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碇扉楹尾恍Х吕钍烂癖浦煸巴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中國古代王朝尤其是大一統(tǒng)王朝中,二代皇帝可謂是重中之重。因為歷經(jīng)開國皇帝開國以后,國家正是百廢待興之際,并且隱藏有各種社會矛盾,還有反對勢力的隨時反撲。
所以二代皇帝的重要性自然就凸顯出來了,而且這時期的國家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此二代皇帝有著很大的發(fā)揮空間。當然這也伴隨著很大的風(fēng)險,所以發(fā)揮好了就是流芳百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發(fā)揮不好呢,就是遺臭萬年的隋煬帝楊廣咯。
正因為二代皇帝的重要性,所以大一統(tǒng)王朝中除了有些特殊的元朝。要么是二世而亡,諸如秦朝和隋朝。要么是渡過二世而亡這個難關(guān),享國將三百年,諸如明朝和清朝。
而說起二代皇帝之中的佼佼者,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可謂是不得不提的兩位雄才大略之主。那么今天宋安之以這兩位皇帝做個對比,來說說為什么李世民可以逼父親李淵退位,朱棣為什么沒有效仿李世民,不敢逼父親朱元璋退位呢?
首先肯定有人說朱棣不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嗎,怎么就成二代皇帝了呢?
其實說明成祖朱棣是明朝二代皇帝是當之無愧的,因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又歷經(jīng)四年靖難之役,將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趕下皇位以后,自己登基為帝,在位22年。是進一步完善了明朝的制度,并且遷都北京,還進行了五征蒙古南平安南等等開疆拓土行為,將明朝的疆域擴至巔峰,還創(chuàng)下了永樂盛世,可謂是名副其實的二代皇帝。
下面再來說說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可以逼父親李淵退位,明成祖朱棣為什么沒有效仿呢?
說起來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還是有著共同之處,兩個人可以說都是通過不正當方式登基的。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逼父親退位,自己成為皇帝的。而朱棣則是通過四年靖難之役,將侄子趕下皇位自己來坐,都是不甘平庸野心勃勃之人。
因此要說起來朱棣這樣野心勃勃之人為什么沒有效仿前輩李世民這個問題呢,還是很有趣的。
首先最大的原因在于雙方父親不同,唐高祖李淵在大一統(tǒng)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其實算是平庸之主。他能僅僅一年便建立唐朝,更多在于他的家族勢力,而非他的個人能力。
像李淵為什么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因為他將太祖廟號追封給了祖父李虎。李虎可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正因為有了他,才有了李氏一族輝煌的開始。
正因為李淵在開國皇帝中能力相對來說屬于是平庸的,所以李世民才可以逆襲。先是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又進一步逼父親李淵退位。
明太祖朱元璋就不一樣了,這位明朝開國皇帝,在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可以說是最為底層的一個,最落魄的時候甚至乞討過,可以說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參加反元大軍以后,歷時15年便打下大明江山,可謂是雄才大略之主,在歷代開國皇帝中也是猛人一般的存在。
所以朱棣面對自己的強勢父親朱元璋,根本不可能有勇氣反抗的,更不用說逼其退位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出生時間問題。
李世民出生于598年,等到他父親李淵617年起兵反隋之時,他已經(jīng)成年,自然是獨當一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開國以后也是南征北戰(zhàn)的平定各地叛亂,所以無形中李世民不只是李淵的嫡次子的身份,還擁有了另一個身份,就是唐朝最大的開國功臣身份。
因為李世民功勞太大,實在封無可封以后,李淵還特意為其創(chuàng)造出“天策上將”一職,可以說李世民當時已經(jīng)真的是達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正因為李世民擁有著赫赫功勞,有著很多舊部和勢力支持,所以才可以逼父親李淵退位,并沒有遇到什么人反對,順利登基。
而朱棣生于1360年,明朝開國于1368年,很明顯在開國戰(zhàn)爭中年幼的朱棣根本沒有參與,自然不用說積累戰(zhàn)功,建立自己的勢力了。
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才就藩北平。雖然燕王時代,朱棣經(jīng)常率領(lǐng)軍隊討伐蒙古軍隊,并且屢立戰(zhàn)功,使明太祖朱元璋很是滿意,甚至是“并令王節(jié)制沿邊士馬”。
但很明顯朱棣當時參與的也就是局部戰(zhàn)爭,他積累的聲望和勢力比之李世民,自然是遠遠不如的,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而且李世民的對手只是能力平庸的李淵,朱棣要面對的強勢的朱元璋,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更不用說逼父親退位了。
所以最后總結(jié)來說,不是明成祖朱棣不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只能說每個人的際遇是不同的,面對的環(huán)境和人也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成功是根本沒辦法復(fù)制的。只有根據(jù)實際情況審時度勢的一步一個腳印,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才可以成功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1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