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出生才數(shù)月尚在襁褓之中的劉病已,即逢西漢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
1
所謂的“巫蠱之禍”,也就是古代屢見不鮮的一種玄之又玄的政治迷信事件,史載不絕如縷,大致就是下“茅山降頭”之類的詛咒別人不得好死的非常邪惡的法術。據(jù)說漢朝的宮廷婦人還特別擅長并鐘情此法,失寵皇后陳阿嬌就曾使用“巫蠱之術”日夜詛咒最強勁的政壇情敵衛(wèi)子夫,恨不得衛(wèi)子夫出門就橫死,以收漁利。
當時,這事是由丞相公孫賀的寶貝兒子公孫敬聲首先惹起的。不知公孫敬聲這官二代是如何得罪了別人的,居然被人告發(fā)用惡毒的巫蠱之術咒漢武帝不得好死,還有與陽石公主通奸的作風問題,要有司加以嚴查。
當時的“巫蠱”,大致的操作方法就是以桐木制作成小木偶人,上面寫上被詛咒之人的名字,以及其之生辰八字等,然后延請巫師祠祭施以某種魔法咒語,完事之后將其埋于地下(一般是埋到被詛咒者的住處附近)。施行此種法術之后,那么被詛咒者的靈魂立馬就可以被控制或攝取,即時招致災禍(類似于現(xiàn)代的“打小人”)。
可以預見的是,晚年逐漸剛愎自用、也很迷信的漢武帝一聽到這樣重磅的傳聞(據(jù)說他自己就曾夢見很多木頭人兇神惡煞地追打他),會是如何的震怒,也立馬召有司進行三堂會審,令自己的寵臣酷吏江充負責這一巫蠱大案。于是,公孫賀父子下獄死掉,連皇后衛(wèi)子夫所生諸邑、陽石公主,還有衛(wèi)青之子衛(wèi)伉皆坐誅。
原本,這事和為人寬和仁厚、頗有政治頭腦的衛(wèi)太子劉據(jù)扯不上多少關系,壞就壞在抓住雞毛當令箭的江充的挑撥離間、公報私仇,這家伙后來也沒有好下場,自己被殺,還被漢武帝誅滅三族。因為劉據(jù)和心狠手辣的江充有隙,江充便借機和韓說、蘇文等人私埋木頭人陷害太子,江充也知道皇帝對衛(wèi)太子整天勸皇帝休養(yǎng)生息不要折騰百姓頗有微詞,對逐漸坐大的衛(wèi)系政治勢力也有整肅的意思,所以就不惜栽贓嫁禍于衛(wèi)太子,以定點清除仇人而后快。
無奈之下,為求自保的衛(wèi)太子先下手為強,計殺江充,然后調(diào)集軍隊保衛(wèi)皇宮,以防不測,卻被宦官蘇文誣告太子要造反,被迫反擊的衛(wèi)太子和天子的鎮(zhèn)壓軍隊混戰(zhàn)了幾天,頓時血流成河,長安死了幾萬人。最終衛(wèi)太子兵敗自殺,妻兒皆死,獨有襁褓中的劉病已逃過一劫,后來又因心地善良得感動中國的古代優(yōu)秀監(jiān)獄長邴吉的有意庇護,終于讓原本和皇位絕緣或者說八竿子也不沾邊的苦孩子劉病已,鬼使神差當上了皇帝,玉成了“長安牢獄中走出的天子”的神話,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監(jiān)獄中成長的皇帝。
果然是因禍得福,否極泰來。
這一切,皆因“巫蠱之禍”案情復雜,株連眾多,也就是涉案人員太多,加上許多京官本身又都被繞了進去,一時形成了“官荒”的局面,為了加強辦案力量,因此朝廷從地方抽調(diào)辦案人員,邴吉于是被抽調(diào)回長安參與了案件的審理。在此之前,邴吉曾擔任過廷尉右監(jiān),也成了最佳人選之一。
于是,隨著邴吉這個生于圣人之鄉(xiāng)的山東人的無征兆突然回京,也終于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多災多難的苦孩子劉病已的最佳“幸運星”和保護神。果然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邴吉何許人也?他是山東曲阜一個自幼就愛好法學也把法學玩得很好很出彩的有料之人,擔任魯?shù)氐莫z吏之后,因為工作兢兢業(yè)業(yè),腦子又特別好使,便這樣干出了成績,受到了上峰的賞識,立馬上調(diào)中央,做到了漢朝最高司法官廷尉的左右臂膀(廷尉右監(jiān))。正想甩開膀子大干的時候,卻因為辦案受到株連,最后又被掃地出門,去地方高級長官那里做高級助手,而這也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钡慕?jīng)典翻版,因為就是此次的外調(diào),避過了漢武帝晚年最嚴重的政治危機“巫蠱之禍”。據(jù)說這次的皇帝和其接班人的政爭,京城就有幾萬臣民受到株連。
最重要的是,此次的政治事件案情復雜,很多京官涉案,這樣一來辦案人員一下子就顯得特別缺乏,需要從地方調(diào)任沒有涉案的審判官和工作人員。
就這樣,邴吉因為沒有牽涉其中,還曾擔任過廷尉右監(jiān),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法律人才,于是有幸二進京,被抽調(diào)回到長安參與“巫蠱之禍”案件的審理工作,也由此成為了劉病已的監(jiān)護人。
邴吉新官上任后的具體工作,就是主管長安的監(jiān)獄,做個監(jiān)獄長。
后來,在邴吉巡查監(jiān)獄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可憐的皇帝小曾孫,而且心地善良、為人正直的邴吉也知道衛(wèi)太子死得有點冤枉,是被人陷害的,所以一看到襁褓之中天真無邪的無辜嬰兒,就有心要為衛(wèi)太子留下一點脈息,也算是為自己積點陰德。
當時,可憐的小病已因為家庭的重大變故,小小年紀就被投入完全陌生的天牢,所以就一天到晚拼命地哭著找媽媽,也沒有母乳哺養(yǎng),所以幾乎是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要死掉了的樣子。動了惻隱之心的邴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動用自己的權力要保護這個未來的英明皇帝(或許是自幼聰穎好學看問題看得透看得遠的邴吉有先見之明吧),立馬選擇了兩個(胡組、郭征卿)剛生育還多奶水、又比較忠厚謹慎能管得住自己嘴巴的女犯人輪流給小病已哺乳,同時安排一間比較寬敞明亮的好房子給皇曾孫居住,還特意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資支援。
2
小病已就這樣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頑強地活了下來,直至夢幻般地取得了皇位,這不能不說是古代的一種奇跡。
自此之后,邴吉既當?shù)之攱專翢o怨言地照顧這個沒有一點血緣關系、還甚至能給他帶來滅頂之災的“廢皇曾孫”,也不知怎樣的人生信念支撐了當時的邴吉,為什么要拼死保護這個十足的“皇家倒霉蛋”,事實上這不僅不給邴吉帶來哪怕一點點的好處,甚至于還是險象環(huán)生的款式。
因為處于幼兒時代的小皇曾孫體質(zhì)本來就差,不僅要營養(yǎng)跟得上,還要防止其發(fā)?。〒?jù)說小病已的名字就是在其一次大病初愈之后邴吉即興給起的,寓意其病已經(jīng)好了的意思,也祝愿其以后不再得?。?,在監(jiān)獄那種惡劣環(huán)境下,要想說有很好的生存條件也確實是忽悠人,何況邴吉收入不高,又要兼顧兩位奶媽的生活費,所以有時候往往也是捉襟見肘,也不知他圖個啥,為什么要鍥而不舍地保護這個小麻煩,別人唯恐不能甩掉這個燙手山芋呢,這本身就是一個謎。
總之,那時候的邴吉一到發(fā)工資,就立馬買幾斤好米好肉,讓小皇曾孫開開犖,嘗嘗鮮,看到小子咧嘴大笑的開心樣,邴吉也像是自己能吃到美味佳肴一樣高興。而且,邴吉還每天觀察、檢查小孩子的起居飲食情況,看看其是否燥濕得病,即使是自己生病了,還要家人代他來察看嬰兒情況,不準別人打擾,可謂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啊。要不是邴吉這稱職的官家保育員的精心照料,小皇曾孫早就死翹翹,因為小病已剛出生的時候幾乎要病死幾次,都是他讓獄醫(yī)治好的,這小家伙可謂命大,從鬼門關掙扎出來了幾次,就這樣在獄中奇跡般地熬到5歲。共4頁:1234下一頁
漢宣帝劉詢簡介
漢宣帝劉詢生平簡介
漢宣帝劉詢,本名劉病已,字次卿,又字謀,即位后改名劉詢,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武帝曾孫,廢太子劉據(jù)的孫子。
漢武帝征和二年,“巫蠱之禍”爆發(fā),劉病已的祖父、當時的太子劉據(jù)和他的父親史皇孫劉進均因此被殺,剛剛出生不久的劉病已也被投入大牢。因為有人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命令處死所有犯人,廷尉監(jiān)邴吉據(jù)理力爭,保住了劉病已的性命。第二天武帝就撤銷了這道命令。由于他還是個嬰兒,邴吉在獄中挑選兩位女囚做他的奶娘。劉據(jù)一案***后,劉病已寄居在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前75年娶許平君為妻。
漢昭帝元平元年,漢昭帝駕崩,其侄子昌邑王劉賀被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霍光擁立為帝。劉賀在即位的27天內(nèi)就做了1127件不該做的荒唐事,被廢。時任光祿大夫的邴吉此時向霍光推薦劉病已,于是霍光立時年19歲的劉病己為皇帝,是為漢宣帝。
宣帝初即位,政事一決于光。朝臣和上官太皇太后都認為應立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但宣帝顧念舊情,“詔求微時故劍”,于是群臣議決立許平君為后?;艄獾姆蛉孙@非常惱怒,于本始三年派人鳩殺許皇后,霍光授意宣帝不追查此事;次年,霍成君如愿以償成為皇后。
地節(jié)二年霍光病逝,宣帝開始親政,逐步開始剝奪霍家的權力,霍家人開始感到恐懼。地節(jié)四年霍家試圖發(fā)動政變,事情敗露,遭族滅,霍皇后也同年被廢。
由于宣帝長期在民間生活,深知民間疾苦,所以他在位時期,勤儉治國,進一步確定儒家地位,而且還很放松人民的思想,對大臣要求嚴格,特別是宣帝親政以后,漢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會經(jīng)濟更加繁榮。在親政的二十年中,他著重于整肅吏治,加強皇權。他不但族滅了腐敗的霍氏家族,而且誅殺了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貪污的官員。為維護法律正常行使,宣帝設置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設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guī)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shù),重視民命之余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此外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jīng)異同,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統(tǒng)一思想。其余如廢除一些苛法,屢次蠲免田租、算賦,招撫流亡,在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繼續(xù)霍光的政策。對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則軟硬皆施。他擊滅西羌,襲破車師。時匈奴發(fā)生內(nèi)亂,呼韓邪單于于甘露三年親至五原塞上請求入朝稱臣,成了漢朝的藩屬,宣帝又得以完成武帝傾全國之力用兵而未竟的功業(yè)。
宣帝統(tǒng)治期間,“吏稱其職,民安其業(yè)”,號稱“中興”,應該說,宣帝統(tǒng)治時期是漢朝武力最強盛、經(jīng)濟最繁榮的時候,因此史書對宣帝大為贊賞,曰:“孝宣之治,信賞必罰,文治武功,可謂中興”。他與前任漢昭帝劉弗陵的統(tǒng)治被并稱為昭宣中興。
黃龍元年,漢宣帝去世,在位25年,享年44歲,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逝后葬于今天西安市東郊的杜陵。
漢宣帝在位時進一步加強中國對西域的影響,前60年,匈奴歸漢,結(jié)束了自漢高祖白田之圍以來,漢匈奴兩族長達一百五十年的爭戰(zhàn)狀態(tài),從而轉(zhuǎn)入了和平時期。史稱漢宣帝「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于太宗之時。宣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
西漢“民間天子”漢宣帝劉詢
一般來說,皇帝來自民間,是改朝換代才會有的事:如眾所周知的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便是平民出身。既非創(chuàng)業(yè),又非篡位,完全是傳宗接代的皇位繼承,卻選一位來自民間的人,這非但是空前的奇聞,也是絕后的怪事。
漢宣帝劉詢,初名病已,后更名詢。從他的本名來看,便知道生下來就是病弱的身體,為了祈求盡快病愈,才命名為“病已”。他不但生來病弱,連境遇也是坎坷不已。他在獄中度過童年,民間長大,即位之前是一位老百姓。因為老百姓的身份有礙于皇位的繼承,皇太后先封他為陽武侯,才讓他登基為帝的。當了皇帝就覺得這個名字太俗氣,所以才改名“詢”,字次卿,謚號宣皇帝。
幼兒坐牢,事出有因。漢宣帝出生時,亦即漢武帝征和二年,發(fā)生了“巫蠱之亂”。所謂巫蠱,就是巫師埋木人祭祀、詛咒殺人的做法,是一種惑眾的旁門左道。漢初嚴禁巫蠱,因巫蠱而死的,前后數(shù)萬人。因為只要找出木人做證據(jù),便可判定有意殺人的大罪。因此往往只要想陷害某人,便說某人在某地埋有木人,這便構成巫蠱之獄。
征和二年,漢武帝已六十六歲,皇太子劉據(jù)也已經(jīng)三十九歲。漢武帝有六個男孩,劉據(jù)是宮廷歌姬出身的衛(wèi)子夫為他生的第一個男孩。劉據(jù)七歲時被封為皇太子,衛(wèi)子夫也因此當上了皇后。皇后的弟弟便是討伐匈奴建有大功的衛(wèi)青,已在15年前去世。衛(wèi)青二姐的兒子霍去病《博古葉子》之衛(wèi)青,早年立有軍功,比衛(wèi)青早10年,以二十四歲的弱冠之年死去。
巫蠱之亂發(fā)生于征和二年秋七月,同年春正月衛(wèi)皇后的大姐夫公孫賀和他的兒子公孫敬聲因巫蠱之獄而死,可算是巫蠱之亂的先聲。起因是公孫敬聲官任太仆,驕奢不奉法,擅用北軍錢。當時,貴戚近臣被舉劾者,被許以錢贖罪,輸入北軍,故名北軍錢,幾數(shù)千萬。公孫敬聲的枉法被發(fā)覺后就鋃鐺入獄,其父公孫賀便想方設法出面營救。剛好皇帝下詔要擒捕江陵的黑社會龍頭朱安世,公孫賀時任丞相,自己***逐捕朱安世以贖兒子公孫敬聲的大罪。朱安世也不是省油的燈,入獄后他大笑說:“丞相就要禍及宗族了!”遂從獄中上書,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用巫蠱詛咒皇帝。因此丞相公孫賀也被下獄,父子均死在獄中。諸邑公主和陽石公主也都坐巫蠱死,這兩個公主都是衛(wèi)皇后的女兒。
皇太子劉據(jù),仁恕溫謹。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嫌其材能少,不類己”,衛(wèi)皇后和太子據(jù)常不自安。漢武帝發(fā)覺他們母子的不安,曾對大將軍衛(wèi)青說:
漢家庶事草創(chuàng),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后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不得不勞民。若后世又如朕之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于太子者乎!
并請衛(wèi)青轉(zhuǎn)告他的姐姐衛(wèi)皇后和外甥皇太子據(jù),不要為此事放心不下。
衛(wèi)青死后,衛(wèi)皇后和皇太子便失去可倚仗的外家勢力。因此,常有小人想構陷太子,欺他軟弱無倚,并借此來巴結(jié)武帝寵愛的鉤弋夫人母子。水衡都尉江充便是其中一人。當年漢武帝生病在甘泉宮療養(yǎng),江充就誣報:“宮中有蠱氣?!闭_陷太子在太子宮埋木人祭祀,說皇帝的疾祟在巫蠱?;侍訜o奈之下先下手為強,將江充和與他串通的巫師檀何斬首,并派舍人無且持節(jié)入宮,要求衛(wèi)皇后發(fā)兵,鎮(zhèn)壓江充余黨。
武帝在甘泉宮聞長安有變,召護北軍使者任安發(fā)兵入城,和太子兵會戰(zhàn)五日。太子兵敗,逃到湖縣的泉鳩里,藏匿起來。八月,武帝圍捕太子,太子自殺,兩個皇孫也一并遇害。衛(wèi)皇后和皇太子妃先后被賜死和處死。
這是漢王朝創(chuàng)業(yè)以來的首次宮廷變亂,史稱“巫蠱之亂”。
皇太子曾在征和二年得一個孫子。巫蠱之亂中,兩個兒子都和他一齊死去,留下這個孫子,也就是漢武帝的曾孫病已,未被殺死,而由保姆帶入獄中,用女囚犯的乳來哺育他。這個生下來就當囚犯的嬰兒,就是后來的漢宣帝。
出獄后,便被收養(yǎng)在祖母的娘家。
有一位叫許廣漢的把女兒嫁給病已,并請人給他講授《詩經(jīng)》、《論語》、《孝經(jīng)》。病已年屆十八歲,生一子。
公元前74年,被召入宮即位,為漢宣帝。
漢宣帝為什么只活了42歲
漢元帝憂國憂民。
漢元帝喜好儒學,性格柔弱,缺乏主見和果斷性,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有愛國愛民之心卻無愛國愛民之能力的人。他在位十六年,又偏偏幾乎是年年有災異。以下是漢元帝在位時的災異情況:
第二年,即公元前48年六月,傳染病流行。九月,關東大水成災,發(fā)生大饑荒,有些地方的人甚至互相殘殺,煮吃尸體。
第三年,二月,隴西發(fā)生地震,敗城郭、屋室,壓死了許多人;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七月,再次發(fā)生地震。
第四年春,珠_郡山南縣民眾造反;四月,茂陵白鶴館發(fā)生火災;夏季,出現(xiàn)旱災。
第五年,夏四月,有星孛于參。
第六年,即永光元年,三月下大雪,夏寒,日青無光,九月出現(xiàn)霜凍,損害莊稼無數(shù),天下大饑。
第七年,三月出現(xiàn)日食,七月,隴西羌族人造反。
第八年,十一月,發(fā)生地震,下大暴雨。
第九年,六月,發(fā)生火災,出現(xiàn)日食。
第十年,秋季,潁川郡發(fā)生水災,淹死許多百姓。清河郡黃河決口。
漢朝24位皇帝列表
漢朝皇帝列表:漢太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少帝劉恭、漢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廢帝劉賀、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_、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_、漢孺子劉嬰、王莽、漢更始帝劉玄、建世皇帝劉盆子、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_、漢和帝劉肇、漢殤帝劉隆、漢安帝劉祜、東漢前少帝劉懿、漢順帝劉保、漢沖帝劉炳、漢質(zhì)帝劉纘、漢桓帝劉志、漢靈帝劉宏、東漢后少帝劉辯、漢獻帝劉協(xié)。
劉徹為什么敢睡霍去病是什么意思《史記》中的確寫到漢武帝“幸”霍去病的事情,見于《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這是漢代名將衛(wèi)青和霍去病的的合傳。原文是這樣的:“是歲也,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這一年,大將軍衛(wèi)青姐姐的兒子霍去病已經(jīng)十八歲了,受到皇帝寵愛,做了皇帝的侍中?!边@里寫到漢武帝“幸”霍去病,這個“幸”的意思就是“寵愛、喜愛、偏愛”的意思,與皇帝寵幸皇后嬪妃之類的“幸”是不一樣的。因為這個“幸”字是多義詞,并不是單指皇帝寵幸皇后嬪妃、后宮佳麗中之類。的確,在古代,這個“幸”字多用于皇帝,但可以分為四類情況去理解:第一類,指帝王給人民帶來幸福、幸運,如《漢書·高帝紀下》:“愿大王以幸天下?!边@句話的意思就是:期望大王給人民帶來好運。所以,顏師古注為:“福喜之事,皆稱為幸。”第二類,是指帝王到某地去、出行,也就是所謂的“帝王駕臨”,如“巡幸”“行幸”。第三類,是指帝王對后妃的寵愛,如《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中還有一句“王夫人方幸于上”。第四類,是指帝王對臣子的寵愛、偏愛,《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除了寫漢武帝寵愛霍去病,還寫到漢武帝寵愛霍去病兒子的,請看原文:“嬗少,字子侯,上愛之,幸其壯而將之?!边@句話中既有“愛”還有“幸”,這里都是指漢武帝對臣子的寵愛。正是因此,《辭?!纷钚掳姘选皩櫺摇弊椤暗弁鯇Τ枷?、后妃的寵愛”。漢武帝為什么對霍去病那么“寵愛”呢?從下面的事跡簡介中略見一斑。?霍去病有著傳奇的身世。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wèi)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霍去病的父親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臨人世。不久后,因霍去病的姨母衛(wèi)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后宮,并且相當受寵,衛(wèi)氏家族從此改變了命運,霍去病的生活也好轉(zhuǎn)起來。西漢王朝時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擾,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幾乎把以農(nóng)耕為生的漢朝當成了自己的庫房,燒殺擄掠無所不為。而面對匈奴人來無影去無蹤的鐵騎,初期的漢軍勝少敗多,只能依靠長城防線苦守,或者寄希望于以和親以及大量的“陪嫁”財物換來暫時的平安。漢武帝希望改變這樣的形勢。漢武帝拜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讓其領軍出塞。衛(wèi)青直搗龍城,斬敵七百。此后,衛(wèi)青開始逐漸展露出他的軍事才華,屢屢出征,戰(zhàn)果輝煌?;羧ゲ∽杂着c舅舅衛(wèi)青感情極好,在衛(wèi)青的耳濡目染下,很小就精于騎射。公元前123年,漢武帝籌劃了一場大規(guī)模地對匈反擊戰(zhàn)?;羧ゲ≈鲃诱埨t出戰(zhàn),率領八百士卒,獨創(chuàng)“長途奔襲戰(zhàn)法”,首戰(zhàn)告捷。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公元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他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十九歲的統(tǒng)帥霍去病,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回戰(zhàn)。公元前119年,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fā)起了規(guī)模空前的“漠北大戰(zhàn)”?;羧ゲ÷什勘家u兩千多里,以一萬五千的兵員損失,殲敵七萬多人?;羧ゲ∫宦纷窔?,來到了狼居胥山一帶。到此山下,放眼四顧,強敵遠遁。于是,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登臨山頂,南面中原,設壇祭拜天地,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并在山上立碑紀念,以示此地被納為漢家疆土。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繼續(xù)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瀚海,方才回兵。此役后,“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經(jīng)過這次大決戰(zhàn),危害漢朝百余年的匈奴邊患已經(jīng)基本得到解決?;羧ゲ『退胺饫蔷玉恪钡墓儯闪舜撕笾袊鴼v代兵家終生奮斗的目標?;羧ゲ∮幸痪涿灾两駷槿藰返?。那是當漢武帝下令給霍去病建造府第時,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br>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字次卿,西漢第十位皇帝,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jù)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
征和二年,巫蠱之禍之后,襁褓中的劉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獄。后元二年,遇到大赦,為祖母史家所撫養(yǎng)。漢武帝遺詔令掖庭養(yǎng)視,宗正錄其屬籍,成長于掖庭。元平元年,昌邑王劉賀為霍光等大臣所廢,迎入宮中,受封為陽武侯,隨后即位,時年十八,次年改元“本始”。
生性溫和寬厚、不善于傾軋陰謀的劉據(jù)很快就被逼上絕路,于該年八月辛亥自盡(由此可見,老實人是不適合搞政治的。)劉據(jù)的兩個兒子也和父親一起死去。而劉據(jù)的母親衛(wèi)皇后子夫,死得比兒孫們還要更早,在七月庚寅她就已經(jīng)先兒孫們含恨離開了人世。 和劉據(jù)一起死去的兩個武帝皇孫中,有一個名叫劉進,就是未來的漢宣帝劉詢之父,他的小名是“史皇孫”。 ——漢王朝太子的妻妾稱號分三級:正妻曰太子妃、有子妾曰良娣、無子妾曰孺子。劉進的生母便是良娣。她是魯國人,姓史。史良娣在這場夫死子喪的潑天大禍中也沒有幸免,也死去了。在她前后自盡的,還有幾乎所有的衛(wèi)太子府中的女眷。其中就包括了劉詢的生母。 幸虧是在長安城外,如果是在長安城內(nèi),劉詢沒準早讓善于“揣摩上意”的京官馬屁精們給整死了。 監(jiān)獄環(huán)境十分惡劣,營養(yǎng)醫(yī)療也極度缺乏,然而出身驕貴的劉詢,卻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他在監(jiān)獄中長大了。 劉詢五歲這年,一個星象家向他的皇曾祖父武帝劉徹進言:“長安城周圍的郡縣監(jiān)獄上空,閃爍著一種屬于天子的奇特光芒,夜晚直沖天空。皇上千萬要早做提防?!?劉徹立即高度警惕,下令將監(jiān)獄中的所有在押人員,不論有罪沒罪、大罪小罪,一律處死。 這項命令來到邴吉所管理的地方時,卻受到了邴吉寧死不屈的堅決抵制。 邴吉說:“即使是罪犯、是普通小民,也不可以隨意處以死罪,何況這監(jiān)獄里還關押著皇帝親生的曾孫兒!” 他的據(jù)理力爭很快傳到了劉徹的耳中。這個已經(jīng)殺紅了眼的老頭兒聽到“皇曾孫”三字,似乎被兜頭澆了一瓢涼水,滿腹的殺氣不知怎地就蔫了下來,嘆著氣說:“這也許是老天爺借邴吉之口提醒我吧!” 是不但收回殺人的命令,反而頒下了一條大赦天下的旨意。 虧了人格高尚、剛正不阿的邴吉先生,在血雨腥風中顫抖的大漢子民們終于松下了一口氣。 就在大赦令下達的當天,五歲的劉詢隨著跌跌撞撞的人群走出了監(jiān)獄,結(jié)束了他的牢獄生活。 還是邴吉,這個一連救了劉詢兩次性命的普通官員,再一次將劉詢抱上了自己的車座,送到了魯國劉詢的祖母史良娣家族寄居。史良娣的母親貞君對這個可憐的孩子非常疼愛,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照料他的生活。 為了不給史家添負擔,更為了讓劉詢恢復他的身份地位,邴吉及時將劉詢被赦免的消息上報給了掖庭。從此劉詢的名字被記在了劉氏族譜上、他的生活費用也全由宮廷提供。——正因為他正式得到了皇族的承認,才有得到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十二年后他更因此有了登上皇位的可能。 邴吉對這個眼淚汪汪命運坎坷的孩子一直心懷憐惜、念念不忘。 公元前七四年,當昭帝劉弗陵無子早逝之后,已經(jīng)升任為光祿大夫的邴吉向執(zhí)政的大將軍霍光遞交了一份奏章,他在奏章里鄭重地向霍光提出,昭帝早逝,劉氏皇族的王侯們雖多,卻沒有誰有出眾的學識人品,更沒有非登帝位不可的親近血緣。只有武帝劉徹嫡出長曾孫劉詢,不但血統(tǒng)親近,更生長于民間,為人學識都很不錯,希望霍光能夠把劉詢召來見見面,如果印象確實不錯的話,建議就立劉詢?yōu)樾禄实邸?就這樣,在邴吉的愛心照撫下,一頭霧水的劉詢便糊里糊涂地登上了大漢天子的寶座。這年他十七歲。 邴吉是真正的高尚君子。他不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冒著生命危險救護了年幼的劉詢和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還在扶立劉詢?yōu)榈酆蠼^口不提自己的天大功勞。直到很久之后,劉詢自己發(fā)現(xiàn)了此事,邴吉都仍然堅持把功勞讓給其他人。 初登帝位的劉詢,雖然只有十七八歲年紀,卻早已經(jīng)在民間結(jié)了婚,他的結(jié)發(fā)妻子名叫許平君。這對少年夫妻這時已經(jīng)有一個兒子,就是未來送王昭君出塞的漢元帝了。
漢宣帝劉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劉病已,字次卿,西漢第十位皇帝。漢武帝的曾孫,戾太子劉據(jù)的長孫,史皇孫劉進的長子,生母為王翁須。漢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由于無嗣,大司馬霍光擁立的昌邑王劉賀在即位的27天就被權臣霍光提請其外孫女上官皇太后廢掉。在確立繼任人選時,時任光祿大夫的邴吉此時向霍光推薦劉病已,昭帝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劉病已入宮見上官太后,被封為陽武侯,同日登基為皇帝,承嗣漢昭帝,隔年改元本始。 [1-2] 6月改名劉詢,少遭不幸,流落民間,察知民間疾苦,即位之后,能躬行節(jié)儉,多次下令節(jié)省開支,改革吏治,穩(wěn)定社會局勢。對外大破匈奴和西羌,鞏固了西漢的版圖。劉詢?yōu)槿寺斆鲃傄?,為政勵精圖治,史稱“中興”。黃龍元年(前49年)去世,享年43歲,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葬杜陵。由于劉詢幼年遭遇變故,長期生活在民間,因此對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這對他的施政有直接影響。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他能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并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在對外關系上,劉詢于本始二年(前七二年)曾聯(lián)合烏孫打擊匈奴,后趁匈奴內(nèi)部分裂之機,與呼韓邪單于建立友好關系,使邊境逐步寧息。神爵元年(前61年)擊敗西羌,后任將軍趙充國實行屯田,加強邊防,使羌人歸順。神爵二年(前60年),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東北),設立西域都護府,監(jiān)護西域諸城各國,使天山南北這一廣袤地區(qū)正式歸屬于西漢中央政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宣帝劉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為中華民族的中興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jīng)濟繁榮、“吏稱其職,民安其業(yè)”的景象史稱“宣帝中興”,還有史家說,宣帝統(tǒng)治時期是漢朝武力最強盛、經(jīng)濟最繁榮的時候。在以制定廟號、謚號極其嚴格著稱的西漢歷史中,中宗宣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 [3] 之一(另三位是太祖高帝劉邦、太宗文帝劉恒、世宗武帝劉徹,皆是一代英主),可見其功德之高。劉詢早年生活在民間,深知吏治好壞將直接關系到百姓的生存發(fā)展與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他說“吏不廉平則治道衰”。所以,他即位后,除親自過問政事,省去尚書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恢復了漢初丞相既有職位又有實權的體制外,還特別重視地方長吏的選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氣整飭吏治。為此,劉詢建立了一套對官吏的考核與獎懲制度。他多次下詔對二千石(郡守級官吏),實行五日一聽事制度;并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國,對二千石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根據(jù)考核結(jié)果,信賞必罰。他頒布詔令說:“有功不賞,有罪不課,雖唐虞猶不能化天下。”在他當政時,一大批因政績突出的官員受到了獎勵,或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或爵關內(nèi)侯,升任九卿或三公。對那些不稱職或有罪的官吏,則嚴懲不貸。 隨著這些措施的推行,一大批“良吏”便逐漸造就而成。其中,還有許多官吏是由低級郡吏察廉晉升而來,或因明經(jīng)而被提拔。加強考核,整飭吏治宣帝時期,是官吏“久任”制發(fā)展到較為完備的時期。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把官員“久任”的實施范圍由中央大臣擴大到高級地方官員。不僅侍中、尚書等參掌朝政的親信近臣得蒙榮寵,郡太守一級的高級地方官也多有“久任”者。 漢代的郡國介于中央與縣之間,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郡國守相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叵嗟暮脡?,不僅關系到一方的安寧與否,也關系到國家的治亂興衰。所以,劉詢對郡國守相的選任,十分慎重和嚴格,規(guī)定先由朝中大臣舉薦,然后擇日親自召見考核,詢問治國安邦之術。著名循吏龔遂被任命為渤海太守,就是其中一例。其二,上述官員即便積有功勞、或有優(yōu)異表現(xiàn)應該升遷,也不輕易提升調(diào)動,而是另外尋求對策,給良吏以物質(zhì)、精神兩方面的獎勵和褒獎。對于親信近臣,“至于子孫,終不改易?!苯Y(jié)果是“樞機周密,品式備具,上下相安,莫有茍且之意也”(《漢書·宣帝紀》)。對于郡太守,漢宣帝坦言他們是輔助天子治國理民的關鍵所在,是“吏民之本”,如果時常調(diào)動變易就不會被其屬下尊重,上下難以相安;如果實行“久任”制,百姓知其將長時期在職,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會“服從其教化”。對治理地方確有優(yōu)異政績的郡太守,漢宣帝常用的獎勵辦法是:頒布璽書嘉獎勉勵;在原有的薪俸基礎上增加俸祿;賞賜金錢若干;甚至拜爵至關內(nèi)侯(《漢書·循吏傳序》),使之得以享受政治名譽與經(jīng)濟利益。如膠東相王成在“考績”中被認為安撫了大量流民,“治有異等”,就得到了明詔褒獎,并提升其俸祿為“中二千石”,賜爵關內(nèi)侯。另外一位名臣黃霸,曾經(jīng)因為有過失而被貶,以八百石的官秩再度出任潁川太守,任職八年,郡中大治。宣帝下詔稱揚,并給予“賜爵關內(nèi)侯,黃金百斤,秩中二千石”的額外獎賞。按照常規(guī),郡太守的俸祿高者為“二千石”(低者可至“八百石”),而王成、黃霸實際享受的“中二千石”俸祿與朝廷諸卿持平。他們的職務盡管沒有升遷,但是政績得到肯定,待遇得以改善,利益得到保障。這不僅對當事人有安撫或激勵作用,而且可以給后來人樹立榜樣,結(jié)果是刺激了政風吏治的改善,這些循吏(地主階級中有遠見,懂政策的官吏)或良吏執(zhí)法公平,恩威并施,其統(tǒng)治顯得“合人心”,“所居民富,所去見(被)恩”,故而得到時人好評。 史稱“是故漢世良吏,于是為盛,稱中興焉”(《漢書·循吏傳序》)。懲治貪腐,為政寬簡劉詢來自民間,知道百姓對官員貪腐切齒痛恨,所以他一當政,就主張要嚴明執(zhí)法,懲治不法官吏和豪強。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貪污的官員都相繼被誅殺。大司農(nóng)田延年在尊立漢宣帝時,作用非凡,“以決疑定策”被劉詢封為陽城侯,但因修建昭帝墓壙,趁雇傭牛車運沙之機,貪污賬款3000萬而被告發(fā)。有大臣為他說情,認為“春秋之義,以功覆過”,但劉詢沒有同意,派使者“召田延年詣廷尉”受審,擬以重罰,致使田延年畏罪自殺。劉詢不僅以執(zhí)法嚴明著稱,還以為政寬簡聞名。他在任用地方官時,除啟用了一些精明能干的能吏去嚴厲鎮(zhèn)壓不法豪強外,還同時任用了一批循吏去治理地方,從而改變了吏治苛嚴和破壞的現(xiàn)象,大大緩和了社會矛盾,安定了政治局面。 由于他有過牢獄之災的經(jīng)歷,所以,對冤獄他深惡而痛絕之,提出要堅決廢除苛法,平理冤獄。他親政后不久,就親自參加了一些案件的審理。為從制度上保證執(zhí)法的嚴肅性和公正性,公元前67年,還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專掌刑獄的評審和復核,并設置了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 公元前66年,又下詔廢除了首匿連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書觸犯他名諱的人。公元前54年,他派24人到全國各地巡查,平理冤獄,檢舉濫用刑罰的官員。他還先后十次下令,大赦天下。編輯本段經(jīng)濟成就調(diào)整經(jīng)策,整頓工商昭宣時期,以“輪臺詔令”為基本依據(jù),昭帝、霍光和宣帝認真總結(jié)了武帝時期推行經(jīng)濟政策的經(jīng)驗教訓,大刀闊斧地進行調(diào)整政策,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收到了顯著的效果。武帝時期工商業(yè)官營政策暴露出諸多弊端,昭帝時期就引起了較大非議。在始元六年(前81年)召開的鹽鐵會議上,眾臣對這些政策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導致了“罷郡國榷沽”的結(jié)果,但其他各項仍未罷除。宣帝親政后,繼續(xù)整頓這些政策,曾于地節(jié)四年(前66年)九月下詔:“吏或營私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憫)之。鹽,民之食,而賈咸貴,眾庶重困,其減天下鹽賈。”由此可見,工商官營政策在昭宣時期雖然仍在執(zhí)行,但經(jīng)過整頓,這些政策的一些弊端,如官吏徇私枉法,貪污腐敗等問題,在一定時期內(nèi)得到了有效抑制,這有利于百姓的“休養(yǎng)生息”。抑制兼并,輕徭薄賦針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無)立錐之地”的現(xiàn)象,為制止土地兼并,劉詢即位后,先后三次詔令把“貲百萬者”的豪強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將其土地或充為公田,或配給無地、少地的貧民。還把國家苑囿或郡國的公田,借給少地或無地的貧民耕種,使他們盡可能地擺脫地主的控制,重新變?yōu)閲业木帒簟?劉詢繼續(xù)奉行了昭帝時期的輕徭薄賦方針。公元前73年,他即位不久,就免除了當年租稅。后又對遭受旱災、地震、病疾的地區(qū),免除三年的租賦。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鹽價,減輕老百姓過重的負擔。公元前55年,他下令減少天下口錢。公元前52年,又下令減收全國百姓算賦錢,1算減30錢。公元前51年,又再次詔令免除當年田租。 在徭役方面,也盡量減省。當時,漕運所消耗的人力很多,僅從關東向京師運谷400萬斛,每年就需用6萬人的勞力。他采納大司農(nóng)中丞耿壽昌的建議后,在三輔、弘農(nóng)、河東、上黨、太原等郡買糧,供給京師所用,一下就減省關東多半的漕卒。 在劉詢的大力倡導下,各級官吏都將勸科農(nóng)桑、發(fā)展生產(chǎn)作為首要政務。劉詢還派農(nóng)業(yè)專家蔡葵為“勸農(nóng)使”,巡視全國,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在劉詢統(tǒng)治后期,國內(nèi)經(jīng)濟繁榮,農(nóng)業(yè)連年豐收,谷價創(chuàng)造了漢代的最低價。軍事成就降服匈奴在對外關系上,劉詢于本始二年(前七二年)曾聯(lián)合烏孫大擊匈奴,后趁匈奴內(nèi)部分裂之機,與呼韓邪單于建立友好關系,使邊境逐步寧息。神爵元年(前61年)擊敗西羌,后任將軍趙充國實行屯田,加強邊防,使羌人歸順。神爵二年(前60年),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東北),設立西域都護府,監(jiān)護西域諸城郭國,使天山南北這一廣袤地區(qū)正式歸屬于西漢中央政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自馬邑之謀(前133)吹響反擊匈奴的第一聲號角,大漢歷經(jīng)襲破龍城、河南、高闕、定襄、河西等系列會戰(zhàn),終至漠北之戰(zhàn)(前119)一洗大漢81年心靈創(chuàng)傷,從此奠定漢強匈弱的大格局。但匈奴并未臣服,相反十幾年的恢復后,聲勢復振,與漢爭斗竟敗少勝多,漢武后期有趙破奴2萬騎受降城之沒、李廣利3萬騎天山被圍犧牲六七、李陵5千步兵浚稽山敗沒,甚至最后李廣利7萬鐵騎燕然山全軍覆沒,損失何等慘重!不過匈奴慘勝猶敗,內(nèi)部又有不和,雙方實力對比也未轉(zhuǎn)換。漢宣大帝即位第二年(本始二年,前72),大漢發(fā)鐵騎16萬余兵馬,分五路攻打匈奴,這不僅是武帝更是兩漢400年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對外騎兵出征,足見當時大漢軍威何其鼎盛。同時,派遣校尉?;萸巴鶠鯇O,節(jié)制烏孫騎兵5萬余,與漢軍東西并進,形成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夾擊匈奴。匈奴畏懼漢軍,驚惶西逃恰遇烏孫兵,一場激戰(zhàn)大敗而歸,?;菀虼朔鉃殚L羅侯。第二年冬(前71),匈奴羞憤,再襲烏孫,遇大雪,生還者不及十分之一,再加烏孫、烏桓與丁令的乘勢攻擊,國人亡十分之三,畜亡十分之五,國力大為削弱也。不久,漢軍3千騎擊匈,都能捕得幾千匈人而還,匈奴亦不敢報復,而且更向往與漢和不是戰(zhàn)了。這次勝利是武帝以來,堅決執(zhí)行聯(lián)烏擊匈政策結(jié)出的碩果。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統(tǒng)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賢撣與新任單于握衍朐鞮素有矛盾,關系不睦,帶著數(shù)萬人投降大漢,宣帝特派鄭吉,發(fā)渠犁、龜茲諸國兵5萬,前往迎降,一直護送至京師長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斬殺。日逐王后被封為歸德侯。這掀開了漢匈史新的一頁。漢宣帝甘露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親往帝都長安,俯首稱臣做北藩??v橫萬里的游牧風暴――匈奴帝國,全盛時控弦之士三十余萬,與漢纏斗140余年,終于低下高昂之頭。囊括西域自張騫鑿空,七十余載漢匈相爭,直至匈日逐王歸降鄭吉,漢宣帝神爵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設立,西域廣袤地域正式歸我大漢管轄,屬于我華夏疆土,大漢天威自此遠達蔥嶺萬里以外。上面提到的?;?,本始二年大捷后被派再返烏孫,賞賜其有功人員。因龜茲(西域一大國)曾殺漢屯田校尉賴丹,回國途中,?;菡髡{(diào)西域諸國5萬人馬,往攻龜茲,迫其國王謝罪并交出兇手姑翼,即斬殺之。大漢赫赫天威與在西域的尊嚴得以維護。 西域,歷來是漢匈的第二戰(zhàn)場。西域本匈奴勢力范圍,匈奴置僮仆都尉駐扎在焉耆一帶,管轄西域諸國。漢武帝通西域、敗匈奴、伐大宛后,聲威亦遠震此地,漢使往來不絕,并屯田渠犁。漢匈遂在西域形成了拉鋸戰(zhàn),你來我往,此消彼長,情形至為復雜。武帝后期,因擊匈失利和詔罷輪臺之戍,漢勢有所減弱,昭帝時,霍光遣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大漢對西域的影響又有所加強。到了宣帝初年,漢匈仍以天山為界,南為大漢勢力范圍,北則為匈奴。前已提及的車師,就屬于北道,為匈奴控制,對大漢不敬。宣帝親政的第一年(地節(jié)二年,前68),即遣屯田渠犁的鄭吉,發(fā)附近西域諸國兵1萬余及屯田 1500漢兵,往討車師,擊破降服之。匈奴派兵來戰(zhàn),鄭吉領兵迎擊,兩軍遭遇,匈奴竟害怕退去。后來,鄭吉派遣300漢兵屯駐車師。不久,南道的莎車王弟呼屠徵,殺了親漢國王萬年與漢使奚充國,自立為王,并煽動南道諸國,叛離大漢,南道因此阻斷不通。當時鄭吉還在北道,恰奉宣帝派遣馮奉世正出使大宛途中。馮奉世果斷行動,征發(fā)西域諸國兵15000余,進攻莎車,打下了都城,平定了南道,并把驚懼自殺的呼屠徵首級,一路傳送到長安。此乃宣帝元康元年(前65)的事。大漢天威,震攝西域。馮奉世之后到了大宛國,國王對他尤其禮敬,因此還得到該國名馬“象龍”,帶回了長安。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先賢撣帶著數(shù)萬人投降大漢,宣帝特派鄭吉,發(fā)渠犁、龜茲諸國兵5萬,前往迎降,一直護送至京師長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斬殺。鄭吉破車師,降日逐王,聲威大震西域,宣帝乃拜之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兼護車師以西北道諸國。鄭吉遂在西域中心,設置幕府,修筑烏壘城,距陽關2700余里,統(tǒng)領天山南北,大漢號令得以正式頒行于遼闊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置,不僅是大漢王朝,更是華夏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從此之后,漢匈相斗七十余年,東自車師、鄯善,西抵烏孫、大宛,西域諸國盡歸我大漢之列,張騫之始,鄭吉之終,漢武之愿,漢宣實現(xiàn)。從此以后,天山南北廣袤之土、雄闊之地,終屬我華夏之疆、中華之域。匈奴也更加衰弱,不敢再與漢爭鋒西域,以前設置的僮仆都尉,也灰溜溜罷廢了。大破西羌西陲之羌,盤踞青、隴,民風剽悍,勇猛好戰(zhàn),策應匈奴,擾我邊疆。宣帝遣趙充國討伐,兩年完全平定,因置金城屬國安置降羌,也就是西域都護設立的那一年。武帝后期,聚居在現(xiàn)今青海省境內(nèi)的羌族,經(jīng)常向內(nèi)地侵擾,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聯(lián)合羌人共同侵擾漢朝。面對這種形勢,武帝曾提出要斬斷匈奴右臂,指的正是這種聯(lián)合,但派去的士兵也為羌人所敗。這時,羌入又逐漸向湟水以北移動,找尋農(nóng)民棄耕的地方去放牧。同時羌人各部落也有聯(lián)合一致的趨向,郡縣官吏也禁止不了。這時匈奴又想勾結(jié)羌人,以擴大對漢西部的侵擾。漢朝派往浩窖(今青海省大通河東岸)的軍隊,被羌人打敗,損失甚眾。宣帝期間,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長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漢民不種田的地方畜牧。義渠安國向朝廷報告這個情況。趙充國彈劾義渠安國奉使失職。從此以后,羌人依照以前的話,擅自渡過湟水,當?shù)貪h朝的郡縣長官不能禁止。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部落與各個羌族部落酋長二百多人“解仇交質(zhì)”,訂立盟約,打算共同侵擾漢朝地區(qū)。宣帝知道了這事,問趙充國如何對策,趙充國指出,羌人為患,一是羌族原來各部落互相攻擊,易于控制,但近幾年來他們“解仇合約”,共同反漢;二是羌族與匈奴早就打算聯(lián)合;三是羌族還可能“結(jié)聯(lián)他種”,即與其他種族聯(lián)合。所以他提出“宜及未然為之備”的建議。過了一個多月,小月氏部落的羌侯狼何果派人到匈奴借兵,打算攻擊鄯善、敦煌,以切斷漢朝與西域的通道。趙充國估計事情不那么簡單,需要深謀遠慮。他向朝廷提出建議:一是加強軍事上的邊防;二是離間羌族各部落而偵探其預謀。神爵元年(前61年)春,大漢中央兩府(丞相、御史)又推薦義渠安國出使諸羌,了解其動向。義渠安國不懂策略,一到羌部,就召集先零部落的頭領三十多人,以他們都有逆而不順之罪,全部斬首。調(diào)兵鎮(zhèn)壓先零之民,殺了一千多人。于是羌族各部及歸義羌侯楊玉等都很震恐,離開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漢邊塞,攻城邑,殺長吏義渠安國以騎都尉身份帶領三千騎兵守備羌人,被羌人所擊,損失慘重。他領兵退到令居,向皇帝報告。宣帝意欲起用趙充國平叛,但這時趙充國已七十多歲,宣帝就派遣御史大夫丙吉去問誰可以為將,趙充國很自信地回答:“無逾于老臣者矣。”宣帝又派人去問:“將軍度羌虜何如,當用幾人?”趙充國答:“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币馑际钦f,用兵不能遠離戰(zhàn)場空想,而要親臨前線觀察,然后作出對策。他要求宣帝交給他任務,不必擔憂。宣帝笑著答應了。于是,趙充國雖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挫敗羌人進犯?;貋硪院?,三向朝廷上書,詳細分析了形勢,建議防事變于未然,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張,得到宣帝的贊賞。宣帝因他年老,問他:“派誰去帶兵最合適呢?”他回答得很痛快:“再沒有比老臣更合適的人選了?!庇謫枺骸靶枰嗌偃笋R?”答“百聞不如一見。臣愿立刻去金城(今蘭州附近)測看地形,寫出方案來。陛下把此事交給我辦好了?!彼皖I騎兵不滿萬人,迅速出師,巧渡黃河,立穩(wěn)陣腳,作好戰(zhàn)斗準備。到達湟水岸邊,羌人多次挑戰(zhàn),他堅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聯(lián)合的計劃。這時,他建議朝廷,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兩岸)作為持久之計,提出亦兵亦農(nóng),就地籌糧的辦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農(nóng)業(yè)”;“將士坐得必勝之道”;“大費既省,徭役預息”等“十二便”。這對當時支援頻繁的戰(zhàn)爭,減輕人民負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響到后世。文化方面整理經(jīng)典宣帝繼昭帝召開鹽鐵會議之后,又在甘露三年(前51年),在石渠閣召開了盛大的儒家經(jīng)學會議,講論“五經(jīng)”同異問題。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后,儒家經(jīng)書就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具有法典的性質(zhì)。但是,學術界,思想界對儒家經(jīng)書的理解存在分歧,所以召開這次大討論。蕭望之等大臣參加評論,漢宣帝親臨會場,隨時對爭論問題作出裁決。經(jīng)過這次討論之后,原屬民間的學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和谷梁《春秋》也進入官學。這種現(xiàn)象只有在寬松的政治條件下才有可能,而且為加強思想的進一步統(tǒng)一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頒行《史記》太史公司馬遷有一個女兒,嫁給楊敞。楊敞在漢昭帝時期,曾官至宰相。楊敞有兩個兒子,也就是司馬遷的女兒給楊家生的兩個兒子,大兒子楊忠,小兒子楊惲。楊惲自幼聰穎好學,他的母親把自己珍藏著的并且深愛著的《史記》,拿出來給他閱讀。楊惲初讀此書,便被書中的內(nèi)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讀完。楊惲成年之后,還把它讀了好幾遍,每讀一遍總是熱淚盈眶,扼腕嘆息。在漢宣帝的時候,楊惲被封為平通侯,這時候他看到當時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馬遷這部巨著正是重見天日的時候,于是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從此天下人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設立常平倉概述五鳳四年的正月,大司農(nóng)中丞耿壽昌便在向宣帝奏請在邊郡設立常平倉,以供給北部邊防之需,減省轉(zhuǎn)輸漕運之費。相關背景:“常平”源于戰(zhàn)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即政府于豐年購進糧食儲存,以免谷賤傷農(nóng),歉年賣出所儲糧食以穩(wěn)定糧價。范蠡和《管子》也有類似的思想。漢武帝時,桑弘羊發(fā)展了上述思想,創(chuàng)立平準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錢帛物資,在京師賤收貴賣以平抑物價。 實施方案宣帝即位之前,往年漕運時,輸谷四百萬斛到京師需要動用關東漕卒六萬人,耗費相當驚人。因此耿壽昌建議就近購買三輔及弘農(nóng)、河東、上黨、太原諸郡之谷,認為足以滿足京師所需,且可將漕卒的員額減省一半;同時又奏請將海租(水產(chǎn)稅)增加三倍。盡管早在神爵元年時,趙充國就已有趁低價在金城郡多糴谷蓄的建議,但時隔七年之后耿壽昌才將之奏請實施,并將試行的范圍由金城一郡擴大到整個北邊,這就足以說明,漢朝這些年來積蓄的谷物已經(jīng)豐富到了足夠支撐這個龐大計劃的地步;而谷價的長期低迷,則說明實施這一計劃的內(nèi)外部條件到這時已經(jīng)完全成熟。這兩項條件的完備使得常平倉的設立具有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意義,一旦正式施行,成功的希望便有了相當?shù)陌盐?。雖然御史大夫蕭望之以“陰陽之感,物類相應,萬事盡然”為由,又認定耿壽昌之舉實乃“費錢二萬萬余,有動眾之功,恐生旱氣,民被其災”,因而極力反對,宣帝仍然一一照準。耿壽昌的改革方案很快收到成效,漕事因而暢達,他便又下令在邊郡各地筑造谷倉,于谷價低時加價糴(dí)入、價高時則降價糶(tiào)出,以平抑谷價,調(diào)劑各邊郡的谷物供給,名曰“常平倉”。常平倉的設立,是以國家的財力為后盾、以改變市場供應量的手段來達到穩(wěn)定谷價,調(diào)節(jié)市場的目的。這樣既能減輕過低的谷價對中小農(nóng)戶的傷害,保護他們的切身利益,又使國家常年掌握著一定數(shù)量的糧食儲備,能夠維持邊防的穩(wěn)定。百姓得其便利,國家也得以安定,一舉而兩得。意義漢宣帝時期設立的“常平倉”作為調(diào)節(jié)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置的糧倉,主要是運用價值規(guī)律來調(diào)劑糧食供應,充分發(fā)揮穩(wěn)定糧食的市場價值的作用。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不僅使朝廷儲藏糧食的大谷倉一太倉和甘泉倉都充滿了糧食,而且邊郡地方也,倉廩充盈。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賤傷農(nóng)”,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還對邊疆的糧食儲備產(chǎn)生有利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實施漢家制度《漢書·元帝紀》載:宣帝的太子劉奭(漢元帝)“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nèi)蔚陆?,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稘h書》這段記載,為我們了解漢代后期治國方針的演變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從漢武帝時開始確立的“霸王道雜之”的“漢家制度”可以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國方式,宣帝劉詢一語道出了其中要訣。這一制度從漢宣帝以后,始終為后世所稱頌和遵循。而且中國古代各皇朝的統(tǒng)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借鑒“漢家制度”的經(jīng)驗教訓,以強化其統(tǒng)治。
漢宣帝劉詢簡介
西漢第十位皇帝:漢宣帝劉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劉病已,字次卿,西漢第十位皇帝。漢武帝的曾孫,戾太子劉據(jù)的長孫,史皇孫劉進的長子,生母為王翁須。漢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由于無嗣,大司馬霍光擁立的昌邑王劉賀在即位的27天就被權臣霍光提請其外孫女上官皇太后廢掉。在確立繼任人選時,時任光祿大夫的邴吉此時向霍光推薦劉病已,昭帝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劉病已入宮見上官太后,被封為陽武侯,同日登基為皇帝,承嗣漢昭帝,隔年改元本始。
大事年表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征和二年),宣帝劉詢出生,不久后即因?巫蠱事件?牽連被關進監(jiān)獄。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后元二年),劉詢獲釋,被列入宗室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元平元年)七月,劉詢在以霍光為首的大臣擁立下登基。
公元前68年(地節(jié)二年),霍光病逝,劉詢開始著手鎮(zhèn)壓霍氏集團的叛亂,將大權收歸己有。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設立西域都護府,統(tǒng)轄西域各國
公元前48年1月10日(黃龍元年冬十二月初七,甲戌日),漢宣帝劉詢逝世。
劉詢,原名劉病已,生于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是漢武帝和衛(wèi)子夫的曾孫,戾太子劉據(jù)和史良娣的孫子,史皇孫劉進和妾王翁須的兒子。巫蠱之禍,家人蒙難,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后被祖母史家收養(yǎng),直到漢武帝下詔掖庭養(yǎng)視,上屬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劉賀被廢后,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于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七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漢宣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另有南明隆武帝朱聿鍵即位前亦曾下獄)。
漢宣帝劉詢簡介 :
劉詢(前91年―前49年),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 戾太子劉據(jù)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巫蠱之禍,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后被祖母史家收養(yǎng),直到漢武帝下詔掖庭養(yǎng)視,上屬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劉賀被廢后,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于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七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
由于劉詢幼年遭遇變故,長期生活在民間,因此對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這對他的施政有直接影響。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他能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并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在對外關系上,劉詢于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聯(lián)合烏孫打擊匈奴,設置西域都護府監(jiān)護西域諸城各國,使天山南北這一廣袤地區(qū)正式歸屬于西漢中央政權。
宣帝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jīng)濟繁榮、?吏稱其職,民安其業(yè)?,史稱?宣帝中興?,還有史家說,宣帝統(tǒng)治時期是漢朝武力最強盛、經(jīng)濟最繁榮的時候。在以制定廟號、謚號嚴格著稱的西漢歷史中,中宗宣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
黃龍元年(前49)十二月,劉詢因病死于長安未央宮,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葬于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
劉詢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家庭介紹
巫蠱之禍,幼龍潛淵
劉病已出生數(shù)月,即逢巫蠱之禍。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fā)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奸,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wèi)青之子長平侯衛(wèi)伉皆坐誅。武帝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劉據(jù)有隙,遂陷害皇太子,并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劉據(jù)起兵失敗,皇后衛(wèi)子夫和太子劉據(jù)相繼自殺。劉據(jù)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唯獨襁褓中的劉病已逃過一劫,被收系郡邸獄。
禍不單行,邴吉救孤
巫蠱之禍案發(fā)后,邴吉被調(diào)到京城任廷尉監(jiān),負責處理太子劉據(jù)案。邴吉知道太子是被誣陷的,憐憫劉詢這個無辜的嬰兒,便讓忠厚謹慎的女囚胡組、郭征卿住在寬敞干凈的房間哺育皇曾孫。
后元二年,武帝病,望氣者說長安監(jiān)獄有天子氣,武帝便派遣使者,命令將監(jiān)獄中人一律處死。使者夜晚到來,邴吉緊閉大門,說道:?皇曾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被殺,何況皇上的親曾孫呢??邴吉大義凜然,以大無畏的氣概拒不執(zhí)行皇帝的旨意。到了天亮,使者無奈回去回復,武帝此時也清醒了,說:?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皇曾孫劉病已得救了。 邴吉于是將劉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家里。
天生異象,遍游三輔
武帝后來下詔,將劉病已收養(yǎng)于掖庭,上報宗正并列入宗室屬籍中,此時皇曾孫劉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認。少年劉病已向東海人澓中翁學習《詩經(jīng)》,他高材好學,但也喜歡游俠,斗雞走馬,游山玩水,了解了風土人情,也知道了百姓疾苦,吏治得失。
皇曾孫雖然被武帝下令召回宮中撫養(yǎng),但他卻更喜歡跑到宮外去遠游。他屢次在長安諸陵、三輔之間游歷,常流連于蓮勺縣的鹽池一帶,尤其喜歡跑到長安郊外的杜縣、鄠縣一帶地方,去光顧杜、鄠兩縣之間的下杜城(后來他死后也埋在這一帶地方,陵號叫做?杜陵?)。他從這些市井的游嬉當中深切體會了民間的疾苦,也獲得了不少諸如辨別百姓當中的奸邪之輩、察查吏治之道的得失一類的社會經(jīng)驗。
《漢書宣帝紀》里說他身有?異相?,遍身上下甚至腳底都長著長毛,住在長安城南的尚冠里(長安城中里社的名稱,?里?和?社?是秦漢時代的居民社會單位,相當于后世的?坊?)的時候,臥過的地方不時有光明散發(fā)出來。他每次到賣餅的店鋪里去買餅,被他光顧過的店子立刻變得生意火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這可能是是他登基以后才出現(xiàn)的說法,民間有人把他描繪成一位能給生意人帶來好運的財神爺。
掖庭令張賀(張湯的兒子)原是劉據(jù)的部下,他對劉病已極好,自己出錢供劉病已讀書,?輔導朕躬,修文學經(jīng)術,恩惠卓異?。在劉病已長大后,張賀?稱譽皇曾孫,欲妻以女,安世(張賀弟弟)怒曰:?曾孫乃衛(wèi)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縣官,足矣,勿復言予女事。于是賀止。??張賀于是為他迎娶掖庭暴室屬官許廣漢女兒許平君為妻。
登基為帝
孝昭帝元平元年(前74),昭帝崩,沒有兒子。權臣霍光等議立昌邑王劉賀。但劉賀?荒淫無行,失帝王禮宜,亂漢制度?,所以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以霍光為首的大臣廢黜了。之后,光祿大夫、給事中(內(nèi)朝官)邴吉,建議把流落民間的漢武帝曾孫劉病已迎入宮中,入繼昭帝大統(tǒng)。這時,在漢武帝的后代中,已沒有更多的選擇余地,邴吉又極力贊揚這位18歲的皇孫?通經(jīng)術,有美才,行安節(jié)和?。大臣會議同意了邴吉的提議,將這位新君奉迎入未央宮。七月,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奏議讓劉病已即位。隨后派宗正劉德駕車到長安尚冠里,洗沐,賜御府衣。太仆以軨獵車奉迎曾孫,就齊宗 *** 。庚申,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為陽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璽、綬,即皇帝位,謁高廟。
本始三年(前71)正月,皇后許平君去世。四年(前70年)二月,封外祖母為博平君,已逝的酂侯蕭何的曾孫蕭建世為侯;三月,立大司馬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地節(jié)元年(前69)十一月,楚王劉延壽因謀反自殺。地節(jié)二年(前68)三月,霍光病逝,劉詢開始著手鎮(zhèn)壓霍氏集團的叛亂,將大權收歸己有。地節(jié)三年(前67)四月,立皇子劉奭為皇太子。地節(jié)四年(前66)八月,廢黜皇后霍成君。
元康二年(前64)二月,立王氏為皇后(邛成太后);夏五月,為讓百姓避諱更容易,改名劉詢,之前因觸諱而犯罪的人全部赦免。元康三年(前63),封皇子劉欽為淮陽王。元康四年(前62)二月,河東人霍徵史等謀反,后被誅殺。神爵元年(前61),西羌反,四月派后將軍趙充國、強弩將軍許延壽攻打西羌。神爵二年(前60),設立西域都護府,統(tǒng)轄西域各國。神爵四年(前58)五月,匈奴單于派遣他的弟弟呼留若王勝之到長安朝見宣帝;十一月,河南太守嚴延年有罪,被棄市(在鬧市執(zhí)行死刑并將犯人曝尸街頭的一種刑法)。五鳳四年(前54)正月,廣陵王劉胥有罪自殺。甘露二年(前52)正月,封皇子劉囂為定陶王;九月,封皇子劉宇為東平王。甘露四年(前50),廣川王劉海陽有罪,被廢,發(fā)配房陵。
病重去世
?
黃龍元年(前49)冬,劉詢得病,12月病重,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少傅周祿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太子。十二月甲戌日,劉詢因病死于長安未央宮,在位25年,享年43歲,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死后其子漢元帝劉奭繼位,劉奭繼位后于初元元年(前48)正月辛丑日,葬漢宣帝于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02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洞房花燭夜新郎竟是在看熱鬧的人
下一篇: 西漢皇帝西漢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