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元璋的傳位問題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皇位的傳承問題,一直是在位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一般皇位繼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嫡,第二種是傳賢。
從周朝開始,采用的是傳嫡不傳賢,意思就是嫡長子出生就被定位繼承人;但是到了唐朝,這種制度又有所變化,比如李世民作為李淵的二兒子就當上了皇帝,李隆基作為李旦的三兒子也當上了皇帝。到了清朝,恢復了傳賢不傳長的制度。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中間還有個燕王朱棣。雖然最后朱棣還是當上了皇帝,但一開始,朱元璋是將皇位傳給皇長孫朱允炆的。
就治國能力來說,朱棣在朱允炆之上,那么為什么朱元璋卻將皇位傳給了缺乏謀略的朱允炆呢?
其實一開始朱元璋并不用為皇位繼承問題頭疼的,因為當時已經(jīng)有太子了,就是朱元璋與馬皇后所生的長子朱標。奈何這個朱標生就富貴身卻無富貴命,早早的就死掉了。
據(jù)說,朱元璋悲痛的都28天沒有去上朝了。他不僅僅是喪子之痛,還有對整個國家命運的擔憂。
在可選擇的范圍當中,朱允炆和朱棣是朱元璋比較中意的。
太子朱標去世時,其兒子朱允炆時年14歲,但表現(xiàn)不俗,在父親病重時日夜照顧,父親去世后更是對幼弟照顧周到,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博得了一些好感。
這之后,朱元璋便立朱允炆為儲君。而為什么放棄了朱棣,主要出自以下考慮:
第一,朱棣不是嫡出,雖然能力較強,但怕別的皇子不服。
第二,朱元璋知道,朱棣性格剛強,手段強硬,朱元璋希望繼承皇位的是一位寬容的仁君。
第三,朱元璋把兒孫分到各地做藩王,燕王朱棣也是其中之一,彼此形成一種權力平衡,若立朱棣為太子,恐其他藩王起霍亂。
只是沒想到,朱棣的兩個哥哥秦王和晉王先后去世,權力平衡被打破,而朱允炆登上皇位不久,就開始了削藩動作,引起朱棣的不滿。于是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起兵反抗,最終登上皇位,史稱靖難之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5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