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內容除了大家在上學期間的歷史書可以學到一些,但其實在歷史的海洋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來挖掘,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劉細君公主和親路線介紹這一內容。
然而命運給了劉細君一個機會,漢武帝為了對抗匈奴的威脅,派使者出使烏孫國,烏孫王獵驕靡表示愿意與大漢通婚。漢武帝看中了劉細君的血統(tǒng)和美貌,決定將她封為公主,與烏孫王結為夫婦,起到聯(lián)姻的作用。她成為了獵驕靡的右夫人,地位僅次于匈奴的公主。漢武帝還為她特意制作了一件樂器,名為“阮”,又稱為“秦琵琶”,以解乏遠行的思念之情。
然而命運對劉細君而言似乎是個不盡人意的捉弄者。獵驕靡去世后,她按照烏孫的風俗嫁給了獵驕靡的孫子軍須靡,成為他的右夫人,并生下了一個女兒,名叫少夫。盡管生活并不如意,劉細君對烏孫的風俗和習慣逐漸適應,盡職盡責地履行著作為公主的責任。
然而在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劉細君英年早逝,結束了她短暫而曲折的一生。她的家族背景輝煌,曾祖父是漢景帝劉啟,祖父是漢武帝的兄弟江都易王劉非,父親是江都王劉建。劉建是一個荒淫無道的諸侯王,無視法紀,行為荒誕。為了滿足他的私欲,他企圖謀反,但未能成功,最終自殺身亡。
劉細君作為劉建的女兒,受到了牽連,成為了罪臣之女。然而,盡管命運曾經(jīng)不公,她卻用自己的堅韌和智慧,力圖扭轉乾坤,為自己爭取幸福與尊嚴。公主的身份雖然給了她特權和榮耀,但也給她帶來了責任和壓力。她用自己的真誠和堅韌,贏得了烏孫人民的敬意和愛戴,成為了一個令人敬佩的女性典范。
劉細君的一生或許并不完美,但她的故事卻令人感動和敬佩。她是一個克服困難的女性,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無論身世如何,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就能超越命運的桎梏,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公主還是罪臣之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潛力,只要敢于追求,就一定能夠在命運的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細君的曾祖父是漢景帝劉啟,祖父是漢武帝劉徹之兄江都易王劉非,父親是江都王劉建,史稱其為“江都公主”。劉建是個荒淫無道的諸侯王,元狩二年(前121年),企圖謀反未成后自殺,劉細君的母親們都被棄市。當時,劉細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難,成為罪臣之女。
西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的大月氏,打算與大月氏人結盟夾擊匈奴,可是無功而回。隨后漢武帝展開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在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發(fā)起馬邑之戰(zhàn)。在占領河套后,又發(fā)動河西之戰(zhàn),漢軍節(jié)節(jié)勝利,至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終于出現(xiàn)“而金城(蘭州)、河西西并南山至鹽澤(今羅布泊)空無匈奴”。同年,張騫認為聯(lián)合烏孫國,能切繼匈奴右臂,向漢武帝建議拉攏烏孫國。三年后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向烏孫建議返回敦煌祁連間故地,以便與漢朝共同對抗匈奴。
當時烏孫國國家分裂。太子蚤已逝,烏孫昆莫獵驕靡答應他以其子岑陬(封號,名叫軍須靡)為太子的請求,引起太子弟弟大祿不滿。大祿握有兵權,計劃起兵殺害軍須靡。獵驕靡為保護軍須靡,便給他萬余騎兵到別處自立。獵驕靡自己另掌萬余騎兵自保,未能直接控制全國所有兵力。他接見張騫,可是沒有答應張騫的與漢結盟的要求。獵驕靡認為“年老國分,不能專制”,而且大臣不了解漢的國勢,又畏懼匈奴,烏孫不可能遷回故地。獵驕靡派數(shù)十名使節(jié)隨張騫,使節(jié)見識到西漢國勢強盛,促使烏孫國考慮與漢結盟。
匈奴聽說烏孫與漢朝往來,很是生氣,要進攻烏孫。漢朝使者經(jīng)烏孫之南到大宛、月氏的,不絕于路。烏孫很惶恐,就派使者獻馬給漢朝,并愿娶漢朝公主,兩國結為聯(lián)盟。漢武帝問群臣的意見,朝議同意。決定必須先納聘禮,然后遣送公主。烏孫以一千匹馬作為聘禮。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派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作為聯(lián)姻的公主嫁給獵驕靡。獵驕靡以劉細君為右夫人。匈奴得知烏孫與西漢結盟以后,亦遣派單于女兒與獵驕靡成婚,獵驕靡立她為左夫人。
劉細君到烏孫后,自己建造宮室居住,在一年中幾次與獵驕靡聚會,喝酒吃飯,還用財物、絲織品等賞給獵驕靡左右的貴人。獵驕靡年老,語言不通,劉細君很是悲傷,自己作歌說:“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王延。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睗h武帝聽說后很憐憫她,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帳、錦繡等物。
獵驕靡年老,想使孫子軍須靡娶劉細君。劉細君不同意,上書給漢武帝說明此事,漢武帝回信說:“隨從烏孫國風俗,漢朝想要與烏孫聯(lián)合消滅匈奴”。獵驕靡去世,軍須靡代立為王。劉細君與軍須靡生有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只在烏孫生活五年的劉細君病逝。 劉細君死后,漢朝又派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嫁給軍須靡。
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為漢匈交好立下的功績千古流傳。然而,中國歷史典籍第一位記載了姓名和史實的漢族和親公主劉細君,其生平事跡卻鮮有人知。王昭君與匈奴和親是在公元前33年,而劉細君遠嫁烏孫國(烏孫,即今哈薩克族的祖先,編者注)和親是在公元前105年,比王昭君早了整整72年。
被漢武帝選為聯(lián)姻對象劉細君具有正宗的皇家血脈,是名副其實的漢室公主。其高祖是漢文帝劉恒,曾祖是漢景帝劉啟,祖父是漢武帝劉徹之兄劉非,父親是江都王(揚州當時稱江都)劉建,史稱其為“江都公主”。劉建是個荒淫無道的君主,公元前121年企圖謀反未成后自縊,細君母以同謀罪被斬。當時,細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難。
公元前117年,劉胥被封為廣陵王,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間的侄女劉細君。細君氣質超凡,美貌脫俗,機敏可人,深受廣陵王的喜愛。當時,匈奴國勢力強大,漢、匈兩族的邊陲有30多個大小不等的王國,大多為匈奴所控制,只有烏孫國(今新疆伊犁一帶)擁兵近20萬,是西域諸國中最強大的王國,敢與匈奴抗衡,而且愿意與漢朝來往。公元前108年,西域烏孫國王昆莫向長安送來聘禮,請賜一位漢室公主為妻。漢武帝為聯(lián)合烏孫共同對付匈奴,同意聯(lián)姻。通過左挑右選之后,決定由劉細君出塞,擔此重任。
漢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為劉細君送嫁的隊伍從揚州向著“去長安八千九百里”的烏孫出發(fā)了。車馬轔轔,華蓋亭亭,細君公主的車隊行走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土路上。前面已經(jīng)是靈璧境內,壁立山前,人踟躕,馬不前。劉細君下了木輪車,東望鄉(xiāng)關,家鄉(xiāng)揚州已經(jīng)消失在看不見的遠方;西望長安,前面的路途,依然遙遠得望不到盡頭。她手撫巨石,久久不忍離去,時間過去了很久,劉細君手上的汗?jié)n居然在巖石上留下了一枚清晰的手印……
劉細君嫁到烏孫后,牢記其擔負漢朝邊疆安寧的使命,“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以幣帛賜左右貴人”,用漢武帝所賜的豐厚禮物,廣泛交游,在烏孫國的上層社會中巧妙周旋。
并因其知識淵博、多才多藝、不卑不亢而贏得了烏孫國上下的敬重。按照烏孫國的風俗,國王死后,年輕的王后必須嫁給王室子孫為妻。老國王昆莫是烏孫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君王,對細君備加寵愛。出于對細君長久幸福的考慮,他決定在自己生前就將細君轉嫁給王位繼承人,他的孫子岑陬軍須靡。但是這一極不符合漢家傳統(tǒng)禮儀、離經(jīng)叛道的決定令細君無法接受。在反復推脫不成的情況下,她上書武帝,請求在老昆莫去世后將她召回故土,葉落歸根。武帝接書后,內心雖然很同情,但為了國家邊陲的安寧,下旨曰:“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p>
得到漢武帝的旨意,細君反復思量后,向昆莫表態(tài)愿聽安排。在昆莫的主持下,細君與其孫岑陬軍須靡舉行了婚禮。不久,昆莫病故,軍須靡繼承王位,漢、烏兩國友好綿延60余載。細君和軍須靡生有一女,名少夫。
“居常思土兮心內傷,愿為黃鶴兮歸故鄉(xiāng)?!眲⒓毦龑⑷馍畹钠D難悲愁都寫進了《黃鵠歌》中。她在烏孫只生活了5年便早逝。公主的付出換來了邊疆數(shù)10年的穩(wěn)定安寧,同時也給當?shù)氐挠文撩褡鍘砹讼冗M的中原文化。那些牧人的子孫,就是今天的哈薩克族人。
細君公主漸漸從漢民族的記憶里褪去,成了模糊的一道背影,而哈薩克族人民卻永遠地記住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新娘。
以上就是關于劉細君公主和親路線介紹的全部內容了,小伙伴如果覺得不錯,還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歷史類的相關的小知識、小趣聞和人物故事的話,歡迎大家關注我們。
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為了政治利益而被送去和親的女子。她們在年紀尚小之時就離開故國,踏上沒有回頭路的和親之途。
大多數(shù)的和親女子都過得很悲慘,要么郁郁寡歡,要么被卷入權力斗爭,要么前后改嫁多人,能像王昭君和文成公主那樣留下千古美名的寥寥無幾。
大多數(shù)人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默默消亡,最后成為史書上的寥寥數(shù)語。
漢朝公主劉細君就是悲情的和親公主之一。作為歷史上有正式記載的,遠嫁異邦的第一位漢朝和親公主,劉細君的知名度遠遠不如王昭君等人。
她的一生充滿悲劇色彩,老天爺好像從未眷顧過她。
悲傷童年劉細君本是皇室宗親,她的曾祖父是漢景帝劉啟,祖父是漢武帝劉徹之兄江都易王劉非,父親是江都王劉建。按道理,這樣的家世背景該是一生無憂,幸福安定。
可惜她父親劉建是個荒淫無道的諸侯王,把女兒狠狠坑了一把。
公元前121年,劉建企圖謀反,失敗后自殺身亡。他的封國被廢除,封地歸入漢朝,家人大多受到牽連??蓱z的劉細君一出生就沒了母親,雖然幸免一死,但不幸成為了罪臣之女。
被迫和親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的大月氏,打算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可是無功而回。隨后漢武帝展開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于公元前133年發(fā)起馬邑之戰(zhàn)。在占領河套后,又發(fā)動河西之戰(zhàn),漢軍節(jié)節(jié)勝利。
張騫認為聯(lián)合烏孫國,能切斷匈奴的右臂,于是向漢武帝建議拉攏烏孫國。
烏孫國王獵驕靡接見張騫,可是并沒有答應張騫的結盟要求。獵驕靡認為“年老國分,不能專制”,而且大臣們都不了解漢朝,又畏懼匈奴。
于是派數(shù)十名使節(jié)隨張騫回到漢朝,使節(jié)見識到漢朝國勢強盛,促使烏孫國王考慮與漢結盟。
匈奴聽說烏孫與漢朝往來,很是生氣,想要進攻烏孫。烏孫國王獵驕靡就派使者趕赴漢朝,表示愿意迎娶漢朝公主,兩國結為聯(lián)盟。
漢武帝詢問群臣的意見,大臣們紛紛表示同意。烏孫以一千匹馬作為聘禮,與漢朝結盟。
元封六年,漢武帝派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作為聯(lián)姻的公主嫁給獵驕靡。此時的獵驕靡年老力衰,而公主正值青春。
但無權無勢的罪臣之女能怎么辦呢?無可奈何的劉細君踏上了和親之路,揮淚告別故國。
這位和親公主在和親對象逝世之后又按照當?shù)仫L俗改嫁給了對方的孫子,最后因病去世。劉細君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公主,她雖然是宗室女子,但是因為她父親江都王曾犯上作亂而淪落為罪人之后。后來漢廷因要對付匈奴而欲拉攏地處西域的烏孫國,由于當時的烏孫正處于內亂與外患之中,所以漢廷的示好態(tài)度正好給了它希望。
為了有強大的盟友可以依仗,烏孫派出使者攜帶眾多良駒前來拜訪漢朝。該使者抵達漢朝之后向漢武帝表達了烏孫想要與漢朝聯(lián)盟的意愿,而漢武帝對此自是喜聞樂見。雙方商討之后決定漢廷派遣一位公主前往烏孫和親,而烏孫則要為漢廷提供一千匹馬以作聘禮之用。在有了這個決定之后,漢武帝便開始與朝臣商討具體的和親人選。最后在經(jīng)過一番挑選之后劉細君受封成為公主,并被派往烏孫。
與劉細君和親的對象是烏孫國王獵驕靡,當時獵驕靡的年紀已經(jīng)年過半百。而且匈奴在得知烏孫與漢朝和親聯(lián)盟的消息之后也是感覺到了危機感,所以匈奴人也遣人前來烏孫和親。最后單于女兒與劉細君分別擔任獵驕靡的左右夫人。漢武帝在劉細君和親之后因考慮到她在烏孫人生地不熟且語言又不通,所以每年都會送諸多東西前往烏孫以解劉細君的思鄉(xiāng)之情。
不過由于當時獵驕靡當時已經(jīng)年老,所以他便想讓劉細君改嫁給自己的孫子。但是一直以來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劉細君卻對此十分排斥,但是漢武帝卻要求她遵從烏孫國的風俗改嫁。為此獵驕靡去世之后他的孫子不光繼承了他的王位,同時也迎娶了劉細君。劉細君在改嫁之后只育有一個女兒,之后沒幾年便病故了。
知道那個寫情書給漢高祖劉邦的大老婆呂雉的那個冒頓單于嗎?相傳中國古代的古國烏孫國王子就是他養(yǎng)大的。關于這個烏孫國王子,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烏孫國稱呼國君為“昆莫”,據(jù)說烏孫國王子獵驕靡剛剛出生,烏孫國就亡了國。烏孫國老臣布就翎侯立刻帶著獵驕靡逃跑,半路上為了給獵驕靡尋找食物,他將獵驕靡藏在草叢中,孤身出去了。當他帶著食物回來時,看到的一幕使他驚呆了,因為他看到有一只母狼正在給獵驕靡喂奶,一只烏鴉正叼著一塊肉圍著獵驕靡飛翔。布就翎侯覺得,這一定是上天保佑,是天神在幫助烏孫王子。
之后,布就翎侯帶著烏孫王子投奔了匈奴的冒頓單于,為了讓冒頓單于答應收留烏孫國的王子,他還將自己的那段神奇經(jīng)歷告訴了冒頓單于。冒頓單于挺喜歡這個受到神靈眷顧的烏孫王子,就答應收養(yǎng)他。
冒頓單于教授烏孫王子獵驕靡本領,等到獵驕靡長大以后,他就把烏孫民眾都交給獵驕靡統(tǒng)領。獵驕靡后來帶領烏孫人民,幫助匈奴擊敗了大月氏,烏孫成為了西漢時期天山以北最大的游牧國家。
可關于這個烏孫王子獵驕靡的故事并沒有結束,他和西漢還有過一段姻緣呢!
漢武帝時期,張謇被派出使西域,途中就經(jīng)過了強大的烏孫國?;貒?,張謇上書建議漢朝與烏孫國聯(lián)姻,防止?jié)h朝和匈奴打起來以后,匈奴和烏孫聯(lián)手。西漢自建國以來,就奉行用“和親”來緩和與外國的關系,所以漢武帝對張謇的建議很是贊同。
最終被挑中要去烏孫和親的人選,是漢景帝的曾孫女劉細君。關于劉細君的身世,也要慢慢道來。劉細君的父親是江都王劉建,劉建是漢景帝和程姬之子劉非的兒子。劉非是少有的得以善終的王爺,但是其長子劉建驕奢狂妄,竟然妄圖反叛漢武帝,事發(fā)后自縊而死。也難怪和親這件事會落到劉細君的頭上,都是父輩欠下的債??!
漢武帝封劉細君為尊貴的和親公主。劉細君一朝就翻身把歌唱,從罪人之女變成了公主,到底是好事還是厄運呢?雖然漢武帝給劉細君安排了盛大的陪嫁隊伍,專門為劉細君打造了阮這種樂器以解思國之情,烏孫國王獵驕靡也封劉細君為右夫人,還為她專門修建了宮殿,但劉細君始終不能開心起來。
一來呢,劉細君不通烏孫國的語言和風俗習慣;二來呢,此時的烏孫國王,也就是當年的王子獵驕靡已經(jīng)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了。遠走他國,加倍的思念故國家鄉(xiāng)。劉細君不敢違抗皇命,嫁給了獵驕靡。獵驕靡和她一年也只見得到一兩次面,完全就是兩個陌生人。
后來,獵驕靡覺得自己真的太老了,就想讓劉細君嫁給他的孫子軍須靡。雖然劉細君的年齡和軍須靡差不多大,能嫁給軍須靡遠比待在獵驕靡身邊強,但是劉細君卻不肯答應,還請求漢武帝幫他說服獵驕靡??蓾h武帝給她的回復卻是,你都嫁到那邊去了,自然應該適應那邊的習俗。最后劉細君還是嫁給了軍須靡,還生下了一個女兒,不久就郁郁而死了。
之后,人們就將劉細君稱為細君公主、烏孫公主、江都公主。西漢則又派了解憂公主嫁到烏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64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杜環(huán)對阿拉伯世界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