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東漢最強青年,他時14歲,名揚四海,24歲官拜丞相,后又被封為開國第一功臣。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xì)了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那么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鄧禹。說起鄧禹估計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而一說到劉秀估計很多人都知道了。而他就是劉秀最厲害的手下。鄧禹是南陽人,家庭條件很是不錯。而他更是以學(xué)問見長。他14歲的時候在長安游學(xué),此時的他因為聰慧已經(jīng)名揚四海。
而在長安游學(xué)期間,更是結(jié)識了后來的開國皇帝,也就是劉秀?;蛟S是因為鄧禹少年成名,所以當(dāng)時的人一直以結(jié)交他為榮。當(dāng)時王莽更是多次邀請他入朝為官。然而都被他婉言謝絕。后來劉秀起事的時候,他二話不說就跟著劉秀干了。
其實他之所以愿意幫助劉秀,而不愿意幫助王莽則是因為他能夠識人。當(dāng)時王莽比較殘暴,而劉秀比較仁慈,再加上他和劉秀是朋友,所以他才愿意去幫助劉秀。不過鄧禹雖然學(xué)識淵博,但是實戰(zhàn)能力卻很欠缺。
最初的時候,他打了不少的敗仗,損失慘重。不過他這個人也是學(xué)習(xí)能力很強的人。在經(jīng)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鄧禹吸取經(jīng)驗,快速的成長。在劉秀奪取天下中,鄧禹更是功勞顯著。而劉秀一直對他很是重視。
后來經(jīng)過劉秀的一番努力,最終東漢建立。而在這個過程中,鄧禹功勛顯著。于是便被封為丞相,要知道那個時候的鄧禹才不過二十四歲。在我們理解當(dāng)中,能夠成為丞相之人必定是資格比較老的人。
而鄧禹才不過24歲,便官拜丞相。而且在劉秀去世之后,劉秀的兒子對鄧禹更是萬分尊敬,不但拜他為太傅,更是給與他最大的恩寵。而當(dāng)時的鄧禹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而在后來,劉秀的兒子找人繪制28功臣畫像,鄧禹更是排在第一位。
1、西漢呂太后:(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劉邦之妻,單父縣(今山東東單縣)人。劉邦稱帝后,立呂雉為皇后。在劉邦剪除異姓諸王侯中,呂后起了很大作用。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后為皇太后。惠帝仁弱,呂后掌政,便策劃誅殺諸舊臣,從中取得實權(quán)。前188年,惠帝崩,呂后立汗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有怨言。呂后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前180年,呂后崩,終年六十二。呂后遂臨朝稱制,先后掌權(quán)達(dá)16年,為中國皇后專政的第一人。
2、東漢竇太后:漢章帝的皇后。88年,章帝死。年僅十歲東漢和帝即位,尊竇氏為皇太后,竇氏臨朝稱制。竇太后的兄弟竇憲、竇景、竇篤等人都在朝中任要職。竇家兄弟為所欲為,公報私仇,凡是對他們專權(quán)不滿的人都被致死。在近五年的時間里,竇太后一直把持朝政,和帝聽之任之,是一個傀儡。永元四年(92),和帝14歲時,與宦官鄭眾合謀,將竇氏兄弟一網(wǎng)打盡。竇太后被迫歸政,臨朝稱制5年。
3、東漢鄧太后:(81—121年),名綏,南洋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和帝劉肇皇后。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殤帝、安帝,以太后身份臨朝聽政。她明辨是非、親斷冤獄、釋放宮女,關(guān)心人民疾苦、重視教化,在東漢外戚和宦宮交替專政時期,她的執(zhí)政還是比較清明的,當(dāng)時社會也比較安定。121年死,臨朝執(zhí)政16年。
4、北魏馮太后:名淑儀,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文成帝死后,獻(xiàn)文帝繼位,馮皇后被尊為馮太后,首次臨朝稱制。獻(xiàn)文帝長大成人,馮太后還政于朝,開始全心教導(dǎo)太子拓跋宏。公元471年,5歲的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公元476年,馮太后二次臨朝稱制。馮太后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她鼓勵孝文帝矢志改革,富國強兵。在馮皇后的引導(dǎo)和全力支持下,孝文帝頒布實施了《三長制》和《均田制》。在這些改革措施的激勵下,北魏王朝國力日漸強大,經(jīng)濟和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fā)展。馮太后統(tǒng)控江山長達(dá)25年,堪稱女強人。
5、北魏胡太后:北魏宣武帝皇后,孝明帝母,安定臨涇(今甘肅涇川北)人。延昌四年(515),孝明帝即位年幼,胡太后得到妹夫宗室元叉、宦官劉騰的保護(hù)、支持而聽政。正光元年(520)被元叉、劉騰幽囚,孝昌元年(525)殺元叉,再度臨朝攝政。胡太后都實行崔亮所制停年格,按年資用人,吏治益趨腐敗。迷信佛教,大建佛寺,其奢侈浪費導(dǎo)致公私窮困,民不聊生。胡太后還寵信奸人鄭儼、徐紇等,政事益加腐敗紊亂。胡太后害怕兒子年齡漸長,于己不利,武泰元年(528),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臨洮王子三歲的元釗為帝,自居攝政。爾朱榮以給孝明帝報仇為借口,進(jìn)軍洛陽,在河陰將胡太后及大臣兩千余人殺死。
6、唐朝武則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后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竟與高宗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高宗號天皇,皇后號天后,天下人謂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虛設(shè),唐朝權(quán)柄,盡在武后則天掌握之中。弘道元年(683),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后則以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后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為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于武后。690年,67歲的武則天親臨帝位,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從臨朝稱制到自己做皇帝,她主宰了中國歷史22年之久。
7、北宋高太后:(1032—1093年),宋英宗皇后,宋神宗生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1065年被冊封為皇后。元豐八年(1085)神宗病逝,宋哲宗繼位,因哲宗年幼,她以太皇太后身份聽政。高太后廉潔自奉,處事公正,她垂簾聽政期間,朝政比較清明,她因此也被稱為女中堯舜。1093年病死,實際執(zhí)掌朝政9年。
8、遼代蕭太后:(953--1009),名綽,小字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歷史上被稱為“承天太后”,遼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乾亨四年(982年)九月,遼景宗駕崩,遼圣宗即位,蕭燕燕被尊為皇太后,攝政。她虛心誠懇,用人不疑,執(zhí)法嚴(yán)明,毫不軟弱,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彼_創(chuàng)了宋遼和平發(fā)展時期,使遼朝達(dá)到鼎盛時期。統(tǒng)和二十七年(1009年),蕭燕燕把權(quán)力交給遼圣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蕭燕燕因病崩于行宮,享年五十七歲,攝政27年。
9、清代慈安太后:(1837-1887),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16歲被咸豐冊封為皇后。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咸豐帝崩,因皇后無子,便立懿貴妃六歲的兒子載淳承繼皇位,尊皇后為母后皇太后,上徽號為“慈安”,稱慈安太后。同治、光緒初年,慈安太后先后兩次垂簾聽政。1881年三月九日慈安暴亡,卒年四十五歲,因死時突然,故有傳為慈禧所害之說,垂簾聽政20年。
10、清代慈禧太后:(1835—1908),乳名蘭兒,滿洲鑲藍(lán)旗人,其家庭屬葉赫部(今吉林四平附近)。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同治帝立,尊為圣母皇太后,尊號為慈禧太后。1861年,慈禧與恭親王奕欣發(fā)動政變,將肅順等八名“贊襄政務(wù)王大臣”分別革職或處死,改元同治,慈禧實行垂簾聽政,實際控制了國家大權(quán)。1873年,載淳成年,慈禧宣布撤簾歸政,但仍把持朝柄。次年,載淳病死,慈禧立宗室載湉繼承皇位,年號“光緒”,復(fù)行垂簾聽政。1889年,載湉大婚成年,慈禧宣布“歸政”,退居頤和園,但朝內(nèi)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緒帝實際居于傀儡地位。1908年病逝,統(tǒng)治中國47年。
自秦始皇創(chuàng)立了皇帝制度,皇帝一直都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諸多大臣囂張跋扈,甚至連皇帝也能廢黜和殺掉,光漢朝就占據(jù)了三位。
霍光
霍光是第一位廢立皇帝的權(quán)臣,大司馬霍去病的異母弟,歷經(jīng)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受漢武帝托孤輔佐漢昭帝,但漢昭帝英年早逝,霍光被迫從宗室中選擇一位繼承人。他迎立了昌邑王劉賀繼位,劉賀登基后馬上換上自己的親信班底,引起了霍光的不滿。
霍光廢黜了劉賀,改封為?;韬睿⒐谝曰囊鶡o度不保社稷的理由,殺光了劉賀的親隨?;艄庥⒘藵h宣帝劉詢,由于霍光權(quán)力太大,史載漢宣帝與霍光同車“有如芒刺在背”。漢宣帝對霍光無計可施,等到霍光死去才對霍家下手,后來畫像麒麟閣十一功臣,霍光仍居首位。
梁冀
梁冀是大將軍梁商之子,妹妹是東漢順帝的皇后。梁商病逝后,梁冀襲爵接任大將軍,漢順帝駕崩后立漢沖帝,沖帝駕崩后立漢質(zhì)帝,后來毒殺了漢質(zhì)帝,再立漢桓帝劉志。
由于權(quán)力過大,梁冀專擅朝政、結(jié)黨營私20年,大封梁氏親族,七人封侯、三位皇后、兩位大將軍,還有五十七人在朝中擔(dān)任重要職務(wù)。漢桓帝對梁冀專權(quán)早就不滿,借宦官之手鏟除了梁氏,滅族抄家獲得銀錢三十多億,梁冀因此入選古代十大富豪榜。
董卓
董卓早年勇猛異常、屢立戰(zhàn)功,參與鎮(zhèn)壓黃巾起義、涼州之亂等。東漢末年外戚和官宦火拼,受何進(jìn)、袁紹召喚,董卓率軍進(jìn)京討伐十常侍。董卓殺掉何進(jìn)的弟弟何苗,招攬呂布?xì)⒌舳≡滩⒏浇鼉蓚€大軍閥,成為東漢末年大權(quán)臣。
為了立威,董卓廢殺了少帝,立劉協(xié)為帝,殺掉何太后,獨攬朝政。董卓的作為引起諸侯不滿,袁紹聯(lián)合關(guān)東各地刺史、太守討伐董卓,董卓被孫堅擊敗退守長安,被部將呂布所殺。
劉裕
東晉王朝自建立起就風(fēng)雨飄搖,晉安帝司馬德宗在位期間,朝外許多將軍實際上自立,朝內(nèi)的權(quán)力也被大臣控制。在平定桓玄、孫恩、盧循等人的叛變中,劉裕脫穎而出,成為東晉的最強權(quán)臣,超越了桓溫、王敦。劉裕率師北伐,滅掉了南燕、后秦,把南朝的疆域推進(jìn)到黃河沿岸。
巨大的軍功使劉裕的地位顯赫無比,并想要取而代之,他指派王韶之縊殺司馬德宗,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隨后逼迫司馬德文禪位給自己,不久派人用棉被悶死司馬德文。
宇文護(hù)
宇文護(hù)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曾跟隨宇文泰與東魏多次交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宇文泰死后,宇文護(hù)接掌國政,他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禪位給堂弟宇文覺,建立北周,不久殺掉元廓。八柱國中幾位的地位高于宇文護(hù),其中趙貴被宇文護(hù)殺掉,獨孤信被逼自殺。
宇文覺對宇文護(hù)掌權(quán)表示不滿,并計劃除掉,但密謀敗露,反被宇文護(hù)廢殺。宇文護(hù)擁立了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同樣不甘做傀儡的宇文毓被毒殺。宇文護(hù)擁立了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宇文邕隱忍12年后,才為兄長報仇,殺掉了老謀深算的宇文護(hù)。
1. 寇恂招降的文言文閱讀答案 寇恂招降原文、譯文及參考答案供參考: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為著勝.光武南定河內(nèi),而更始大司馬朱魷等盛兵據(jù)洛陽.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nèi)者?”禹曰:“昔高祖任蕭何于關(guān)中,終成大業(yè).今河內(nèi)帶河為固,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寇恂文武備足,有牧人御眾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內(nèi)太守,行大將軍事. 建武二年,執(zhí)金吾賈復(fù)在汝南,部將殺人于穎川,恂捕得系獄.時尚草創(chuàng),軍營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復(fù)以為恥,還過穎川,謂左右曰:“吾與寇恂并列將帥,而今為其所陷,大丈夫豈有懷侵怨而不決之者乎?今見恂,必手劍之!” 恂知其謀,不欲與相見.谷崇曰:“崇,將也,得帶劍侍側(cè).卒有變,足以相當(dāng).”恂曰:“不然.昔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頗者,為國也.區(qū)區(qū)之趙,尚有此義,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屬縣盛供具,儲酒醪,執(zhí)金吾軍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饌.恂乃出迎于道,稱疾而還.賈復(fù)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過去.恂遣谷崇以狀聞,帝乃征恂.恂至引見,時復(fù)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極歡. (高)峻據(jù)高平,畏誅堅守,大將軍耿弇等圍之,一歲不拔.十年,帝議遣使降之,乃謂恂曰:“卿今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營擊之.”恂奉璽書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軍師皇甫文出謁,辭禮不屈.恂怒,將誅文.諸將諫曰:“高峻精兵萬人,率多強弩,連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恂不應(yīng),遂斬之.遣其副歸告峻曰:“軍師無禮,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開城門降.諸將皆賀,因曰:“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計者也.今來,辭意不屈,必?zé)o降心.全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是以降耳.”諸將皆曰:“非所及也.” 恂經(jīng)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從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獨享之乎!',時人歸其長者,以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謚曰威侯. (《后漢書·鄧寇列傳》,有刪節(jié))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南迫洛陽 迫:逼迫B.有牧人御眾之才 牧:統(tǒng)治C.引耿弇等五營擊之 引:帶領(lǐng)D.恂經(jīng)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恂乃戮之于市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B.恂遣谷崇以狀聞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C.卿今為吾行也吾社之行為士先者D.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獨享之乎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11、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機智有謀略的一組是 ( ) ①軍營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謀,不欲與相見. ③乃敕屬縣盛供具,儲酒醪,執(zhí)金吾軍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饌. ④詢乃出迎于道,稱疾而還. ⑤恂至引見,時復(fù)先在坐,欲起相避.⑥遣其副歸告峻曰:“軍師無禮,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A. ①②③ B. ①④⑤C. ②⑤⑥ D. ③④⑥12、下列對本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因敵人強大,河內(nèi)重要,寇恂文武兼?zhèn)洌馕洳湃蚊龊觾?nèi)太守. B. 寇恂為了國家利益和不激化內(nèi)部矛盾,才不想和賈復(fù)相見. C. 寇恂殺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遜,觸犯了寇恂的尊嚴(yán). D. 寇恂與賈復(fù)矛盾的最終解決是因為光武帝出面調(diào)解.13、把下列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nèi)者?” (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河內(nèi)帶河為固,戶口殷實.(3分) 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 (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9、A「解析」“迫”應(yīng)解釋為接近.10、B「解析」B項“以”均為介詞,可譯作“把”.A項前一個“乃”為“竟然”的意思.后一個“乃”為“于是”的意思.C項前一個“為”,是介詞,可譯作“替”,后一個“為”是動詞,可譯為“做”.D項前一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后一個“其”是加強肯定語氣的副詞,可譯作“一定”.11、D「解析」①句表現(xiàn)他執(zhí)法嚴(yán)正的品格.②⑤句表現(xiàn)他胸襟開闊的美德.12、C「解析」寇恂殺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種策略,以此來威懾高峻,使其早降.四、(24分)13、(1)光武認(rèn)為河內(nèi)防守很難,向鄧禹詢問道:“眾將中誰是可以派去鎮(zhèn)守河內(nèi)的人.”(2)現(xiàn)在河內(nèi)地區(qū)有黃河環(huán)繞作為堅固的防線,人口眾多.(3)現(xiàn)在想讓他投降卻反倒殺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參考譯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當(dāng)時名聲顯赫的大姓人家.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內(nèi),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馬朱魷等人重兵據(jù)守在洛陽.光武帝認(rèn)為河內(nèi)防守很難,向鄧禹詢問道:“眾將中誰是可以派去鎮(zhèn)寧河內(nèi)的人?”鄧禹說:“從前漢高祖任命蕭何在關(guān)中防守,最終成就了帝業(yè).現(xiàn)在河內(nèi)地區(qū)有黃河環(huán)繞作為堅固的防線。
2. 鄭上書談泉公訓(xùn)子履醇曰:膽欲大,心欲小 文言文閱讀 鄭尚書訓(xùn)子 【原文】鄭尚書淡泉公訓(xùn)子履淳曰:“膽欲大,心欲??;智欲圓①,行欲方。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xué)不成。學(xué)非記誦云爾②,當(dāng)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親履之。
南陽一出即相,淮陰一出即將,果③蓋世雄才④,皆是平時所學(xué)。志士讀書當(dāng)知此。
不然,世之能讀書能文章,而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譯文】 鄭曉尚書訓(xùn)誡他的兒子履淳說:“ 一個人做事要膽大,有魄力,但考慮事情又要心細(xì)、周密;用智要圓通靈活,但行為要端正大方。
大的志向沒有才干不會取得成就,而大的才干沒有勤學(xué)苦練也是不成的。讀書并不是能記能背,而要探究事物的所以然,融會貫通,如親身實踐。
隱居在南陽的諸葛亮一展露才能就任丞相,淮陰的韓信一被重用就拜為大將,他們果然都是蓋世雄才,這都是平時善于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一個有遠(yuǎn)大志向的人讀書應(yīng)當(dāng)知道這些。
不然的話,世上能讀書、能寫文章卻不善于做官、不善于做人的人就太多了。 ”。
3. 敝帚自珍文言文翻譯 1、敝帚自珍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ì zhǒu zì zhēn,敝:破的,壞的。珍:珍惜。意思是把自己家里的破掃帚當(dāng)成寶貝。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出自漢·劉珍《東觀漢記·光武帝紀(jì)》和陸游的《秋思》詩。
2、出處及翻譯:
漢·劉珍《東觀漢紀(jì)·光武帝紀(jì)》:“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shù),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光武帝劉秀聽說了(吳漢屠城)的事,就責(zé)備吳漢的副將劉禹說:
“成都投降我們的人,連同他們的孩子父母在內(nèi),那是成千上萬人,一旦縱容士兵燒殺搶掠,他們聽到了難道不難過?老百姓家里有一把破笤帚,尚且倍加愛惜,就像它會值很多錢一樣。你鄧禹的宗室子孫,過去就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的遭遇,你現(xiàn)在怎么忍心這樣做呢?”
擴展資料:
敝帚自珍出處相關(guān)典故:
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開明君主。他待人敦厚,誠懇尚信,在軍事上有謀略,禁止虜掠,爭取民心?!氨种阕哉洹边@個成語,就出自他在都城洛陽所下的一道詔書,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他在這方面的風(fēng)格。
公元25年,劉秀經(jīng)過多年征戰(zhàn),建立起自己的統(tǒng)治政權(quán),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在這個時候,各地還有許多豪強割據(jù)一方,稱王稱霸。其中,一個叫公孫述的,就依仗著四川險要地勢,在這里自立為帝,國號“成家”。
隨著全國的逐漸統(tǒng)一,光武帝數(shù)次遣使前去勸公孫述歸順東漢,但公孫述怒而不從。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東漢朝廷派兵征討,被述所拒。
次年,劉秀又命大司馬吳漢前去討伐公孫述。吳漢,字子顏,南陽人,是東漢中興名將,武威將軍劉禹為其副將。
面對東漢的強大攻勢,公孫述調(diào)兵遣將進(jìn)行抵擋,但節(jié)節(jié)敗退,吳漢連戰(zhàn)連勝,逼近成都。此后,雙方在廣都至成都之間展開殊死搏斗,互有勝負(fù)。公孫述更是拿出國庫中的全部財貨珍奇,招募了5000名敢死之士,鳴鼓挑戰(zhàn),暗地里派遣奇兵,繞到漢軍背后進(jìn)行偷襲。
這年十一月,公孫述親率數(shù)萬人,出成都城與吳漢大戰(zhàn)。兩軍連戰(zhàn)數(shù)日,公孫述兵敗逃走,最后被漢軍追上,刺穿胸部墜落馬下,當(dāng)夜死去。第二天,公孫述手下見大勢已去,棄城投降。
漢軍副將劉禹率兵浩浩蕩蕩進(jìn)入城內(nèi),將公孫述的妻子家人全部殺死,并割下公孫述的頭顱,派人飛馬送往洛陽。與此同時,他還縱兵大掠,四處焚燒。
這一消息傳至京城,光武帝劉秀大為震怒,特別下詔譴責(zé)劉禹:“這座城池已經(jīng)投降了,滿城老婦、孩子還有數(shù)萬人,一旦縱兵進(jìn)行放火亂殺,誰聽了都會心酸氣憤。
通常之人,即使家里有一把破掃帚,也十分珍惜,可你卻這樣不愛護(hù)子民的生命財產(chǎn)!你怎么這樣殘暴,竟忍心做出如此的行為?”隨即,劉秀下詔撤了劉禹的職務(wù),并對主將吳漢也給以嚴(yán)厲批評。
盡數(shù)歷史上有名的奇女子
1.呂雉
漢王朝創(chuàng)始人漢高祖劉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tǒng)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第一個。
她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她雖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風(fēng)度,不管是幫助劉邦打天下還是把持政事,每每從容不迫,識破奸人計謀,化險為夷。
呂后當(dāng)政內(nèi),創(chuàng)自劉邦的休養(yǎng)生息的黃老政治進(jìn)一步得到推行。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后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后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后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quán),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jīng)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后統(tǒng)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jīng)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lǐng)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2.漢朝第一后——竇漪房
她,出生貧寒,然不驕不躁、不妄自菲薄,謀略過人,先后扶持了漢朝3個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膽大,如此英明,如此謀略,世間女子,除了武則天,天下能有幾人?
3.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wèi)子夫霸天下——衛(wèi)子夫
她出身卑微,原來只是一個歌女,后來成為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衛(wèi)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漢代著名的抗擊匈奴的英雄。
衛(wèi)子夫在后宮復(fù)雜的環(huán)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獨霸天下,而是處處小心,謹(jǐn)小慎微,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以恭謹(jǐn)謙和贏得漢武帝的恩寵,贏得了大臣和后宮人等的尊敬。后來漢武帝移情別戀但漢武帝對衛(wèi)后還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宮事務(wù)托付給她。
4.鄧綏
東漢和帝鄧皇后(81年-121年),東漢女政治家。名綏,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漢光武帝時太傅鄧禹的孫女,禹為南陽豪族,隨光武帝起事,為東漢初的大功臣;其父鄧訓(xùn),曾為護(hù)羌校尉,撫邊有功,其母為東漢第二任皇后陰麗華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殤帝、安帝,臨朝執(zhí)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職,掌握大權(quán)。執(zhí)政期間,崇尚寬簡,不事奢華。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5.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唐高宗時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后自立為武周皇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武則天死后,立一塊“無字碑”,千古流傳。
6.孝莊 皇太極妃
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清朝歷史上舉足輕重、頗受關(guān)注的人物。出生于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zhàn)中,她作為政治聯(lián)姻的紐帶嫁給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側(cè)福晉,時年十三歲。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卷入一場又一場政治斗爭的漩渦,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wěn)固的地位并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7.人人恨得牙癢癢——慈禧
雖然慈禧垂簾聽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的前進(jìn)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無數(shù),但是,我還是要惻隱一下,這樣的人是寂寞的。
8.沉魚——西施。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9.落雁——王昭君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jié)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yuǎn)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10.閉月——貂蟬。
三國時漢獻(xiàn)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fēng)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yǎng)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
11.羞花——楊玉環(huán)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楊玉環(huán),被選入宮。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guān)在宮內(nèi),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么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靶呋ā狈Q號得來。
12.虞姬虞姬奈若何
西楚霸王項羽愛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虞姬不僅長得美麗,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劍,也同樣揮舞得輕盈如水。
虞姬忠于愛情,為讓項羽盡早逃生,拔劍自刎,成就了一個盛世感人的霸王別姬。
其情,驚天地!其義,泣鬼神!
13.卓文君
西漢才女,司馬相如之妻,中國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蓢@的是十七歲年紀(jì)輕輕,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間,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鐘情。可是他們之間的愛戀受到了父親的強烈阻撓。卓文君憑著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對追求幸福的堅定,以及非凡的勇氣,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與深愛的人私奔。當(dāng)壚賣酒為生。生活艱難,但兩人感情日深。這也是一直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話
代表作數(shù)字詩:一別之后,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yán)溆隄不ǘ耍脑妈凌宋袋S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飄零零,二月風(fēng)箏線兒斷,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相識,我認(rèn)為是懷有不良目的的。那時卓文君的老爹在蜀中專營鹽鐵,可謂是有名的富豪,司馬只是想憑借其家世往上爬,卓的老爹目光如炬發(fā)現(xiàn)了他的目的,但卓文君仍然堅持其認(rèn)為對的愛情,故悲劇注定會發(fā)生。當(dāng)司馬得漢武帝賞識,他便認(rèn)為卓沒有利用價值,故毫不猶豫拋棄了她,我想說卓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樣,連司馬這樣的小人真面目都看不清,唉。。。。
14.蔡琰
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東漢蔡邕之女。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xué)家。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dāng)時大名鼎鼎的文學(xué)家和書法家,還精于天文數(shù)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xué)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jīng)史。并有志與父親一起續(xù)修漢書,青史留名??上|漢末年,社會動蕩,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后,嫁給了董祀,并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15.上官婉兒
又稱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
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shè)學(xué)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后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自幼才思敏捷,詩詞出眾,其詩詞風(fēng)格多與祖父上官儀相似,并將祖父綺麗浮艷的“上官體”發(fā)揚光大,一時名流多集其門。
上官婉兒14歲就為武則天掌詔命,參與政事,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兒本與武則天有殺父之仇,因看武則天政績顯著,深得當(dāng)時中下層官吏的擁護(hù),便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被封為昭容,她代朝庭評品天下詩文。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后為玄宗)發(fā)動政變,起兵誅討韋皇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被李隆基命與韋皇后一并處斬,年僅46歲。 后人稱其為“巾幗首相”。
16.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詞人。
她,生于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jīng)史,長于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紀(jì)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
她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其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后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jié)婚。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后趙明誠病死于建康(今南京)。
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dāng)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fēng)嫁給張汝州,婚后,二人發(fā)現(xiàn)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fā)現(xiàn)李清照并沒有自己預(yù)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fā)現(xiàn)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后來的拳腳相加。之后,李清照發(fā)現(xiàn)張汝州的官職來源于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妻子告發(fā)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李清照入獄后,由于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便被釋放李清照和趙明誠,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jié)束。
多年的背井離鄉(xiāng),她那顆已經(jīng)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yán)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創(chuàng)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變化呈現(xiàn)出前后期不同的特點。前期的詞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自然風(fēng)光和別思離愁。如《如夢令》。后期的詩詞變清麗明快為凄涼悲痛,抒發(fā)了傷時念舊、懷鄉(xiāng)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強烈的亡國之思。最為有名的要數(shù)《夏日絕句》。
生當(dāng)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17.蕙心蘭質(zhì)旖旎才情巴蜀女詩人.名妓--薛濤.
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和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
薛濤和當(dāng)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后人仿制,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于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fēng)總不如?!?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guān)塞長。
昔人曾稱道這位“萬里橋邊女校書”“工絕句,無雌聲”。她這首《送友人》就是向來為人傳誦,可與“唐才子”們競雄的名篇。初讀此詩,似清空一氣;諷詠久之,便覺短幅中有無限蘊藉,藏?zé)o數(shù)曲折。
她,人品風(fēng)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能吟詠書寫.當(dāng)時城里的浮浪子弟爭相和她交游,以博得她的歡心為榮。鐘靈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濤這位流芳千古的風(fēng)流才媛。
她花容朋貌,才華絕世,名重一時。歷事劍南川西十鎮(zhèn)帥幕府,并制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濤箋”。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卻蒙受了“輕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鏡,春風(fēng)知不知?”薛濤之詩恰如其人,質(zhì)樸如白衣處子婷婷獨立毫無俗態(tài),表白其胸襟,蕩蕩然如一泓清水。
18.魚玄機
晚唐詩人,長安人,唐代三大女詩人之一。約十歲,與溫庭筠相識,吟詩作對。十四歲時,李億狀元及第,崇真觀題詩,與李億相識,并嫁之,后被棄。咸通七年進(jìn)咸宜觀出家,改名魚玄機。后因打死婢女綠翹,為京兆溫璋判殺。其詩作見于《全唐詩》,現(xiàn)存有五十首之多。
《賦得江邊柳》(一作臨江樹):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yuǎn)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fēng)雨夜,驚夢復(fù)添愁。
《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來,花叢自遍不曾栽。庭前亞樹張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軒檻暗傳深竹徑,綺羅長擁亂書堆。閑乘畫舫吟明月,信任輕風(fēng)吹卻回。
《江頭愁望寄子安》:
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折楊柳》:
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fēng)楊柳煙。愿得西山無樹木,免教人作淚懸懸。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銷遠(yuǎn)澗憐清韻,雪遠(yuǎn)寒峰想玉姿。
莫聽凡歌春病酒,休招閑客夜貪棋。如松匪石盟長在,比翼連襟會肯遲。
雖恨獨行冬盡日,終期相見月圓時。別君何物堪持贈,淚落晴光一首詩。
19.李冶
字季蘭,后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與薛濤,魚玄機并稱“唐朝三大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因曾上詩叛將朱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
她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六歲那年,曾寫下一首詠薔薇詩:“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逼涓敢娫姶篌@,無不擔(dān)憂:此女富于文采,然必為失行婦人。不幸被其父言中,出家為女道士。她神情瀟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又善彈琴,尤工格律。當(dāng)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鴻漸)和釋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lián)系,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
劉長卿對李冶的詩極其贊賞,稱她為“女中詩豪”。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感興
朝云暮雨鎮(zhèn)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fù)相思。
20.班婕妤
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xué)家。
此女少有才學(xué),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xué)。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jié)h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
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shù)月后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xué),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后于長信宮。
21.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注〕,是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母。本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鄴城后成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譖而被曹丕賜死,死后謚曰文昭皇后。
據(jù)說,甄洛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每次入睡之時,家人總是仿佛看見半空中有人將玉衣蓋在她的身上,舉家為此驚奇不已。后來有個著名的相士劉良為甄家子女看相,劉良看到甄洛的時候,大驚失色,指著尚是幼兒的甄洛道:“這個小姑娘日后貴不可言?!?br>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都上樓去看,唯獨甄洛不動。姐姐們奇怪地問她,甄洛回答:“這豈是女子看的東西么?”
年九歲,喜書好學(xué),而且過目不忘,常用哥哥們的筆硯來寫字,哥哥笑她將來要當(dāng)“女博士”。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爍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念君??啾?,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fù)苦愁,入亦復(fù)苦愁。
22.謝道韞,魏晉時期才女。
(約376年前后在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為孫恩起義軍所殺,她一直寡居會稽?!霸佇醪拧钡涑鲇谒谷恕?br>她自幼聰識,有才辯。在東晉士族中王謝兩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謝安以軍功和才能立身,王導(dǎo)則以中庸安命,王謝間明爭暗斗,但畢竟盤根錯結(jié),才女謝道韞成了書圣王羲之的兒媳,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謂門當(dāng)戶對,才女配才子。
《泰山吟》 東晉才女謝道韞畫像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復(fù)匠,云構(gòu)發(fā)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擬嵇中散詠松詩》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23.描龍繡鳳,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蘇惠。
她,字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嫻雅。
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xué)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xué)會了織錦。
她,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繡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
遠(yuǎn)近鄉(xiāng)鄰將她的超人之才,傳成了神話。
愿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颻。
24.侯夫人。
隋煬帝的色情迷樓里一個可能還是處女之身的宮女,最后自縊而死,臂懸錦囊,左右取進(jìn),得自感詩三首。
她死后顏面艷若桃花,美貌異常,臂系錦囊,中藏宮怨詩,引發(fā)楊廣無限悲傷,令選美失職瀆職的宦官自盡,她是歷史上少見的死后才得到帝王無限寵愛并且美名、才名俱滿天下的美女。
侯夫人大約16歲進(jìn)宮,24歲左右自殺,存詩13首,為初唐四杰先聲。
其一曰:
“庭絕玉輦跡,芳草漸成窠。隱隱聞簫鼓,君恩何處多?!?br>其二曰:
“欲泣不成淚,悲來翻強歌。庭花方爛熳,無計奈春何?!?br>其三曰:
“春陰正無際,獨步意如何。不及閑花草,翻承雨露多?!?br>又妝成詩云:
“妝成多自恨,夢好卻成悲。不及楊花意,春來到處飛?!?br>又遣意云:
“秘洞遍仙卉,雕房鎖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寫昭君?!?br>又有詠物寄意的空靈飄逸的小詩《春日看梅》
砌雪無消日, 卷簾時自顰。
庭梅對我有憐意, 先露枝頭一點春。
又自傷云:
“初入承明日,深深報未央。長門七八載,無復(fù)見君王。寒春入骨清,獨臥愁空房。跚履步庭下,幽懷空感傷。平日所愛惜,自待卻非常。色美反成棄,命薄何可量。君恩實疏遠(yuǎn),妾意徒彷徨。家豈無骨肉,偏親老北堂。此身無羽翼,何計出高墻。性命誠所重,棄割亦可傷。懸帛朱棟上,肚腸如沸湯。引頸又自惜,有若絲牽腸。毅然就死地,從此歸冥鄉(xiāng)?!?br>帝見其詩,反復(fù)感傷。往視其尸,曰:“此已死,顏色猶美如桃花?!蹦思闭僦惺乖S廷輔曰:“朕面遣汝擇后宮女入迷樓,汝何故獨棄此人也!”乃令廷輔下獄,賜自盡。
25.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也號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長于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艷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之作。
世傳《花蕊夫人宮詞》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余首。宋滅后蜀時,只用了一萬軍隊,而后蜀的十四萬軍人幾乎不戰(zhàn)而降,花蕊夫人隨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驛站,感懷國破家亡的哀愁,在館壁上題了這首《采桑子》,因軍騎催促,只得半闋,卻一字一淚。
《采桑子》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宋太祖趙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見了她并命她賦詩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這首滿懷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的詩。傳說花蕊夫人最終的歸宿是被趙匡胤納入后宮,并一直得遇恩寵,如果真是這樣,對于一個命運坎坷羈袢的女子也算善終了。
《述亡國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謝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以下因字?jǐn)?shù)限制,只提人名。
26.朱淑貞,南宋女詞人。
27.唐琬
。
28.琴棋書畫 博古通今 寧死不屈——嚴(yán)蕊
29.空谷幽蘭 艷冠群芳 傳奇才女--董小宛
30.不許人間見白頭、西晉名媛——綠珠。
31.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師師
32.巾幗英雄 須眉比之竟折腰-------梁紅玉 。
33.傾城名花、薄命紅顏、錢塘名妓--蘇小小。
34.才情斗八高 膽識過須眉 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
35.沖冠一怒為紅顏 爭得娥眉匹馬還--陳圓圓
36.何處風(fēng)來氣似蘭 自寫幽香紙上看 ——馬湘蘭
37.亂世名姬 柔腸俠骨--李香君
38.通曉文史 工于詩詞 洗盡鉛華——顧橫波
39.傾倒西東方的清末名妓--賽金花
40.不信美人終薄命 自古俠女出英雄 民國俠妓--小鳳仙
41.一代小女震古奇——花木蘭。
42.人面桃花相印紅,歷史上第一個為國獻(xiàn)身的美女——息媯
43.傾國傾城 妖冶王妃——妺(mo第四聲)喜
44.商紂妖姬,古今第一怨女——妲己
45.千金為買美人笑 禍國殃民幽王后——褒姒
46.趙飛燕。
47.西漢成帝昭儀——趙合德
48.皇太極之最愛——宸妃
49.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董鄂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