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儒風(fēng)大家 (ID: rufengdajia)
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01
善待父母,才有福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論何時,孝順的人才有福。
曾國藩在家書中談及治家之道,也認(rèn)為家庭和睦興旺要“貴體孝道”。
佛說:“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求神拜佛,不如好好孝敬父母。
《觀經(jīng)四貼疏》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在饑荒中,世尊出去乞食,但空缽而返。一連幾天,都是如此。
一天,一位比丘遇到世尊,問:“世尊,您乞到食物了嗎?”世尊說:“沒有?!?/p>
比丘一聽,感到十分傷心,他賣掉自己的三衣,買了一碗齋飯,送給世尊。
世尊了解情況后,對他說:“出家人的三衣,極貴重。我領(lǐng)受了你的好意,但我卻消受不起這碗飯?!?
比丘說:“您是三界的福田,您不能消受,還有誰能消受呢?”
世尊問道:“你有父母嗎?”
比丘說:“有。”
世尊說:“拿這飯供養(yǎng)你的父母吧?!?/p>
比丘又問:“您都無法消受,我的父母怎么有資格呢?”
世尊說:“你的父母能消受。他們生育了你,對你有極重的恩。”
福報來自善行,人人都知道做好事就能積福,但善行無需刻意尋找。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行。
善待父母,一家和睦,自然能夠積福報,改變命運。
不能好好善待父母,家人間總是雞犬不寧,那家中再好風(fēng)水也被破壞掉了。
02
善待父母,多些細(xì)心
孝敬父母,貴在細(xì)心。
父母在乎的不是物質(zhì)享受,而是兒女在生活細(xì)節(jié)中體現(xiàn)出的對父母的在意。
山珍海味,不如做幾道父母愛吃的家常小菜;錢財物質(zhì),不如有空?;丶铱纯?。
處處留心,用心陪伴,把孝心化作行動,讓父母生活的舒心,才是真正的孝順。
曾國藩,稱得上大歷史上有名的孝子。
他雖常年離家,與父母不在一處,但距離并未影響曾國藩盡孝。
不論是在進京路上還是在京為官期間,他都沒有耽誤給家中父母寫信,且信中的內(nèi)容詳細(xì)到近乎瑣碎。
曾國藩在寫給家人的信中說,“堂上各老人須一一分?jǐn)?,以煩瑣為貴”。
話越細(xì),事越細(xì),越能了解到父母的情況。
孝敬父母要細(xì)心,從一言一行中觀察了解父母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
孝敬父母要了解父母的真正需求。
真正的孝順就是,用你的細(xì)心讓父母過得舒心。
03
善待父母,多些耐心
不論多大年紀(jì)的父母,都需要當(dāng)兒女的耐心對待,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后,更需要我們付出百倍耐心。
善待父母,面對父母的嘮叨不要煩躁,不要頂撞,要知道嘮叨的背后都是關(guān)心與經(jīng)驗。
父母年紀(jì)大了,手腳不靈活了,思維不活躍了,面對他們理解不了的,要有耐心,慢慢給他們解釋,要知道當(dāng)你還是個孩子時,父母也是這樣對你的。
曾國藩一家都把“孝”看得很重。
曾國藩的祖父年老患病,口不能言行動不便,曾國藩的父親在床前侍奉多年,沒有一點抱怨。
曾國藩的祖父每晚要起夜多次,曾國藩的父親都先將器皿放好,等父親好后,再過去收拾。
父親的衣服臟了一點,也馬上換洗。
善待父母,要有耐心,不急躁,不煩躁。
每個人都會長大,都會變成父母,每個父母也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我們常說“老小孩”,當(dāng)父母老成了你的孩子,請向他們當(dāng)初對待你一樣,對他們多點耐心。
04
善待父母,多些用心
孝敬父母,除了細(xì)心、耐心還需要用心。孝順不是簡單的兩個字,而是心貼心、心暖心。
古人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對父母的孝要竭盡所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孝順父母,不要為自己的不孝找借口。
曾國藩在寫給兒子的家書中說:“爾當(dāng)體我此意,于叔祖、各叔父母前盡些愛敬之心,常存休戚一體之念,無懷彼此歧視之見。”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善待父母,要用心。
只是懷揣這一顆孝心是不夠的,還要通過行動把你的孝心落到實處。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歲月從來無情,父母都會老去。
不知何時皺紋爬上了父母的臉,父母開始不再硬朗,拐棍成為日常。
別等成功之后,才發(fā)現(xiàn)你背后那雙自豪的眼睛已經(jīng)消失,沒有人再為你鼓掌。
別說等自己條件好一點再盡孝,時間不等人,父母不需要多好的條件,別給自己留下遺憾。
善待父母,多些用心,再忙也要陪陪他,再累也要跟他說說話。
讓父母知道,他們一直在你心上。
父母在,才是家。家和睦,人才有福。
善待父母,以細(xì)心、耐心、用心換父母順心、舒心、愜心。
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6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殺害安妮·弗蘭克的納粹兇手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