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號稱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而羊羔酒遠在汾酒之上,其在中華酒文化中,巧奪先聲,蜚聲海外。
我與羊羔酒的結(jié)緣,離不開兄長的推薦。初嘗羊羔酒,便覺入口綿甘,柔和清爽,回味悠長,微醺醉人。自此更是對羊羔酒摯愛有加,每次有幸斟得此酒,都會小酌二兩,甚是悠哉!
羊羔酒
羊羔酒作為孝義的特產(chǎn)美酒,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起源于漢魏,興盛于唐宋,在元代更是遠銷異域,明清時享譽朝野,歷代文人墨客爭先吟頌,文化底蘊,源遠流長。
明代《酒史》中記載:山西羊羔酒出汾州孝義等縣,色瑩澈,如冰清美,遠出襄陵之上。明成化年《山西通志》和清代《孝義縣志》載:(孝義)酒之名色甚多,皆以米糧為之,其羊羔兒名重海內(nèi)。元代《水仙子·常歡》中云:"龍涎香裊紫銅爐,鳳髓茶溫白玉壺,羊羔酒泛金盤露。"據(jù)史料顯示,羊羔酒在《紅樓夢》《本草綱目》等古籍典本中均有記載。它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承,滋潤著一代代的孝義人,它的出現(xiàn)在中國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羊羔酒的介紹
由于羊羔酒在釀酒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眾多研究學者引經(jīng)據(jù)典,挖掘出關(guān)于它的歷代傳說,不失為一段佳話。如"牛興救劉秀",相傳漢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期間幸得老農(nóng)牛興以羊羔酒將其救活才脫身,此后劉秀成為大漢中興之主,敕封羊羔酒為"御酒";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面對司馬懿大軍,巧施空城計,在城池上"預備下羊羔酒犒賞你的三軍";再如唐太宗李世明在征戰(zhàn)上,曾以羊羔酒宴請群臣,加封為"世襲御酒"。
羊羔酒產(chǎn)地在孝義,這座"銜呂梁之雄峰,吞汾河之浩水"的崇孝善義文化名城,世代傳承和講述著孝道的精髓。固羊羔酒中也有感恩之情的深厚寓意,羊羔酒中"羊羔"二字,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羊羔跪乳"的典故,羊有跪乳之恩,這種婦孺皆知的感恩情結(jié),就是孝的一種體現(xiàn)。
百善孝為先,羊羔酒以孝道文化的襟懷,寄托的是一片有德之人的孝心。每次家庭小聚,兄長都將羊羔酒呈予父親對飲,表達的正是對養(yǎng)育之情的感激和回報。
羊羔跪乳
正所謂無酒不成席。在孝義,人們辦婚事、喪事、生日會、祝壽等需要大宴賓朋,飯桌上擺放的無外乎老白汾、羊羔酒,而在為老壽星祝壽時,必選羊羔酒來表示對長輩的感恩和孝順。
羊羔酒作為清香型白酒,選用優(yōu)質(zhì)高粱為原料,采用"清蒸清渣、地缸發(fā)酵、清蒸二次清"的傳統(tǒng)工藝,與汾酒工藝一脈相承,羊羔酒色澤白瑩,口感柔美,實屬美酒佳品。
筆者對羊羔酒的摯愛,重則關(guān)乎其文化,輕則關(guān)乎其名。"羊羔"作為一種溫柔善良的動物,與酒的剛烈和豪情,雖在字面上略顯沖撞,卻體現(xiàn)了一種中庸之道。以柔克剛,以剛化柔,剛?cè)岵?羊羔"為酒名,何其美也。
釀酒工藝之一
孔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羊羔酒將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文化和酒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發(fā)酵,將自身的醇美化作玉露瓊漿,流淌進萬戶千家。它不僅已濃縮為孝義一張閃亮的名片,更成為孝文化的一種精神產(chǎn)物,啟迪和激發(fā)著潛藏在人性中的真善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75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從《攓云篇》賞析并言率真有趣的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