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上學(xué)期間學(xué)習(xí)歷史
,但其實歷史的領(lǐng)域非常廣闊,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等待我們?nèi)グl(fā)掘
。今天我為大家整理的是關(guān)于郭曖:升平公主的駙馬
,“醉打金枝”典故的主人公這一歷史內(nèi)容的詳細介紹
。
出身太原郭氏
。門蔭入仕
,授太常主簿
。迎娶唐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
,拜駙馬都尉、殿中監(jiān)
,冊封清源侯
,寵冠外戚。建中四年(783年)
,京城發(fā)生涇原兵變
,不受叛臣朱泚官職,暗攜家人出奔奉天
,投奔唐德宗
,復(fù)任銀青光祿大夫、左散騎常侍
。隨唐德宗南奔山南
,進位金紫光祿大夫,遷太常卿同正員
。貞元三年(787年)
,襲封代國公。一女嫁廣陵王李純(唐憲宗)
,生唐穆宗李恒
。唐貞元十六年(800年)九月初七日,病逝長安宣陽坊
,時年四十九
,贈工部尚書。唐穆宗即位
,贈太尉
。

人物生平
郭曖,郭子儀第六子
。年十余歲
,尚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升平年與暖相類
。大歷中
,恩寵冠于戚里,歲時錫賚珍玩
,不可勝紀。大歷十三年
,有詔毀除白渠水支流碾硙
,以妨民溉田。升平有脂粉硙兩輪
,郭子儀私硙兩輪
,所司未敢毀徹
。公主見代宗訴之,帝謂公主曰:“吾行此詔
,蓋為蒼生
,爾豈不識我意耶?可為眾率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惫骷慈彰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由是勢門碾硙八十余所,皆毀之
。曖檢校左散騎常侍
。建中末,公主坐事留禁中
,曖亦不令出入
。既而朱泚之亂,曖不知車駕幸奉天
,為賊所逼
,欲授偽官,辭以居喪被疾
。既而與兄晞
、弟曙及升平公主皆奔奉天,德宗喜
,并釋前咎
,待之如初,復(fù)銀青光祿大夫
、檢校左散騎常侍
。從駕至山南,改太常卿同正員
。貞元中
,德宗為皇孫廣陵郡王納曖女為妃。貞元十六年(800年)九月
,郭曖去世
,贈工部尚書。加贈尚書左仆射
。穆宗即位
,加贈太尉。
升平公主
,元和五年(810年)十月薨
,贈虢國大長公主,謚曰“懿”。廣陵王李純即位
,是為憲宗皇帝
,憲宗妃郭氏生李恒。元和十五年
,穆宗李恒即位
,尊郭妃為皇太后。
參見《舊唐書·代宗本紀》
、《舊唐書·德宗本紀》
、《舊唐書·穆宗本紀》、《新唐書·公主列傳第八》
、《舊唐書·列傳七十·郭子儀附郭曖》
、《新唐書·列傳六十二·郭子儀附郭曖》、《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四》
。
軼事典故
醉打金枝
且說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
,不改往日金枝玉葉的做派,動不動對丈夫和公婆發(fā)脾氣
。一般說來
,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媳婦見了公婆是要行大禮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兒
,是君
,公婆雖是長輩也是臣,所以那時郭子儀夫婦反過來要向公主下跪
。
郭曖對此十分不滿
,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禮,自己豈非矮了兩輩下去
,平日在頤指氣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
。這天,汾陽王郭子儀70大壽
,家人皆來祝賀
,獨升平公主不來。郭曖心里不爽
,在家宴上多喝了幾杯
。當(dāng)即要求升平公主應(yīng)該遵守婦道,給郭子儀夫婦行下跪禮
,結(jié)果被升平公主嚴詞拒絕并遭到當(dāng)面訓(xùn)斥
。此時,這酒是壯膽藥
,這酒是忘情水
,喝高了的郭曖借著酒勁,并說:“你依仗你父親是天子嗎?我父親只是不愿做皇帝而已!”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皇宮大院
,向代宗皇帝去哭訴。唐代宗說:“郭子儀如要當(dāng)皇帝
,天下豈是我家所有
。”勸慰公主
,令其回家
。郭子儀聞知此事立即綁縛郭暖向代宗請罪。代宗說:“不癡不聾
,不做家翁
。兒女閨房之言,何必當(dāng)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惫觾x回來后,將郭暖杖打數(shù)十
。最后
,在皇帝和郭子儀的調(diào)停下,夫妻才和好如初
。
水磨趣聞
大歷十三年(778)
,唐代宗下詔,令毀除白渠支流上的水磨
,以便民灌溉
。升平公主與郭子儀各有水磨兩輪,升平公主向代宗求情
,代宗說:“我行此令
,乃為百姓,你應(yīng)率先拆除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鄙焦髀牶螅?dāng)日就將水磨拆毀
。在白渠上有水磨的
,多為豪門勢族,公主此舉震動京師
,80多輪水磨
,很快都被毀除。
關(guān)于郭曖:升平公主的駙馬
,“醉打金枝”典故的主人公的內(nèi)容就是這些了
,致力于為讀者提供高質(zhì)量、全面的歷史資訊和故事。我們的內(nèi)容不限于歷史人物
、歷史事件
、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喜歡的話就請關(guān)注我們吧
。
關(guān)于酒的歷史故事
1
、魯酒薄而邯鄲圍
"魯酒薄而邯鄲圍"的故事,說的是楚宣王會見諸候
,魯國恭公后到并且酒禮很淡薄
,楚宣王甚怒。恭公說
,我是周公之后
,勛在王室,給你送酒已經(jīng)是有失禮節(jié)和身份的事了
,你還指責(zé)酒薄
,不要太過份了。然后不辭而歸
。
宣王于是發(fā)兵與齊國攻魯國
。齊國的梁惠王一直想進攻趙國,但卻畏懼楚國會幫助趙國
,這次楚國有求
,便不必再擔(dān)心楚國來找麻煩了,于是趙國的邯鄲因為魯國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犧牲品
。
2
、鴻門宴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隊
,劉邦先破咸陽(秦始皇的都城)
,但劉邦兵力不及項羽,項羽大怒
,派當(dāng)陽君擊關(guān)
,項羽入咸陽后,到達戲西
,而劉邦則在霸上駐軍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guān)中稱王,項羽聽后更加憤怒
,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
,擊敗劉邦的軍隊。
一場惡戰(zhàn)在即
。劉邦從項羽的季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后
,大吃一驚
,劉邦兩手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捧上一杯酒,祝項伯身體健康長壽
,并約為親家
,劉邦的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
,項伯答應(yīng)為之在項羽面前說情
,并讓劉邦次日前來謝項羽。
鴻門宴上
,雖不乏美酒佳肴,但卻暗藏殺機
,項羽的亞父范增
,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
,一再示意項羽發(fā)令
,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yīng)
。范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
,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
,也撥劍起舞
,掩護了劉邦。
在危急關(guān)頭
,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
,怒目直視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
,只好問來者為何人
,當(dāng)?shù)弥獮閯畹膮⒊藭r,即命賜酒
,樊噲立而飲之
,項羽命賜豬腿后,又問能再飲酒嗎
,樊噲說
,臣死且不避,一杯酒還有什么值得推辭的
。
樊噲還乘機說了一通劉邦的好話
,項羽無言以對,劉邦乘機一走了之
。劉邦部下張良入門為劉邦推脫
,說劉邦不勝飲酒
,無法前來道別,現(xiàn)向大王獻上白壁一雙
,并向大將軍(亞父范增)獻上玉斗一雙
,請收下。不知深淺的項羽收下了白壁
,氣得范增卻撥劍將玉斗撞碎
。后人將鴻門宴喻指暗藏殺機。
3
、煮酒論英雄
這是我國著名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中所講述的一則故事
。東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
,勢力大;劉備雖為皇叔
,卻勢單力薄, 為防曹操謀害
,不得不在住處后園種菜
,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關(guān)云長和張飛蒙在鼓中
,說劉備不留心天下大事,卻學(xué)小人之事
。
一天
,劉備正在澆菜,曹操派人請劉備
,劉備只得膽戰(zhàn)心驚地一同前往入府見曹操
。曹操不動聲色對劉備說,"在家做得大好事!"說者有意
,聽者更有心
,這句話將劉備嚇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轉(zhuǎn)口說
,你學(xué)種菜
,不容易,這才使劉備稍稍放心下來
。
曹操說
,則才看見園內(nèi)枝頭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
,今天見此梅
,不可不賞,恰逢煮酒正熟
,故邀你到小亭一會
。劉備聽后心神方定
。隨曹操來到小亭,只見已經(jīng)擺好了各種酒器
,盤內(nèi)放置了青梅
,于是就將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來了,二人對坐
,開懷暢飲
。
酒至半酣,突然陰云密布
,大雨將至
,曹操大談龍的品行,又將龍比作當(dāng)世英雄
,問劉備
,請你說說當(dāng)世英雄是誰,劉備裝作胸?zé)o大志的樣子
,說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時正想打聽劉備的心里活動
,看他是否想稱雄于世,與是說: 夫英雄者
,胸懷大志
,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
,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
劉備問,誰能當(dāng)英雄呢?曹操單刀直入地說:當(dāng)今天下英雄
,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
,吃了一驚,手中拿的筷子
,也不知不覺地掉下地下
。正巧突然下大雨,雷聲大作
,劉備靈機一動
,趕緊低下身拾起筷子,說是因為害怕打雷
,才掉了筷子
。
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
,連圣人對迅雷烈風(fēng)也會失態(tài)
,我還能不怕嗎?劉備經(jīng)過這樣的掩飾
,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zé)o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
,曹操從此再也不疑劉備了
。
4、杯酒釋兵權(quán)
這則故事說的是宋代第一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
,一舉奪得政權(quán)之后
,卻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將的兵權(quán)。于是在961年
,安排酒宴
,召集禁軍將領(lǐng)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
,叫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
,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從此解除了他們的兵權(quán)
。在969年
, 又召集節(jié)度使王彥超待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zhèn)兵權(quán)
。
宋太祖的做法后來一直為其后輩沿用
,主要是為了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
,兵不知將
,將不知兵
,能調(diào)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diào)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
,但卻削弱了部隊的作戰(zhàn)能力
。以至宋朝在與遼
、金
、西夏的戰(zhàn)爭中,連連敗北
。
5
、清圣濁賢
三國魏初建時,曹操嚴厲禁酒
,人們只好私下偷著飲酒
,但諱言酒字,故用" 賢人"作為"白酒"(或"濁酒")的隱語
,用"圣人"作為"清酒"的隱語
。清賢濁圣演變成一個典故。
還有一個"青州從事
,平原督郵"的成語
,也是美酒和惡酒的隱語
。南朝人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桓溫手下的一個助手善于辯別酒的好壞
,他則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
,青州是一個地名,青州的轄境內(nèi)有個地方叫齊郡
。
"齊"喻"肚臍"
,好酒叫做"青州從事",是因為好酒喝下去后
,酒氣可以通到臍部; 他把壞酒稱做"平原督郵"
,是因為平原的轄境內(nèi)有個地方叫鬲縣,"鬲"喻"膈"
,意思是說壞酒喝下去
,酒氣只能通到膈部。
豫劇《醉打金枝》的人物形象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與沈后的女兒
,沈后曾一度堪稱絕代佳人
,貌美如花,善良賢淑
,曾深得唐代宗之寵
。然而在唐代宗東征西討的時候,沈后卻失落民間
,行蹤不明
,唐代宗便把對沈后的寵愛轉(zhuǎn)移到升平公主身上
,升平公主原本從母親那里繼承了絕世的美貌和純良的天性
,但由于父皇的嬌寵,使她養(yǎng)成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公主脾氣
,時不時撒嬌發(fā)橫
,宮中的人都得依著她的性子來。以慣例而言
,娶得皇帝的女兒
,成為皇家的嬌客,雖然有享不盡的富貴特權(quán)
,但也決不是一件輕松自得的事
,做公主的丈夫,必須低眉俯首
,言聽計從
,端不得絲毫大丈夫的架子。一般做駙馬的人大都抱有攀附之心
,為了榮華富貴
,受些窩囊氣也就認了
。而這個郭曖,生就一副剛直不阿的性格
,他并不想借助皇家謀取什么名利
,因而也就不準備怎么樣地寬縱升平公主。再說心高氣傲的升平公主
,聽說要下嫁尚無功名的郭暖
,心中就有些不滿,但婚姻大事也由不得自己
,只好遵奉父皇之命
。如此一來,郭曖與升平公主的婚姻
,從一開頭就潛伏了矛盾的火種
,只待某一天爆發(fā)出來。
今日有酒今日醉是什么意思?今日有酒今日醉成語造句和典故
成語名稱:今日有酒今日醉 jīnrìyǒujiǔjīnrìzuì
歡迎您訪問本頁
,本頁的主要內(nèi)容為解釋成語【今日有酒今日醉】的出處和來源
,以及回答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語翻譯和造句
,同時提供了和SOSO百科的鏈接地址
,為您全方位的詮釋今日有酒今日醉成語。如果本頁找不到內(nèi)容
,在頁尾點擊回百度搜索
。
[成語解釋]〖解釋〗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
,沒有長遠打算
。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成語出處]〖出處〗茅盾《狂歡的解剖》:“他們這種‘自信’
,這種‘有前途’的自覺
,就使得他們的要求快樂跟羅馬帝國衰落時代的有錢人的縱樂完全不同,那時羅馬的有錢人感得大難將到而又無可挽救
,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
。”
[例句] 〖示例〗
百科解釋如下:
目錄 ? 詞義解釋
出處
英漢詞典解釋
>>到愛詞霸英語查看詳解
詞義解釋[回目錄]
今日有酒今日醉 (jīn rì yǒu jiǔ jīn rì zuì)
解釋:比喻過一天算一天
。也形容人只顧眼前
,沒有長遠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 得過且過的意思
。
出處[回目錄]
茅盾《狂歡的解剖》:“他們這種‘自信’,這種‘有前途’的自覺,就使得他們的要求快樂跟羅馬帝國衰落時代的有錢人的縱樂完全不同
,那時羅馬的有錢人感得大難將到而又無可挽救
,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古代十大著名酒局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人生在世
,最樂處莫過于一醉也。遙想古人當(dāng)年種種酒局盛況
,今人除了佩服
,還是佩服。五體投地之余
,別無他想
。今日推出古代十大著名酒局,全當(dāng)拋磚引玉
。史上所有與愁酒
、苦酒、毒酒
、假酒
、春酒相關(guān)的品級不高的酒局,諸如“濃睡不消殘酒”
、 “今日有酒今日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曹孟德酒后殺人
、潘金蓮醉臥葡萄架之類
,不在此次評選之列。
1
、十大酒局之第十:醉打金枝
醉打金枝是“酒壯慫人膽”的典型例子
。與醉打金枝相關(guān)的酒局實際上是一次家宴
。醉打金枝的故事講的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在家宴后
,借酒壯膽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且說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
,不改往日金枝玉葉的做派
,動不動對丈夫和公婆發(fā)脾氣。一般說來
,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媳婦見了公婆是要行大禮的
,但公主是皇帝女兒,是君,公婆雖是長輩也是臣
,所以那時郭子儀夫婦反過來要向公主下跪
。
郭曖對此十分不滿,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禮
,自己豈非矮了兩輩下去
?平日在頤指氣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這天
,郭曖心里不爽
,在家宴上多喝了幾杯。當(dāng)即要求升平公主應(yīng)該遵守婦道
,給郭子儀夫婦行下跪禮
,結(jié)果被升平公主嚴詞拒絕并遭到當(dāng)面訓(xùn)斥。此時
,這酒是壯膽藥
,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曖借著酒勁
,也不顧昔日情分
,把公主拖回臥室飽以一頓老拳,打的公主滿臉開桃花
。這可不得了
,公主立即回到娘家皇宮大院里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訴。郭子儀連忙把兒子捆起來送到皇宮請罪
。最后
,在皇帝和郭子儀的調(diào)停下,小夫妻才和好如初
。
這個郭曖為天下所有懼內(nèi)男人出了口惡氣
。俗話說,小夫妻打架不記仇
。盡管這場家庭糾紛鬧騰的動靜兒挺大
,結(jié)果卻皆大歡喜,郭曖和升平公主的感情從此反而加深不少
,天天共效于飛
。這升平公主從此變得賢淑無比,有不少世人稱贊的事跡流傳下來
。仔細思量
,要不是那場家庭酒局,要不是那頓老拳
,怎會有這樣歡天喜地的大結(jié)局
?我們要堅決反對家庭暴力,但有時也不得不承認拳頭的教育作用啊。所以建議袞袞諸公
,家中若有河?xùn)|獅吼
,不妨領(lǐng)貴夫人去老舍茶館看場京戲《打金枝》,當(dāng)然
,不要忘了掂瓶二鍋頭壯行
。
2、十大酒局之第九:貴妃醉酒
貴妃醉酒歷來被公推為中國傳統(tǒng)四大美人圖之一
。在此次酒局中
,楊貴妃美中見醉,醉中見美
,與太監(jiān)宮女們演了一出好戲
。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酒局
,所以不可不選
。
??卻說這天傍晚,皇宮院內(nèi)涼風(fēng)習(xí)習(xí)
,皓月當(dāng)空
。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
,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
。良辰美景奈何天,雖然景色撩人欲醉
,楊貴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悶悶獨飲
,喝了一會不覺沉醉,邊飲邊舞
,嘴里念叨著“李二郎你枉為人君
,說話不算數(shù)……” 萬般春情,此時竟難自排遣
,加以酒入愁腸
,立時便醉。一時春情萌動不能自持
,竟至忘乎所以
,面對高力士等一干太監(jiān)宮女,楊貴妃頻頻作出種種求歡猥褻狀
,倦極才怏怏回宮
。
《貴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戲
。據(jù)說《貴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
。原曲目中楊貴妃大醉后自賞懷春,輕解羅衣,春光乍瀉
。當(dāng)然高力士們不解這種風(fēng)情
,倒也無傷大雅。后來梅蘭芳同志親自出手
,以霹靂手段對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處理”
,所有少兒不宜內(nèi)容統(tǒng)統(tǒng)被切掉了。于是
,《貴妃醉酒》也就從當(dāng)初的三級片變成了今日8歲以上孩童也可觀賞的正劇
。
3、十大酒局之第八:杜康美酒醉劉伶
象楊貴妃一樣
,西晉劉伶在酒后也經(jīng)常失態(tài)
,但與楊貴妃不同的是,劉伶的酒后失態(tài)不是酒后亂性
,似乎是刻意而為
,以示其雅致高格,與眾不同
。劉伶每次大醉后
,喜歡在大道上裸奔,還自稱以天為衣被
,以地為床笫
。他是當(dāng)時的名士,名氣太大了
,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時人不但不斥責(zé)他這種有違傳統(tǒng)的做法,反而稱贊他這種行為是名士風(fēng)流
,是“率真”
,“瀟灑”,“有個性”的表現(xiàn)
。
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
,酒量好,詩文更好
。他經(jīng)?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敖璞兄减玻瑵残刂兄畨K壘”
,可謂意氣風(fēng)發(fā)
。他的《酒德頌》曾說“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兀然而醉
,豁然而醒
。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太行之形
,不覺寒暑之切肌
,利欲之感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本谱砗鬁喨煌抑楹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杜康酒是當(dāng)時的名酒。曹操有詩云:“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可見杜康酒在當(dāng)時已是是最好的美酒。這“杜康美酒醉劉伶”的故事原本就是一個神話傳說
,兩人也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在這個故事里,劉伶慕名來到杜康的酒館
,喝了三杯杜康的家釀美酒
,一醉就是三年。這真是:“猛虎一杯山中醉
,蛟龍兩盅海底眠
,劉伶一醉睡三年?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一千多年以后
,河南的汝陽杜康與伊川杜康兀自為誰是正宗杜康打個不亦樂乎,官司甚至打到了國務(wù)院總理周恩來那里
,這里且按下不表
。
4、十大酒局之第七:東晉新亭會
西晉末年
,中原經(jīng)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后
,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遣
,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
,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
,雖一時安定下來卻經(jīng)常心懷故國
。每逢閑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嘆道:“風(fēng)景不殊
,舉目有江河之異
。”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夷手
,一時家國無望
,紛紛落淚
。為首的大名士王導(dǎo)立時變色,厲聲道:“當(dāng)共戮力王室
,克服神州
,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
!”眾人聽王導(dǎo)這么說
,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
。
這里的江河之異
,是指長江和洛河的區(qū)別。當(dāng)年在洛水邊
,名士高門定期聚眾舉辦酒會
,清談闊論,極興而歸
,形成了一個極其風(fēng)雅的傳統(tǒng)
。此時眾人遙想當(dāng)年盛況,不由悲從中來
,唏噓一片
。王導(dǎo)及時打消了北方士人們的消極情緒。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會
。后世詠嘆國破家亡的詩詞歌賦里常常見到的“風(fēng)景殊異”
、 “新亭會”、“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