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砬宄h官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由于縣作為中國的行政區(qū)域始于秦朝的郡縣制,而從秦朝到滿清已歷兩千余年,一縣的官員自然也就多有變化,所以如果要按每個時期去說的話,恐怕都能寫一篇論文啦。所以我這里就以滿清的縣來做例子,簡單的介紹下一縣大概有多少官員,他們又是如何管理一縣的。
?
在清朝只有從九品以上的才能算是官,其他未入流的肯定就不算是官員啦,而是吏。滿清的一縣官制基本沿用了明朝的官制,一縣最高的行政長官為正七品的知縣,掌一縣的所有行政事務,包括斷案、征稅、監(jiān)考縣試、監(jiān)督和考核治下官員和發(fā)布朝廷政令等,可以說只要在這個縣里發(fā)生的事情或者是這個縣的事情全部都有縣令管。再這之后就是在光緒三十二年所成立的正七品的縣視學一職,它主要的職責就是在本縣辦理及發(fā)展教育,并定時巡察各鄉(xiāng)村市鎮(zhèn)的學堂,如發(fā)現問題可上報知縣給予處理,或直接要求其整改。
后就是正八品的教諭,他主管一縣的文廟祭祀,及本縣生員的教育和一切有關本縣教育的事務,并管理“縣儒學”機構。之后就是同為正八品的縣丞,他是縣令的副手,作為負責縣令的存在,平時縣令若在則縣丞幾乎無權利,但是如果碰上縣令公干亦或者縣令未到任,則一般有縣丞來暫時署理縣令之職,并暫行縣令之權。但是一般情況下清朝不太設縣丞一職,在當時清朝1300余個縣只有345個縣丞。
?
在這之后就是從八品的訓導,他是教諭的副手,是縣儒學的輔助教職,負責教導本縣的生員。接下來就是正九品的主簿,他也算是縣令的副手,主管戶籍、緝捕、文書辦理事務。之后就是同為正九品的莊頭,他就是等同于現在的村長,負責一村的普通事務,并協(xié)助知縣管理好本村的治安。再就是從九品的吏目,他負責協(xié)助知縣斷案等其他刑獄事務,并負責管理文書。最后就是從九品的巡檢,他主要負責訓練甲兵,巡邏州邑等事,在清朝凡鎮(zhèn)市、關隘要害處都會設巡檢,并歸縣令節(jié)制。
而再這之后皆是不入流的吏,而非官。包括主管一縣的緝捕、稽查獄囚、治安等事務的典吏、主管一縣陰陽學的訓術、主管一縣醫(yī)學的訓科、主管一縣驛站的驛丞和主管一縣道教的道會,及掌征收商賈、儈屠、雜市捐稅及買賣田宅稅契的稅課局大使。但是這些吏雖無品,但卻也是一縣不可或缺的職務,而縣令也就是靠著這些官員才能有效地管理著自己的一縣之地。
至于怎么管理全縣數十萬的百姓(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古代除了大縣有幾十萬的百姓,一些小縣的人口多則也就是數萬,少則也只有數千人而已)。我只能說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復雜,縣令只是負責整個縣的大方向,及決定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就是教諭負責全縣的教育,典吏負責全縣的治安,巡檢負責全縣各鎮(zhèn)的巡邏,稅課局大使負責全縣的收稅,及莊頭就負責縣以下村的事務??傊褪且痪湓捪碌酱澹系娇h都有專門的官員來負責某項事務,完全不用擔心管理不過來。別忘記這些所列舉的只是官吏,在他們下面還有各種各樣的衙役和臨時工,完全就不用怕沒人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8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