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砝畎椎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李白是狂傲不羈和自命清高的,據(jù)悉,李白因為極度蔑視權(quán)貴,有“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的典故為證。有說高力士因為此事恨上了李白,不停地在唐玄宗面前進讒,最終葬送了李白的大好前途,他被賜金放還,從此浪跡江湖。
然而,就是這個天不怕地不怕、深受世人追捧的李白,竟然寫過夸楊貴妃的“馬屁詩”這經(jīng)典的“馬屁詩”,比如說《清平調(diào)三首》,摘一段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根史書記載,唐玄宗和楊貴妃當(dāng)時是在御花園賞牡丹,所以李白在詩歌的開頭便從花的角度極寫楊貴妃的美貌。
他以云霞比喻楊貴妃的衣裳,以牡丹比喻她的容貌,足見當(dāng)日賞花的楊貴妃,穿著是何等的華麗,而在牡丹的襯托下,她的容顏是何等的嬌艷。
接著寫“春風(fēng)”,表面寫花朵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顯得嬌艷欲滴,實際是指深受恩寵的楊貴美的令人心醉。而接著的后肉句,將楊貴妃比作天仙下凡,當(dāng)真是精妙至極。
群玉山和瑤臺都是傳說中王母所居之地,而無論是群玉山還是瑤臺最不缺的便是衣袂飄飄的仙女了,一個“見”,一個“逢”,便不著痕跡地將楊貴妃的容貌夸上天了。
李白的這三首詩寫于他在朝廷為官時,而連拍馬屁都如此清新脫俗,李白算是獨一無二了。
因為這三首“馬屁詩”寫得太經(jīng)典,甚至后來有人猜測李白“愛戀”楊貴妃。當(dāng)然,其實這是捕風(fēng)捉影的事,其實,李白在供奉翰林的這段日子過的并不瀟灑,相反很郁悶,他寫的這三首“馬屁詩”將楊貴妃夸上天,也是“為官之道”,為了保全自我罷了。
然而,李白不會料到,他的這首詩后來廣為流傳,竟成千古名詩。
李白為人豪放不羈,就連死都豪放不羈,據(jù)說李白是醉后泛舟江上,見江中月色可人,伸手欲撈月,翻入江中溺亡。
這個說法雖然頗帶有傳奇色彩,可信度令人存疑。
不管怎樣,李白死后,其族叔李陽冰為其在當(dāng)涂青山上立了衣冠?!畎啄埂:髞?,無數(shù)文人騷客都曾來李白墓前作詩祭奠。
千年來,李白墓悼詩無數(shù),成為一大奇觀。其中名篇佳作也不少,比如白居易的《李白墓》:
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蓱z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這首詩以李白杰出的成就、李白坎坷的命運、死后墓地荒涼和后世文壇的黯淡組成了多重對比,表達出對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贊頌了李白的偉大。其中結(jié)果“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這兩句幾乎人人會背,但個中悲哉、痛哉之情又有幾個能理解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