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八拜之交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人素開都比較喜歡拜把子,拜兄弟,只要交情夠深,那么就可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兒他們向自己的外人介紹自己兄弟的時候也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八拜之交”。那么這個“八拜之交”所謂的“八拜”到底指的是哪八拜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釋解釋吧。
八拜之交第一交:知音之交。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講的是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相傳晉國上大夫俞伯牙在出使楚國期間,因在漢陽江口遇到風(fēng)浪,所以被迫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fēng)浪漸漸平息后,伯牙帶著自己的琴在山上彈了起來。路過的鐘子期聽得如癡如醉,并說出了伯牙彈的曲子和他所使用的古琴。伯牙大為驚嘆,將鐘子期引為知己,二人結(jié)拜為兄弟。
伯牙在離開時,與鐘子期約好,次年中秋時分再次相聚。結(jié)果等時間到來后,伯牙卻久等不到鐘子期。伯牙向人一打聽才知道,鐘子期因染病身亡。伯牙因世間再無知音,在鐘子期墳前彈完《高山》后,砸毀了自己的琴。人們?yōu)榱思o念他們的友情,便在他們相遇的地方修了一座古琴臺。因此二人的友情被稱為“知音之交”。
八拜之交第二交:刎頸之交。這個故事說的就是廉頗與藺相如了。當年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完璧歸趙,又在澠池相會上保全了趙王的臉面,所以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官位為廉頗還高。廉頗為國家出生入死,心里自然不服氣,所以便處處找藺相如的麻煩。但藺相如卻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不與廉頗進行爭斗。廉頗得知此事后,倍感慚愧,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負荊請罪。二人也終于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八拜之交第三交:雞黍之交。相傳在東漢時期,山陽郡金鄉(xiāng)縣有一對至交好友,分別名為范式和張劭。二人在回家時約好了兩年后會面的時間,范式說他會去京城拜訪張劭的父母,看望張劭的孩子。張劭則表示到時會等他。等到日子快要來臨時,張劭讓母親早早準備好酒食。母親問:“都分別兩年了,又相隔千里之外,你就這么相信他?”張劭說:“巨卿(范式的字)是個講信用的人,一定會遵守諾言。”后來范式果然如約趕來。
等到張劭病重即將過世時,一直想見范式一面,但因為范式公務(wù)繁忙未能如愿。在張劭下葬當天,棺槨一直不肯進墳?zāi)埂>驮谶@時,范式從千里之外趕了過來。原來張劭已托夢給范式,希望能見最后一面。后來范式對張劭的靈柩進行了跪拜,并說:“元伯,你可以走了?!睆堐康墓讟。@才被抬進了墓地。
八拜之交第四交:舍命之交。在西漢時期,燕人左伯桃與羊角哀,結(jié)伴去見楚元王劉交。結(jié)果行至半路時遇到了風(fēng)雪天氣。他們穿得都很單薄,糧食也快吃完了。為了讓羊角哀活著走到楚國,左伯桃將自己的衣服和糧食都讓給了羊角哀,他自己選擇了自殺。羊角哀在楚國當上高官后,左伯桃給他托夢,說是希望給自己遷墳。羊角哀細問之下才得知,原來是荊軻的魂魄在欺負左伯桃。為了給兄長助陣,羊角哀毅然自盡于左伯桃墳前。
八拜之交第五交:生死之交。此典故最早出現(xiàn)在元朝鄭德輝的《縐梅香》中:“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zhàn),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jié)為生死之交?!?/p>
八拜之交第六交:管鮑之交。管仲與鮑叔牙都是齊國的政治家,他們雖然興趣相投,但選擇追隨的主公卻不同。管仲選的是齊僖公次子公子糾,而鮑叔牙選的時齊僖公三子公子小白。為了防止公子小白回國繼承國君之位,管仲還曾射殺公子小白。后來公子小白即位,成為齊桓公,打算殺管仲泄憤。正是因為鮑叔牙的死命相諫,管仲才活了下來,而且還成為齊國的重臣。
八拜之交第七交:忘年之交。這說的是三國時期禰衡與孔融的故事。禰衡因文采斐然,所以養(yǎng)成了恃才傲物的性格。他誰都看不起,卻與兩個人相交。這兩人,一個是孔融,另一個是楊修。當時孔融已經(jīng)40多歲,而禰衡才年僅20歲,所以他們成為忘年交??兹跒閹椭约哼@位“小朋友”,曾多次向曹操舉薦。但禰衡卻因口不擇言,最終被人所殺。
八拜之交第八交:膠膝之交。據(jù)《后漢書》記載,在東漢時期,豫章郡有兩位品行高尚的君子,這兩人名為陳重和雷義。兩人十分要好,如膠似漆。雷義被舉薦為秀才后,想把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他就假裝發(fā)瘋辭去功名。后來朝廷同時征召二人,他們才一同赴任。當雷義官司纏身后,陳重也辭去官職,進京面圣,為他辯解冤屈。因此當時的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p>
八拜之交是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和生死之交。 以上八種均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交朋友習(xí)俗,后來被世人稱之為禮節(jié),如今又被稱之為朋友之間八種不同的交情。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三國時代,孔子二十世的孫孔融喜歡文學(xué),博覽了許多書。彌衡從小就有文才,擅長辯解,只有贊譽的人才有孔融?!逗鬂h書?文苑列傳?彌衡》:?融亦深愛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彌衡20歲時,孔融已40歲,盡管年齡差距很大,但他們?nèi)の断嗤?,于是成為了知己的朋友,完成了跨年齡的忘年交往。有道是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兹诤蛷浐獾耐杲桓嬖V我們,交朋友,身份、地位和年齡都不重要,只要心上志趣相投,就可以稱為知己朋友。
刎頸之交,廉頗與藺相如。
戰(zhàn)國時代,趙國藺相如受到趙王的派遣,攜帶著稀世的和氏璧對秦國出訪。他憑借智慧和勇氣,安全的回到了趙王身邊,得到了趙王的贊賞,封了大夫。廉頗非常不高興。他認為自己勇敢善戰(zhàn),為趙國在前線拼死殺敵,理應(yīng)是趙國的第一功臣,而藺相如只是憑借一張嘴,竟然官自己還大。廉頗不服氣,決心好好侮辱他。藺相如知道以后此事以后并沒有與廉頗套套說法。而是對廉頗說我們倆都是趙王的忠實部下,不要因為這點小事耿耿于懷而不顧國家的危亡。廉頗聽后自愧不如,親自上門負荊請罪。從此兩人便成為了好朋友。
舍命之交,角哀與伯桃。?
戰(zhàn)國時期,左伯桃和羊角哀兩人相識,一起去楚國見楚莊王,途中遇到大雪天氣,那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左伯桃為了讓羊角衰能夠順利度過嚴寒,到達楚國,便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卻在樹上上吊自殺了。這個故事流傳到后世,后來都將友情深厚的好友稱之為?羊左?。?
古代的“八拜之交”是結(jié)拜的一種,指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兩個人,互相欣賞對方,結(jié)義為異性兄弟,舉行的一個儀式,古代人的儀式感是非常強的。八拜之交應(yīng)該是指結(jié)拜雙方行行八拜之禮,結(jié)為異性兄弟。以后患難與共,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就像親兄弟一樣。結(jié)拜是友情的升華,而在結(jié)拜中,“八拜之交”是規(guī)格最高的結(jié)拜,是一種將友情升華至親情,可以說是一種是非穩(wěn)定的社會關(guān)系。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貫穿在里面,“八拜之交”的雙方可以無條件相信對方,為了對方可以付出很多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八拜之交”有一個典故,宋朝時候,文彥博聽別人說,李稷為人很傲慢,便想挫一挫李稷的銳氣,李稷的父親是文彥博的門生,李稷是晚輩,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文彥博來京,特意前來拜會,文彥博卻讓他在大廳等了很長時間,見到李稷之后,文彥博說道:“你的父親是我的門生,你就對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輩分低,向文彥博拜了八拜。
那么八拜之交指的哪八拜呢。我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每一拜里面都由一個故事。第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春秋時期,楚國的俞伯牙琴藝十分高超,一次伯牙撫琴,樵夫鐘子期聽的十分認真,伯牙彈奏贊美高山的曲子,樵夫能聽懂。兩人視為知音,后來子期去世,伯牙在子期墳前彈奏了最后一曲,琴斷不再撫琴。
第二拜:廉頗相如刎頸之交。廉頗是趙國大將,戰(zhàn)功卓著。藺相如是趙國宦者令繆賢的舍人。因為“完璧歸趙”功勞卓著,被封為上卿。官位比廉頗還高。對此廉頗不服,藺相如為了大局,遇上了廉頗就退讓躲避,廉頗慚愧萬分,他脫掉上衣,背上荊杖,請人引領(lǐng)著他到藺府謝罪。兩人終于結(jié)為至交,成了生死與共為對方刎頸而無悔的朋友。第三拜:陳重雷義膠漆之交?!|漢的陳重與同郡雷義結(jié)為知交。兩個人年輕時結(jié)為好友,一生相互扶持,相互關(guān)心,被后人稱贊,兩個人都是君子,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第四拜,元伯巨卿雞黍之交。范巨卿和張元伯是朋友,兩人在太學(xué)約定日期二年見面。到了約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后來張劭得了重病,非張劭臨終時,嘆息說:“遺憾的是沒有見到我的生死之交?!狈妒胶鋈粔粢娏藦堐?,恍然睡醒,穿著喪友的喪服,去趕吊唁說:“走了元伯,死生異路,從此永別。”參加葬禮的人,都為之落淚。范式住在墳?zāi)古员?,為他種植了墳樹,然后才離開。
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戰(zhàn)國時左伯桃與羊角哀結(jié)伴去楚國,不中遇到了大雪天氣,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很少。左伯桃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第六拜:劉關(guān)張生死之交。劉關(guān)張?zhí)覉@結(jié)義的故事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的。三個人在桃園結(jié)義,以后患難與共,生死相依,開創(chuàng)了蜀國的天下。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鮑之交。管仲年輕的時候,家里很窮,鮑叔牙經(jīng)常幫助他。齊國的國王想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推薦管仲來當宰相,自己做他的下屬。人們贊美鮑叔能成人之美。后來,大家在稱贊朋友之間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第八拜:孔融禰衡忘年之交。禰衡和孔融兩個人互相欣賞對方的才華,結(jié)交為好友時時候,禰衡未滿二十歲,孔融已經(jīng)快五十歲了。兩個人不顧年齡差距結(jié)為忘年之交。
? ? ? ?說起“八拜之交”中的“八拜”指的是俞伯牙、鐘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頗、藺相如的刎頸之交,陳重、雷義的膠膝之交,張元伯、范巨卿的雞黍之交,羊角哀、左伯桃的舍命之交,劉備、張飛和關(guān)羽的生死之交,管仲、鮑叔牙的管鮑之交,孔融和禰衡以及范云和何遜的忘年之交。
? ? ??在中國宋代,徽宗時期著名文人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國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yīng)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xùn)他不可?!?/p>
? ? ? 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后,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后,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 ? ? ?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 后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jié),舊時也稱異姓結(jié)拜的兄弟。
? ? ? ?后來《紫釵記·吹臺避暑》中有:“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痹秲鎏K秦》中有:“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p>
? ? ? ? 《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中也有:“與小生同郡同學(xué),當初為八拜之交。”從這些說法中不難看出,八拜之交無疑是結(jié)拜兄弟的最重要禮儀。
? ? ? ?我們通常說的結(jié)拜也成義結(jié)金蘭,俗稱拜把子,這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一種儀式,指的是沒有血緣的兩個人結(jié)成為異姓兄弟。其實我們大家受的是三國桃園三結(jié)義的影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5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