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非常弱勢的群體,他們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所以他們的各個器官都比較薄弱,免疫系統(tǒng)也不是很強,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拉肚子,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一旦出現拉肚子的話,那么媽媽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為寶寶制作一些食療方來給他服用進行改善。
一、脫脂酸牛奶
材料:選用一百毫升去脂冷牛奶,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
做法:把準備好的冷牛奶加酵酸液,乳酸。
功用:牛奶經乳酸桿菌發(fā)酵后變成酸奶。這種酸奶中的乳糖成分已經被分解成了半乳糖,對于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二、焦米湯
材料:準備適量的米粉,糖。
做法: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
功用:服用焦米湯因為人體補充一定的熱量,而且便于腸胃的消化吸收,腹瀉的寶寶也可以服用一些焦米湯來進行改善。
三、蘋果泥
材料:蘋果,鹽。
做法:把準備好的蘋果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搗成果泥給寶寶食用。每天食蘋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蘋果一個洗凈切碎,加鹽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
功用:只要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出現了腹瀉,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止瀉。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適宜于小兒腹瀉癥。
四、胡蘿卜汁
材料:準備一百克鮮胡蘿卜,少量的鹽。
做法:取鮮胡蘿卜洗凈切碎放入鍋內,加鹽3克、適量水,煮爛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五、胡蘿卜山楂煎
材料:鮮胡蘿卜兩個,十五克炒山楂,紅糖適量。
做法:上述材料用水煎服。每天服數次,連服2—3天。
功用:食用胡蘿卜山楂煎對于腹瀉有一定止瀉效果。
這五個食療方是比較具有藥理功效的,尤其是對于拉肚子這種情況,可以起到比較顯著的改善效果,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適合服用這些食療方。如果寶寶出現拉肚子,不要急著送醫(yī)院,可以采取這些方法來給他治療,對于情況不是很嚴重的,效果是比較理想的。
新生寶寶腹瀉,究其原因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三大類。那么寶寶拉肚子吃什么食物好呢?
一、傷食型腹瀉食療方
癥狀:寶寶有腹脹、腹痛,腹瀉前哭鬧不安的表現,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食欲減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見于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食療方:
蘋果湯:取蘋果一只洗凈,連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鹽少許,煎湯代茶飲。
若寶寶超過1歲,可以吃蘋果泥。
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鐘,去渣后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后分幾次服用。
二、風寒型腹瀉食療方
癥狀:寶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鳴腹痛,或伴有發(fā)熱。此型多見于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
姜茶飲:取生姜10克,茶葉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許紅糖,代茶飲。
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白術12克,蒼術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術及蒼術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三、濕熱型腹瀉食療方
癥狀:大便呈蛋花湯樣,伴有少許黏液,發(fā)熱伴舌苔厚膩。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食療方:
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燒20分鐘,去渣加紅糖少許,分次飲用。
陳皮紅棗湯:鐵鍋內放12只干紅棗,炒成微焦,取洗凈的陳皮(曬干的.橘皮)10克,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代茶飲。
四、脾虛型腹瀉食療方
癥狀:腹瀉久瀉不愈,寶寶面色萎黃,食欲減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塊物。多見于腹瀉后期不愈的寶寶。
食療方:
胡蘿卜湯:取新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后,喝湯、吃胡蘿卜。
扁豆薏米仁山藥粥:取扁豆50克,山藥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將扁豆炒熟,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時,調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煮熟即可食用。
五、5類導致腹脹的食物
黃豆、豆腐、豆?jié){、綠豆、赤豆等會使腸內脹氣,使腹瀉加重,需忌食。過多的牛奶也會使腸脹氣,應予以適當限制。而酸牛奶含有乳酸桿菌,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可以食用。
含有長纖維的食物
西瓜、生梨、青菜、芹菜、菠菜、柚子、廣柑等含有纖維素較多,能加速腸蠕動,加重腹瀉,需忌食。
多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點等含糖量較高,糖在腸內會引起發(fā)酵而加重脹氣,故應少吃糖。
高蛋白食物
雞蛋、鴨蛋、肉末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這些食物在腸功能己紊亂的腸道內易發(fā)酵腐化,加重腹瀉,故少食。
高脂食物
肉類、奶油、動物內臟等含有較高的脂肪,導致滑腸,久瀉不止,應忌食。即使用植物油燒菜,也要注意用量別太多。
1、五更瀉
每天清晨起床前瀉肚,并伴有臍周疼痛、腹脹、腸鳴等癥狀,這是腎虛的表現。
食療方法:每晚取250克山藥煮熟食用。山藥有益腎健脾的作用。
2、冷瀉
因貪吃冷食所致,表現為腹痛、腸鳴、怕冷、水瀉。
食療方法:將一條250克的鯽魚同適量韭菜一起煮爛,喝湯食肉。韭菜和鯽魚都有溫中開胃的作用。
3、食瀉
多吃一點就拉肚子,這是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表現。
食療方法:將扁豆炒熟或煮熟后食用。扁豆有健脾和胃、除濕止瀉的作用。
4、虛瀉
腸子咕咕作響,頭暈目眩,有時便稀水,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食療方法:取桂圓100克煎服,食肉喝湯。桂圓有強心、健脾的作用。
5、熱瀉
多因酷暑,貪食辛辣食物所致,表現為腸鳴,腹中痛一陣瀉一陣,并伴有小便短赤等癥狀。
食療方法:取綠豆250克加水煮食。綠豆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6、久瀉
腹瀉日久不愈。
食療方法:適量食用山楂。山楂有補脾,消積食,止瀉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ertong/86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嬰兒期應該吃什么,吃這些食物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