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5年前的今天,1895年12月14日,英國國王喬治6世誕生。
喬治6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 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⑴947)、最后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⑴949),和唯逐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⑴949)。喬治6世被家人稱作伯蒂(Bertie),在登基前則被公眾稱為艾伯特王子。他是喬治5世(原為約克公爵)和瑪麗王后(原為瑪麗公爵夫人)的第2個兒子。1920年他成為約克公爵、因弗內(nèi)斯伯爵和基拉尼男爵。
當時看起來他并沒有繼承王位的可能,由于他的哥哥,那個10分受歡迎且聰明的愛德華王儲在繼承順位上比他靠前。正由于這樣,艾伯特王子被允許在第1次世界大戰(zhàn)時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并且在選擇妻子時能具有更大自由。1923年他在屢次被謝絕后終究與伊麗莎白鮑斯-萊昂(Elizabeth Bowes-Lyon)結婚。
由于他們不太可能繼承王位,夫婦倆人能夠在比較正常的環(huán)境中將他們的兩個女兒,伊麗莎白和瑪格利特,撫養(yǎng)長大。艾伯特10分害臊,畢生都得了嚴重的口吃。當他得知1936年繼位為愛德華8世的兄長終究決定為了婚姻問題而退位,自己將繼承王位時,他10分不愉快。1937年5月12日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登基,并改名為喬治6世,這么做1來遵從xxx女王的遺言,即以后所有的英國君主都不能以艾伯特為名,另外一方面也通過使用與他父親一樣的名字來重新建立公眾對王室的信心。
兩年后,第2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當時名望很低的王室希望能夠成為帶領國家邁向成功的楷模,而他們確切是在2戰(zhàn)中保持英國人民的斗志的重要因素。戰(zhàn)爭早期國王的圣誕節(jié)講話鼓舞了士氣。1939年6月,國王和他的夫人訪問美國,英國的國君訪問美國這還是首次。
戰(zhàn)后,國王的健康狀態(tài)迅速惡化。由于長時間吸煙,喬治6世得了嚴重的肺癌。他最后1次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是在倫敦機場歡送出訪非洲的長女伊麗莎白。1952年2月6日,喬治6世因血栓構成在睡夢中去世,遺體安葬在溫莎城堡。長女伊麗莎白公主即位,是為伊麗莎白二世。
評論:在2戰(zhàn)中對保持人民的斗志起了一定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51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湖州吳興記憶·遇見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