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如果荊州由魏延鎮(zhèn)守會怎么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魏延,一直被世人認為是蜀漢僅次于五虎上將的最強大將。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劉備攻下益州和漢中地之后,進位漢中王時,直接封他做了漢中太守。
漢中太守,意味著什么?漢中,作為益州的門戶,絲毫不夸張地說,漢中穩(wěn)固則益州穩(wěn)固,漢中若失,則益州危矣,就如同牙齒和嘴唇之間的關系。對于蜀漢的都城成都來說,漢中就是最關鍵的屏障。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漢中太守這個位置,應該是劉備最為親近的大將張飛擔任??墒钦l也沒想到,劉備竟然出人意料地把這個位置賜給了魏延,這足以看出劉備對魏延的信任和重視。
但是當時對蜀國來說,除了漢中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地方,就是荊州。而荊州的坐鎮(zhèn)大將是關羽。之后關羽兵出襄樊,卻不成想功虧一簣,最后大敗虧輸。導致荊州被東吳所得,自己也死于東吳大將潘璋手下。于是蜀國丟了荊州,只得做困于益州,難以向外發(fā)展。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也落得一個夷陵慘敗。反倒是魏延,坐鎮(zhèn)漢中,一直以來都安穩(wěn)如故,從未有失。
那么,如果讓魏延鎮(zhèn)守荊州,關羽去奪漢中,蜀漢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
雖然這個想法很美妙,但是事實卻難以成行。而且其結果,恐怕還不如現(xiàn)在。
1,魏延的身份難以擔當如此重任
魏延,我們都知道他身上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是降將。而降將一般來說都是難以在短時間得到信任,并被委以重任的。需要立下足夠的功勞之后,才能夠讓人稍加放心,不然很容易讓人懷疑其的忠誠度。
《三國演義》里說魏延有反骨,就是說這個人不夠忠誠,很可能會造反。我們暫且不討論魏延到底是不是會造反,或者是是不是真有反骨這一說法,我們只說魏延的信任度問題。
在劉備西進益州,托于關羽鎮(zhèn)守荊州之時,魏延還只是一個剛剛投降過來的降將,不說是寸功未立,卻也相差無幾。這個時候他憑什么擔當坐鎮(zhèn)荊州這樣的一個要職?先不說劉備和關羽肯不肯,就連劉備旗下的任何一位將領,恐怕都難以對其信服。
哪怕是在攻伐益州和漢中的戰(zhàn)役中,魏延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劉備進位漢中王時,也沒有人認為魏延有資格擔任漢中太守。其一就是因為其降將的身份,其二則是因為其功勞還不夠大,大家都認為能夠擔此重任的人只有張飛。最后是劉備力排眾議,才讓魏延當上了漢中太守這個位置。
而荊州牧,無論是官職還是權力,都遠遠大于漢中太守。幾乎和劉備這個蜀漢的皇帝齊平,連當個漢中太守都讓絕大部分人不服,更別說是荊州牧這個位置了。
2,魏延的威望無法和關羽相提并論
魏延投靠劉備時,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就和當時在討伐董卓時,關羽和張飛還是個馬弓手一樣,沒有人認可和相信他們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誰愿意委他們以重任?實力足不足夠暫且不說,能不能讓手底下的人服眾都是一個問題。
而當時荊州情況復雜,不僅外有曹魏、東吳之禍,內部的權力結構也極其復雜。本地士族體系龐大,各地官員難以合理調配,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一位成名大將對其進行懾服,才能夠讓荊州安定。
而關羽不僅身為劉備最為親近的大將,還是漢室親封的漢壽亭侯,在地位上不次于那些官紳士族。他還是自呂布死后,當時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將,不僅有斬顏良誅文丑之功,更有過五關斬六將之義,試問荊州有哪個不開眼的敢觸關羽的胡須?
而魏延不一樣,在劉備打下益州之前,他都是只是一個偏將,最開始還是只是長沙城中的一個副將。這樣的身份如何能讓荊州那些本地豪強服氣?如何能讓那些官員士族安分?如果鎮(zhèn)壓不了,最后荊州亂了,后果不堪設想。
3,魏延的性格不大適合坐鎮(zhèn)荊州
魏延的性格一直以來都是擅守,從劉備派他駐守漢中就可以看出一二。而坐鎮(zhèn)荊州的人,則必須擅功,《隆中對》有言:“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惫ゴ蛳宸?,威壓許褚,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些功績,當時的蜀漢集團,只有關羽一人有可能做到,魏延難以復制。
而一旦戰(zhàn)敗,關羽的結果擺在眼前,如果連這些都無法做到,必定死得更早,蜀漢的壽命也沒得更快。
此外,魏延和關羽一樣,還有點貪功冒進,甚至猶有過之。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之時,曾經提出過“子午谷奇謀”,以一萬奇兵,突出子午谷,直取長安。如此兵行險著,如若成,自然名垂青史;可如若敗,則全軍覆沒。
當時曹魏鎮(zhèn)守襄陽的大將曹仁,號稱是三國第一守將,心思縝密是出了名的,最擅長防守。魏延如此喜歡耍小聰明,在他的面前根本難以占到便宜。關羽穩(wěn)扎穩(wěn)打尚且難以盡全功,可以想象,如果是魏延鎮(zhèn)守荊州,他的計謀勢必會被曹仁識破,最后全軍覆沒。
關羽發(fā)動襄樊戰(zhàn)役,把樊城守將曹仁打的不敢出來,曹仁向曹操告急,曹操派大將于禁督七軍救援樊城,結果遇到秋雨,漢水暴漲,于禁七軍全軍覆沒,本人也被關羽生擒,大將龐德被殺,關羽威震華夏,取得輝煌勝利,把曹操嚇得要遷都,以避開關羽的鋒芒。
后來,曹操勾結孫權,從背后偷襲荊州,加上關羽后方的守將糜芳和士仁投降孫權,劉封和孟達不發(fā)兵救援,最終,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試想,如果劉備派魏延協(xié)助關羽守荊州,能不能保證安全?魏延是不是守荊州的最好人選?
關羽打樊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當時劉備剛剛當了漢中王?!度龂?關羽傳》記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jié)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關羽在戰(zhàn)役的前期,打的很順利,順水順風,曹仁根本就不是關羽的對手,只能閉門不出,不敢出戰(zhàn),加上周邊的幾個地方都響應了關羽,整個中原地區(qū)都震動了,尤其是擊敗了于禁七軍,對整個中原地區(qū)的震動更大。
曹操手足無措之際,蔣濟和司馬懿等人,獻上一條毒計,讓曹操和孫權聯(lián)合,從后面捅刀子,孫權心領神會,派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不僅如此,還策反了關羽的后方守將糜芳和士仁,這兩個家伙吃里扒外,不顧大局,當了叛徒,尤其是糜芳,還是“皇親國戚”,居然都叛變了。
關羽前面打的緊張,后面孫權偷襲,后方內部又出了叛將,劉封孟達又不救援,幾個原因加起來,關羽撐不住了,全軍覆沒。
如果糜芳和士仁不投降孫權,劉封孟達能及時發(fā)救兵,關羽或許還不至于全軍覆沒,很有可能突圍成功。
劉備在安排人選上,處理的非常不當,不應該安排小舅子糜芳和士仁這兩個無義之徒,這兩個人不僅無義,在歷史上毫無建樹,一點軍事能力都沒有。
如果換成是魏延,就好了,可保荊州無事,前面關羽打仗,后方魏延鎮(zhèn)守大后方,孫權就是親自來,也沒機會。
魏延鎮(zhèn)守漢中近十年,漢中平安無事,足以說明魏延的能力,只可惜,劉備安排錯了人,也害了關羽,真是應了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我覺得應該還是受不住的,魏延唯一守住荊州的希望,大概是不主動進攻樊城了,不過以他喜歡冒險的性格,估計也是和關羽一樣會忍耐不住的。所以如果換魏延守荊州,結果和關羽差不多。而且荊襄九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荊州地方富庶,錢多糧廣,西通巴蜀,東連孫吳。如此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魏蜀吳三家更是垂涎不止。而當時劉備政權在奪取了半個荊州之后,雖然暫時擁有了自己的根據(jù)地,但其綜合實力是最為弱小的。北有強魏大軍壓境,南有孫吳覬覦之心。
所以面對當時緊迫的政治局面,劉備政權決定西征巴蜀,擴充實力。入川途中,由于軍師龐統(tǒng)陣亡,前線無人,諸葛亮便緊急入川。諸葛亮走后,作為劉備帳下第一將,關羽自然而言的擔起防守荊州的重任。在任期間,戰(zhàn)功赫赫,威震華夏。直到后來呂蒙白衣渡江,關羽兵敗麥城。荊州便正式落入魏吳之手。有人說,荊州的丟失是關羽的輕敵自大導致。然而我們綜合當時形勢來看,荊州的丟失并非是關羽一人之過,是當時主客觀種種因素而導致的結果,甚至可以說荊州之地是非丟不可的。
而且在當時,雖然?孫劉聯(lián)盟?表面上是融洽互助的,但以利益為主體的大國之間,是沒有真正的友誼的。另一方面曹魏集團本身就對荊州垂涎多年,面對弱小的劉備政權,必定會派兵爭奪。其次,劉備集團經濟實力的弱小,人才的稀疏,使得劉備在以大軍入川之后,荊州之地能留下的人才和軍隊寥寥無幾。面對這樣的局勢,別說是魏延,哪怕是劉備自己去守,荊州也有可能丟失。
綜上所述,荊州的丟失,是當時主客觀因素所造成的必然事件,強大的敵人,弱小的自身,面對如此的困境,我個人覺得關羽已經做的很出色了,所以如果換魏延去鎮(zhèn)守估計也是一樣的結果。?
要是換馬超或者魏延守荊州丟的可能更快。?
很多人把荊州丟失的原因歸咎于關羽大意,而且脾氣不好,沒有能維持好孫劉聯(lián)盟,讓糜芳等人離心,最后招致大敗。
然而實際上丟失荊州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荊州地處江東上游,孫權早就對荊州虎視眈眈。早在劉備奪取益州以后,孫權就出兵攻打荊州,和劉備兵戎相見。最后只是因為曹操的軍事壓力,才讓孫劉兩家握手言和,平分了荊州。
漢中之戰(zhàn)以后蜀漢集團的勢力大盛,原本的均勢被打破。這種情況下孫權和曹操聯(lián)手發(fā)難可以說是必然的結果,無論是誰都無法繼續(xù)維持孫劉聯(lián)盟。而一旦孫權和曹操聯(lián)手,以蜀漢集團的實力是難以對抗的,換成任何一個人來守荊州,都未必有好結果。
而這魏延和馬超都不是適合的人選。
魏延以勇猛出名,糟糕的是他的脾氣性格和關羽其實挺相似,都是性格高傲。魏延后來和軍中同僚關系很差,這也導致了他最后兵敗身死的結局。換魏延來守荊州只會和孫權、糜芳等人的關系更差。加上魏延綜合能力又不如關羽,肯定是失敗的更快。
而馬超也是有勇無謀,并不善于應對荊州這種局面復雜的環(huán)境。而且馬超出身西涼,善于指揮騎兵。荊州卻是水網(wǎng)遍布,鎮(zhèn)守荊州需要精通水軍,這個是馬超之短。加上馬超并非劉備嫡系,難以服眾,所以也不是駐守荊州的合適人選。
所以如果以魏延和馬超來駐守荊州,只會丟的更快。比較理想的模式是讓關羽駐守荊州,再派一個穩(wěn)重的人,比如趙云留守江陵。這樣有一定可能擋住曹操和孫權的第一波攻擊。至于能否長期堅持下去,還要看三方的發(fā)揮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2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