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為何扶蘇接到詔書不辨真?zhèn)尉妥詺?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很多人覺得,扶蘇接到假詔書不甄別真?zhèn)尉妥詺?,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忠臣孝子。
正所謂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加入扶蘇本人性格又忠厚老實,因而對這個詔書深信不疑,所以即便蒙恬勸他先上書請求復核后再自殺,但他卻依然選擇立馬自殺。
類似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問題是,如果趙高、李斯派人到軍隊中逼令扶蘇,甚至蒙恬兄弟自殺時,其手上最大的底牌,就是依賴于扶蘇等人的忠孝仁厚,那趙高、李斯豈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傻子?
因為,在生死攸關(guān)之際,忠孝仁厚這種東西究竟能產(chǎn)生多少作用,顯然是一個未知數(shù)。換而言之,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即便再怎么忠孝仁厚,那也有個底線吧?你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要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憑什么還好忠孝仁厚?再總而言之,即便我變壞了,那也是你不仁在先。
從這層意義上說,如果李斯和趙高謀殺扶蘇這件事成功的關(guān)鍵,就是扶蘇的忠孝仁厚,那顯然是在把政治當童話。退一萬步說,就算李斯和趙高被權(quán)力迷昏了眼,愿意為此賭一把,但問題是,他們派到軍中給扶蘇傳達旨意的人,恐怕很難有這個膽量吧!
因為,如果扶蘇或者蒙恬稍微有些疑慮,他們完全可以把這個使者給綁起來審問,總而言之,誰知道你這個圣旨是真是假?為穩(wěn)妥起見,我先把你給抓起來審問一番,然后再親自進京面見皇帝請罪。
在這種背景下,這個使者能活下去的概率有多大。在這種背景下,這個使者進入蒙恬的軍營后,恐怕早都已經(jīng)緊張得說不出話。
所以說,扶蘇接到假詔書不甄別真?zhèn)尉妥詺?,更合理的解釋,主要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皇帝擁有太過強大的加害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皇帝的加害能力可以稱得上是無限之大,從毒刑拷打,到砍手砍腳割鼻子挖眼睛,再到身挨千刀再死,甚至滿門抄斬、誅三族、誅九族等等。在這種背景下,當皇帝只是讓你自殺的時候,你的第一個念頭,恐怕就是,真是謝天謝地! 第二個念頭,就是趕緊自殺完事。
因為,皇帝讓你自殺,通常意味著皇帝想讓你比較體面地死,而且在你死后,此事就告一段落,不再牽涉其他人進來。在這種背景下,你真的還敢去質(zhì)疑嗎?如果你去質(zhì)疑,一旦這個旨意就是皇帝下的,但皇帝肯定會認為你是給臉不要臉,那接下來等待你的,恐怕就是最殘酷的懲罰。
最簡單而言,后來秦二世把丞相李斯、將軍馮劫和右丞相馮去疾一同關(guān)進大牢,并派人暗示他們自殺完事,將軍馮劫和右丞相馮去疾也沒有去辨別真?zhèn)?,當場就選擇自殺;但李斯卻不愿意,他覺得是趙高從中作梗,所以上書去請求復核。
結(jié)果呢,后來李斯在牢中被折磨得生不如死,被人削掉鼻子,砍下雙腳,最后在咸陽街市上被腰斬,屠殺三族,一世英明也毀于一旦。我想,李斯死之前,肯定會非常后悔,因為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直接選擇自殺了事。
其實,只要我們明白這一點,就能夠理解扶蘇為什么不敢去質(zhì)疑這份詔書的真假,因為如果這份詔書是真的,那接下來等待扶蘇的,顯然是足以讓他膽顫心驚的東西。雖然扶蘇是皇子,但并不意味著他可以幸免,因為歷史上皇子被殘忍殺死并株連的全家的例子太多太多。
所以,除非當時扶蘇有造反的實力,否則選擇接受這份詔書,就是他最好的選擇。那么,扶蘇有造反的實力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扶蘇接到假詔書不甄別真?zhèn)尉妥詺⒌牡诙€原因,就是他缺乏造反的實力。表面上看,扶蘇和蒙恬手下有三十萬大軍,問題是,這三十萬雖然經(jīng)常被稱作是蒙家軍,但它卻并不是蒙恬的軍隊,而是大唐中央政府的軍隊,蒙恬只是一個高級打工仔而已。
并且,這三十萬軍隊中的中高級將領(lǐng),也都不是蒙恬任命的,而是大秦帝國的中央政府所任命的,他們和蒙恬并不是依附關(guān)系,甚至還隱隱存在競爭關(guān)系。
比如,如果蒙恬被撤職,那他下面的人自然就可以趁機爬上他的位置。在這種背景下,如果蒙恬真敢背叛政府,誰敢說他的副手們不會立馬拿他的人頭來邀功?
不僅如此,蒙恬這三十萬大軍的軍餉糧草,都是由中央政府所提供,如果蒙恬敢和政府作對,中央政府只需要斷絕他們的軍餉和糧草,然后再調(diào)動大軍圍剿他,到時這三十萬大軍,恐怕很快就會紛紛倒戈。
事實上,不要說這三十萬大軍,就是蒙恬本人,都沒有堅決的站在扶蘇這邊,最簡單而言,他勸扶蘇時,是讓他上書請求復核,等復核無誤后再自殺也不晚。換句話說,如果這份旨意確實是秦始皇下的,那你扶蘇就可以去自殺了。潛臺詞就是,我蒙恬只忠于皇帝,不會為了你扶蘇對抗皇帝。
在這種背景下,扶蘇敢去質(zhì)疑這份詔書嗎?如果他去質(zhì)疑,也就意味著他可能要承擔更可怕的后果,而蒙恬卻并不會幫他;再則,即便這份詔書是假的,但現(xiàn)在趙高和李斯所代表的就是帝國的中央政府,憑他和蒙恬,反抗也是死路一條,更何況蒙恬會不會反還是個未知數(shù)。
事實上,如果蒙恬真全力支持扶蘇,就應該像李世民的手下勸諫他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一樣,總而言之,我們這些人都任由你驅(qū)使,你就放心大膽地干,即便到時這份詔書是真的又怎么樣?大不了咱們一起拼了。
問題是,蒙恬哪里敢把話說得這么滿啊!既然如此,蒙恬自己都沒有決心和扶蘇共同進退,那扶蘇又哪里敢去冒險呢?
公元221年,秦始皇嬴政統(tǒng)一六國,為了穩(wěn)固大秦王朝的統(tǒng)治,進行了大量的改革。聽從丞相李斯的建議,實行郡縣制將所有的權(quán)利全部歸集與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秦始皇晚年期間,開始追求長生不死的仙境,聚集了大量術(shù)士煉仙丹,找仙人,但在最后秦始皇發(fā)現(xiàn)術(shù)士都在欺騙自己,于是下令將這些術(shù)士全部殺掉,但是卻遭到了他的兒子扶蘇的反對,扶蘇直接進諫說秦始皇的做法太過于殘忍,就此觸怒了秦始皇,秦始皇就將他發(fā)配之關(guān)外戍邊了。
眾所周知,秦始皇一直最中意的兒子就是扶蘇,所以扶蘇也是皇位繼承的內(nèi)定之人,扶蘇剛毅果敢,為人寬厚仁慈,頗有政治遠見,在朝堂之上也是一片好評,不出意外的話秦始皇逝世扶蘇就是秦國第二代皇帝了,但是天有不測風云,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的過程成病逝了,留下手書,意為扶蘇即位,但是手書并未送出,被宦臣趙高和丞相李斯攔截,并且進行了掉包,他們聯(lián)合設計下令讓扶蘇畏罪自裁,將胡亥擁立為皇帝。
扶蘇接到假圣詔后,內(nèi)心受到極大的震撼,想來父子之間也落得了此等地步。他也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于是自裁了。扶蘇死后,趙高等人的計謀得逞,胡亥如愿以償?shù)漠斏狭嘶实?,而扶蘇卻早已奔赴黃泉。
扶蘇的一生可悲可嘆,他與秦始皇之間的關(guān)系一度緊張,墜入冰點,但是秦始皇在逝世的時候并沒有拋棄他,而是欲傳位給他,讓他執(zhí)掌大權(quán),可惜事與愿違,不僅沒有如他所愿,還賠上了扶蘇的性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8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