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砬Ю镒邌悟T到底是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千里走單騎這個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故事的主角自然就是 大名鼎鼎的關羽了。不過我們也知道,在《三國演義》里面,其實有很多事情都是虛構的,或者是換了一個主角,而千里走單騎其實就是作者換了一個主角,真正做到這件事情的,根本不是關羽,而是另外一個被嘲諷了千年的老將,你知道他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關羽虛構的故事
眾所周知,關羽一生充滿了傳奇,其中一個就是千里走單騎。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但為了追隨劉備復興漢室,毅然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一路艱辛風霜撲面,最終來到劉備身邊,突出了關羽的“忠、義”無雙。
然而,這只是《三國演義》中的橋段,正史上的“千里走單騎”,實際不是關羽,而是這個被人貶低嘲諷千年的蜀漢老將!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zhàn)敗被擒,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三國志·關羽傳》:“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p>
關羽原本是中郎將,但作為敗軍之將,曹操卻非常重視,將他提拔為偏將軍。在正史中,關羽在曹營時間不長,大概只有幾個月,主要記載了三點:一是與張遼、徐晃等關系最好,二是力斬顏良,文丑不是關羽所殺,三是曹操禮待之。
在陣斬顏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為人,想讓關羽留下了打拼江山,于是派與關羽關系很好的張遼摸底,但關羽對張遼嘆息,“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鄙碓诓軤I,關羽卻還是說的非常直白,這就是耿直的關羽。
張遼如實告之曹操之后,曹操卻感慨關羽有情有義,“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盡管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換一個心胸狹隘之人,可能就會考慮弄死關羽,免得留下后患。這就是寬容的曹操,不僅沒有殺心,反而更欣賞關羽。
這一年,袁紹命大將顏良等人進兵白馬(今滑縣),自率大軍進屯黎陽(今??h東),向曹操發(fā)動進攻,官渡之戰(zhàn)正式爆發(fā),隨即關羽陣斬袁紹大將顏良,兌現(xiàn)了“當立效以報曹公”的承諾。根據(jù)《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操預感關羽將去,于是立即厚賞關羽,封關羽為漢壽亭侯,希望關羽留下。但關羽去意已決,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一封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彼各為其主,勿追也”,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單騎”。
由此可以看到,所謂關羽“夜讀春秋”、“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除了斬顏良確有其事之外,其他都是民間文學的虛構。
2.真實的歷史如何
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與袁紹兩軍相對,相隔不過數(shù)十公里,而劉備就在袁紹營地。
既然曹操認為“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也就不存在“過五關、斬六將”,關羽幾乎可以一路走直線到劉備營地,又何談“千里”?另外,關羽離開曹營,應該還帶著劉備妻子甘氏和麋氏,因為曹操之前“獲其妻子”,而后來甘氏又生下劉禪,所以關羽應該帶著甘氏和麋氏一起離開。
《三國演義》中,關羽先在東嶺關殺孔秀,再在洛陽城殺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殺卞喜,過滎陽殺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這條路線極為混亂,缺乏地理知識邏輯,其中洛陽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官渡之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所以,難怪后世學者認為羅貫中缺乏地理知識。
從正史中來看,關羽曹操都是一時俊杰,關羽忠義無雙,而曹操更是氣度非凡,能夠放走關羽這個明日敵人,可見曹操心胸氣魄,手下能夠大批俊杰為他效力不是沒有原因的。
盡管關羽千里走單騎是虛構,但三國時期,還真有一次千里走單騎,主角是“蜀中無大將”的廖化。
3.真正千里走單騎的主角
廖化,本名廖淳,字元儉,出身沔南世族,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南漳縣)人。前將軍關羽辟為荊州主簿,相當于辦公室主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關羽兵敗遇害,廖化亦歸入孫吳?!度龂尽飞嫌涊d寥寥幾筆,所謂“羽敗,屬吳”,實際情況可能是關羽戰(zhàn)敗之后,荊州大小官員紛紛投降,廖化無奈只能隨大流投降。但廖化忠于劉備、忠于漢室,身在吳營心在漢,總想逃到益州去。
然而,廖化想要逃回劉備身邊,可謂困難重重:一是路途遙遠,從荊州江陵(關羽大本營,被東吳占領)或公安到成都,大約有千里之遙,中間還有數(shù)百里東吳控制區(qū),二是廖化是蜀國投降高官,自然會被東吳嚴加看管,如何騙過東吳是個問題,三是廖化還有一個“累贅”,這就是他的老母親,一人逃都很困難,帶一個老母的難度更是翻倍。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中記載的非常簡略,“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廖化靠炸死騙過東吳上下,然后就與老母晝夜西行,至于其中實際過程可能艱險無比。
從感動古人角度來看,廖化的詐死千里走單騎,肯定不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來的轟轟烈烈,但深究之下,廖化卻比關羽更令人感動,因為關羽體現(xiàn)的是“忠義”,而廖化版的千里走單騎除了體現(xiàn)忠義之外,還多了一個“孝”,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境界超過了關羽。
章武二年(222年)春,劉備親率諸將東征孫吳,在秭歸與廖化相遇。劉備對廖化回歸非常感動,“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隨后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參與夷陵之戰(zhàn)。
史書沒有記載廖化在夷陵之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但從他后來“別督”這一官職來看,劉備應該認同他的軍事才能。諸葛亮時代,廖化職務是丞相參軍,后來又 “后為督廣武,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領并州刺史,封中鄉(xiāng)侯”,足見廖化能力不俗。
《三國志·后主傳》中記載,“六年夏,魏大興徒眾,命征西將軍鄧艾、鎮(zhèn)西將軍鐘會、雍州刺史諸葛緒數(shù)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輔國大將軍董厥等拒之”,當時廖化已經(jīng)年過70了,卻還派上前線去抵御鄧艾,所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應該貶低的是蜀國,褒獎的是廖化,而廖化不是我們印象中可有可無、能力平庸的一員老將。
關于廖化的眼光,《漢晉春秋》中記載了他對姜維的評價,可謂一語中的。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維率眾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指出“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說的就是姜維。智謀并未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要弱,但用兵卻沒有滿足,這樣的話怎么能夠生存下去呢?”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維在“侯和”(地名)被鄧艾擊敗,退軍駐扎于沓中。姜維掌權之后,一連11次北伐,卻幾乎都是失敗而歸,對蜀國打擊和消耗不可謂不大,但問題在于姜維對手和蜀國力量都比不過魏國。
可以說,無論是廖化千里走單騎中的“忠義孝”,還是軍事才能,廖化都是三國時代一個嚴重被低估的將軍。263年冬,奉劉禪之命,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鐘會投降。264年春,廖化與宗預一起向內(nèi)遷移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廖化年齡是個謎,但根據(jù)宗預在261年所說“吾等年逾七十”來看,廖化應該70多歲,可能接近80歲,演義中“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描述也算符合歷史。
演義故事中,千里走單騎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后世稱為?武圣?的關羽,關云長。
關羽,字云長,東漢末年河東郡解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關羽一生忠于劉備,忠于漢室,被稱之為?義絕?。關羽武藝絕倫,喜讀春秋,可謂文武雙全。汜水關溫酒斬華雄,虎牢關三英戰(zhàn)呂布,白馬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樊城下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關羽一生的戰(zhàn)績輝煌而耀眼。雖然最終被曹操與孫權的聯(lián)合軍打敗,敗走麥城,但卻無法掩飾關羽的光芒。在演義故事中,關羽死后成神,曾多次在玉泉山顯圣護民。
千里走單騎就是關羽的故事,當時,天下的局勢還不明朗,劉備還是個四處漂泊的流浪將軍,徐州之戰(zhàn)時,劉備與關羽張飛等人走散,獨自去投了河北袁紹,而關羽為保護劉備家小而被曹操圍困于土山之上,為了劉備家小可以活命,關羽選擇了投降曹操,但投降的條件是如果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就要離開。
在曹操處的關羽倍受重視,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封關羽為漢壽亭侯,又賜其呂布的赤兔馬,平日里,曹操對關羽更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可謂榮耀至極。但關羽不為所動,在斬顏良誅文丑報了曹操收留之恩后,關羽掛印封金,揚長而去,目標是還在河北的劉備。因關羽手里沒有曹操的放行令,所以關羽一路上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在東嶺關殺孔秀、洛陽城斬韓福、孟坦、汜水關時砍卞喜;滎陽城滅王植;黃河渡口劈秦琪。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僅見于演義之中,雖然精彩,但真實性卻很難保證。不過,是真是假也沒有關系,畢竟關二爺?shù)拇竺呀?jīng)響徹去宵。什么故事放在關羽身上,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事。
千里走單騎真正的主角——廖化
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于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后為督廣武,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領并州刺史,封中鄉(xiāng)侯,以果烈稱。官位與張冀齊,而在宗預之右。咸熙元年春,化、預俱內(nèi)徙洛陽道病卒?!度龂尽?br>
在關羽敗亡以后,廖化淪為孫權降將,但其身在吳營心在漢,在長達2年的時間里矢志不渝,終于以詐死的方法騙過眾人,帶上其一同被俘的母親不遠萬里的往西川趕去,最終與東征途中的劉備相遇(見三國志 廖化傳)
關羽亡歸劉備是在曹操與袁紹兩軍交戰(zhàn)之時,說有千里,恐怕難讓人信服。如果說關羽的千里走單騎的是“忠義”,那么廖化簡直是“忠義孝”并存了,而且路途之遙遠,孫吳的追捕,更使過程艱險萬分
比起關羽過之而無不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8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