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劉聰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在古代雖然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三宮六院,但是,有一點是同性不能通婚的,就和現(xiàn)在的近親不能結(jié)婚是一樣的。
但是古代有個皇帝,不顧這個規(guī)定,娶了同性家族的女子,更荒唐的是連著姑姑和侄女一起納入后宮。
這位皇帝就是劉聰,他年少時文武雙全,非常的聰明。但是他當(dāng)上皇帝后就本性暴露了,變得荒淫好色起來。
劉聰先是接納了自己父親的皇后,而后又看上了近親本家太保劉殷的兩個女兒,便讓大臣編造了他們不是本家的故事,把太保的兩個女兒納入了后宮。
而后劉聰又盯上了劉殷的孫女,于是劉聰又把劉殷的四個孫女納入宮中,造成了姑姑侄女六人共侍一夫的局面。最后,這位皇帝身體空虛,暴病而亡!
一、誰能簡要地介紹一下中國歷史100位皇帝嗎 2。
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云煙3。漢景帝(劉啟)政績并不代表著其成功4。
漢武帝(劉徹)開天辟地的帝王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6。
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7。漢新帝(王莽)奪權(quán)容易,守權(quán)難8。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9。漢明帝(劉莊)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10。
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12。
漢獻(xiàn)帝(劉協(xié))東漢最后一個皇帝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
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并峙的皇帝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并存的皇帝16。
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智勇兼?zhèn)涞挠⑿?7。 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18。
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20。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22。
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23。 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24。
十六國后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shù)民族皇帝25。十六國后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26。
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
南北朝宋文帝(劉義?。┯兄蹐D大略的皇帝29。 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30。
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34。
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nèi)皇帝35。 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36。
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
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40。
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
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44。
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46。
唐順宗(李誦)進(jìn)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48。
唐穆宗(李恒)縱情享樂終其一生49。 五代十國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50。
五代十國后唐莊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51。五代十國后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后晉王朝的建立者52。
五代十國后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53。五代十國后漢高祖(劉禺)后漢王朝的開國皇帝54。
五代十國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國后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56。
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后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58。
五代十國南唐后主(李煜)亡國成詞宗59。 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60。
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
宋真宗(趙恒)信小人、遠(yuǎn)賢臣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4。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65。 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66。
遼穆宗(耶律?。八趸实?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68。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70。
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71。元太宗(窩闊臺)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72。
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74。
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76。
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78。
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鎮(zhèn))玩童皇帝80。
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dāng)皇帝81。明憲宗(朱見深)糊涂皇帝82。
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tǒng)84。
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fù)千古罵名86。
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87。 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
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dāng)U土、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90。
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guān)后的第一位皇帝92。
清圣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94。
清高宗(乾?。v史上有名的風(fēng)流天子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zhuǎn)歷史96。
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之心,卻無回天之力98。
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緒)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選而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100。
末代皇帝(宣統(tǒng))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
二、中國的歷史100位皇帝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云煙3.漢景帝(劉啟)——政績并不代表著其成功4.漢武帝(劉徹)——開天辟地的帝王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7.漢新帝(王莽)——奪權(quán)容易,守權(quán)難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9.漢明帝(劉莊)——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12.漢獻(xiàn)帝(劉協(xié))——東漢最后一個皇帝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并峙的皇帝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智勇兼?zhèn)涞挠⑿?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24.十六國后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shù)民族皇帝25.十六國后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著雄圖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nèi)”皇帝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46.唐順宗(李誦)——進(jìn)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48.唐穆宗(李恒)——縱情享樂終其一生49.五代十國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50.五代十國后唐莊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51.五代十國后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后晉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國后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53.五代十國后漢高祖(劉禺)——后漢王朝的開國皇帝54.五代十國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國后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后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國南唐后主(李煜)——亡國之后成詞宗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趙恒)——信小人、遠(yuǎn)賢臣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66.遼穆宗(耶律?。八酢被实?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71.元太宗(窩闊臺)——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鎮(zhèn))——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dāng)皇帝”81.明憲宗(朱見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tǒng)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fù)千古罵名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dāng)U土、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guān)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歷史上有名的風(fēng)流天子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zhuǎn)歷史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豐)——有。
三、說出中國歷史上一百個皇帝 西漢 漢昭帝劉弗陵(8歲登基,21歲死) 漢平帝劉衎(9歲登基,14歲死) 孺子嬰劉嬰(2歲登基,21歲死) 東漢 漢和帝劉肇(10歲登基,27歲死) 漢殤帝劉隆(100日登基,1歲死) 漢順帝劉保(11歲登基,30歲死) 漢沖帝劉炳(2歲登基,3歲死) 漢質(zhì)帝劉纘(8歲登基,9歲死) 漢靈帝劉宏(12歲登基,34歲死) 漢獻(xiàn)帝劉協(xié)(9歲登基,54歲死) 三國魏 魏齊王曹芳(8歲登基,45歲死) 吳 吳廢帝孫亮(12歲登基,20歲死) 晉 東晉 晉成帝司馬衍(8歲登基,25歲死) 晉穆帝司馬聃(2歲登基,21歲死) 晉孝武帝司馬曜(11歲登基,35歲死) 南北朝 南朝 宋 宋后廢帝劉子業(yè)(12歲登基,13歲死) 宋順帝劉準(zhǔn)(11歲登基,14歲死) 北朝 北魏 北魏孝文帝元宏(5歲登基,33歲死) 北魏孝明帝元翊(6歲登基,19歲死) 北魏幼主元釗(3歲登基,3歲死) 東魏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11歲登基,28歲死) 北齊 北齊后主高緯(8歲登基,21歲死) 北齊幼主高恒(8歲登基,8歲死) 北周 北周靜帝宇文衍(7歲登基,9歲死) 五代十國 后周 后周恭帝柴宗訓(xùn)(7歲登基,16歲死) 宋 北宋 宋哲宗趙煦(10歲登基,25歲死) 南宋 宋恭帝(4歲登基,5歲死) 宋端宗(7歲登基,10歲死) 宋幼主(7歲登基,8歲死) 遼 遼圣宗(12歲登基,61歲死) 西夏 西夏毅宗(2歲登基,21歲死) 西夏惠宗(8歲登基,27歲死) 西夏崇宗(4歲登基,58歲死) 元 天順帝(9歲登基) 元寧宗(7歲登基,7歲死) 明 明英宗(9歲登基,39歲死) 明神宗(10歲登基,57歲死) 清 清世祖(6歲登基,24歲死) 清圣祖(8歲登基,69歲死) 清穆宗(6歲登基,20歲死) 清德宗(4歲登基,38歲死) 清恭宗(4歲登基,62 超過八十歲的皇帝只有七位,即最長壽的南越武帝趙陀(100歲以上)、乾隆皇帝(89)、梁武帝蕭衍(86)、唯一的大統(tǒng)一王朝女皇帝武瞾(82)、宋高宗趙構(gòu)(81)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镠(81)、元世祖忽必烈(80)。
70歲到79歲的皇帝有12位,包括十國楚武穆王馬殷(79),唐玄宗李隆基(78)、十國前蜀高祖王建(72)、明太祖朱元璋(71),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71),五代南平高季興(71),十六國后燕高祖慕容垂(71)、漢武帝劉徹(70)、唐高祖李淵(70)、遼道宗耶律洪基(70)、西夏仁宗嵬名仁孝(70)、十六國南燕高祖慕容德(70)。 60歲到69歲的皇帝有38位,包括清康熙皇帝(69),清道光皇帝(69),十六國西涼武昭王李暠(68),宋孝宗趙眘(68),清太祖努爾哈赤(68),周帝吳三桂(67),十六國北涼高祖沮渠蒙遜(67),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67),金世宗完顏雍(67),新帝王莽(67)、元太祖成吉思汗(66)、蜀漢后主劉禪(65),明成祖朱棣(65),隋文帝楊堅(64)、蜀漢昭烈帝劉備(63)、唐德宗李適(64),西夏神宗嵬名遵頊(64),漢光武帝劉秀(63)、十六國后涼高祖呂光(63),漢高祖劉邦(62)、宋武帝劉裕(62),清末代皇帝溥儀(62)、金太宗完顏吳乞買(61)、十國后蜀高祖孟知祥(61),遼圣宗耶律隆緒(61),十六國后秦高祖姚興(61),清嘉慶皇帝(61),五代梁太祖朱溫(61),明世宗(60),宋理宗(60)等。
50歲到59歲的皇帝有60位,包括宋太宗(59)、明神宗(58),雍正皇帝(58)、宋寧宗(58)、陳高祖陳霸先(57),宋欽宗趙桓(57),唐高宗李治(56),齊高帝蕭道成(56),晉武帝司馬炎(55),唐中宗(55),唐睿宗(55),漢獻(xiàn)帝(54),齊武帝(54),陳宣帝(54),唐代宗(54),宋仁宗(54),宋徽宗(54),晉簡文帝(53),陳后主(52),清太宗(52)、唐太宗(52),后周太祖(51),秦始皇(50)、宋太祖(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梁簡文帝(49),漢景帝(48),明仁宗(48),梁元帝(47),漢文帝(47),南唐后主李煜(42),明憲宗(41),魏文帝曹丕(39)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后周世宗柴榮(39),宋神宗(39),明光宗(39),明宣宗(38),清光緒皇帝(38)、魏明帝曹叡(36),宋英宗(36),明穆宗(36),宋度宗(35),崇禎皇帝(35),正德皇帝(38),咸豐皇帝(31),明代宗(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4)、順治皇帝(24),天啟皇帝(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包括五代漢隱帝劉承佑(19),五代周恭帝柴宗訓(xùn)(19),清同治皇帝(18),晉穆帝司馬聃(18),唐敬宗李湛(17),唐哀李柷(17),漢廢帝劉辨(16),宋帝劉子業(yè)(16),宋順帝劉準(zhǔn)(12)等。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五位,包括八歲漢質(zhì)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
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dāng)深遠(yuǎn)。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南越武帝趙陀(前208-前137,共71年),康熙皇帝(1661-1722,共61年)和乾隆皇帝(1735-1795,共60年)。
漢武帝(前141-87)和西夏仁宗(1139。
四、中國歷史皇帝 100位 沒有劉邦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云煙3.漢景帝(劉啟)——政績并不代表著其成功4.漢武帝(劉徹)——開天辟地的帝王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7.漢新帝(王莽)——奪權(quán)容易,守權(quán)難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9.漢明帝(劉莊)——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12.漢獻(xiàn)帝(劉協(xié))——東漢最后一個皇帝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并峙的皇帝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智勇兼?zhèn)涞挠⑿?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24.十六國后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shù)民族皇帝25.十六國后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兄蹐D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nèi)”皇帝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46.唐順宗(李誦)——進(jìn)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48.唐穆宗(李恒)——縱情享樂終其一生49.五代十國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50.五代十國后唐莊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51.五代十國后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后晉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國后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53.五代十國后漢高祖(劉禺)——后漢王朝的開國皇帝54.五代十國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國后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后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國南唐后主(李煜)——亡國之后成詞宗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趙恒)——信小人、遠(yuǎn)賢臣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66.遼穆宗(耶律?。八酢被实?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71.元太宗(窩闊臺)——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鎮(zhèn))——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dāng)皇帝”81.明憲宗(朱見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tǒng)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fù)千古罵名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dāng)U土、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guān)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94.清高宗(乾?。獨v史上有名的風(fēng)流天子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zhuǎn)歷史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豐。
五、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稱“皇帝”始,到1921年最后一個皇帝溥義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布退位止,經(jīng)歷了2132年。在這期間封建王朝皇帝總數(shù)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尊者73人。
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君主(單于、可汗、贊普)總數(shù)為251人。
歷代農(nóng)民起義建元、立國、稱帝(王)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jù)稱帝者(如安祿山),約60人,還有一個“ *** 皇帝”袁世凱。
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清圣祖玄燁(康熙帝),在位61年;在位時時間最短的是金代末第完顏承麟,從即位到被殺,不足半日。
年齡最大的皇帝是清高宗弘歷(乾隆帝)88歲。年齡最小的皇帝是東漢殤帝劉隆,不足1歲即位,在位僅8個月就夭折;其次是東漢沖帝劉炳、清代宣統(tǒng)帝溥義,都是兩歲即位。
六、歷史上一共有幾位皇帝 中國古代的女皇帝至少有三位。
殤帝元氏,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魏武泰元年(高句麗安藏王十年,梁大通二年,高昌□□五年,528年)二月在位。
年初出生。孝明帝元詡女。
佚名,母潘嬪。即位數(shù)日,太皇太后胡氏始言:“潘嬪本實生女,今宜更擇嗣君。”
被廢。 睦州女子陳碩貞,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女皇帝。
□□元年(高句麗寶藏王十二年,唐永徽四年,蒙高祖五年,653年)十至十一月在位。以妖言惑眾,與妹夫章叔胤舉兵反,自稱文佳皇帝,以叔胤為仆射。
攻陷桐廬、睦州及於潛。攻歙州,不克。
寇婺州,為唐刺史崔義玄所拒。十一月庚戌,與章叔胤同被擒斬。
余黨悉平。 則天后武曌,中國歷史上第三位女皇帝。
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龍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導(dǎo)語:我國的封建專制社會發(fā)展了千年,出現(xiàn)了千位位高權(quán)重的皇帝。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國歷史上的一百位皇帝,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云煙
3.漢景帝(劉啟)政績并不代表著其成功
4.漢武帝(劉徹)開天辟地的帝王
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
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
7.漢新帝(王莽)奪權(quán)容易,守權(quán)難
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9.漢明帝(劉莊)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
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
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
12.漢獻(xiàn)帝(劉協(xié))東漢最后一個皇帝
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智勇兼?zhèn)涞挠⑿?br>
1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
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
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
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
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
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
24.十六國后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shù)民族皇帝
25.十六國后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著雄圖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
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
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nèi)?皇帝
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
41.武周圣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
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
46.唐順宗(李誦)進(jìn)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縱情享樂終其一生
49.五代十國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
50.五代十國后唐莊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
51.五代十國后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后晉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國后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
53.五代十國后漢高祖(劉禺)后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54.五代十國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后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國后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
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后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國南唐后主(李煜)亡國之后成詞宗
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
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趙恒)信小人、遠(yuǎn)賢臣
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
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
66.遼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
71.元太宗(窩闊臺)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
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
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鎮(zhèn))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dāng)皇帝?
81.明憲宗(朱見深)糊涂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tǒng)
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fù)千古罵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
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dāng)U土、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guān)后的第一位皇帝
92.清圣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歷史上有名的風(fēng)流天子
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zhuǎn)歷史
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之心,卻無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緒)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選而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統(tǒng))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
皇帝——歷史上最危險職業(yè):50%活不過40歲
在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職業(yè),危險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這個職業(yè)就是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統(tǒng)計,中國歷史上的皇帝被殺害率為31%,活不到40歲的高達(dá)50%,壽命超過60歲的只有15%。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xiàn)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其中一共有61位被殺。而且大多數(shù)直系皇族的最后命運都非常慘,滿門抄斬的斷子絕孫的隱姓埋名的淪落奴仆的。倒是兩個少數(shù)民族的皇族得以保全性命,元順帝跑回了大漠,清皇室被袁世凱優(yōu)待了。
在中國歷史上,帝王擁有近乎絕對的生殺大權(quán)。一個人犯罪不只是一人遭殃,滿門抄斬甚至是誅連九族的如家常便飯。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殺人者在殺人的同時,自身的處境亦危機四伏,時時有掉腦袋的兇險,甚至連最不會殺人的宮女,都可能能聯(lián)合起來殺皇帝。大概統(tǒng)計,有超過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這樣死掉的。這些被他殺的皇帝起因各異,式樣也是五花八門。以“兇手”為主線,死于非常命的皇帝的“殺法”有:近臣?xì)?、宦官殺、子殺、叔殺、父殺、母殺、妻殺、兄弟殺、祖母殺、外公殺、岳父殺、兵殺、俘殺等?br>
一、近臣?xì)?br>
這種殺法叫犯上作亂,過去叫弒,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常見的現(xiàn)象之一,特別是早期王朝中,臣子不臣要弒殺皇帝的,例子多不勝舉。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還有各朝的后期,都是“臣弒君”的重災(zāi)區(qū)。殺個一個皇帝比砍一個草寇還容易。
十六國時漢隱皇帝劉粲,昭武帝劉聰之子。先是以皇太子身份總攝朝政,公元318年七月正式即帝位。但當(dāng)年九月,剛當(dāng)了兩個月皇帝的劉粲,即讓掌管兵權(quán)的大將軍、錄尚書事靳準(zhǔn)殺掉了。靳準(zhǔn)的軍政大權(quán)在握,便直接領(lǐng)兵登上光極殿,抓住劉粲,數(shù)落了一通罪名之后,當(dāng)即殺之。劉氏男男女女,不分老幼皆斬于東市,又挖出了劉聰?shù)氖w斬為兩截,焚燒了劉氏宗廟,自己設(shè)百官行使皇帝權(quán)力。
十六國時期,大部分皇帝都是被手下謀殺的。所以,才有那么多小國小朝出現(xiàn)。
隋煬帝楊廣(569-618),604年即位,在位15年.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死,時年50歲。
唐昭宗李曄和末帝李柷均為其臣子朱溫所殺。朱溫,原是黃巢部將,公元882年叛變,舉兵降唐。唐朝廷授朱溫右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還賜名全忠,后授為梁王。但朱全忠并不忠,擁兵自重,權(quán)欲熏心,一直企圖篡唐自已當(dāng)皇帝。天復(fù)四年(公元904年),先是逼李曄遷都洛陽,同年八月,朱全忠將李曄殺了。但他不敢一下就當(dāng)皇帝,而是拐了一個彎,立李柷為帝,過渡一下。李柷當(dāng)了三年皇帝后,朱溫等不及了。公元907年正月,朱溫強迫李柷禪位于他。三月,李柷正式降下御札,辭去大唐皇帝。當(dāng)了皇帝后,朱全忠第一件事是改名字為朱晃,改年號為開元,國號大梁。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朝代大唐王朝正式謝幕了,由此進(jìn)入了很糟糕的“五代十國”時期。
二、宦官殺
這也是中國帝王遭他殺中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也是最具傳統(tǒng)性的一種皇帝殺法,幾乎每朝都能找到這樣的案例,禍起太監(jiān)干政。為什么稱“宦官弒主”是傳統(tǒng)殺法呢,因為從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起,就是這種殺法。
中國封建第一朝的皇帝嬴政、胡亥都是宦官給做掉的,執(zhí)行人就是太監(jiān)趙高。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嬴政死于巡行途中,地點在邢州平鄉(xiāng)縣沙丘(今河北省邢臺平鄉(xiāng))。當(dāng)時他在沙丘官平臺(行宮寑室)養(yǎng)病,但死的很突然,終年50歲。正史記載嬴政是病死,但不少學(xué)者認(rèn)為,是他殺,嬴政死于宦官趙高發(fā)動的一場政變。當(dāng)時太子是扶蘇,嬴始無意傳位給后來的秦二世胡亥。趙高擔(dān)心扶蘇繼位對己不利,于是利用第五次出巡,胡亥隨行之機,謀劃了這場政變。
嬴政死后,胡亥順利繼位。但他也沒有免掉被宦官玩弄的命運,為趙高所害。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劉邦攻下武關(guān)后,趙高恐誅罰及身,與其婿閻樂等人密謀,乘二世在望夷宮齋戒之機,詐詔發(fā)兵圍宮,逼令二世自刎。趙高企圖篡位自立,百官不從,遂立二世之子子嬰為秦王。但趙高未得好死,同年九月被子嬰誅殺,夷三族。
這之后,“宦官弒主”就多了起來。如唐敬宗李湛即為宦官所殺。
李湛(公元809-826年),為唐穆宗李恒長子,初封鄂王,徙卦景王,長慶二年被立為太子,公元825年即位。李湛貪圖安逸,好女色,寵信宦官而荒于國政。還迷信道士,小小年紀(jì)就企圖長生不老。曾派宦官往湖南、江南等地采藥。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宦官劉克明等發(fā)動政變,殺死毫無防備的李湛。當(dāng)時,李湛夜獵還宮,入室更衣時殿上燭光忽然熄滅。燈黑殺人時,劉克明立即動手。李湛死時18歲,僅當(dāng)了兩年皇帝。
三、子殺
這在過去也叫弒。弒父與弒君一樣是天下第一罪,大逆不道。那弒當(dāng)皇帝的老爸,就是罪大惡極了。盡管有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規(guī)矩在那,違反常倫之事卻時常發(fā)生。特別是帝王家里,兒子把老子殺死了,自己當(dāng)皇帝的事情并不鮮見。
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當(dāng)是荒淫皇帝楊廣弒父案。楊廣是楊堅的次子,封建慣例是皇儲“立長不立幼”,當(dāng)皇帝本來沒有他的份,太子本是其老大楊勇。但楊廣很有心計,在父母面前偽裝得既老實又孝順。使計稱太子希望皇帝早死,楊堅聽了大怒,在公元600年廢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但后來楊堅發(fā)現(xiàn)上了楊廣的當(dāng),決定復(fù)立楊勇,結(jié)果事未成,卻要自己的命。公元604年七月,楊堅患重病,楊廣認(rèn)為當(dāng)皇帝的機會來了,欲提前奪權(quán),不料泄密,為楊堅知曉。更讓楊堅惱火的是,楊廣竟然調(diào)戲自己寵愛的女人宣華夫人陳氏。楊堅立即決定廢楊廣,傳位于楊勇。結(jié)果此事走漏了風(fēng)聲,當(dāng)晚楊廣先下手,將楊堅毒死在仁壽行宮的病榻上,得繼皇位,史稱隋煬帝。
另一起有名的“子弒父”案主角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國帝王中頗有作為頗有影響的一位好皇帝,但這位好皇帝承繼大位時也是不擇手段。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在宮城玄武門發(fā)動兵變,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及其他皇子皇孫全殺了,史稱“玄武門兵變”。在這種情況下,李淵只得于六月七日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后,李淵禪位李世民,從此過著所謂的太上皇生活,實際與軟禁無異。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李淵死了,李淵的死,當(dāng)時就有人懷疑是讓李世民謀殺掉的,但史學(xué)界對此一直有爭議。
五代十國時期后梁的郢王朱友珪,也是殺了父親、梁太祖朱全忠當(dāng)上皇帝的。皇帝多好色,朱全忠更是有守之而無不及。朱全忠原配張氏死后,性欲難禁。他看上的女人是自己的兩個兒媳婦。朱全忠特別喜歡次子朱友文的妻子,在二兒媳的扇動下,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病重中的朱全忠擬立次子朱友文為太子。朱友圭得知消息后,立即利用自己掌握的宮廷衛(wèi)隊發(fā)動了政變,連夜殺入宮中,殺了朱溫并用破席一裹,埋于宮殿的地下。
南朝時文帝劉義隆,公元424年即位,被太子邵殺掉;
清圣祖玄燁,即康熙皇帝,疑為四子雍正所殺。玄燁(公元1654-1722年),這位八歲即位的小皇帝,是大清帝王中最有作為一位皇帝,開創(chuàng)了“康乾盛世”,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前后62年。死后葬景陵。玄燁之死疑因甚多,死前皇位爭奪激烈。最后,胤禛靠舅舅科隆多的權(quán)勢,與年羹堯之兵力,得皇位,史稱雍正皇帝。正史稱,胤禛系是玄燁遺詔繼位,民間則傳,是謀殺玄燁所得。
四、叔殺
傳統(tǒng)帝王承繼制是“立長不立幼”、“傳嫡不傳庶”。即使皇帝哥哥死了,弟弟也是不方便當(dāng)皇帝的,除非特殊。如宋太宗趙光義,就是嗣太祖趙匡胤皇位。由于傳統(tǒng)的皇位承繼制度的存在,叔叔只有覬覦的份子,由此也導(dǎo)致了宮廷悲劇。明成祖朱棣,即是這樣的“叔叔”。太子朱標(biāo)死后,朱元璋曾動過立朱棣為太子的打算,但考慮到不能亂套,最后還是確立了朱允炆的皇太孫地位。朱棣不甘心,發(fā)動靖難兵變,逼得剛當(dāng)了五年皇帝的朱允炆宮中自焚(一說出家當(dāng)和尚,不知所終)。
十六國時期的小皇帝張玄靚就是讓他叔叔給殺掉的.張玄靚(公元350-363年),字符安,十六國時期前涼國君主,桓王張重華的小兒子。前涼和平二年(公元355年),威王張祚被殺,張玄靚被宋混、張琚推為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恢復(fù)東晉建興年號。東晉興元三年(公元363年),左右政局的叔叔張?zhí)戾a發(fā)動兵變,派兵入宮殺了張玄靚。張玄靚時年僅14年,死后被張?zhí)戾a謚為沖王
五、兄弟互殺
但在皇儲“立長不立幼”、“傳嫡不傳庶”的承繼制下,做弟弟的也往往無緣皇位的,即便再有才能,也鮮有可能繼大位。這種制度往往造成手足弟之間互相殘殺,導(dǎo)演又一出人倫悲劇。
十六國時,漢皇帝劉淵死后,太子劉和即位。結(jié)果弟弟劉聰不甘心,把哥哥劉和殺了,自己當(dāng)了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殤帝劉玢(公元920-943年),公元942年,父高祖劉巖死后嗣位。結(jié)果第二年被其弟弟晉王劉洪熙殺了,年僅24歲。劉洪熙當(dāng)上了皇帝,史稱中宗。劉玢被殺后,劉洪熙謚之為殤帝,無陵。
對南宋相對峙的金國皇帝、閔宗完顏亶(公元1119-1149年),是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嫡孫,17時當(dāng)了皇帝。從小與他一塊長大的庶出哥哥完顏亮(海陵王)有了想法,他能當(dāng)皇帝我為什么不能?遂起謀逆之心。皇統(tǒng)九年(公元1149年)十二月,完顏亮秘密潛入宮中,與侍臣一道,將完顏亶揮刀砍死了。完顏亶死時31歲,葬于思陵。
六、母殺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在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的誘惑下,善良的母性也會扭曲變形。中國歷史的“毒母”不少,如西漢第一皇后呂雉、大唐第一皇后武則天,大清第一皇后慈禧,都是狠毒女人。
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北魏獻(xiàn)文帝拓跋弘(公元454-476年)。7歲時以皇太子嗣位,生母李貴人被賜死,由時為皇后的馮氏養(yǎng)大。當(dāng)了12年皇帝后禪于太子元宏,自稱太上皇。拓跋弘后被“養(yǎng)母”馮太后用毒酒鴆殺。死時23歲。
母親殺兒子可能有傳統(tǒng),還是南北朝時期北朝北魏,肅宗元詡(公元510-528年),為武宗元恪的第二個兒子,6歲時以皇太子身份嗣位。但母親、太后胡充華權(quán)力欲很強,以元詡年幼為由臨朝。后來,干脆把自己的兒子毒死了,與馮太后相的養(yǎng)母生身份相比,這可是親生母親啊。元詡死時19歲,剛剛成年,如此母親,不稱是最毒有失公道。死后,胡太后還發(fā)了一點母性,將其設(shè)陵安葬,陵名定陵。
七、妻殺
夫貴妻榮。有當(dāng)皇帝的老公應(yīng)該是女人最長臉的事情,但作為“第一夫人”,也有不安分的。唐中宗李顯就是被自己的妻子韋皇后殺死的。
李顯(公元656-710年),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所生,一生的天子之運不順。李治死后,二十八歲的李顯以皇太子嗣位,武則天臨朝稱制,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李顯被廢為廬陵王,遷房州(今湖北十堰市),過關(guān)軟禁一般的生活。圣歷二年(公元698年)被召還東宮,復(fù)立為太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病重,擁李顯復(fù)位,重復(fù)國號唐。
本想李顯就此可以平安當(dāng)皇帝了,但妻子韋皇后不能安分守已。李顯與韋皇后的感情確實很好,當(dāng)年被廢就是因為口出亂語,稱假如韋皇后的父親韋玄貞愿意,可以將天下給他。武則天以此為借口將他廢黜。李顯重新當(dāng)了皇帝后,對韋皇后信任有加,如當(dāng)年李治視武則天一般,充許她同參朝政,還將老岳父封王。但韋皇后不滿足,想學(xué)婆婆武則天,過把女皇帝癮,這麻煩就來了,做出了比武氏更狠的事情。景龍六年(公元710年),韋后被指后宮淫亂,擔(dān)心李顯追究,遂與安樂公主一起,把毒藥包進(jìn)餡餅里,殺死李顯,臨朝攝政。
八、父殺
過去老子殺兒子可以不算犯罪。但在中國歷史上,父親把兒子皇帝殺掉的罕見記載,畢竟父皇的地位相對來說是牢固的。更多現(xiàn)象是,皇帝老子把太子殺了。
在五代十國時期,漢人帝王中有一個很丟人的小皇帝。當(dāng)時的北漢(公元951-979年)第二任皇帝、睿宗劉鈞,竟然稱遼主為父皇帝,自然,遼則稱之為兒皇帝。劉鈞(公元926-968年),15歲時嗣父劉旻位,竟然也當(dāng)了15年的“兒子皇帝”,43歲死去。最后是否為“父皇”所殺,還是疑點。劉鈞死后連兒子也沒有,養(yǎng)子劉繼恩嗣位,僅當(dāng)了60多天皇帝就被人殺了.
九、祖母殺
中國的傳統(tǒng)親情是“隔代親”,祖孫之情往往勝過父子、母子之情。但奶奶殺掉皇帝孫子的并不是沒有,這事發(fā)生在呂雉身上。
呂雉是西漢開國之君劉邦的原配皇后。劉邦死后,他們的8歲的兒子劉盈當(dāng)上了皇帝,史稱惠帝。劉盈年幼,讓呂雉掌握了大權(quán)。公元前188年,只有21歲的劉盈據(jù)說在驚嚇之中死了。呂后便立一個少帝,再臨朝稱制八年。劉盈無子,為了不讓皇權(quán)落后他人之手,呂雉就將一位宮女所生的孩子抱進(jìn)宮,對外謊稱劉盈和他的皇后所生,是自己的孫子。呂雉做事很絕,在少帝大了后,把少帝的生母,就是那個宮女也給毒殺了。漸漸懂事的少帝知奶奶殺了自己的母親,心里不高興,口出怨言。結(jié)果這讓呂雉很擔(dān)心,感到少帝不聽話不保險,干脆把少帝毒死,另立同樣年幼的常山王劉義為帝,自己繼續(xù)在位。
十、外公殺
按照道理,就是再選皇帝,也不能有外公的份子,一般人想也不會想的。但在公元581年的時候,偏偏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外祖父把皇帝外孫給殺了,自己當(dāng)了皇帝。
這個“狼外公”就是前面提到過的隋開國之君、高祖楊堅。楊堅(公元541-604年),是南北朝時期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赟的老丈人,即皇后楊氏之父。公元579年二月,宇文赟自稱天元皇帝,讓位只有7歲的太子宇文衍,由于宇文衍年幼,讓楊堅輔佐朝政,總攬朝政。楊堅這還不滿足,公元581年二月,直接把宇文衍給廢了,逼外孫禪位,以其為介公,三個月后宇文衍死了,北周就此滅亡。41歲的楊堅自立國號隋,就此中國有了歷38年的隋朝。
十一、岳父殺
與外祖爺?shù)年P(guān)系一樣,作為岳父的外戚也是與當(dāng)皇帝不搭界的。但在西漢末年,讓王莽逮住了一個機會,把閨女婿殺了,過了23年的皇帝癮。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漢平帝劉衎的岳父。公元前1年,25歲的漢哀帝劉欣死了。劉欣無子,時為重臣的大司馬王莽說服自己的姑姑王太后,迎立只有9歲的劉衎為帝,史稱平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再次游說太后,要劉衎娶自己的女兒為媳婦。只有12歲王氏遂與劉衎成婚,王莽當(dāng)上了“國丈”。之后,索性毒死小女婿,立兩歲的劉嬰為帝。僅有14歲的女兒成了皇太后,這大概也是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太后了。在這種情況下,太皇太后王氏只好讓王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居攝三年之后,公元8年,54歲的王莽直接廢了劉嬰,自立為帝,改國號“新”,史稱“王莽篡漢”。王莽也因此成了中國封建帝王中第一位通過篡位當(dāng)上皇帝的人。
十二、兵殺
帝王多是馬上得天下,兵士在打江山的過程中,是絕對主導(dǎo)力量。從本質(zhì)上來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沒有軍隊想當(dāng)穩(wěn)皇帝是不可能的。兵士可以幫自己打天下,但也能讓自己成了馬下冤鬼,被兵弒的皇帝也很常見。
隋煬帝楊廣就是被部將宇文化及所殺。大業(yè)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三日,其禁衛(wèi)軍兵變,右屯衛(wèi)將軍宇文化傍晚時殺入宮中。楊廣與蕭皇后出逃被捉,叛軍要取其頭顱,楊廣選擇服毒,稱要留全尸。服毒未成,被兵士勒死,滿足了他留全尸的愿意。死后草葬于江都宮,遺跡至今尚存。
金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也遭遇了與楊廣一樣的結(jié)果。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海陵王與南宋作戰(zhàn)敗逃途中,讓自己的部下殺死了,終年40歲,當(dāng)了13年皇帝。海陵王尸體運回來后始葬北京九龍山金帝陵區(qū)內(nèi),后被遷出草葬。
十三、俘殺
中國歷史上,堂堂一國之君被外族捕俘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最著名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了,于正統(tǒng)十四年(1149年)在土木堡之戰(zhàn)中被瓦剌生俘。但很幸運,朱祁鎮(zhèn)保住了一條命。被放回的朱祁鎮(zhèn)九年后,竟然還能重新當(dāng)上了皇帝。但更多的情況下,俘后都會被殺掉。
另一個被俘名人是宋徽宗趙佶。這個皇帝很有藝術(shù)天賦,如果不是當(dāng)皇帝,應(yīng)該是史上杰出的文人之一,平生著作極多。由于皇帝喜歡舞文弄墨,趙佶當(dāng)政時文藝繁榮,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即為此繪就,敬獻(xiàn)于他。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趙佶被金兵俘走。被俘后受盡凌辱,宮內(nèi)女人也都被兵士要求強行發(fā)生性關(guān)系,或妻或妓。自己的愛妃王婉容也未能保住,被金兵奪走奸污。后來死于五國城,葬永祐陵。
十六國時期南燕慕容超(公元385-410年),公元405年承繼父慕容德皇位。410年南燕為東晉劉裕打敗,慕容超被俘送于建康(今南京)殺掉。南燕僅歷14年滅亡。
從上述事例中可以得出兩點啟示:皇帝也不是好當(dāng)?shù)?,這是一個危險性很大的職業(yè);死于非命的皇帝大多死于親近人之手,說明親人和朋友并不可靠,當(dāng)利益或誘惑與親情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殺戮便不可避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1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此人曾救過孔融和袁譚,后來還救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