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參與玄武門之變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中的污點,他因殘害兄弟、逼父退位被世人詬病,從此背負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惡名。
李世民劇照
隋朝末年,隋煬帝窮兵黷武、濫用民力,搞得民不聊生,農(nóng)民起義軍遍及全國。據(jù)史書記載,當時大大小小的反隋勢力多達百余支,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之說,李淵團伙就是大大小小的起義軍中的一支。
大業(yè)13年(公元617年),李淵打著“匡扶隋室、廢昏立明”的旗號向關(guān)中進發(fā),攻下關(guān)中以后李淵擁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傀儡皇帝不好當,過了幾個月,楊侑被迫禪位給李淵,這就是歷史上的唐高祖。
在反隋過程中,李家兄弟配合默契,但是到了唐朝建立以后,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的分工發(fā)生了變化,李建成主要呆在宮內(nèi)協(xié)助處理政務(wù),而李世民則是繼續(xù)帶兵打仗,這樣一來使得李世民的功績越來越顯著。
不久,太子李建成感覺到了威脅,開始與弟弟李元吉合謀整李世民,與李世民團伙爭得你死我活,奈何李淵始終向著李建成。李世民為此率領(lǐng)十人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
唐太宗劇照
(一)長孫無忌——被逼自殺
長孫無忌河南洛陽人,他是李世民的發(fā)妻長孫皇后的胞兄,長孫無忌很有謀略。李淵起兵以后,長孫無忌追隨李世民,成為李世民最得力的謀臣。
當李世民的功績超過太子李建成之后,李建成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手下謀臣很擔心,房玄齡對長孫無忌說:“現(xiàn)在與太子已經(jīng)結(jié)怨,一旦爆發(fā),恐怕會影響到國家存亡,不如先下手為強?!?/p>
房玄齡的一番話說到長孫無忌的心坎里去了,于是他們兩個拉上杜如晦一起游說李世民誅殺太子和齊王。
公元626年,李建成從中作梗,房玄齡、杜如晦被逐出秦王府。這個時候李世民手下的謀士只剩下長孫無忌一人,長孫無忌感覺到了空前的危機,與大家一起游說李世民先動手,李世民下了決心。后來李建成準備伏殺李世民,李世民終于決定發(fā)動政變。
李世民繼位以后,授長孫無忌為大將軍,后來一路飆升,最終官拜宰相。李世民病逝以后,長孫無忌受先帝所托輔佐新帝。后來長孫無忌遭到小人的陷害,慘遭流放,最后自殺身亡。
長孫無忌劇照
(二)尉遲敬德——得以善終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今天山西朔州人,鮮卑族,從小依靠打鐵維生。隋朝末年,尉遲敬德平定高陽暴亂,從此名聲遠揚。劉武周起兵反隋之后,尉遲敬德投靠了他。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軍攻打劉武周,劉武周兵敗逃跑,但是尉遲敬德卻死死堅守介休縣,李世民派李道宗等人游說其歸降唐朝,尉遲敬德識時務(wù),從此追隨李世民。
尉遲敬德也是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的核心人物,他因射殺李元吉有功,被封為吳國公。貞觀17年,尉遲敬德請求告老還鄉(xiāng),不在過問朝中之事。
顯慶三年(658年),尉遲敬德去世,享年74歲,唐高宗下令讓朝中大臣參加尉遲敬德的哀悼活動,尉遲敬德也算得以善終。
尉遲敬德劇照
(三)侯君集——謀反被殺
侯君集是今天陜西旬邑縣人,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追隨李世民,并立下戰(zhàn)功,受到李世民賞識,后來因參與玄武門之變立下戰(zhàn)功,被封為潞國公,又因滅東突厥有功徙封為陳國公。
侯君集晚年不得志,整日郁郁寡歡,此時太子李承乾也失意,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于是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開始密謀造反一事,卻以失敗而告終,侯君集被處死,其家人流放嶺南。
(四)張公謹——病逝
張公謹本來是王世充的部下,后來受尉遲敬德推薦,追隨秦王李世民,后來協(xié)助李世民殺兄弟,因功被封為定遠郡公,貞觀六年,張公謹病逝,年僅39歲。
(五)劉師立——善終
劉師立也是早年跟隨王世充,王世充兵敗以后,李世民因賞識劉師立的才華,將他赦免,并授其左親衛(wèi)。后來助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立下大功,授大將軍,最終官拜始州刺史。公元640年,劉師立去世,算是有個好的結(jié)局。
王世充劇照
(六)公孫武達——善終
公孫武達是今天陜西西安人,隋朝統(tǒng)治時期,公孫武達做過禁衛(wèi)軍,隋朝末年投靠李淵,李淵登基稱帝以后,跟隨秦王李世民伐劉武周立下大功,后來屢立戰(zhàn)功,授清水縣公。
李世民登基稱帝以后,公孫武達先后任肅州刺史、東萊郡公,唐高宗繼位以后去世。
(七)獨孤彥云——壯烈犧牲
獨孤彥云今天甘肅秦安人,后來在玄武門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有功,授歷陽郡公。最后在唐滅東突厥之戰(zhàn)中壯烈犧牲。唐德宗繼位以后,將獨孤彥云的畫像放在凌煙閣,凌煙閣是唐代專門用來表彰功臣的高閣。
(八)杜君綽——善終
隋朝末年各地不斷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杜君綽也積極響應(yīng),加入反隋隊伍之中,后降唐,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因助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有功,授開國縣侯。李世民繼位以后,杜君綽升任為懷寧縣開國公。后來跟隨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斬殺敵軍三萬。公元662年12月的一天,杜君綽在上朝的時候去世,享年62歲。
李世民劇照
(九)鄭仁泰——善終
鄭仁泰很早就加入李世民集團,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是玄武門之變的先鋒,因功授游擊將軍,李世民繼位第四年,授其公爵。后來李世民御駕親征高句麗,鄭仁泰也參加。最后在平叛鐵勒中吃了敗仗,被降職,在第二次平叛鐵勒之后不久去世。
(十)李孟嘗
李孟嘗是今天河北趙縣人,隋朝末年,李孟嘗跟隨王君廓起兵反隋,后降唐。李孟嘗降唐后常常跟著李世民外出征戰(zhàn),功勛顯著。武德九年,因助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立下戰(zhàn)功,授武水縣開國公。
李世民統(tǒng)治時期,因克東突厥有功,徙封為漢東郡開國公。唐高宗繼位以后,先后擔任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右威衛(wèi)大將軍等職務(wù)。乾封元年(666年)去世,享年74歲。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殺兄逼父退位受到后世之人斥責,但是如果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去看,李世民不可能等到李建成先動手之后再出手,因為情況已經(jīng)很危機。而且當時唐朝迫在眉睫的是盡快消除政出多門的態(tài)勢,國家需要太平,老百姓希望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所以大家不要去糾結(jié)誰先動手,能夠還天下一個太平才是當務(wù)之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6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