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的權力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近些年清宮劇是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描述了清朝皇帝后宮的生活。對于皇帝來說,后宮佳麗三千是自然而然的。不過歷史上妃子多的都是昏君,沒有哪一個明君是沉迷美色的。清朝皇帝在前部分還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康熙和乾隆。
大部分清宮劇也都是與乾隆、雍正有關系,這時候的清朝發(fā)展到達了巔峰。宮斗劇中,讓人們熟悉了清朝的后宮制度,同時大部分嬪妃都是以皇貴妃的身份,去與皇后進行爭奪的。不過歷史上的皇貴妃可沒有這么的膽量。皇貴妃只是一個頭銜。
清朝因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王朝,是少部分人統(tǒng)治大部分人,清朝的開國君主在剛入主中原的時候,看到了明朝是由于朝內的腐敗,帝王的驕奢淫逸,沉溺于女色而導致亡國,那么看透這些,清朝的老祖宗為了更好地統(tǒng)治剛剛建立的清朝,就立下了很多細致的規(guī)矩,上到國家大事,小到皇帝私生活。這也就是所謂的清朝“祖制”。
而清朝各代皇后就是靠著這些祖制,在紫禁城享受著這莫大的權力。所以皇帝在后宮的有些事都得服從皇后的管理,比如皇帝臨幸妃子時,由誰侍寢,都是由皇后安排的。臨幸妃子前的綠頭牌必須有皇后的鳳印,否則私自侍寢的嬪妃會被視為偷情,而皇后可以對那些勾引皇帝荒廢朝政的妃子,執(zhí)行杖責。
但是清朝自愛進一步的完善,康熙的時候就規(guī)定,皇后和皇貴妃各一人,從這里就能看出來,皇后和皇貴妃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這個權力也只是僅次于皇后的,那些個嬪妃想要和她作對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所以在看電視的時候,看見這樣的情節(jié)忽略就行。
嬪妃的變動其實還是很大的,而且說白了,皇后是正妻,剩下的這些都是妾,但是妾的等級是不一樣的。但是皇后要是不在的話,皇貴妃是可以暫代皇后的職權的,等到下一任皇后的出現(xiàn)再歸還這個權力,而且皇貴妃的人選一般都是皇上自己定的,也是和皇上最親近的人。不像選后或者是廢后,這都是一件大事,都得聽從各方的意見,畢竟皇后也是國母。
所以,在偌大的宮廷之中,有時候皇后可能還不受尊重,因為皇后有可能得寵、也有可能不得寵,因此權勢、風頭盛的是皇帝最寵幸的妃子,這時的皇后就成了擺設。但是,太后無論如何都會受到尊重,因為她不但不會與后宮嬪妃爭風吃醋,而且還是皇帝都要聽命于的人。所以在后宮中,嬪妃們往往都會故意討太后的歡心,以使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寵愛更長久些。
所以,如果硬要比一下古代的太后和皇后哪個的權利更大,也要看是哪個朝代的皇后與太后了。而就一般情況來說,皇后更有實權一些,但卻不敢見動搖或僭越太后的地位!因此,真正母儀天下、統(tǒng)領后宮的女人,要看皇帝最器重的是誰的了!
側皇后大。
皇后是皇上的正妻,是后宮中權力最大的女人,而皇貴妃只能算是一個側室,雖然權力也很大,但也還是在皇后之下?;屎竺Q自秦漢沿用至清末?;屎笤诤髮m的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而且每一位皇后幾乎都是出身名門望族的,身份十分尊貴。
皇后的地位
皇后的產(chǎn)生需經(jīng)過皇帝冊立。冊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詔告天下,普天同慶,同時還有一項正式隆重的立后儀式。
若是皇帝在登基前已有正室,則通常不另擇人選,直接將正室納入后宮,并冊立為皇后,但也有皇帝是先將正室納入后宮,并先冊封為嬪妃,待日后再進行擢升為皇后。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都是講究一夫多妻制,而皇帝的后宮更是有非常多妃嬪。而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皇帝選妃納妾,充盈后宮,不再是憑借皇帝的喜好來篩選,而是結合當時的政治局勢,然后把一些威望較高的大臣的女兒娶回后宮,然后利用她們家族的權利,來使國家的統(tǒng)治變得更加牢固。
而后宮也有如同前朝一樣的等級制度,從西漢開始,后宮的等級制度就一直延續(xù)。而到了清朝,作為一個不是漢族人建立的朝代,后宮也慢慢形成了如同漢王朝一樣的妃子等級制度。
清朝后宮制度的發(fā)展
自努爾哈赤開始進攻明朝建立后金,皇太極建立清朝之后,清朝的等級制度就慢慢的出現(xiàn),而一些國家的制度也隨著清朝建立的時間越來越長,而變得更加完善。從后宮妃子的等級制度的完善,就能夠看出來。
清朝屬于女真族部落建立的,由于女真族和漢族的地域和風俗都不同,所以皇帝的后宮位分的叫法也不同。在努爾哈赤時期,后宮的等級制度幾乎沒有,所有的地位排序都是靠數(shù)字排列,而當時的所有妃子幾乎都被稱為"福晉"和"格格"。
自皇太極繼位之后,后宮的制度在不斷的完善。當時的后宮之中有一個宮殿名為中宮,位于皇帝后宮的中心位置。皇太極認為這個地方是最容易夠了解宮中事物的地方,于是就把這個地方設立為后宮之首的宮殿,而在這個宮殿的妃子就被稱為中宮福晉。而中宮的東西兩側也分別有兩個大的宮殿,被稱為東宮、次東宮和西宮次西宮,這里面住的妃子被稱為東、西宮福晉。而東、西宮福晉和次東、西宮福晉。前者地位僅次于中宮福晉之下,而后兩者地位在前者之下。
清朝入關之后,順治皇帝有一名非常寵愛的妃子,名為董鄂氏。她被順治皇帝破格提升到了皇貴妃的位置。為了不讓董鄂氏的地位遭到清朝大臣的反對,于是他決定沿用明朝的后宮等級制度。但是當時清朝剛剛入關,滿族和漢族的沖突較大,所以順治帝提出這個制度之后,很快就被大臣們否定了。
到了康熙時期,清朝對中原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成熟,滿族和漢族的矛盾慢慢減少,所以這個時候康熙皇帝就再次沿用漢族朝廷的后宮制度。把后宮分為三個等級:皇后為后宮之首,是皇帝的妻子;皇貴妃、貴妃、妃子和嬪是嬪妃等級,等同于皇帝的妾室;而之下的貴人、答應等都如同通房侍女的性質一樣。
皇貴妃名義上是副后,但地位和皇后差距很大
皇貴妃的位分是僅次于皇后之下的,如果沒有皇后,皇貴妃還可以充當副后的權力來掌管六宮。但是在皇后還在位之時,皇貴妃的權力是遠遠不如皇后的。
皇后的人選都是通過大臣們和皇帝商議而選出來的地位尊貴,而且賢良淑德的人。她不不僅僅需要掌管后宮,還需要有母儀天下的胸懷。而皇貴妃就不同了,皇貴妃不能掌管六宮,她只是妃嬪之首,更不能母儀天下。而且妃子晉升皇貴妃,有三個可能,一是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寵愛;二是因為皇后去世,無人掌管六宮;三是因為一些妃子死前,被封為皇貴妃沖喜。所以皇貴妃的地位遠遠不如皇后的地位高。
除此之外,皇后和皇貴妃的禮節(jié)更是不同。傳聞皇后如果過生日,皇貴妃必須立在皇后的左右服侍,從宴會開始到結束,不能夠離開。而且皇貴妃在向皇上和太后行大禮之后,還要用同樣的規(guī)矩向皇后行禮?;实刍蚧屎蟮竭_皇貴妃的寢宮之時,皇貴妃需要出門迎接,走的時候還需要出門相送。
皇后和皇貴妃的待遇不同
作為皇帝后宮的妃子,每年都會有年例,而兩者的年例相差較大。皇后的年例一般都是由太后親自放發(fā),有1000兩白銀,而皇貴妃的年例則是由皇后分發(fā),只有800兩。而其中相差的兩百兩足夠普通百姓一家一輩子的開銷。所以差距還是很大的。
在皇帝對嬪妃的賞賜中,也能夠看出差距?;屎笠淮伪毁p賜的有90兩黃金,900兩白銀,還有一些名貴的絲綢布料。而皇貴妃卻沒有黃金和白銀,只有一些布料,而且質量還和皇后不同。
在吃食方面,皇后一天吃的量中,皇后要比皇貴妃多出豬肉四斤、雞一只、新梗米三合、白面兩斤八兩、白糖五兩、核桃仁一兩。日復一日,皇后和皇貴妃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
由此可見,皇貴妃雖然尊貴,名義上形同副后,但是在權力、地位、禮節(jié)、待遇方面,是遠遠不如皇后的,而名義上更只是皇帝的妾室而已?;屎蟮拇鲞@么好,也難怪有很多妃子機關算計也要爭上皇后之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2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