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家庭,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這樣的身世,他卻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靠著自己堅定的意志讀書,竟然不到二十歲肚子就滿腹墨水了。但他不過就是一個有學(xué)問的人,卻又如何平地生炸雷,聲響一直震到唐太宗李世民耳朵里的?唐太宗,歷史上著名的帝王,一個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奠定開元盛世的人。馬周卻讓自己入了這位帝王的法眼,可想非同一般。那馬周是如何博取唐太宗的眼球,令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面臨四請的尷尬地步呢?
(一) 成功往往是眷顧積極向上的人
馬周就是積極向上的這么一個人,雖然出身卑微,甚至有些凄慘,但他并未破罐子破摔,而是將自己打造成一位十分強(qiáng)悍的文者,一個心中有抱負(fù)的普通人,會比一位無內(nèi)涵的巨人強(qiáng)大的多。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他瘦小的軀干里,藏著一個能載舟也能覆舟的巨浪。所以,這樣一個人,周圍的人怎么能懂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道理呢?更多的街頭解釋,這人是個怪人,豪放的性格也遭到了普通百姓的鄙夷。
好吧,千里之途,始于足下。很快,馬周在高祖武德初年就當(dāng)了一個小文員。小文員哪有什么權(quán)利而言,不過是寫寫檔案,沒事再喝些小酒發(fā)發(fā)牢騷,再沒有其他多么偉大的勾當(dāng)了。他的心哪能在這桌尺之余安下呢?便整日喝著悶酒,自覺自己太被埋沒。但不是每個人都是伯樂,甚至招來了博州刺史達(dá)奚恕的黑臉。馬周豈是隨意被生活打敗的人呢?這差事說不干就不干了,除了去山東旅了一趟游,便決定去那唐朝勝地——長安城。目的就是,想要與這明主唐太宗共商大計。
(二) 長安夜馬吃草料,沒多久肯定能肥
要是不成,后人也就是當(dāng)個笑話,茶桌上說他自不量力罷了。但咱們真的不能小覷他心中巨浪的能量,真的能載舟覆舟。他在行走在長安的途中,在離長安不遠(yuǎn)的新豐一個小旅店安安分分的住下了,可是房東不是靠白條過日子的,便橫眉冷對千夫指地將馬周人格掃地。馬周何許人也,豈能敗倒在一個小店主的身上,錢是難不倒真英雄的。他讓店主拿了一大壺酒,咕噔咕噔灌了起來,來店里的客人見狀被驚得目瞪口呆,店主也被他的氣勢所驚訝不已,才不計較。
初到長安,這位孤兒兜里又沒有幾個鋼镚,也得想糊口的法子。腦子好使的馬周便很快混到了中郎將常何那里,成為了一名門客。常何是一個武將,性格直爽,也恰好對了馬周豪放的性格,這才解決了燃眉之急。長安是個大城市,當(dāng)然會有更大的發(fā)展,自然也會有更多的“長漂一族”,馬周就是這些人群中,最出類拔萃的一位。
終于,馬周這匹千里馬終于嶄露頭角了。631年,唐太宗執(zhí)政五年了,他想要別人品評自己執(zhí)政的得失,便要求朝臣們撰寫文章。常何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個武夫,要說玩刀弄槍還挺在行,這東西豈是這等粗人干的活計?在一旁的馬周得知了這件事情,便主動請纓,為常何寫這篇文章,也好感謝常何的恩德。馬周這匹千里馬,夜草不是白吃的,他簡直就是一個政局報道員,干凈透徹地講了當(dāng)時的時政出來。等到把文章給唐太宗看的剎那間,唐太宗被這篇文章所震撼了。
(三) 時勢造英雄
唐太宗滿腔熱血地看完了這些文字,感慨萬千,與自己產(chǎn)生了莫名的心照不宣。便想這肯定不是常何所寫,一定要請出這位幕后英雄。常何也知自己沒那兩把刷子,誠實的他坦然地告訴了唐太宗,所作的是自己的門客馬周。其實馬周在家中也在忐忑不安,不知結(jié)果如何,但他已經(jīng)盡力了,唯一的就是等待結(jié)果,不過唐太宗滿意的結(jié)果一定會在自己意料之中的。
或許唐太宗求賢若渴,急忙地吩咐人將這位馬周同志請來,不過這次唐太宗恐怕要慘遭拒絕的尷尬了。馬周是飽讀史書的人,為了表現(xiàn)也好,還是真的想名垂千古也罷??傊?,他是按捺住了自己澎湃的心情,學(xué)起了姜太公等這些賢士,玩起了擺架子功夫。要說擺架子,皇帝老子擺,那是人之常理。如若一位臣子向皇帝老子擺架子,那無非兩種,一種是好日子過夠了,趕上陰天下雨脖子起了癢癢;另一種,則是讓皇帝老子都感興趣的另類聞人異士。直到唐太宗用他急切地心,足足請了他四次。而馬周覺得時候已到,便屁顛屁顛地來到了唐太宗面前。馬周當(dāng)然也已經(jīng)做好了功課,滔滔不絕地和這位名帝交談若歡。
名帝與名臣終歸是要綁在一起的,起初唐太宗任命他一個掌管機(jī)要的小差事,馬周心中的巨浪拖著能力的巨船,用實力展現(xiàn)給了唐太宗,很快便成為了名震四方的監(jiān)察御史。隨后他輔佐明君,開創(chuàng)了盛世唐朝的局面,出色的作為,也展現(xiàn)了他一名杰出政治家的一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05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624年4月21日輔公祏起義失敗
下一篇: 唐太宗四請馬周背后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