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東漢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頹廢也。諸葛丞相的這篇出師表深刻的揭露了西漢初期之所以能夠昌盛,而東漢末期之衰落的原因。
但是事實果真就如表面看到的這么簡單嗎?恐怕不是的呢。就以東漢后期漢恒帝來說,漢恒帝能夠上位,就是由大將軍梁翼扶持上臺的,他可能認為當(dāng)時十幾歲的小孩子比較容易控制。所以他力排眾議,消滅了所有反對派,扶持漢恒帝的上位。
作為皇上,漢恒帝當(dāng)然不愿意受制于人,在忍氣吞聲小心翼翼當(dāng)了十幾年的傀儡之后。終于發(fā)掘出了幾個心腹宦官,并且與他們聯(lián)手發(fā)誓要干掉大將軍,當(dāng)時的士大夫痛罵宦官,認為他們禍亂朝根。但是很快就被漢恒帝打發(fā)出去了,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黨錮之禍。
賢臣真的是賢士?
東漢建立是光武帝劉秀與世族豪門共治的一個結(jié)果,如果說皇上對于士族勢力的無法掌控所導(dǎo)致的這個局面的話,那么至少皇上在名義上還是占據(jù)了道德的高點,按照儒家文化的觀點來說,君是君臣是臣,禮法大于天。還不可怕,最可怕的就在于士族豪門,它也開始要掌握話語權(quán)。
話語權(quán),就是從道德根本上能夠?qū)实燮鸬郊s束的禮法,他們會說皇上不符合上天的意思,按照漢朝儒家文化那種天人感應(yīng)之說,皇上所有的行為都是代天行事,世間所有的災(zāi)難都是因為皇上不能夠響應(yīng)天意所招來的禍害。
皇上這個時候就很郁悶了,地方上的事不能夠插手,士族反而開始要干涉皇上的行為了?;噬想y道他就不會想法子去反制地方的豪族嗎?這還真是不太容易。
那個時候知識還是少數(shù)人的特權(quán),說白了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都是士族子弟,他們之間互相聯(lián)姻,組成各式的關(guān)系網(wǎng),目的就是抱團取暖,共同來對皇上形成一種壓迫力。
皇上就是想找一些有文化的人支持自己,也是不太容易找得到的。雖然東漢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蔡倫發(fā)明了紙,但是那個時候還是沒有很好的印刷技術(shù),所有的知識傳遞還是靠手抄。一般人家的讀書人,窮人是讀不了書的。知識還是被世家大族所壟斷,有知識,有文化就有話語權(quán),就標(biāo)榜自己為賢臣,把持著朝廷的重要職位。
小人真的禍國殃民嗎?
既然士族大夫們是賢臣,那么隨之他們的對立面,所有的宦官,以及外戚就是他們所稱的小人。所謂的小人并不是真的指他們的品行不堪,官品是多么的逍遙跋扈。只不過他們是皇帝,用來對付世家大族的政治盟友,被對手污名化。因為宦官他們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是來自皇上的恩賜,所以宦官對皇上是忠心不二的。其次就是掌握了軍權(quán)的皇后家的家族。他們雖然也是士族出身,但是一旦和皇權(quán)綁上了關(guān)系,就必然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士族,有意或無意的去打壓其他的士族。他們也自然就成為皇上的同一陣線。
皇帝,外戚,宦官,士家大族所組成的這個博弈大局里面。并不存在所謂什么,真的賢臣,真的小人,一切都是政治博弈的結(jié)果?;噬嫌没鹿?,只是借助他們?nèi)ゴ驂菏孔宕蠹?,但是皇上也是講究平衡之術(shù)的,用完宦官也要去收拾宦官,這樣就不會引起世家大族太激烈的反抗。包括外戚也是,使用外戚也是為了平衡宦官勢力過大。
東漢瓦解之謎
世家大族面對皇帝的這些反制措施,就會引經(jīng)據(jù)典來強化自己,賢德的形象。呵斥這些宦官和外戚為小人禍害?;蕶?quán)與世家大夫的這種反復(fù)的沖突過程,嚴(yán)重的動搖了朝廷的根基,再加上東漢末年又到了歷史上的一個小冰河時期,連年的天災(zāi)加上人禍,底層的百姓根本就無法生存。
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公元184年終于爆發(fā)了黃巾起義,震撼天下。而朝廷根本無力,只得寄希望于世家大族,起兵勤王。而這個時候的地方豪族們各懷鬼胎,能夠逐鹿中原的野心迅速的讓這些賢臣們變成了一方諸侯,大漢帝國終究迎來了它冰消瓦解的大分裂時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9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西漢是怎么滅亡的東漢又是如何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