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文中華歷史故事三國
#春秋五霸#春秋諸侯#戰(zhàn)國七雄
,江山被其后裔篡奪.png" />
在歷史上,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
田氏代齊
,也叫田陳篡齊。指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陳國媯姓田氏后代取代齊國姜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一
具體來說
,陳完(前705-?),田姓始祖。陳國(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人,春秋時陳國陳厲公之子,字敬仲(一說敬是謚號)。春秋時期,陳國位于今河南省東部,其都城就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一帶。所以,在地理位置上,陳國是比較靠近齊國的《史記·陳杞世家》中記載:厲公取蔡女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記載:故陳完不得立
,為陳大夫。齊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99年),陳厲公的侄子
、其兄陳桓公鮑的少子媯林因不滿于父(陳桓公鮑)兄(太子免)被殺而弒陳廢公,自立,是為陳莊公。正是因為自己的父親陳厲公被殺了,這導(dǎo)致陳完在陳國只能當(dāng)一個卿大夫,而無法繼承陳國君主的寶座。齊襄公五年(公元前693年),陳莊公在位七年后去世
,其弟杵臼繼位,史稱陳宣公。《史記·陳杞世家》中記載:二十一年
,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殺其太子御寇。御寇素愛厲公子完,完懼禍及己,乃奔齊。公元前672年,陳宣公冊立御寇為太子
。雖然陳宣公非常寵幸這位太子,但是二
對此
,在筆者看來,陳完之所以選擇到齊國避禍,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齊國比較靠近陳國,降低了遷移的難度。試想一下,陳完如果是去投奔楚國、秦國等距離較遠(yuǎn)的諸侯國,山高路遠(yuǎn),無疑會面臨較大的風(fēng)險。并且,在筆者看來,陳完來到齊國后,也方便再次回到陳國,比如陳國一旦發(fā)生什么變故的話,陳完甚至可以去爭奪君主的之位。類似的情況,其實發(fā)生在齊桓公身上。在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的時候第二點則是因為齊桓公是當(dāng)時的春秋霸主,各個諸侯國發(fā)生內(nèi)亂的話
至于第三點,應(yīng)該是齊國實力比較強(qiáng)大
三
《史記·陳杞世家》中記載:齊桓公欲使陳完為卿
于是
自此之后
,陳完就一直留在了齊國,并且將姓氏由陳改為田,所以陳完也被稱之為田完但是
,根據(jù)《左傳》等史料的記載,田氏沒有急于齊國君主的寶座,而是拿出自己的錢財,分給齊國的百姓,以此收買人心。田恒為相時,修治武功,論功行賞,親近百姓,使齊國內(nèi)部進(jìn)一步得到了安定。同時,田恒割自齊安平以東到瑯琊作為自己的封邑。這個封邑比齊平公的食邑還要大。四
最后,對此,在筆者看來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害了齊簡公
,改立齊平公,并進(jìn)一步削弱齊國公室的實力。公元前405年,田和嗣相位。公元前391年,田和將其遷于海島,食一城,以奉其先呂尚之祀。田和自立為齊君。公元前390年,齊師伐魏,取襄陽在田氏代齊前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