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砦貉臃垂牵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戰(zhàn)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jù)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tǒng)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zhuǎn)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只要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位聰明過人,智慧超群,策略極強的諸葛亮??墒?,現(xiàn)在有些人卻覺得,諸葛亮并不是那么的足智多謀,甚至,有人說他“不足以言智”,特別是對待魏延。
都知道,諸葛亮,是智慧和機智的化身,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三顧茅廬,劉備用如魚得水來形容,足以看出諸葛亮的智謀。諸葛亮,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深謀遠慮,讓劉琦守江夏,便是為了實施自己的戰(zhàn)略。
其實,他讓劉琦守江夏,是為了讓劉琦活下來,也為了讓自己有退路可以走。劉備去東吳招親時,因為,諸葛亮的三個錦囊,才得以逃出,回到荊州。此外,諸葛亮為什么讓關(guān)羽將曹操放走,而沒有殺了曹操?試想一下,如果,他殺死了曹操,那么,孫權(quán)不就可以漁翁得利了。
所以,諸葛亮讓關(guān)羽放走曹操,不僅可以讓曹操欠他個人情,還不讓孫權(quán)得逞,豈不妙哉。 而且,諸葛亮從來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 ,懂得利用多種因素去戰(zhàn)勝敵人,這是他的智慧之處。諸葛亮的《出師表》被后人所熟知,那豪邁的文字,字里行間都折射出了諸葛亮的為人態(tài)度。
由此可見,諸葛亮是一個多么超群的人啊!
然而,再完美的人都有缺點,更何況世間本無完美之人。諸葛亮唯一的失誤,就在用人上面。甚至,當劉備問他為何不能用魏延之時,他竟說:“因為魏延的骨相覺得他會造反?!边@的確讓人感到震驚,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不過,反觀魏延,雖然,諸葛亮對他有著很大的意見,但是,魏延卻一直忠心耿耿。最開始,他忠于劉備,后來,他忠于諸葛亮,從沒背叛過他們。即使諸葛亮那樣對待魏延,可魏延還是為了蜀國,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屢創(chuàng)奇功,斬王雙、戰(zhàn)張頜。
由此,可以看出魏延是個人才,而且,還是一個十分忠心的人。正所謂,大奸似忠天良喪,自毀長城笑柄留。
魏延,字文長,三國時期蜀漢僅次于“五虎上將”的將領(lǐng)。劉備入川時,作戰(zhàn)勇猛,立下了赫赫功勛。尤其是在關(guān)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五虎上將”相繼去世后,魏延堪稱“蜀漢第一大將”。但不幸的是,他性格孤傲,人緣不太好,以至于,在諸葛亮死后,慘遭長史楊儀殺害。
然而,諸葛亮呢?
居然留下一個錦囊,想要殺死魏延,而且,還是毫無根據(jù)的猜測。此外,諸葛亮在臨死之前,把兵權(quán)交給了對魏延有意見的人,可想而知,魏延肯定不可能好好活著。歷史上,魏延的結(jié)局不僅是自己被殺,甚至,就連他的整個家族都難逃一死。
不僅如此,諸葛亮其實還有很多失誤的地方,比如:第一次的北伐中原戰(zhàn)敗,讓關(guān)羽守荊州、讓馬謖守街亭等。所以說,劉備還是比諸葛亮更懂得識人。
那么,諸葛亮為什么對魏延有如此深的敵意呢?
有些人認為,可能是因為魏延和關(guān)羽在性格與氣質(zhì)上很像,所以,諸葛亮才會這樣。因為,關(guān)羽不聽諸葛亮的意見,導致諸葛亮的計謀失策。而關(guān)羽那個時候已經(jīng)去世,所以,他不能把憤怒發(fā)泄到關(guān)羽身上,只能轉(zhuǎn)嫁到魏延身上。不過,從這樣的做法中便能看出諸葛亮“不足以言智”,真的是太過武斷了。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諸葛亮不是一個奇才,那么,他怎么幫助劉備奪取江山呢?而且,對于他還有很多經(jīng)典的故事,比如:“罵死王司徒”、“破西羌兵”、“巧借東風”......所以,我們看問題應(yīng)該看兩面,不能因為諸葛亮的一些小小的失誤,就說他不是一個好的軍師。
更何況,他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后人學習的地方。曹操不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像赤壁之戰(zhàn),可他還是被后人譽為了英雄人物。
總結(jié)全文,不管怎樣諸葛亮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尤其是在政治、軍事領(lǐng)域。所以說,陳壽認為:諸葛亮“治戎為長,將略為短”是極其貼切的。此外,像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便是對諸葛亮很好的評價。更甚者,司馬懿都對諸葛亮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在諸葛亮死后,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其為“天下奇才”。所以,我們看東西不能只看到表面,還要看到更深層次的地方。即使諸葛亮有些地方可能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智力超群,但是,這并不影響諸葛亮的智慧,他依舊是世人心中那個足智多謀、深謀遠慮的軍師。
然而,就是如此人物,終因積勞成疾,于蜀建興十二年病逝在五丈原,享年54歲。不久,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也因此,后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8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