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國外具有高度統(tǒng)一系統(tǒng)的神話來說,中國的神話傳說相對較為散亂,不過經(jīng)過糅雜之后,卻又能結(jié)合在一起,不得不說,這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高度體現(xiàn)。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大多數(shù)文明中所流傳的神話,都存在關(guān)于地獄的傳說,只是由于文明發(fā)展的不同,各國文明神話傳說中的地獄也差別頗大。國外神話中的地獄,類似于一片廢墟,到處充滿著恐怖的哀嚎,而我國神話中的地獄,卻類似于古代的辦公機構(gòu),不僅有負責(zé)斷案的閻王與判官,甚至連專門負責(zé)清除記憶的孟婆也同時出現(xiàn)。
孟婆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一直駐守在奈何橋邊,在靈魂往生之際,她都要親手送上一碗親自熬制的孟婆湯,令亡者忘掉所有的記憶,重新開始下一個輪回。
根據(jù)民間傳說資料記載,關(guān)于孟婆的原型共有三種說法,即天仙說、孟姜女說、以及得道說。
天仙說:
相傳在盤古開天辟地之時,天地共分為三界,而天界則掌管一切,無論是人間姻緣還是生死,都逃不過神靈的眼睛。當(dāng)時的孟婆是一位天界的散官,對于人世間的愁苦,她看的一清二楚,有很多人在死后輪回也未能忘記生前的一切,因此為人間帶來了很大的混亂,這令她非常痛心。
為了能夠令秩序重新恢復(fù),孟婆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神仙的身份,繼而來到地府之內(nèi)任職。她在奈何橋邊支起一口大鍋,將人間所有的思緒和眼淚化為湯汁,使得輪回之人飲下,最終令其卸下生前的包袱,重新回到世間。不得不說,該傳說符合道教典籍中的輪回思想,它的出現(xiàn),出于古人對死亡的敬畏,更是對未來美好愿望的殷切期盼。
孟姜女說
秦始皇大修長城,致使民間勞夫多有累死者,而孟姜女為了尋找丈夫的尸骨,用苦痛的淚水哭倒了長城,最終也香消玉殞死在丈夫的身邊。孟姜女死后,并沒有忘記前世的痛苦,她能感受到這種難以忍受的煎熬,故此不想令世人再受此磨難,最終化身為孟婆,熬起了一碗碗孟婆湯。
得道說
相傳孟婆生于漢代豪門之家,從小就喜歡研讀儒家經(jīng)典,并虔心向佛一心向善,一生之中從未有過殺生之過,而且專以素齋為食。孟婆共活了81歲才安然坐化,一生未嫁保持了自己的冰清玉潔。上天對此非常感動,于是便封其為幽冥之神,專以孟婆湯普度世人。
一直以來,在讀者的心目中,孟婆都是一位蒼老的婆婆,她佝僂著背部,一刻不停的向亡者手中遞上孟婆湯,這種畫面似乎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固定印象。不過有趣的是,在我國著名古代典籍《山海經(jīng)》中,卻對孟婆進行了另一番的描寫?!渡胶=?jīng)》載:“帝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以風(fēng)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翻譯過來就是說,堯帝有兩位女兒,她們一直生活于江中,并且在她們出入水面之時,往往會伴隨著猛烈的暴風(fēng)雨,由于她們是帝王女兒的緣故,故此才被稱之為是“孟婆”。
不得不說,《山海經(jīng)》中的記載非常奇怪,作為堯帝的女兒,她們?yōu)楹我钣谒心??難道她們并不是人類?這似乎完全不可能,因為堯帝本身就是人類的始祖。唯一的可能性便是,堯帝的兩位女兒,很可能就是當(dāng)時的水文氣象專家,她們專門負責(zé)勘測附近河水中的水樣,并預(yù)防洪澇災(zāi)害的發(fā)生。至于為何她們總是在大風(fēng)雨中出現(xiàn),只是因為大風(fēng)雨最容易導(dǎo)致洪災(zāi)的發(fā)生,孟婆其實是在巡查各處河堤的堅固程度。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山海經(jīng)》一書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并且由于時間久遠的關(guān)系,其書中內(nèi)容也有所失真。至于孟婆的傳說是否來源于《山海經(jīng)》,我們暫時還沒有確切的定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作為一代帝王的女兒以及古代的“科研工作者”,孟婆絕對是“白富美”型的人物。
【參考資料:《山海經(jī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86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