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皇帝: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十三帝,都城長安。1、高祖幫 12年。2、惠帝盈 7年。3、少帝(呂后專政) 8年。4、文帝桓 23年。5、景帝啟 16年。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7、昭帝弗陵 始元,13年。8、宣帝詢 本始,25年。9、元帝奭 初元,16年。1O、成帝驁 建始,26年。11、哀帝欣 建平, 6年。12、平帝珩 元始, 5年。13、孺子嬰 居攝, 3年。
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漢高祖劉邦,終于孺子嬰,共12帝。
西漢王朝歷代皇帝列表順序和簡介:
西漢第一位皇帝:開國皇帝劉邦,史稱漢高祖
漢高祖劉邦生于公元前256年,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國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位8年,去世時62歲。劉邦生平最大的成就就是打敗項羽建立西漢政權(quán),除此以外劉邦還是個詩人,留下的詩文有《大風(fēng)歌》《鴻鵠歌》。
西漢第二位皇帝:漢惠帝劉盈
漢惠帝是劉邦的長子,西漢的第二個皇帝。在時間(前195年6月26日—前188年9月26日),漢惠帝即位后實施仁政,減輕賦稅,提拔曹參為丞相,蕭規(guī)曹隨,政治清明,國泰民安。漢惠帝最大的不足就是軟弱,朝政基本被母親呂后把持,據(jù)說漢惠帝劉盈之所死的早就是被呂后氣死的。
西漢第三位皇帝:漢文帝劉恒
漢文帝劉恒號稱歷史上最勤儉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間比較清廉無為之治,是秦末漢初休養(yǎng)生息的關(guān)鍵時期,漢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并稱漢朝歷史上的“文景之治”。
文帝名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薄姬,生于公元前202年,去世時間是公元前157年6月
西漢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
漢景帝在位期間平定吳楚七國叛亂,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大大加強(qiáng)。和他的父親漢文帝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時年48歲
在位時間:前157—前141年
主要成就:文景之治,承前啟后 、 平定七國之亂,維護(hù)統(tǒng)一
西漢第五位皇帝: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大有為之主,他在位期間徹底改變了文景二帝的施政方略,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的“漢武盛世”。不過漢武帝晚年比較糊涂,親手制造了巫蠱之亂,受牽連的達(dá)幾萬人,就他的太子劉據(jù)都被殺了。
主要成就: 開創(chuàng)漢王朝軍事最鼎盛時期;罷黜百家,獨(dú)尊儒術(shù),首開絲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鮮
最大失敗:巫蠱之禍,窮兵黷武
西漢第六位皇帝:漢昭帝劉佛陵
昭帝在位期間比父親漢武帝溫和了許多,曾經(jīng)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fù)擔(dān),對匈奴的關(guān)系處理也較得當(dāng)。昭帝死于前74年,時年21歲。漢昭帝的母親是鉤弋夫人趙氏,漢武帝為了預(yù)防子少母壯后宮干政,在立劉佛陵當(dāng)太子的同時把鉤弋夫人趙氏賜死了。
西漢第七位皇帝:漢宣帝劉病已
漢宣帝在位期間史稱《孝宣之治,信賞必罰,可謂中興》,他的主要成就是進(jìn)一步確立儒家的統(tǒng)治思想。
在位時間:前74—前49在位
西漢第八位皇帝:漢元帝劉奭
在位期間西漢的國力開始衰弱,比較大的歷史事件是王昭君出塞。元帝死于前33年,時年43歲。
在位時間:前49—前33年在位
西漢第九位皇帝:漢成帝劉驁
漢成帝在位時,漢王朝基本處于衰落狀態(tài),朝政被外戚把持,而元帝終日與趙飛燕飲酒作樂,成帝死于前7年,時年46歲。
在位時間:前33—前7年在位
西漢第十位皇帝:漢哀帝劉欣
漢哀帝是元帝的庶孫,成帝的侄子。之所以稱呼他為漢哀帝,是因為他在位期間太悲哀了,寵幸男寵董賢,造成王莽專權(quán)
年號:建平、太初元將、元壽
西漢第十一位皇帝:漢平帝劉衎
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母衛(wèi)姬。
漢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為便于弄權(quán),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僅9歲的劉衎為帝。次年改元元始。
公元6年,劉衎病逝,終年14歲,廟號元宗(后除廟號),謚號孝平皇帝,葬于康陵(今陜西咸陽西25里處)。
西漢第十二位皇帝也稱為末代皇帝:孺子劉嬰
王莽的傀儡政權(quán),沒有什么作為。5—8年在位,孺子嬰,宣帝的元孫。王莽篡漢以后劉嬰流落在外,后來在推翻王莽的戰(zhàn)爭中被亂軍所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02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漢宣帝認(rèn)親:邴吉為何施恩不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