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7年前的今天,1944年1月19日,“全球最好基金經(jīng)理”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誕生。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Peter Lynch)生于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出色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jīng)理。他曾是富達公司的副主席,富達基金托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xiàn)已退休從事于慈善事業(yè)。
彼得林奇是現(xiàn)今美國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資組合經(jīng)理人,是麥哲倫100萬共同基金的開創(chuàng)人,是杰出的職業(yè)股票投資人、華爾街股票市場的聚財巨頭。 彼得林奇在其數(shù)10年的職業(yè)股票投資生涯中,特別是他于1977年接收并擴大麥哲倫基金以來,股票生意做得極其出色,不但使麥哲倫成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共同基金,使其資產(chǎn)由2000萬美元,增長到84億美元,而且使公司的投資配額表上原來唯一的40種股票,增長到1400種。林奇也因此而收獲甚豐。 驚人的成績,使林奇蜚聲金融界。美國最著名的《時期》周刊稱他第1理財家,《幸?!冯s志則稱贊是股票領域一位超級投資巨星。彼得林奇從事的投資經(jīng)營中,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非凡,并以股票天使自居。
彼得林奇誕生于1944年,1968年畢業(yè)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1969年進入富達管理研究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Research Company)成為研究員,1977年成為麥哲倫(Magellan)基金的基金經(jīng)理人; 1990年5月主動辭去基金經(jīng)理人的職務。期間,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chǎn)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并且是當時全球資產(chǎn)管理金額最大的基金,其投資績效也名列第1。在彼得林奇出任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jīng)理人的13年間,基金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1977年投資人若投資1萬美元在麥哲倫基金,到1990年可得到28萬美元!
獲得巨大成績的彼得林奇,被稱為第1理財家、數(shù)一數(shù)二的基金管理者、投資界的超級巨星。投資大師紐伯格認為,巴菲特和林奇是現(xiàn)代社會最偉大的兩位投資家。連同索羅斯一起,他想用天才這個詞形容他們。但是,如果讓我選擇誰是最完善無缺的,整體來看,我只會選彼得林奇。他的人品可稱第1; 他就像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在華爾街是個神級人物。還有1點讓我敬佩的是,他知道甚么時候退出,回歸家庭。
彼得林奇的成功秘決與巴菲特為代表的著眼于實值股和成長股的長時間投資家不同,林奇屬于典型的現(xiàn)代派投資家?,F(xiàn)代派投資家是不管甚么種類的證券,實值股也好,成長股也好,績優(yōu)股也好,只要是有益可圖就買,1旦證券價格超過其價值就賣。
彼得林奇常說: 要投資于企業(yè),而不要投機于股市。在他看來,任何1個產(chǎn)業(yè)或板塊,哪怕是所謂夕陽產(chǎn)業(yè),都可以從中找出潛伏的投資目標,乃至女士的絲襪好過通訊衛(wèi)星,汽車旅館好過光纖光學,只要公司潛質(zhì)好,股票價格公道,就能夠買。這類似于國內(nèi)投資者曾常掛在嘴邊的那1句話: 沒有好的股票,只有好的價位。1982年彼得林奇大舉建倉艾科卡領導下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股票、80年代末重倉持有儲貸行業(yè)股票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找到1個好的公司,只是投資成功的1半; 如何以公道的價格買進,是成功的另外一半。彼得林奇在評價股票的價值時,對資產(chǎn)評估和公司盈利能力評估兩方面都很關注。資產(chǎn)評估在1個公司資產(chǎn)重組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點意義; 盈利能力評估主要度量企業(yè)未來獲得收益的能力。期望收益愈高,公司價值就愈大,盈利能力的增強,即意味著公司股票價格具有在未來上揚的可能性。
在彼得林奇所經(jīng)營的麥哲倫基金的1400種股票中,大致有4類股票:
1. 是林奇希望能夠收益200%⑶00%的成長股。
2. 是股價低于實值的價值股,林奇希望在股價上漲三分之一時就脫手。
3. 是績優(yōu)股。如: 公用事業(yè)、電訊、食品、廣告公司的股票。這類股票帶防御性,經(jīng)得起經(jīng)濟不景氣的打擊。
4. 是特殊情況,如再生股。
彼得林奇做股票不靠市場預測,不迷信技術分析,不做期貨期權交易,不做空頭買賣,他成功的奧妙在于調(diào)查研究。多辛苦1點,你將會得到豐富的報償??纯戳制媸窃鯓幼稣{(diào)查研究的吧: 在他從朋友羅期那里聽到某玩具公司時,便決訂婚自到某玩具商店看看。他詢問顧客是不是喜歡某玩具商店,幾近所有人都說他們是回頭客。這使林奇確信這家公司的生意做得不錯,因而才果敢地買了該公司的股票。在他買進拉昆塔公司的股票之前,他在這家公司辦的汽車旅館里住了3夜。
除這類走馬觀花式的調(diào)查,彼得林奇還常??垂镜哪甓蓉攧請蟾妫瑥闹嘘P注幾個關鍵的數(shù)字: 銷售利潤率、市盈率、現(xiàn)金狀態(tài)、債務結(jié)構(gòu)、債務狀態(tài)、股息和股息的支付、帳面價值、現(xiàn)金流量、存貨、增長率、稅后利潤、每股凈資產(chǎn)、凈資產(chǎn)收益率、每股稅后盈利,這些財會知識在一般的專業(yè)書上都有。也沒必要鉆進1大堆財務報表中,了解一些基本情況,確信該公司有發(fā)展前程就足夠了。但是彼得林奇提示大家,不注意這些數(shù)字是不明智的,但是過分拘泥于數(shù)字分析,掉進數(shù)字圈套里不能自拔也一樣是愚味的,乃至是更危險的。他是1個實踐家,而不是1個理論家,因此,他不太注意也不在乎宏觀因素的分析,也不看重所謂的技術分析,而強調(diào)基礎分析中對某1行業(yè),某1公司做具體的分析,從中尋覓能漲10倍的股票。這才是他成功的經(jīng)驗。
彼得林奇總是在不停地尋覓投資的機會。當1家公司有新產(chǎn)品或營業(yè)額比去年好,或某項政策對企業(yè)有益,他就會去購買這家企業(yè)的股票。如果總的趨勢對某1行業(yè)有益,他不會像巴菲特那樣只買好的,而是買1批能從中受益的公司的股票,或許是幾家,或許會多達10幾家。他不一定作深入的調(diào)研,就買下股票,然后待這些股票升值時再挑選最好的公司保存下來,把其余的賣掉。而且林奇也不限于某類股票或行業(yè),成長股,實值股可以,金融業(yè),制造業(yè)也行。他要的是1個投資組合,以分散那些非系統(tǒng)風險,在控制風險的條件下到達期限收益的最大化。由于,他認為如果投資集中于某種單1類型的股票,當這類股票價格大漲以后,投資者如不賣掉,就會失去賺錢的機會。如果賣掉去投資自己不太熟習的行業(yè),常常又容易出問題,因此,林奇10分注意資產(chǎn)的靈活性和多元化,主張以投資組合來分散投資風險。
只要所投資的股票事跡良好,大可以持5年10年不變。他說: 我投資組合最好的公司常常是購股35年才利潤大增而不在35個星期以后。甚么時候賣股票,他認為有兩種情況。一是公司業(yè)務從根本上惡化了。二是股價上升太高,超過了盈利的增長。這時候賣掉它以后再買另外一種股票可以取得更高的收益率。
彼得林奇的選股策略麥哲倫基金的脫穎而出,得益于彼得林奇的進攻性策略,而這類進攻性策略的背后,則是對4種股票的周密追蹤,那就是資產(chǎn)充裕型股票、成長性股票、周期型股票與起死復生的股票。
說起成長性股票,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起高科技公司的股票,二十世紀90年代美國科技股曾光輝,有的美國公司乃至創(chuàng)下了市盈率500倍的紀錄,可見其股價的高企。彼得林奇對高科技股票卻退避3舍。其實在美國走向后工業(yè)化時期的轉(zhuǎn)型中,成長股比比皆是,服務業(yè)表現(xiàn)特別出色。在林奇看來,餐飲連鎖公司和零售公司通過全國擴大,能在10⑴5年內(nèi)保持20%的年增長速度,也就是3年可以翻1倍。他們不但和高科技公司一樣有高收益、快速增長,而且風險較小。為此他還發(fā)現(xiàn)了72原則,那就是年投資回報率除以72,等于資產(chǎn)翻1倍需要的年數(shù)。比如25%的投資回報率3年翻倍,15%則是5年。林奇認為,捉住這些成長股的關鍵是,要肯定該公司的擴大期是不是走到頭了,能否捉住最后的機會。
彼得林奇的投資忠告1.想賺錢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錢投入1家成長中小公司,這家公司近幾年內(nèi)一直都出現(xiàn)盈利,而且將不斷地成長。
2.個別投資人的優(yōu)勢在于他沒有時間壓力,可以仔細思考,等待最好時機。如果要他每星期或每月都要買賣股票,他肯定會發(fā)瘋的。
3.一般消息來源者所講的與他實際知道的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對投資方向作出選擇之前,一定深入了解并考察公司,做到有的放矢。
4.為了賺錢,我們可以這樣假定,他敢買進一定是對他所看到事物有信心。而1個面臨內(nèi)部人員大量收購壓力的公司很少會倒閉。
5.投資人沒必要堅持投資具有奇異管理系統(tǒng)、并處在劇烈競爭環(huán)境中頂尖公司的股票,只要選擇經(jīng)營成效還不錯,股價低的股票,一樣可以賺錢。
6.最恐怖的圈套就是買到使人振奮卻沒有盈余的公司股票,和便宜的統(tǒng)計數(shù)字。
7.在股市賠錢的緣由之一,就是一開始就研究經(jīng)濟情況,這些觀點直接把投資人引入死角。
8.購買股票的最好時段是在股市崩潰或股價出現(xiàn)狂跌時。
9.不相信理論、不靠市場預測、不靠技術分析,靠信息靈通,靠調(diào)查研究。
10. 試圖跟隨市場節(jié)奏,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在市場行將反轉(zhuǎn)時退出市場,而在市場升到頂部時參與市場。人們會認為碰到這樣的事是由于自己不走運,實際上,這只是由于他們異想天開。沒有人能夠比市場精明,人們還認為,在股市大跌或回調(diào)時投資股票是很危險的。其實此時只有賣股才是危險的,他們忘記了另外一種危險,踏空的危險,即在股市飛漲的時候手中沒有股票。
11.這個簡單的道理,股票價格與公司贏利能力直接相干,常常被忽視,乃至老練的投資人也忽視而不見。觀看行情接收器的人開始認為股票價格有其本身的運動規(guī)律,他們跟隨價格的漲落,研究交易模式,把價格波動繪成圖形,在本應關注公司收益的時,他們卻試圖理解市場在做甚么。如果收益高,股價注定要漲,可能不會馬上就漲,但終究會漲。而如果收益降落,可以肯定股價一定會跌。
12.投資成功的關鍵之一: 把注意力集中在公司上而不是股票上。
13.我不能說我有先見之明,知道股災將要降臨。市場過份高估,早已有潛伏千點狂跌的禍根,事后來看,這是多么明顯。但我當時沒有發(fā)現(xiàn),我當時全部滿倉,手邊幾近沒有現(xiàn)金; 對市場周期的這類認知趣當于對股東的背叛。
14.關注一定數(shù)量的企業(yè),并把自己的交易限制在這些股票上面,是一種很好的策略。每買進一種股票,你應當對這個行業(yè)和該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有所了解,對它在經(jīng)濟蕭條時的應對、影響收益的因素都要有所了解。
彼得林奇理財4不要不要相信各種理論多少世紀以來,人們聽到公雞叫后看見太陽升起,因而認為太陽之所以升起是由于公雞打鳴。今天,雞叫如故。但是每天為解釋股市上漲的緣由及影響的新論點,卻總讓人困惑不已。每當我聽到此類理論,我總是想起那打鳴的公雞。
不要相信專家意見專家們不能預測到任何東西。雖然利率和股市之間確切存在著奧妙的相互聯(lián)系,我卻不信誰能用金融規(guī)律來提早說明利率的變化方向。相信成功得來不容易,而且從小培養(yǎng)下1代成功致富的觀念的人,才是掌握命運、掌握財富,信奉智慧的人。
不要相信數(shù)學分析股票投資是1門藝術,而不是1門科學。對那些遭到呆板的數(shù)量分析訓練的人,處處都會遇到不利因素,如果可以通過數(shù)學分析來肯定選擇甚么樣的股票的話,還不如用電腦算命。選擇股票的決策不是通過數(shù)學做出的,你在股市上需要的全部數(shù)學知識是你上小學4年級就學會了的。
不要相信投資天賦在股票選擇方面,沒有世襲的技能。雖然許多人認為他人生來就是股票投資人,而把自己的失利歸咎為天生愚笨。我的成長歷程說明,事實并不是如此。在我的搖籃上并沒有吊著股票行情收錄機,我長乳牙時也沒有咬過股市交易記錄單,這與人們所傳貝利嬰兒時期就會反彈足球的早慧截然相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73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波斯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二世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