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皇帝壽命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2019年《大明風(fēng)華》的熱播使得大家對大明王朝這個封建王朝中最“硬核”的王朝產(chǎn)生了興趣,有道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終明朝一代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堪稱“鐵骨錚錚”,這樣的王朝怎能不讓人心向往之!
然而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明朝的皇帝大都壽命短暫,這使得明朝雖歷經(jīng)十六帝,卻僅僅享國276年,如果這樣看不明顯的話,我們將明朝與清朝對比一下,據(jù)《清實錄》所載:“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統(tǒng)治者為滿洲愛新覺羅氏。
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起,國祚296年”。兩相對比,高下立斷,清朝比明朝少了四任皇帝,王朝延續(xù)反而比明朝多了整整二十年,這足以證明明朝皇帝的壽命普遍都短!
那在這些短命皇帝中哪個皇帝的壽命又是最短的呢?
據(jù)《明史》所載,明朝16位皇帝中,如果按登基年數(shù)來算,壽命最短的當屬泰昌帝朱常洛,朱常洛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于1620年8月28日登基為帝,同年9月26日就因病逝世,前后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
其他我們熟悉的比如《大明風(fēng)華》中的朱高熾與朱瞻基也都是短命皇帝,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八月登基,洪熙元年五月即因病逝世,在位時間九個月,還不足一年,其子朱瞻基繼承帝位后也不過執(zhí)掌朝局整十年,去世時年僅三十八歲!
縱觀明朝十六帝,在位時間最長的當屬萬歷帝朱翊鈞,他在位時間48年,這在明朝是了不得的“成就”,但放在清朝就普普通通了,清朝的乾隆帝和康熙帝的在位時間都超過了六十年!
那么明朝的皇帝為何大都短命呢?
關(guān)于這個問題,專家們曾提出很多猜想,總結(jié)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明朝皇帝的“工作壓力”很大,只要是不太昏庸的皇帝,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處理,點燈熬夜幾乎是常態(tài),高壓之下自然難以長命;
第二:明朝的皇帝大都身體羸弱,比如成化帝在三十歲的時候,身體就腐朽如老年,他曾嘆息“老將至”;孝宗更是自幼身體虛弱,繼位后積勞成疾,很快就一命嗚呼,因此專家推斷明朝皇帝可能患有遺傳病,而且這個遺傳病應(yīng)該是明成祖朱棣遺傳下來的。
因為太祖一脈的藩王大都長壽且子嗣眾多,而朱棣一脈出了十四個皇帝,十七個藩王卻大都壽命短暫,而且大都是非正常死亡,就連朱棣本人也是在出征途中突然暴斃,因此朱棣這一脈的帝王極有可能患有遺傳病;
第三:明朝出了一些“奇葩”皇帝,有些沉迷于丹藥,有些沉迷于美色,比如上文我們提到的泰昌帝朱常洛就沉湎酒色,縱欲淫樂,掏空身體后進食仙丹,結(jié)果一命嗚呼,史稱“紅丸案”。
綜上所述,專家們認為明朝皇帝短命的原因不外乎制度、自身身體素質(zhì)以及不良嗜好幾種原因?
除此之外,近年來專家們又有了一個新的猜想
現(xiàn)代專家們在紫禁城進行研究時,提出一個新的猜想,那就是紫禁城里的紅色地磚和建筑大量使用朱砂,長時間在里面呆著會造成慢性重金屬中毒,特別是年幼時影響更大!深究之下,專家的這一猜想可信度極高!
眾所周知,紫禁城是在永樂四年開始修建的,永樂十八年建成,因此朱棣之后的帝王大都自幼長在紫禁城,登基后也長時間待在紫禁城,這就極有可能造成汞中毒,從而導(dǎo)致他們大都難以長壽且大都非正常而亡,上文我們也提到明朝短命的皇帝大都是朱棣這一脈的,這也印證了“紫禁城中毒”之說,而各路藩王長居封地,不會中毒,自然長壽!
那么清朝皇帝也居紫禁城,為何可以長壽呢?
這里有個誤區(qū),清朝皇帝其實并不是長居紫禁城,清軍入關(guān)前生活在東北地區(qū),東北氣候涼爽,所以清軍入關(guān)后難以適應(yīng)北京炎熱的天氣,便在北京西郊修建了大批園林,清朝皇帝生活起居和處理政事大都在這些園林中進行,這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圓明三園”,而在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后,之后的咸豐、同治、光緒幾位皇帝沒地可去,才長居紫禁城,而與他們的父輩相比,這幾位皇帝的身體狀況就急轉(zhuǎn)直下了,這似乎也印證了“紫禁城中毒之說”。
如果真相果真如此,那明朝的皇帝實在是死的太冤了,不過這也怪這個“殺手”隱藏的太深了!
小結(jié):
明朝滅亡已經(jīng)將近四百年了,關(guān)于明朝皇帝短命的真相我們只能盡可能根據(jù)史書典籍推斷,盡可能還原真實的歷史,卻永遠也不可能得到確切的答案,畢竟逝者已逝,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當事人”佐證!
不過在小編看來,明朝皇帝之所以短命應(yīng)該與上述的幾種猜想全都脫不了干系,他們是在多種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才難享高壽的!
參考資料:《大明風(fēng)華》《清實錄》
不知道外國專家是怎么得出這個結(jié)論的,明朝各個帝王壽命長短竟然可以歸因于朱棣身上,純粹的無稽之談。
按理說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與自身生活狀況息息相關(guān),明朝竟然有超過半數(shù)的君主都沒活過40歲,這也算是比較“短命”了。最長壽的還屬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壽命長達71歲,放在現(xiàn)代也是算是個比較長的壽命了。壽命最短的僅有29歲,也算是英年早逝了。
十六位皇帝中,竟然有十位皇帝沒有活過40歲的年齡,這簡直成了明朝君主的一個“魔咒”。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其實古代人普遍壽命都不怎么高,因為醫(yī)療衛(wèi)生和飲食營養(yǎng)上與現(xiàn)代的“跨銀河系”差距等等原因,但是皇上貴為一國之主,通常都是以當時最好的條件來生活,為什么壽命也不長呢?拿明朝說例,朱棣的壽命也算是比較長的,但是奇怪的是從他之后明朝皇帝壽命都不長,為什么要把這個“鍋”扣在朱棣頭上呢?
假如真正有心的話,我們可以跳出明朝這個范疇,放眼整個中國歷史中,有多少帝王能夠年過古稀的,屈指可數(shù),不過百數(shù),而且有確切可以的考證的君王共209人,平均年齡是多少呢?39.2歲,甚至還不如題目中所述的40歲這個界限。再大致猜測的話,其余那些生卒年月無法考證的帝王是因為什么呢?大家可以盡情發(fā)揮想象。
所以將明朝帝王壽命的長短這個鍋由朱棣來背,實在是太冤枉他了,
為什么明朝有作為的帝王都很短命?
像明宣帝孝宗等等
有作為的君主都死的很早
可是很混的君主像神宗世宗
就很長命活很久?
因為飲食??!明朝皇帝的作息并沒有受到嚴格的要求,但對明朝的皇家飲食卻有相當?shù)囊?guī)定,也就是說這種飲食任何人只要吃上幾年,三高難免?你可以看到明朝皇帝畫像,幾乎都是胖子
而胖本身就是極大的疾病源,而明朝旁系王爺入主皇帝的,都活的相對長久
而清朝的皇帝自小就相當嚴格的祖訓(xùn)要求,幾點鐘干嘛,幾乎沒有皇帝敢挑戰(zhàn)這規(guī)定,因此固定運動,作息正常,短命的機會就少了,而清朝皇帝的畫像,都很瘦的。
明朝有作為的皇帝我認為如下:
明太祖洪武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71歲)在位31年
明成祖永樂文皇帝朱棣(1360年-1424年,65歲)在位23年
明仁宗洪熙昭皇帝朱高熾(1378年-1425年,48歲)在位8個月
明宣宗宣德章皇帝朱瞻基(1398年-1435年,38歲)在位10年
明英宗天順睿皇帝朱祁鎮(zhèn)(正統(tǒng)不算)(1427年-1464年,38歲)在位23年,只有天順(1457年-1464年)算有作為
明孝宗弘治敬皇帝朱佑樘(1470年-1505年,36歲)在位18年
正所謂皇帝難當,好皇帝更難當,要當一個好皇帝壓力是很大的,每天為了國事必須得操煩得要死,中國皇帝這個職業(yè)平均年齡只有30幾歲,所以也不是什么好職業(yè),而明朝至少還有兩位的平均年齡是很高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很混的皇帝每天都在享樂,不問國事,那當然就可以活得很久,不過也有些是例外啦,像明武宗朱厚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等,這種事是說不定的,就給你參考啦!!
給意見大大,明朝最短命的皇帝不是朱常洛,他只能算是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最短命的皇帝應(yīng)該是朱常洛的長子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他只有23歲的壽命,朱常洛都還有39歲的壽命,如果朱常洛是明朝最短命的皇帝的話我想明朝很多皇帝應(yīng)該都不用活了
那你也得打清楚,不然你說"堪稱明朝最短命的皇帝"當然會認為你是說命最短的,誰會去想到是在位時間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9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