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大家平常有見過嗎?和田玉籽料現(xiàn)在的市場價值是很被看好的,現(xiàn)在收藏和田玉籽料的人也不少,可以說是藏友們的收藏熱門之一。那么,和田玉籽料有什么樣的特點呢?下面一起來欣賞和田玉籽料的圖片以及了解它的特點。
和田玉籽料三大特點及圖片
1、毛孔深淺大小不一,沒有規(guī)律
毛孔其實指的是和田玉籽料表皮經(jīng)撞擊形成的橘皮狀磨蝕坑,看上去就像人的皮膚毛孔一樣。
人的皮膚有的細膩,有的粗糙,和田玉的皮子也一樣,有的皮子毛孔非常細膩,有的皮子毛孔粗糙。
但不管哪種,這些毛孔大小深淺都不會是完全一樣的,畢竟籽料是在河床里沖刷,今天撞上塊大石頭,明天蹭到片砂礫,又不是在洗衣機里360度受力均勻的滾。
2、沁色自然柔和,深淺變化有層次
除了被各種撞擊沖刷,籽料在河床里也不免受到各種微量元素的沁染,形成各種色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皮色。
常見的皮色有棗紅皮、秋梨皮、灑金皮、油煙皮、黑皮等等,不管哪種,顏色都很自然柔和,分布不均勻,有深淺變化。
質(zhì)地疏松部位的沁色往往比質(zhì)地致密的部分顏色更深。
3、釘子紋和水草沁
釘子紋,顧名思義,就是像釘子一樣扎進去。
因為籽料皮色的形成是千萬年微量元素持續(xù)沁染的結(jié)果,由表及里,如果剖開從側(cè)面看,就能看出沁色不僅在玉石表面,在內(nèi)部也有沁入,只是相比表面沁色更淺更疏松罷了。
如果是籽料雕件,釘子紋可能裸露在外,比較容易觀察。如果是籽料原石,就需要借助手電筒打光,仔細看內(nèi)部是否也有沁色。
水草沁是天然籽料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致色元素中錳離子玩的把戲。
由于錳離子沉積會形成結(jié)晶,這種結(jié)晶一般是黑色,形狀像水草也像蜈蚣,被稱為水草沁、水草花、蜈蚣腿等等。
這種水草沁一般在和田玉的裂隙處,呈一條黑線或黑色條帶,如果在放大鏡下看,可以看到一個個水草狀紋理。
要注意的是,有水草花只能證明不是人工染色,但不代表一定是籽料,因為俄料、青海料上都會有錳沉積形成的水草花。
判斷一塊石頭是否籽料,還是要結(jié)合皮子、皮色、形狀、結(jié)構(gòu)、油性等多個因素綜合來看。
第一,色系辨別,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遠看、近看色系都不變,屬于溫潤、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時白度正常,拿遠看則有點發(fā)青的感覺,尤其和仔料樣本放在一起,利用這個方法相比較時,近看、遠看,可以看出差異,由于這個目測法屢試不爽,是很好辨別玉料的方法。無論玉的白度看起來再怎么白,不屬于和田仔料的玉帶遠看,還是會偏藍或青色系。此法和有無汗毛孔方法同樣適用于有皮色的仔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二,從籽玉的裂紋來辨認: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古以來和田仔玉以皮為貴質(zhì)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難覓,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質(zhì)緊密純凈的好籽玉根本不會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沒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經(jīng)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如何鑒別它的真?zhèn)文??這時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個重要鑒別標志。籽玉在河床中歷經(jīng)千百年的沖刷碰撞,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這些裂只要不影響主體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滾筒料料型相對都十分完美無缺,很少有裂,并且可以看出有多個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別真籽玉的標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三, 水草狀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狀侵染,這可以說是仔料鐵的證據(jù),因為這種水草狀侵染不是短時間人工染色能夠形成的,而是幾千甚至幾萬年礦物質(zhì)侵染的結(jié)果。金屬鹽與仔玉長期接觸,沿淺裂隙向兩邊與仔玉的纖維狀結(jié)晶體之間發(fā)生物質(zhì)交換,形成這種帶有毛刺狀的水草狀侵染,這是時間的印記,這種侵染潛伏在裂隙兩邊的玉皮之下一點點。水草狀侵染的各種形態(tài)見圖。(有加強皮籽料或次品無色籽料染色的,雖有汗毛孔但水草狀侵染現(xiàn)象是做不出來的;還有一種用酸蝕做出來的假汗毛孔,雖染假皮,但水草狀侵染現(xiàn)象是做不出來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四,從籽料的皮色來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經(jīng)千萬年沖刷,自然受沁,只會在質(zhì)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紋的地方顏色比較深。這種皮色是相當?shù)淖匀?,也就是大家總講的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nèi)有層次感,皮和里面的玉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yīng)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yīng)是由淺到深。不過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長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里。那活皮的色是從玉里透出來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五,從汗毛孔辨認,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籽料的重要一點。真正的籽料,無論多么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shù)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講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形成的表面現(xiàn)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肉眼一般看不到)。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但差非所有全部的籽料都能清楚看見汗毛孔,特別是經(jīng)過打磨拋光后的成品雕件。 因為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沒有自然狀態(tài)下的“汗毛孔”。這點百試百靈的啊。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wan/184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和田羊脂玉鑒定
下一篇: 和田玉籽料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