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怼岸覛⑷俊钡墓适拢M麑δ銈兡苡兴鶐椭?/p>
陰謀是小道,陽謀才是真正的高招。陽謀不僅顯得個人格局更高,還令對方難以招架,明知道是坑,還不得不跳。陽謀能有如此大的“魔力”,便因為它建立在對人性的精準(zhǔn)把握上。
關(guān)于歷史上陽謀的故事,我們聽過不少,像二桃殺三士、推恩令、狹天子以令不臣等等,都是高明的陽謀。陰謀雖讓人難以察覺,不過若我們小心應(yīng)對,并非不能破解,甚至什么也不做就會躲過去。陽謀則不然,對方基本等于直接告訴你,我已經(jīng)挖好坑了,歡迎來跳。更可悲的是,我們不得不跳。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好,狹天子以令諸侯也罷,袁紹、呂布、劉表等人,至少明面上還得裝作聽從,雖然他們明知道曹操與自己沒什么兩樣。袁術(shù)拋棄漢朝,率先稱帝,可他也成了諸侯中第一個被淘汰出局的人。當(dāng)然,曹操能奉天子,靠的還是實力,若讓劉備來奉天子,分分鐘鐘成了悲劇。
孔子的弟子子貢為了保存魯國,靠一張嘴讓吳、越、齊、晉四國彼此開戰(zhàn),用的也是陽謀,以吳越齊晉本國的利益為誘餌,令他們不得不出兵。子貢的游說堪稱陽謀的經(jīng)典,不過礙于篇幅,本文就不做詳細(xì)介紹了,我們通過一則更為經(jīng)典的陽謀——二桃殺三士,來分析陽謀為何令人難破解。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發(fā)生在齊景公時期,齊景公姓姜,這時候姜齊還沒被田齊取代,不過大夫田氏已經(jīng)逐步掌握了齊國大權(quán),若不是晏子,田氏代齊的故事會早很多年?!叭俊敝械奶镩_疆便是田氏族人,晏子的主要目標(biāo)也是他。
所謂的“士”指的是武士,是春秋時期貴族的最低一級,也是春秋各國軍隊的基本組成人員(春秋早中時期),“三士”都是齊國貴族。田開疆更是田氏子弟,又與另外兩人公孫接、古冶子交好,對齊景公有潛在威脅。而晏子為了消除威脅,想出了用二桃離間三人。
不知大家讀這則故事的時候,是否想過為何晏子拿出二桃,就能挑撥三人,最后造成三人自殺的結(jié)局?下面,我們來一點點分析。
春秋戰(zhàn)國的貴族,大多都好面子,這是當(dāng)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決定的。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僅僅因為有人說他“渺小丈夫”,便帶著門客用砍殺數(shù)百人,來回報對方的嘲笑。
這種“好面子”的風(fēng)氣,甚至延續(xù)到西漢武帝時期。大俠郭解出行的時候,有個人僅僅因為坐著,沒有站起來迎接郭解,郭解的門客就要殺死對方。好面子,已經(jīng)到了“變態(tài)”的地步。
正是這種“好面子”的風(fēng)氣,給了晏子下手的機會。若晏子僅考慮到這里,還算不得陽謀,顯示不出他的厲害,他用二桃離間三人,出發(fā)點是田開疆、公孫接、古冶子三人的不同性格缺點,打蛇打三寸,針對人性缺點動手,方能一針見血。
三人都是猛將,古冶子做事比較含蓄,不喜聲張。他曾救過國君的性命,當(dāng)時的百姓都以為河神顯靈,可古冶子沒有對外宣揚是自己的功勞。
田開疆在戰(zhàn)場上立下不少功勞,是三人中立功最多的人。而公孫接則屬于急性子,是晏子主要利用的對象。
晏子拿出倆桃,讓三人各自陳述功勞,看能否得到國君的賞賜。公孫接率先搶下一桃,剩下的倆人,為了面子都得趕緊站出來,搶奪最后的桃子。晏子利用古冶子的“急性子”,營造一種急迫感,讓剩下的倆人搶最后一個桃子。
晏子高明之處在于,他設(shè)定獲得桃子的標(biāo)準(zhǔn),是三人各自陳述功勞,而非比較功勞的大小,換成現(xiàn)代的話,便是“先到先得”。若三人先陳述功勞,比較后再拿桃子,肯定按功勞大小分桃,晏子卻故意忘了這一點。晏子的做法,在現(xiàn)代更是隨處可見,例如“本活動的最終解釋權(quán)本店所有”。
第三人雖然是因為行動慢,而沒有得到桃子,可在別人眼里,他是因為功勞不夠而沒有得到桃子,這就種了晏子的計謀。沒有得到桃子的第三人,為了挽救面子,或與另外倆人決斗,或者因“羞愧”而自殺。最后結(jié)果無論是哪個,三士的“聯(lián)盟”肯定會分崩離析,晏子的目的便達(dá)到了。
晏子的陽謀能成功,公孫接的“急性子”是關(guān)鍵,而三士的結(jié)局,從晏子拿出倆桃的時候便已注定,不過若換了其他人,晏子的計謀能否成功,便兩說了,畢竟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但以晏子對心性地把握,換了別人,也能想出針對性的計謀。
說到這里,順便提一提推恩令。推恩令這個陽謀,同樣針對的是人性弱點——愛與貪欲,諸侯王對子女的愛,以及諸侯子孫對權(quán)勢、財富的貪欲。
漢朝諸侯國,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諸侯王的土地、爵位只能給嫡長子,其他諸子頂多繼承一些財富。但嫡長子不一定是諸侯最愛的兒子,對于最愛的兒子,諸侯總想多給些東西,這便是人的本性。
面對諸侯王的財富、權(quán)勢,哪個人會不動心?現(xiàn)代電視劇那些豪門恩怨,起源不都是“財產(chǎn)”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是人的本性,有的表現(xiàn)為拼搏奮斗,有的表現(xiàn)為貪欲??傊瑢τ谥鞲纲鹊耐贫髁?,諸侯王明知會削弱諸侯國的實力,卻也不得不踏入陷阱,除非他只生一個兒子。
能制定陽謀,那一定是抓住對方的“弱點”,不想踏入對方的陽謀,只能以絕對實力,用外力強行打破計謀,不過人性的弱點,哪會那么容易被克服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1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