(nèi),內(nèi)垣之外也。諸緣河壖地,
廟垣壖地,其義皆同。守離宮卒,閑而無事,因令于壖地為田也?!薄痴n
得谷,皆多其旁田畮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輔公田。 〔“李奇曰:‘令,使
也。命者,教也。令離宮卒,教其家,田公田也?!f昭曰: ‘命,謂爵命
者。命家,謂受爵命一爵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優(yōu)之也?!薄秤纸踢?
郡及居延城。 〔“韋昭曰:‘居延,張掖縣也,時有田卒也?!薄呈呛筮?
城、河?xùn)|、弘農(nóng)、三輔、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 ...5-----------------------
卷二
黍穄
《爾雅》曰:“ ,黑黍。秠,一稃二米?!惫弊⒃唬骸岸y亦黑黍,
但中米異耳?!?
孔子曰:“黍可以為酒?!?
《廣志》云:“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馬革大黑黍,有 黍,
有溫屯黃黍,有白黍,有 芒、燕鴿之名。穄,有赤、白、黑、青、黃燕鴿,
凡五種。”
按今俗有鴛鴦黍、白蠻黍、半夏黍;有驢皮穄。
崔寔曰:“糜,黍之秫熟者,一名穄也?!?
凡黍、穄田,新開荒為上,大豆底為次,谷底為下。
地必欲熟。 〔再轉(zhuǎn)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種后,再勞為良?!?
一畝,用子四升。
三月上旬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五月上旬為下時。夏種黍、穄,
與植谷同時;非夏者,大率以椹赤為候。 〔諺曰:“椹厘厘,種黍時?!薄?
燥濕候黃場。種訖不曳撻。常記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凍樹日種之,萬不失
一。 〔凍樹者,凝霜封著木條也。假令月三日凍樹,還以月三日種黍;他皆
倣此。十月凍樹宜早黍,十一月凍樹宜中黍,十二月凍樹宜晚黍。若從十月
至正月皆凍樹者,早晚黍悉宜也?!?
苗生垅平,即宜杷勞。鋤三遍乃止。鋒而不耩?!裁缤眈穑炊嗾垡?。〕
刈穄欲早,刈黍欲晚。 〔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諺曰:“穄青喉,
黍折頭?!薄辰约礉褊`。 〔久積則浥郁,燥踐多兜牟?!撤],踐訖即蒸而裛
之。〔不蒸者難舂,米碎,至春又土臭;蒸則易舂,米堅,香氣經(jīng)夏不歇也?!?
黍,宜曬之令燥。 〔濕聚則郁?!?
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難舂。
《雜陰陽書》曰:“黍‘生’于榆。六十日秀,秀后四十日成。黍‘生’
于巳, ‘壯’于酉,‘長’于戌,‘老’于亥,‘死于’丑,惡于丙、午,
忌于丑、寅、卯。穄,忌于未、寅?!?
《孝經(jīng)援神契》云:“黑墳宜黍、麥?!?
《尚書考靈曜》云:“夏,火星昏中,可以種黍、菽?!病盎?,東方蒼
龍之宿,四月昏,中在南方。菽,大豆也。”〕
《汜勝之書》曰:“黍者暑也,種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時有雨,
強(qiáng)土可種黍?!仓V曰:“前十鴟張,后十羌襄,欲得黍,近我傍。”“我傍”,
謂近夏至也,蓋可以種晚黍也?!骋划€,三升。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傷無實。
“黍心初生,畏天露。令兩人對持長索,搜去其露,日出乃止。
“凡種黍,覆土鋤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按疏黍雖科,而米黃,
又多減及空;今穊,雖不科而米白,且均熟不減,更勝疏者。汜氏云:“欲
疏于禾”,其義未聞?!?
崔氏曰:“四月蠶入簇,時雨降,可種黍、禾,謂之上時。
“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種黍?!?
----------------------- ...6-----------------------
“蟲食李者黍貴也。”
大豆
《爾雅》曰:“戎叔謂之荏菽?!睂O炎注曰:“戎叔,大菽也。”
張揖《廣雅》曰:“大豆,菽也。小豆,答也。豍豆、豌豆,留豆也。
胡豆,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女論語》
下一篇: 《太玄經(jīng)》漢-揚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