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年前的今天,1960年1月19日,中國第1個當眾演講的女性薛錦琴去世。
今天,女性當眾演講仿佛已成平常事宜,她們的伶牙利齒和敏捷思惟使其須眉不讓巾幗。盡人皆知的是,民國領(lǐng)袖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在美國和國內(nèi)各地的演講,是蔣介石延續(xù)其統(tǒng)治的重要緣由之一。為人不知的是,在蔣介石主導(dǎo)的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前310年,由于中國女性地位低下,幾近所有的公共場合都沒有女性發(fā)言的機會。這類不公平的歷史,在1901年3月15日被1個來自今珠海地區(qū)的女孩薛錦琴改變。
薛錦琴(1883⑴960),今珠海南溪人,自幼隨其父薛3鏞居上海。1896年,她與其姊薛錦霞進入剛開辦在上海大東門王家祠堂的新式學堂育材書塾(南洋中學的前身)讀書。1901年3月15日,上海紳民近2百人聚集滬西張園,召開拒簽俄約大會,當時年僅16歲的薛錦琴踏上臺去,慷慨演講,首創(chuàng)了中國婦女參與政治運動、公然演說之先河,遭到各界關(guān)注而被載入史冊。對當時的具體情況,王樹增在其著作《1901年:1個帝國的背影》中如是說:
3月 24日,上海張園數(shù)百紳民集會,當堂跳上一位16歲的女孩子,讓眾人吃了1驚。女孩子 叫薛錦琴,她自此成為中國第1個女性當眾演講者。她演講的內(nèi)容是:號令人們禁止俄國人占據(jù)帝國的東北,反對帝國大臣和俄國人就東北問題簽訂條約:"我等當聯(lián)合4萬萬人,力 求政府請將主持俄約之大臣撤退,另換明白愛國之人為議和大臣,則俄人脅迫之事庶乎可以挽回矣。
薛錦琴的出現(xiàn)和演說立即引發(fā)軒然大波,有人說"少年女士當眾演說實在可鄙" ,也有人說"若人人能如薛女士,何患國家不強"。還有人把這件事上升為"國民精神": "東方婦女當此時機,妻助其夫,母訓其子,姊督其弟,以遍國婦女鼓勵遍國男兒,使國民 之精神,常巍然其不可拔,凜乎其不可挫,何懼白人之侵犯!,1901年4月5日的《中外日報》對此也評價說薛錦琴,1志士之女。
演說后不久,薛錦琴追隨其小叔、后來的中國合作化運動的先驅(qū)薛仙舟的足跡,前往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學習教育。此前,中國的女留學生康愛德、金雅妹等都是幼年遭受家庭不幸,由基督教會撫養(yǎng),進而資助出國,屬于被動的宗教留學色采。而薛錦琴的出國成為第1個由國人資助,且主動出洋尋求救國道路的女性留學生,在中國留學教育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學成歸國后,薛錦琴活躍于教育界,前后在廣西大學、嶺南京大學學等學校任教。1915年,薛錦琴與林天木(林鐸)先生結(jié)婚,于1916年生有1女。據(jù)蔣碧微回想錄,婚后他們曾一度住在上海哈同路(今銅仁路)民厚北里,還在家里辦了1間小學,收了10幾個學生。抗戰(zhàn)時期,薛錦琴攜家逃難至桂林,飽受顛沛流離之苦,途中又遭搶劫,隨身財物散失殆盡,夫君林天木也因積勞成疾,于 1946年5月25日病逝。
抗日戰(zhàn)爭成功后,薛錦琴去了香港,擔負國華銀行儲蓄部主任。1960年1月19日,薛錦琴于香港9龍寶血醫(yī)院安祥去世,享年7107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73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