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里學習歷史時,我們只能獲得有限的歷史知識。實際上,歷史是一個廣闊無邊的海洋,里面蘊含著無限的故事和奇聞異事。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關(guān)于從賣草鞋到建立蜀漢 劉備是如何做到的的歷史內(nèi)容,來探索這個海洋中的一部分歷史。
其次是人和這對劉備來說也非常重要。劉備沒有曹操和孫權(quán)那種皇室的背景,只能靠真誠來贏得人心。加上劉備以仁義而著稱,大家也都愿意為他效勞。這是劉備無法偽裝的,要裝一輩子也太難了。此外,劉備非常擅長辨識人才和善于用人,基本上能將每個人安排到最適合的位置,發(fā)揮出100%的能力。所以很少有人叛逃蜀國,盡管大家也知道蜀國實力不是最強的,但愿意為劉備賣命。
第三是劉備具備自知之明,早期他并不強大,懂得避開對手的鋒芒,只在必要的時候展示自己的實力。盡管早期劉備經(jīng)常被曹操追殺,但最終還是活了下來。劉備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困苦,這磨練出了他堅韌、不放棄的精神,并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驕傲。正是這些經(jīng)歷塑造了劉備的帝王氣質(zhì)。
可以說劉備的成功來自于地利、人和、自知之明等多方面的因素。他懂得抓住機遇,善于利用資源,與人和睦相處,并且有著謙遜與堅韌的品質(zhì)。正是這些特質(zhì)和策略使得劉備能夠創(chuàng)立蜀漢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杰出君主。
四是劉備有自知之明,早期自己還不厲害的時候懂得避其鋒芒,該出手的時候才會顯露刀鋒。雖然早期劉備經(jīng)常被曹操到處追殺,好歹最后還活了下來。劉備創(chuàng)業(yè)前期吃了無數(shù)苦頭,這也鍛煉出了他堅韌、不放棄的精神,而且時刻提醒自己不驕傲,是這些經(jīng)歷造就了劉備的帝王性格。
以上是本文關(guān)于從賣草鞋到建立蜀漢 劉備是如何做到的的所有內(nèi)容了。如果你對歷史人物感興趣,還希望了解更多關(guān)于歷史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話,我們強烈推薦你關(guān)注我們。
昭烈帝劉備
(公元160~公元223年)
在位時間:公元221~公元223年
曾用年號:章武
謚號:昭烈帝
廟號:無
安葬地:不詳
公元160年,劉備出生。
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爆發(fā)。
公元208年,劉備與孫權(quán)合作,在赤壁大敗南征的曹操,天下三分的局面初步形成。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是為昭烈帝。
公元222年,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結(jié)果被打敗。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逝。
劉備能從一個賣草鞋的漢王朝皇室遠親,成為割據(jù)一方的軍閥,最后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是與他的用人策略分不開的。在中國歷史上,時期出現(xiàn)的人才是任何歷史時期都無法比擬的,劉備既無曹操一代梟雄的政治家謀略,也無孫權(quán)割據(jù)江東的根據(jù)地,但卻能以一介布衣而三分天下,所依靠的,僅僅是一哭二賴三義氣。
他的一哭,乃是世間一絕,他先哭得謀臣諸葛亮,再哭得荊、益之地,三哭逼得諸葛亮不敢有廢劉禪而代之的非分之想,以哭取天下,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而他的賴,也是非常有名的,他先是賴陶謙,得到下邳以棲身,后來又賴魯肅,逼得東吳無法討回荊州。唯一失敗的,也許就是他的意氣用事了,他雖以義字得到關(guān)羽、張飛兩員猛將,但也為這兩員猛將的死而放棄了“聯(lián)吳抗曹”的立國方針,盡出全國之兵伐吳,結(jié)果被陸遜燒個一干二凈,使得劉備自己憂郁而死,也使得蜀漢從此衰落,無力再取中原,最后率先被滅。劉備用人之術(shù),可謂是人中之精,但就因為自己講義氣,結(jié)果害了自己,也害了蜀漢,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惜之,哀之!
在漢朝末期,像劉備一樣有背景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是只有劉備一人成功了。這說明背景雖然對他的成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并不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說他的寬厚是他最大的特點的話,那么他禮賢下士則是他成功路上的基石,要不是有著張飛關(guān)羽還有諸葛亮的幫忙,劉備很可能是個一事無成的底層人物。
可能大家理解不了古代貴族的那種優(yōu)越感,一般皇親貴胄根本不會在意底層人們的感受。別說那些沒有名氣的人了,就算是臥龍雛鳳,他們也不會和顏悅色,他們會認為你來幫助貴族是你的榮幸,或許根本不會想諸葛亮還會拒絕他。而劉備這種地位的貴族(雖然不知道劉備劉皇叔的身份是不是真的),根本不會正眼瞧那種“深山隱士”。
而劉備的禮賢下士、三顧茅廬,沒有把自己的身份擺得很高,沒有利用自己身份的優(yōu)勢去強迫諸葛亮。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諸葛亮的“調(diào)皮”,所以諸葛亮才會這么感動。而劉關(guān)張的桃園結(jié)義更是人家低調(diào)的結(jié)果,關(guān)羽不用說,農(nóng)民出身在家鄉(xiāng)殺了人才出來逃荒,而張飛還好點,算是個地主吧。
而那個時候,貴族和農(nóng)民結(jié)拜,就算是落魄的貴族也是很難想象的。而劉備做到了,這才是劉備真正的能力,正是因為沒有能力,將會對自己有幫助的人捧得很高,讓別人覺得你很禮賢下士,所以劉備手下才會有那么多能人。而劉備不僅會拉攏人,能人善用也是劉備的“特點”之一。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因其刺殺董卓成名,隨后成立義軍討伐董卓,后來與袁紹決戰(zhàn),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成為了當時世上最大的諸侯。而東吳,在孫堅死后傳給了孫策,孫策也沒活幾年就被刺客刺殺,隨后孫權(quán)統(tǒng)領(lǐng)了江東,依靠著哥哥父親建立下來的基業(yè),也成為了一方的霸主。眾所周知,蜀漢的劉備,早年只是一個賣草鞋的小販,卻最后奪取了西川,建立了蜀漢王朝,那么劉備究竟是依靠著什么建立的蜀漢王朝呢?小編分析出以下幾點。
其一,漢室后裔的身份。在三國時期,不論什么都講究名正言順,造反也得有個正義的名號。劉備的身份大家都熟知,是中山靖王之后,說白了就是皇親國戚,但是家道中落,自己就混成了一個賣草鞋的,所以,劉備有著這一身份,自然追隨于劉備的人就會多。
其二,高舉復興漢室的義旗。都知道劉備是仁義之君,在起義之初,就是舉著復興漢室的義旗,全天下都知道有個劉皇叔想救皇帝于水火之中,也都知道劉備的名義是匡扶漢室,所以天下之人也覺得劉備此人忠肝義膽,在大漢王朝這樣的情況下,還忠于漢室江山。
其三,劉備的嘴,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說起劉備的嘴,那真是厲害,也可以說劉家的嘴都厲害。就連開國皇帝劉邦也是如此,劉邦依靠著這張嘴,讓韓信為其打天下,最后還把韓信置于死地。不得不說,劉備的嘴巴同樣厲害,能說會到,善于籠絡(luò)人心,這一點,從張飛丟徐州,要自殺,劉備就在旁邊說,要死一起死,忘記咱們的誓言了嗎?還有趙云救阿斗回來,劉備這么一摔,反而去心疼趙云,說了一些肉麻的話,感動的趙云稀里嘩啦的。
綜合上述來說,一個賣草鞋的劉備能成功,絕非偶然,在青年之時的劉備,各路英雄豪杰都愿意與其交朋友,都覺得劉備是胸懷大志能成大事之人,所以說,王者絕非偶然。
主要是四點:
1、充分利用其皇族后裔身份
劉備雖然窮困潦倒,靠編草鞋為生。但是,他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而且是當今皇帝的皇叔。他在任何時候,都對自己的身份高調(diào)標榜。這樣高調(diào)標榜的好處:
(1)讓人覺得他是真命天子。古代諸侯起事或者農(nóng)民起義,都會去尋找皇族的后代來當頭領(lǐng),就像陳勝吳廣找扶蘇、項燕當頭領(lǐng),吳三桂找朱三太子當頭領(lǐng)一樣。只有這樣的人,大家才會跟隨他。
(2)讓他的行為充滿正義性。三國時期,其行為有正義性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劉備。曹操是幫皇帝平定天下,劉備則是幫他皇家掃清六合。不過曹操卻有很多人罵他是“曹賊”,說他壓迫皇帝。劉備則很少有人說他做得不對。
2、劉備以“仁愛”為旗幟
照理說,亂世需用重典。只有強力攻擊,才能夠做大做強。比如項羽,比如三國時期的孫策。但是劉備卻反其道而行之,他講仁義,他要保護老百姓。曹操追擊他的時候,有很多老百姓主動跟隨他,他明知道這樣走不快,也不愿意把老百姓丟棄。
劉備以“仁義”為旗幟的做法,讓他更具有真命天子之相,讓他獲得士人及百姓的一致認可,聚攏了不少人才。
3、劉備很重視人才
劉備和曹操一樣,都非常重視人才。
關(guān)羽和張飛,在當世號稱萬人敵,但是在劉備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就對劉備誓死相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傳為千古佳話。
劉巴最初瞧不上劉備,追隨曹操而去。后來劉備獲得荊南三郡的時候,他又去投奔益州的劉璋。后來劉備又獲得益州,同時俘獲了他。劉備依然不計前嫌,讓他制定《蜀科》這樣的法律條文。后來還讓他擔任尚書令(相當于宰相)。
劉備不但重視人才,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做到人盡其才。這一點,他就遠遠超過袁紹。
袁紹也是很重視人才的,四處求才。但是他搜羅來后,卻不能用。劉備卻做得非常好。比如魏延,當初大家都覺得該用張飛鎮(zhèn)守漢中,劉備卻給了魏延,而且魏延干得很好。
4、劉備能充分利用各種關(guān)系
最初劉備在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那里四處漂泊,大家都曉得他不是凡人,都想把他搞掉。但是最后他滑了過來。這就是他能充分利用各種關(guān)系的表現(xiàn)。
他奪得益州后,益州的豪強其實對他是很不滿的,覺得他是外來戶。但是劉備能夠充分地利用各種關(guān)系,把益州搞得服服帖帖。他在世的時候,益州基本上沒出過什么事。
擴展資料:
劉備不像曹操、司馬懿,官二代出生,天然擁有一些政治資本。劉備不過是個窮賣草鞋的,對外宣稱是中山靖王之后,實際上是不是也很難說。大概實在找不到往臉上貼金的辦法了,只有這個法子最能蒙混過關(guān),讓人無法考證。
董卓禍亂朝綱,群雄并起組建討董聯(lián)盟。劉備沒有一兵一卒,就帶著倆兄弟老關(guān)和老張,也要去參加討董聯(lián)盟。結(jié)果吃了閉門羹,惹來一通的譏諷。要不是曹操幫忙說兩句話,恐怕連討董聯(lián)盟的末席也坐不上。
按常理來說,劉備好歹也算是功臣,那這以后就要走上人生巔峰了。不然!劉備注定是要過顛沛流離的生活的,先后投靠過陶謙、呂布、曹操、袁紹等人,寄人籬下,手無寸土,流離四方……
劉備匡扶漢室恢復大漢榮光的理想,一次次被現(xiàn)實的冷水所澆滅,劉備卻又總是如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一次次站起來。雖然顛沛流離,雖然手無寸土,雖然屢被潑冷水,但就是不肯認輸,只要沒死,就要干到底!
劉備的一生注定是悲情的,歷史上真正的英雄往往都是悲情的。從某種程度上講,劉備就像切·格瓦拉一樣,有著是堅定的信念,有著遠大的理想,一旦堅定就會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態(tài),直至死亡。
參考資料:-劉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6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醉打金枝典故出自哪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