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唯一一個未曾中斷過歷史的國家。在悠久歷史和文化中,包含著大量的歷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這些都是寶貴文化遺產(chǎn)。今天,想要為您講述的是司馬炎軍事方面的成就有哪些?的相關內容。
期間,匈奴劉淵也自請而往,孔恂、楊珧堅決反對,認為劉淵的禍患遠大于禿發(fā)樹機能。馬隆向西渡過溫水,禿發(fā)樹機能等人帶領幾萬名部眾憑借險阻抵抗。因為山路狹隘,馬隆就造了扁箱車,還造了木屋,置于車上,邊作戰(zhàn)邊前進,走了一千多里,打得敵人死的死,傷的傷,損失慘重。
自從馬隆西去,音訊斷絕,朝廷為他擔憂,有的人說他們已經(jīng)都死了。后來馬隆的使者夜里到了,晉武帝拍著手高興地笑了。
清晨,召集群臣對他們說:“假如聽從了渚位的意見,就沒有涼州了。”于是下命令,賜給馬隆符節(jié),授官宣威將軍。馬隆到了武威,鮮卑部落首領猝跋韓且萬能率領一萬多部落來歸降。十二月,馬隆與樹機能大戰(zhàn),殺了樹機能,涼州于是平定 。
西晉成立之初,司馬炎為了收買人心,大封功臣,許多大家族都被封為公侯。短短幾年時間,司馬炎共封了57個王,500多個公侯。蜀漢滅亡不久,司馬炎為了穩(wěn)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漢供職的官吏為朝官。
司馬炎沒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攏、收買人心的辦法,穩(wěn)定各級官吏,以確保社會穩(wěn)定地過渡。
因為司馬炎還看到,蜀漢雖亡,東吳未滅,全國還未統(tǒng)一。于是他開始運籌帷幄,準備擊滅東吳,結束全國的分裂局面。
早在三國鼎立之時,魏的勢力已超過蜀、吳,如以人口計,魏約占全國人口3/7,蜀、吳合占4/7。263年,魏滅蜀之后,三國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魏的力量更加強大。司馬炎代魏之后,雄心勃勃,“密有滅吳之計”,準備出兵滅吳,統(tǒng)一全國。
西晉全國正處于一種積極的態(tài)勢之中,然吳國卻是在走下坡路。吳主孫皓的荒淫、殘暴使吳國喪失了重整旗鼓的機會。孫皓命令大臣的女兒要先經(jīng)過他的挑選,漂亮的入后宮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才能談婚論嫁,這使他喪失了大臣們的支持,自毀根本,最終成了孤家寡人。
對他勸諫的中書令賀邵不但沒有受到他的表揚,反用燒紅的鋸條殘忍地鋸下了舌頭,其殘暴程度與商紂王沒有任何區(qū)別。孫皓殺人的方法很多,很殘忍,像挖眼、剝臉皮和砍掉雙腳等。
孫皓的殘暴注定了他要滅亡。由于孫皓的殘暴使手下的將領們也對他喪失了信心,紛紛投降西晉。西晉的大臣們見吳國國力下降,政局不穩(wěn),也紛紛勸說司馬炎趁機滅掉吳國。
但是,司馬炎受到了以太尉錄尚書事賈充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他們認為:吳有長江天險,且善水戰(zhàn),北人難以取勝。且近幾年來西鮮卑舉兵反晉,此時對吳作戰(zhàn),并“非其時”。
而羊祜、張華、杜預等人則認為:吳帝孫皓腐化透頂,他不但對廣大人民殘酷剝削、鎮(zhèn)壓,而且在統(tǒng)治集團內部也排除異己,用刑殘酷。孫吳現(xiàn)已是“上下離心”,如此刻出兵,“可不戰(zhàn)而勝”。如果錯過機會,“吳人更立令主”,勵精圖治,再去滅吳就相當不容易了。
兩派意見,針鋒相對。這樣,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就擺在了司馬炎面前:是否出兵滅吳,統(tǒng)一全國,司馬炎站在主戰(zhàn)派一邊。
為了完成滅吳大業(yè),司馬炎在戰(zhàn)略上做了充分準備。早在泰始五年(269年),他就派羊祜坐守軍事重鎮(zhèn)荊州,著手滅吳的準備工作。羊祜坐鎮(zhèn)荊州后,減輕賦稅,安定民心,荊州與東吳重鎮(zhèn)石城(今湖北鐘祥縣)相距最近,晉軍采取了“以善取勝”的策略,向吳軍大施恩惠。由于孫皓揮霍無度,部隊士兵常常領不到軍餉,連飯也吃不飽。羊祜命人向吳軍送酒送肉,瓦解吳軍。
這樣,不時有吳軍前來投降,羊祜下令說:吳軍來要歡迎,走要歡送。有一次,吳將鄧香被晉軍抓到夏口,羊祜部下堅持要殺掉,羊祜不但不殺鄧香,而且還親自為其松綁,把鄧香送了回去。有時,吳軍狩獵打傷的野獸逃到了晉軍領地,晉軍也把這些野獸送到吳軍帳內。正是由于這樣的“厚”愛,東吳將領們的心已經(jīng)一步步趨向晉軍。
司馬炎在襄陽一邊命羊祜以仁德對吳軍施加影響,一邊在長江上游的益州訓練水軍,建造戰(zhàn)船。經(jīng)過長達10年時間的充分準備,咸寧五年(279年),晉軍開始向東吳展開大規(guī)模的進攻。為了迅速奪取勝利,晉軍分5路沿長江北岸,向吳軍齊頭并發(fā)。第6路晉軍由巴東、益州出發(fā),沿江東下,直搗吳軍都城建業(yè)。
20萬晉軍直撲東吳。東吳守軍,在巫峽釘下了無數(shù)個鋒利無比的、長十余丈的鐵錐,在江面狹窄處用粗大的鐵鏈封鎖江面。晉軍先用大竹排放入長江,晉軍在船上載了無數(shù)根數(shù)丈長的用麻油澆灌的火點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夠把鐵鏈燒斷。就這樣,東吳長江的防守設施被一個個排除了。
在第6路晉軍進攻東吳時,為了分散、吸引守衛(wèi)建業(yè)的吳軍兵力,安東將軍王渾率一路晉軍,由北向南,直取建業(yè)。孫皓忙命丞相張悌統(tǒng)率主力渡江北上,迎擊王渾,結果沿江東下的晉軍乘機攻占了建業(yè) 。
由于司馬炎準備充分,時機恰當,戰(zhàn)略正確,前后僅用了四個多月,便奪取了滅吳戰(zhàn)爭的全部勝利。從此,東吳的全部郡、州、縣,正式并入晉國版圖。
咸寧六年(280年),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結束了。晉武帝司馬炎終于統(tǒng)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面 。
以上就是有關司馬炎軍事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內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的歷史趣聞故事、歷史人物和歷史文化相關文章的話,就請持續(xù)關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68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白的祖籍到底是哪里的,
下一篇: 將不過李這句話中的中李指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