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的例子
李賀跟前輩駱賓王比較相似
,兩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神童,年少成名。駱賓王七歲創(chuàng)作《詠鵝》,李賀也在七歲那年,當著韓愈的面寫出《高軒過》,從此名聲大噪。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或許為考驗李賀,故意讓他過得不如意。因為父親去世較早,母親含辛茹苦把李賀兄妹養(yǎng)大
,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李賀從十幾歲就離開故鄉(xiāng),到外地謀生,他在詩中寫道:“欲將千里別,特此易斗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在文學界美名遠播的李賀
元和四年,韓愈在洛陽為官
,李賀久仰韓愈之大名,恨不得立馬飛過去拜謁,于是帶了一首詩作為見面禮,即赫赫有名的《雁門太守行》,開篇兩句大氣磅礴,令人讀后難以忘懷,那就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同為浪漫主義詩人,李賀跟李白在風格上大相徑庭,他偏向于辭采詭麗、變幻繽紛。眾所周知
,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圣,而李賀是詩鬼,從某方面來說,李賀與李杜名氣相當。詩鬼這個稱號,聽起來略顯凄美,唯有李賀可駕馭,他的詩中經(jīng)常帶有鬼、枯、頹、愁、幽等字樣,語言比較晦澀難懂,所以有人說他“牛鬼蛇神太甚”。筆者個人認為
,之所以稱之為“詩鬼”,不僅局限于李賀的創(chuàng)作風格《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
茂陵劉郎秋風客
,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
,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
,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此詩的意思不再詳細解讀
,手法極為精妙,李賀借用金銅仙人辭漢的故事,通過對漢朝興衰的描述,抒發(fā)對興亡的感傷。盡管李賀只做了三年的官,且是九品芝麻官,但他無時無刻不想建功立業(yè),從“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詩句中足以看出。當時的唐朝原本李賀身體就不太好
有人評價:“論長吉每道是鬼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10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第三次全國工業(yè)普查開始
下一篇:
美國文學之父歐文誕辰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