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上官婉兒作為武則天眼前的紅人,最終死于誰手呢?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了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上官婉兒,唐朝著名的女官、詩人,祖父是上官儀。高宗時期,武則天野心勃勃,逐漸把持朝政,使得高宗有了廢后念頭,而他也付出行動了,當(dāng)時的權(quán)臣上官儀負責(zé)起草了廢后詔書。但事情沒能成功,眾所周知,武則天最后大權(quán)在握,上官儀自然沒有好下場,公元664年,他和兒子,也就是上官婉兒的父親一起被殺。
年幼的上官婉兒與其母親徐氏一起被沒入掖庭為奴,雖然環(huán)境艱苦,但徐氏沒有放棄,她對女兒自幼就精心培養(yǎng),因此,長大后的上官婉兒熟讀詩書,能唱能吟、通曉吏事,十分聰明。后在她14歲的時候,武則天召見了她,當(dāng)場出考題考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文意通暢、字里行間語音優(yōu)美,武則天十分滿意,遂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發(fā)起了政變,逼迫女皇退位,與此同時,李顯上位,這時前朝大概有4股勢力,第一自然就是皇帝李顯,第二是皇后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李裹兒,第三是李隆基,第四便是一度掌握重權(quán)的太平公主。而上官婉兒,據(jù)記載,她在李顯去世之前,效力于韋后安樂公主一派,《舊唐書》中記載:時昭容上官氏常勸后行則天故事,也就是說,當(dāng)時上官婉兒常常勸韋后學(xué)習(xí)武則天?!顿Y治通鑒》中也記載,薦三思于韋后,引入禁中,上遂與三思圖議政事,張柬之等皆受制于三思矣。
由此可見,在公元前710年前,上官婉兒都和韋后一起權(quán)傾朝野。后太平公主日漸崛起,勢力強盛,上官婉兒才依附于太平公主。公元710年,李顯駕崩,韋后感覺機會來了,她開始掌握朝政,但結(jié)果沒能如她所愿,因為那年7月21日,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發(fā)起了政變,李隆基率兵攻進皇宮,殺掉韋后金和公主李裹兒,在李隆基的眼中,上官婉兒也是“同伙”,一因此說他對上官婉兒有殺心也算是符合邏輯。
但是在出土的上官婉兒墓志銘卻表示,上官婉兒與韋后是勢不兩立的。因為當(dāng)時安樂公主一心想當(dāng)皇太女,假如上官婉兒與她們是一黨,自然會支持安樂公主,但墓志銘卻記載,”上之,請擿伏(指揭露隱秘的壞事)而理,言且莫從;中之,請辭位而退,制未之許;次之,請落發(fā)而出,卒刀挫釁;下之,請飲鴆而死,幾至顛墜。
也就是說上官婉兒為了阻止安樂公主,曾經(jīng)4次上奏,先是揭發(fā),接著是辭官,再接再厲是出家為尼,最后甚至直接喝藥自盡,好在最后搶救過來。由此可見,上官婉兒和她們不是一起的,李隆基不可能不知情,他為何還堅持殺她?
根據(jù)記載,上官婉兒在42歲的時候首嫁給李顯,被封為昭容,這讓眾人很是疑惑。但墓志銘為大家提供了真相,其實她早在13歲的時候,就先被封為李治的才人,也就是說嫁給李顯是二婚。從這一點來看,她的一切與武則天很是相似,一樣的聰明,一樣有野心,一樣嫁二人,她的這些經(jīng)歷引起了李隆基的忌憚,他怕大唐再一次出現(xiàn)”武則天“,因此他堅決除掉了上官完了。
更何況,上官婉兒之前沒有投靠太平公主時,她也不屬于韋后一黨,她自成一派,在朝中縱橫捭闔,一邊向韋后舉薦武三思,一邊利用他們正對太子李重俊,可以說她在朝中如魚得水。直到最后為更好發(fā)展而投奔太平公主,這樣一個野心勃勃又極具才智的她,使得李隆基忌憚,他像是看到了武則天的影子,所以,李隆基最后不顧一切借機除掉她。
值得一提的是,才女上官氏的墓地被挖掘后,一眾史學(xué)家前往搶修,但他們發(fā)現(xiàn),墓室早已被嚴重破壞,甚至連尸骨也不翼而飛。至于是誰做的,很多人都懷疑是李隆基,畢竟當(dāng)時李隆基殺掉太平公主時,曾下令破壞其駙馬的墓室,或許上官婉兒也遭遇了一樣的事情。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陜州陜縣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jiān)。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后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yǎng)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儀鳳二年,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dāng)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yōu)美,真好像是夙構(gòu)而成。武則天看后大悅,當(dāng)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
從通天元年(出自《景龍文館記》,《舊唐書》為圣歷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wù),權(quán)勢日盛。神龍元年,唐中宗復(fù)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二年,武三思依靠韋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shè)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サ任逋酰權(quán)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jīng)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fā)羽林軍三百余人,殺武三思、武崇訓(xùn)于其府第,并誅其親黨十余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guān)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后處,并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韋后和中宗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余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太子兵敗被殺。
此后,上官婉兒又經(jīng)常勸說中宗,大量設(shè)置昭文館學(xué)士,廣召當(dāng)朝詞學(xué)之臣,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韋后和安樂公主,數(shù)首并作,詩句優(yōu)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zé)o比。因此,朝廷內(nèi)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fēng)。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筑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
當(dāng)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nèi)官員任意出入。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筑宅第,經(jīng)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為相的。不久,崔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fù)原職。
景龍四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wù)。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沖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zhí)燭率宮人迎接,并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在李隆基處為其說項,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于旗下。
開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上官婉兒,復(fù)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陜州陜?nèi)?,祖籍隴西上?,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后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quán)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nèi)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shè)學(xué)士,在此期間主持風(fēng)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fā)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后裔,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jiān),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和其他爬上權(quán)力顛峰的人物一樣,上官婉兒也曾有過凄苦卑賤的出身。因為爺爺上官儀政治上排錯了隊,公元664年,他們?nèi)耀@罪——殺!包括上官婉兒的父親在內(nèi),很多親人都掉了腦袋。這時候,可憐的小婉兒剛剛降生,還沒吃幾口奶,便隨著母親鄭氏做了朝廷的“官奴”。雖說僥幸保全可性命,可是處境極為低賤。母親拼死拼活地干苦力,跌跌撞撞地拉扯自己的小女兒。
當(dāng)然,敗落的官宦人家也很有見識,母親千方百計讓婉兒接受全面而嚴格的正統(tǒng)教育——這可是將來安身立命的資本。小姑娘太聰明了,一點就透。剛四五歲,就作得一口漂亮的詩詞上官婉兒的第一次愛情是在三十多歲開始的,她的戀人是武則天的面首張昌宗。雖然張昌宗干著面首這種不正當(dāng)?shù)氖聵I(yè),可是他出家世家,也算是公子一類的,他是一個宰相的族孫。此時的上官婉兒也在寂寞之中,一個女人三十多歲,沒有嫁過人,沒有任何愛情經(jīng)歷,對愛情當(dāng)然是渴望的。
于是兩個人發(fā)生了戀愛,但是這種戀愛只是眉目傳情,言語傳情,沒有實質(zhì)的內(nèi)容,因為他們害怕女皇武則天??墒且惶焖麄儍蓚€正在眉目傳情時,被武則天發(fā)現(xiàn)了,武則天勃然大怒,罵道:“好大的膽子!敢看上我的心愛之人。”說話之間,武則天就把一把小金刀擲向上官婉兒,正好扎到上官婉兒的眉心,鮮血直流。中宗即位后政權(quán)掌握在韋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養(yǎng)成了一副前怕狼、后怕虎的柔弱性格,而她的皇后韋后則一心想學(xué)婆婆武則天的樣子,勾結(jié)女兒安樂公主,妄圖把持朝綱。
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武三思的妻子上官婉兒和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為了共同的利益聯(lián)合起來對抗韋后和安樂公主。這本是有利的政治聯(lián)盟,一個男人卻使它迅速瓦解。這個男人就是一只繡花枕頭式的美少年崔,太平公主欲念是十分大的,雖還同時愛幾位王子,但每天都要與崔私會幾次,終于被上官婉兒看出問題。一氣之下投入到韋后的勢力圖中,并把武三思也拉了過來,為韋后立下大功。
由于有上官婉兒和武三思的加入,韋后勢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權(quán)柄完全架空,太子李重俊實在看不過去,于是率兵攻入武三思府第,殺武三思及武崇訓(xùn)父子。然后進入宮禁,準備再殺韋后、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臨危不亂。指揮禁衛(wèi)軍憑險固守,再飛檄武三思舊部入宮保駕、平定了太子的兵變,這件事情之后不久,韋后母女就毒殺了唐中宗,以溫王重茂為少帝,韋皇后母女把持朝政,伊然就是武則天與太平公主當(dāng)年狀況的重現(xiàn)。
太平公主一面與她們虛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牽制、滯緩她們勢力的發(fā)展,一方面暗中幫助她的侄兒李隆基。李隆基本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半豐,現(xiàn)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持。一場兵變,誅殺了韋后母女和上官婉兒,即位為唐玄宗。
人物: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shè)學(xué)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后同時被殺。 人物生平 上官婉兒是陜州陜縣人,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后所殺,家族籍沒。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她十四歲的時候,出落得妖冶艷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fēng)度,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采過人,下筆千言。儀鳳二年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dāng)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珠圓玉潤,調(diào)葉聲和,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后大悅,當(dāng)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后,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筆。 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正值情竇初開,免不得被引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diào)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dāng)處死?!碧澋脧埐谔嫠蚯?,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圣歷元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wù),權(quán)勢日盛。 神龍元年,中宗復(fù)位。中宗即位后政權(quán)掌握在韋皇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養(yǎng)成了一副柔弱性格。而韋后則一心學(xué)武則天,勾結(jié)女兒安樂公主,把持了朝綱。早在唐高宗崩時,上官婉兒那年十六歲,她母親早已去世。這婉兒善于修飾,畫眉貼翠,搔首弄姿,便和中宗皇帝偷了私情。后來中宗被廢,幽囚在房州地方,只有韋后伴著中宗皇帝在幽囚地方,吃盡苦楚。中宗到了復(fù)位以后,大權(quán)在握,便接著把婉兒召幸,合成一個鸞鳳交,冊為婕妤,封婉兒母鄭氏,為沛國夫人。又令婉兒專掌起草詔令。 上官婉兒曾與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讓她滿意。后經(jīng)中宗召幸,她自嘆命不由人,中宗年老,難免床闈缺乏風(fēng)情,她便把武三思薦給了韋后。韋后平日在宮中愛賭雙陸游戲,她和武三思對坐著賭雙陸,韋后故意撒癡撒嬌,逗著武三思玩笑;中宗手中握著一把牙簽兒,還替他二人算著輸贏的籌碼。 由于有上官婉兒和武三思的加入,韋后勢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權(quán)柄完全架空。武三思依靠韋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shè)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quán)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jīng)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與左御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皇帝旨意,發(fā)左御林軍及千騎兵,在半夜時分,分兩路軍馬直撲武三思、武崇訓(xùn)府第。并誅其親黨十余人,又統(tǒng)兵三千,直趨肅章門,斬關(guān)直入,搜索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后處,并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表f后和中宗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余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太子兵敗被殺。中宗下詔將太子首級獻上太廟。這時,韋皇后見死了武三思,心中萬分凄涼,聽說太子首級到京,便下懿旨:“將太子首級,在三思、崇訓(xùn)父子柩前致祭?!表f皇后和安樂公主親自到靈前吊奠。 上官婉兒慫恿中宗設(shè)立修文館,大召天下詩文才子,邀請朝中善詩文的大臣入修文館,摛藻揚華。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連流竟夕,醉不思歸。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韋后和安樂公主,數(shù)首并做,詩句優(yōu)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做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zé)o比。 相傳婉兒將生時,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编嵤狭舷敫怪校厥且粋€男子,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心中甚是不樂。這婉兒面貌美麗,卻勝過她母親,自幼兒長成聰明伶俐,出世才滿月,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么?”婉兒即呀呀地相應(yīng),如今果然。因此,朝廷內(nèi)外,吟詩做賦,靡然成風(fēng)。韋后本不工詩,即由婉兒代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親筆,但當(dāng)面只好認她自制,格外稱揚,韋后遂把婉兒寵上加寵。
龍四年(710),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陰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wù)。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沖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zhí)燭率宮人迎接,并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在李隆基處為其說項,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于旗下。開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盡管上官婉兒也曾一度享盡榮華與權(quán)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這個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來,她仍未逃脫厄運,做了皇權(quán)爭斗的犧牲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5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