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iāo hū
注音 ㄆㄧㄠ ㄏㄨ
詞性 動詞
◎ 飄忽 piāohū
(1) [drift]∶(風(fēng)和云)等迅速飄移,輕快迅疾的樣子
(2) [mobile;uncertain]∶像波浪一樣隨風(fēng)起伏飄忽無跡
1. 迅疾貌;輕快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風(fēng)賦》:“飄忽淜滂
,激颺熛怒。”《文選·傅毅<舞賦>》:“蜲蛇姌?gòu)?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2. 指光陰迅速消逝或時(shí)間短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3. 指變化莫測。 宋 范成大 《王希武通判挽詞》之二:“遽為重壤去
,凄斷十年鄰。物理真飄忽,家聲正隱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魯迅 《吶喊·阿Q正傳》:“ 趙 府的全眷都很焦急,打著呵欠,或恨 阿Q 太飄忽,或怨 鄒七嫂 不上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p>4. 指蹤跡不定
,行動不可捉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睹魇贰せ瘋鳌罚骸?東莞5. 指生活動蕩飄泊。 唐 庾抱 《別蔡參軍》詩:“人世多飄忽
6. 飄揚(yáng)
7. 隱約不清
。 清 沉星煒 《洞仙歌》詞:“盈盈照水,又一花初發(fā),澹著春痕半飄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ongci/515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上一篇:
風(fēng)馳電掣
下一篇:
飄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