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么沒有給李世民殉葬,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出生于武功別館(今陜西武功),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次子,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家,被尊稱為"天可汗"。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在位期間,對內(nèi)以文治天下,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設(shè)立安西四鎮(zhèn),為唐朝盛世奠定基礎(chǔ)。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因病駕崩于含風(fēng)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于昭陵。
談及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帝王,李世民首屈一指,實(shí)為翹楚,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李世民對內(nèi)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讓唐朝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yè);李世民對外開疆拓土,消滅突厥,征服高昌,四海臣服,萬國來朝,被尊稱為"天可汗"。
李世民雄才大略,但是卻生了一個羸弱的兒子——李治,首先不說李治如何把李唐江山丟了,來說他如何把李世民的妃子給"偷了"。沒錯,這個妃子就是武則天。
武則天(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女皇帝。
其十四歲時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后為皇后,與高宗并稱"二圣",高宗駕崩后,臨朝稱制;天授元年(690年),自立為帝,建立武周;705年,于上陽宮崩逝,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后累謚為"則天順圣皇后"。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武則天被李世民選進(jìn)宮中,封為才人。武則天非常聰明,且心狠手辣。宮中的一匹馬沒有人能夠馴服,武則天說只需要三樣?xùn)|西就能馴服,分別是是鐵鞭、鐵棍、匕首。先用鐵鞭抽打烈馬,如果它不馴服,就用鐵棍打它,如果還不聽話,就用匕首殺它。
李世民知道武則天手段,因此一直打壓她,不能讓她得到更大的權(quán)利。李世民病危,在臨死前他想讓武則天給他陪葬,于是他對武則天說"朕死了,你怎么辦?"
武則天聽到李世民這樣說,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如果武則天繼續(xù)留在宮中,那么將會是必死無疑,因此只能離開皇宮,她智答八個字"青燈古佛,了此余生。"
武則天不愿意留在宮中,只想陪伴青燈古佛。李世民聽到她這樣說,心中一軟,便說"算了。"李世民是個心腸好的皇帝,看到武則天這樣說了,也不想殺她,就讓武則天遂了她的愿。
李治知道李世民不殺武則天了,心中非常高興,嘿嘿一笑。李治為什么這么高興呢?
原來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李治經(jīng)常來看望李世民,而照顧李世民的就是武則天,兩人一來二去,暗送秋波,眉目傳情,李治對武則天產(chǎn)生了情義,武則天也喜歡李治,兩人便擦出了感情的火花。
李世民去世之后,武則天便出家當(dāng)尼姑了。李治守孝期滿后,就趕緊把武則天接到宮中,封為昭儀。武則天在宮中打敗了蕭淑妃和王皇后,成功上位為皇后。
李治生性羸弱,再加上患有疾病,因此國家政務(wù)都是武則天說的算,于是朝堂上便出現(xiàn)了"二圣臨朝"的局面。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李治病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