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2年前的今天,1989年2月9日,《門口的蠻橫人》世紀大收購:美國KKR收購RJR納貝斯克。
美國雷諾茲納貝斯克(RJR Nabisco)公司的收購案
二十世紀80年代,產生在美國雷諾茲納貝斯克(RJR Nabisco)公司的收購案,被稱作是KKR這個老牌PE的1次經典戰(zhàn)役。這筆被稱為世紀大收購的交易以250億美元的收購價震驚世界,成為歷史上范圍最大的1筆杠桿收購,而使后來的各樁收購交易望塵莫及。
這場收購戰(zhàn)役主要在RJR納貝斯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和著名的收購公司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公司之間展開,但由于它的范圍巨大,其中不乏有像摩根士丹利、第1波士頓等這樣的投資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直接或間接參與。
目標企業(yè):RJR納貝斯克公司作為美國最大的食品和煙草生產商,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是由美國老牌食品生產商Standard Brands公司、Nabisco公司與美國兩大煙草商之一的RJR公司(Winston、Salem、駱駝牌香煙的生產廠家)合并而成。在當時它是美國排名第109的工業(yè)公司,雇員14萬,具有諸多名牌產品,包括奧利奧、樂芝餅干、溫斯頓和塞勒姆香煙、Life Savers糖果,產品遍及美國每個零售商店。雖然RJR納貝斯克公司的食品業(yè)務在兩次合并后得到迅猛的擴大,但煙草業(yè)務的豐富利潤仍占主營業(yè)務的58%左右。
駱駝牌香煙
奧利奧
合并完成后的最初兩年,RJR納貝斯克公司利潤增長了50%,銷售事跡良好。但是隨著1987年10月19日股票市場的崩盤,公司股票價格從頂點70美元直線下跌,雖然在春季公司曾大量買進自己的股票,但是股價不但沒有上漲,反而跌到了40美元。12月,公司的利潤雖然增長了25%,食品類的股票也都在上漲,但是RJR納貝斯克公司的股票受煙草股的影響還是無人問津,60%的銷售額還是來自納貝斯克公司和德爾蒙特食品公司。公司試圖把煙草和食品生意放在一起,但絲毫沒用,分散化經營也失去了功效。
并購者:RJR納貝斯克公司管理層以羅斯約翰遜為首的RJR納貝斯克公司高層管理者是這次收購事件的發(fā)起者,這個團體包括雷諾茲煙草公司的頭兒埃德霍里希根,納貝斯克公司董事會主席吉姆維爾奇、法律總顧問哈羅德亨德森,獨立董事及顧問安德魯G.C.塞奇二世等。
羅斯約翰遜,這人在經營管理上沒有太多本事,40歲的時候在美國企業(yè)界還默默無聞。在1家獵頭公司的幫助下,他成了標牌公司的總裁,1984年羅斯約翰遜出任納貝斯克公司CEO,1985年完成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的合并,下1年,他成為RJR納貝斯克公司的CEO(首席履行官)。約翰遜勇于創(chuàng)新,在他的領導下,雷諾茲煙草公司在1年內就產生了10億美元產值的產品。
但是,這家公司雖然現(xiàn)金充足,文化上卻相對守舊、封閉,企業(yè)管理者早已沒有了開創(chuàng)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進取心,決策上也是謹小慎微,鮮有突破。約翰遜的到來并沒有給其經營管理帶來多少創(chuàng)新,他最大的愛好是花大把的錢。
如果僅僅停留在豪華無度的消費上,約翰遜也不會被人注意。他有更雄偉的計劃,那就是通過管理層參與收購,將RJR納貝斯克公司變成1家私人企業(yè)。
并購者: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KKR)KKR成立于1976年,作為1家PE,KKR公司有著突出的事跡表現(xiàn),它善于MBO,也就是通常說的管理層收購。但是隨著其他人對杠桿收購的進一步認識,杠桿收購公司逐步增多,到1987年出現(xiàn)了行業(yè)擁堵現(xiàn)象??死S斯和羅伯茨做出果斷的決定:把業(yè)務目標鎖定在50~100億美元之間的大宗收購業(yè)務上。由于這樣大的生意很少有人染指,而KKR公司早就有了像62億美元收購Beatrice,44億美元收購Safeway,和21億美元收購歐文斯-伊利諾伊(Owens-Illinois)這樣的大宗交易。
從1987年6月,KKR開始應用一切公然的方法召募資金,為了刺激更多的投資者加盟,公司提出了所有在1990年之前完成的交易的管理費都可以減免,到召募結束時,召募到的資金已有56億美元。
收購進程1988年10月,以RJR納貝斯克公司CEO羅斯約翰遜為代表的管理層向董事局提出管理層收購公司股權建議。管理層的MBO建議方案包括,在收購完成后計劃出售RJR納貝斯克公司的食品業(yè)務,而只保存其煙草經營。其戰(zhàn)略斟酌是基于市場對煙草業(yè)巨大現(xiàn)金流的低估,和食品業(yè)務因與煙草混合經營而不被完全認同其價值。重組將消除市場低估的不利因素,進而獲得巨額收益。
羅斯約翰遜與希爾森公司的杠桿收購計劃1拍即合,雙方都認為,收購RJR納貝斯克公司股票的價格應當在每股75美元左右,高于股市71美元左右的市場交易價格,總計交易價到達176億美元。由于希爾森公司想獨立完成這筆交易,所以他們沒有引入垃圾債券的氣力,15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全部需要借助于商業(yè)銀行的貸款。信孚銀行捉住了為藍籌公司杠桿收購提供融資的機會,在全球范圍內召募到160億美元,但據(jù)希爾森的核算只有155億美元。
華爾街上投資銀行家們依然做出了本能的反應:這一出價太便宜!約翰遜是在搶劫公司!正當約翰遜與希爾森公司打著如意算盤的時候,KKR的投標參與令管理層收購方案者們恍然大悟。與CEO羅斯約翰遜所計劃的分拆構成尖銳對比的是,KKR希望保存所有的煙草生意及大部份食品業(yè)務,而且KKR喊出了每股90美元的報價。希爾森和KKR的較量拉開了序幕。
希爾森選擇了與所羅門公司合作來張羅資金,但是不管在智謀上,還是融資上,希爾森都沒法與KKR對峙。KKR有德雷克塞爾和美林做顧問,并引入了投標購買PIK優(yōu)先股,價格到達每股11美元,接近25億美元,世界市場對PIK股票的需求使它很快轉換成垃圾債券,這意味著有25億美元的資金。
但是約翰遜管理協(xié)議和金降落傘計劃的暴光,激怒了RJR納貝斯克公司的股東和員工。價值近5000萬美元的52.56萬份限制性股票計劃,慷慨的咨詢合同,每人所得的1500份限制性股票,使約翰遜在這次收購中不管成敗如何都毫發(fā)無損。約翰遜這類貪婪的做法,使管理層收購失去了民眾的支持。最后,KKR以每股109美元,總金額250億美元,取得了這場爭取戰(zhàn)的成功。
在最后1輪競標中,希爾森的報價和KKR僅相差1美元,為每股108美元。但是使RJR納貝斯克公司股東做出最后決定的不是收購價格的差異。KKR保證給股東25%的股分,希爾森只給股東15%的股分;KKR許諾只賣出納貝斯克1小部份的業(yè)務,而希爾森卻要賣掉所有業(yè)務。除此以外,股東們還列出了其他10幾個不同點。另外,希爾森沒能通太重組證實它的證券的可靠性,在員工福利的保障方面做得不到位。正由于這些緣由,公司股東終究選擇了KKR公司。
收購價格是250億美元,除銀團貸款的145億美元外,德崇和美林還提供50億美元的過渡性貸款,等待發(fā)行債券來償還。KKR本身提供了20億美元(其中15億美元還是股本),另外提供41億美元作優(yōu)先股、18億美元作可轉債券和接收RJR所欠的48億美元外債。
這次收購的簽約日是1989年2月9日,超過200名律師和銀行家預會,漢諾威望托投資公司從世界各地的銀行籌集了119億美元。KKR總共提供了189億美元,滿足了收購時許諾的現(xiàn)金支付部份。
事實上,整筆交易的費用達320億美元,其中以垃圾債券支持杠桿收購出了名的德崇公司收費2億多美元,美林公司1億多美元,銀團的融資費3億多美元,而KKR本身的各項收費達10億美元。
收購以后繼羅斯約翰遜以后,路易斯格斯特納成為RJR納貝斯克公司收購后新1任的首席履行官,他對原來的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大量出售公司奢華設施。公司報告顯示,1989年公司在償付了33.4億美元的債務以后凈損失11.5億美元,在1990年的上半年有3.3億美元的虧損。但是,從公司的現(xiàn)金流來看,一切還算正常。
納貝斯克的營業(yè)利潤在1989年的現(xiàn)金流量到達了之前的3.5倍,但是雷諾茲煙草公司仍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1989年3月RJR停止了總理牌香煙的生產,隨后,公司進行了裁員,雇工人數(shù)減少到2300人。在新管理人的領導下,公司改進了裝備,提高了生產效力,同時又大幅度削減了本錢,使得公司煙草利潤在1990年的上半年增加了46%。但是當用煙草帶來的現(xiàn)金清償垃圾債券時,雷諾茲的競爭對手菲利普莫里斯卻增加銷售實力,下降了煙草價格。據(jù)分析,RJR的煙草市場在1989年萎縮了7%~8%。
而KKR遺留下來的問題不單單是少得可憐的資金回報,還在于引進的其他行業(yè)領導人的失敗。不管是運通公司請來路杰斯特勒(Lou Gerstner),還是ConAgra的查爾斯(Charles Harper),他們既沒有半點煙草從業(yè)經驗,而且對這一行也沒有熱忱。在事跡延續(xù)下滑后,1995年初,KKR不能不又剝離了雷諾茲納貝斯克的剩余股權,雷諾茲煙草控股公司再次成為1家獨立公司,而納貝斯克同樣成為1家獨立的食品生產企業(yè),雷諾公司和納貝斯克公司又回到了各自的出發(fā)點。在2003年上半年,雷諾茲的銷售額比前1年降落了18%,僅為26億美元,而營業(yè)利潤降落了59%,為2.75億美元。
扼要評述產生在投資銀行家和企業(yè)經理人之間的控制權爭取戰(zhàn),終究受益者是企業(yè)的股東,這從RJR納貝斯克公司的股東們在收購完成后的暴富中可以得到證明。
在收購情勢上來看。一般的LBO進程中,投資銀行家都會事前和目標企業(yè)的管理層達成共鳴,以雙方都認可的價格和融資方式完成收購,同時對收購以后的企業(yè)管理和資產重組也做出安排,盡可能下降本錢,提高效力,同時出售資產用來還債。但是由于KKR公司在RJR納貝斯克的收購活動中事前其實不知情,與管理層之間沒有溝通,他們乃至連這家企業(yè)的資產情況都不知道,最后只能以競價的情勢參與其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87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方志學家何喬遠逝世
下一篇: 手工編織、哈卡舞毛利文化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